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式的自制小波在EBPSK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煜东 朱庆 +1 位作者 陈贤卿 吴乐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1-694,共4页
为了改善基于小波的超窄带信号的检测率,提出了根据信号的模式构建小波的方法.以扩展二元相位键控的"1"信号为例,采用常数正交函数空间投影法构建了对应的unb1小波,并与经典的Haar,db系列、Symlet系列、Coiflet系列、Biorspl... 为了改善基于小波的超窄带信号的检测率,提出了根据信号的模式构建小波的方法.以扩展二元相位键控的"1"信号为例,采用常数正交函数空间投影法构建了对应的unb1小波,并与经典的Haar,db系列、Symlet系列、Coiflet系列、Biorspline系列、逆Biorspline系列、离散美尔、高斯系列、墨西哥帽和Morlet小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所提出的unb1小波性能较好,能够检测出信号的位置和尺度,且在噪声强度大于信号强度的情况下亦可工作.因此,基于模式的自制小波用于超窄带信号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小波 超窄带 统一的二元相位调制和解调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蛋白在周期调节蛋白A1变异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魏宏权 王向远 任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1-243,共3页
为研究p5 3蛋白在周期调节蛋白A1(cyclinA1)变异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以p5 3基因敲除的小鼠和周期调节蛋白A1基因敲除的小鼠杂交 ,获取同胎生单基因变异和双基因同时变异的雄性后代共 4组 12只 .比较它们的性腺和生殖... 为研究p5 3蛋白在周期调节蛋白A1(cyclinA1)变异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以p5 3基因敲除的小鼠和周期调节蛋白A1基因敲除的小鼠杂交 ,获取同胎生单基因变异和双基因同时变异的雄性后代共 4组 12只 .比较它们的性腺和生殖细胞发育 ,并用TUNEL染色法观察和比较生殖细胞的凋亡情况 .在睾丸最大横切面上观察到 :周期调节蛋白A1变异组凋亡细胞最多 (348± 10 4个 ) ,明显高于p5 3 周期调节蛋白A1双基因变异组 (12 1± 38个 ) ,t=3 2 5 79,P =0 0 4 72 .p5 3变异组凋亡细胞最少 (45± 2 4个 ) ,配对t检验显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8 4 0 13,P =0 0 0 35 .这一研究结果提示 ,p5 3基因可能在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中起监视作用 ,并在周期调节蛋白A1变异引起发育异常时启动p5 3途径造成异常细胞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周期调节蛋白A1 精子发育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心理学的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平 Lassonde M 王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50,共4页
当前神经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用整体的系统方法论来观察人类认知的过程,其中对人脑的内在神经过程的探索,除了临床神经心理学测试等方法外,则需要利用"声光电磁"等物理技术及数学模型三维再建。该文综述了功能磁共振和事... 当前神经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用整体的系统方法论来观察人类认知的过程,其中对人脑的内在神经过程的探索,除了临床神经心理学测试等方法外,则需要利用"声光电磁"等物理技术及数学模型三维再建。该文综述了功能磁共振和事件相关电位在功能神经影像学的活体功能解剖学观察中的应用,尤其是两者结合同步研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心理学 认知 功能磁共振 事件相关电位 近红外神经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A1基因变异诱导小鼠发生头颈部皮肤病变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宏权 李远宏 +1 位作者 王向远 陈洪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1-83,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cyclinA1基因变异对活体小鼠动物模型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饲养46只cyclinA1基因变异的小鼠与25只同龄野生型小鼠9~24个月,进行比较观察。对发现病变部位的组织切片和对照标本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查。结果cycl... 目的研究cyclinA1基因变异对活体小鼠动物模型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饲养46只cyclinA1基因变异的小鼠与25只同龄野生型小鼠9~24个月,进行比较观察。对发现病变部位的组织切片和对照标本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查。结果cyclinA1基因变异鼠中,约有24%(11/46)在头颈部发生了深溃疡状的皮肤病变,HE染色结果显示病变及病变周围皮肤过度角化,皮脂腺增生明显。而25只野生型鼠中未见类似改变。以cyclinA1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野生型小鼠的皮脂腺内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染色,而cyclinA1基因变异小鼠标本中没有染色。结论cyclinA1基因变异是导致本实验中观察到的小鼠发生头颈部皮肤病变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 A1 基因变异 皮脂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哌酸与利福平联合的抗菌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信 H.C.Neu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7-192,208,共7页
三氟哌酸对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葡萄球菌有优异的抗菌活性,但对链球菌和厌氧菌活性低,而这些菌对利福平敏感。利福平固定为2μg/ml或8μg/ml与三氟哌酸作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后不产生协同、相加和无关各占14.6%和83.6%,... 三氟哌酸对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葡萄球菌有优异的抗菌活性,但对链球菌和厌氧菌活性低,而这些菌对利福平敏感。利福平固定为2μg/ml或8μg/ml与三氟哌酸作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后不产生协同、相加和无关各占14.6%和83.6%,仅1株菌呈现拮抗(1.8%)。5株试验菌的药物联合杀菌曲线也未见协同。提示两药联合,虽然相互无关,但却能抑制一些三氟哌酸单药不足以抑制的细菌,值得进一步作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哌酸 利福平 联合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fMRI研究:一项基于智能CAD的探索 被引量:7
6
作者 范亮艳 范晓芳 +6 位作者 罗位超 吴功航 严序 尹大志 吕岳 朱君明 徐冬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6,共10页
本项工作尝试将人类思维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与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利用类比生成模型的原理,开发了一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多源类比人脸生成系统",并运用此平台开展了fMRI实验,对人类大脑创造性思维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本项工作尝试将人类思维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与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利用类比生成模型的原理,开发了一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多源类比人脸生成系统",并运用此平台开展了fMRI实验,对人类大脑创造性思维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探索。实验采用open-ends模式下的"design task"和problem solving模式下的"control task"作为对照,共采得15名健康成人被试的有效数据。数据结果显示design task与control task相比更为显著地激活了内侧前额叶、额中回、右侧颞上回、前扣带回、双侧海马、楔前叶这些脑区。综合以往研究推测,内侧前额叶可能更多地与即兴自由创作中对自我信息的表征有关,颞叶可能与不断产生和输出新颖性的观点有关,边缘系统则可能主要与创造性活动中的动力驱动作用有关。总的来说,创造性思维是多个脑区同时参与的高度分布式加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FMRI 神经机制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取向纳米纤维束的神经移植物构建与神经修复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尹桂波 Victor Leung +2 位作者 Frank.K.Ko Wolfram Tetzlaff 刘婕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为提高纳米纤维神经移植物的接触引导,设计了一种含有取向纳米纤维束的"芯鞘"型神经移植物,它利用静电纺高取向纳米纤维膜,两次卷绕形成"芯"和"鞘",最后通过静电纺丝喷覆而成。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并表征了... 为提高纳米纤维神经移植物的接触引导,设计了一种含有取向纳米纤维束的"芯鞘"型神经移植物,它利用静电纺高取向纳米纤维膜,两次卷绕形成"芯"和"鞘",最后通过静电纺丝喷覆而成。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并表征了纤维及其移植物形态,测试了力学性能,将此移植物用于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两月通过体外刺激和组织学观察了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静电纺收集转辊转速可获得高取向聚乳酸纳米纤维,纳米纤维膜工程应力和伸长率达到(49.32±14.83)MPa和17.71%±0.06%,利用该膜构建的神经移植物缝合强力达到(1.18±0.40)N/针,能支持与保护神经再生,移植两月后,大鼠能够感知热与外力刺激,组织学观察发现,有神经纤维和血旺细胞长入神经移植物,证明了该构建技术的可行性,并有可能为神经修复提供一种新的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神经修复 生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