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分人为何没富起来──对响水县农村贫困户和富裕户的调查与思考
1
作者 赵凤昆 孔凡信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38,共2页
一部分人为何没富起来──对响水县农村贫困户和富裕户的调查与思考赵凤昆,孔凡信党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促进了江苏省响水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农民告别贫困,解决温饱,部分农民率先致富奔了小康,达到富裕。但仍有... 一部分人为何没富起来──对响水县农村贫困户和富裕户的调查与思考赵凤昆,孔凡信党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促进了江苏省响水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农民告别贫困,解决温饱,部分农民率先致富奔了小康,达到富裕。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贫困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裕户 贫困农民 农村贫困户 响水县 种植业 一部分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 劳动生产率 收入差距 调查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必须树立八个观念
2
作者 周峰 徐友军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9-10,共2页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必须树立八个观念周峰,徐友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要全方位、多层次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现在起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下八个观念,并切实付诸于实践操作过程中。1、...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必须树立八个观念周峰,徐友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要全方位、多层次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现在起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下八个观念,并切实付诸于实践操作过程中。1、树立“综合农业”的观念。现代农业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增长方式 农业经济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乡村的小康路
3
作者 徐友军 苗福禄 邵玉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2-13,共2页
欠发达乡村的小康路徐友军,苗福禄,邵玉生作为经济欠发达乡村,在一无工业基础,二无第三产业发展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奔小康,江苏省响水县5个村的实践作了较好的回答。耕海牧渔奔小康海安集乡农科村,是一个仅有268户人家的小村... 欠发达乡村的小康路徐友军,苗福禄,邵玉生作为经济欠发达乡村,在一无工业基础,二无第三产业发展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奔小康,江苏省响水县5个村的实践作了较好的回答。耕海牧渔奔小康海安集乡农科村,是一个仅有268户人家的小村,女人种菜,男人驾船下海是该村主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村党支部 江苏省 奔小康 中药材生产 响水县 专业化生产 加工生产 乡村 捕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丰村是如何解开农产品“卖难”这道题的
4
作者 孙茂元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响水县 四丰村 农产品 销售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五大监督机制 构造立体监督网络 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大减负工作力度
5
作者 周峰 潘中东 《农村农业农民》 1997年第2期26-26,20,共2页
响水县委、县政府把控减农民负担作为密切党群关系、振兴农业、稳定农村大局的一项有效措施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手抓控减农民负担工作,在全县建立健全了五大监督机制,初步形成了立体监督网络,使控减农民负担工... 响水县委、县政府把控减农民负担作为密切党群关系、振兴农业、稳定农村大局的一项有效措施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手抓控减农民负担工作,在全县建立健全了五大监督机制,初步形成了立体监督网络,使控减农民负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先后查处和取消涉及农民负担的不合理收费、集资、摊派等项目32个,金额达2000多万元,使合同内农民负担控制在上年人均纯收入的4.5%之内,合同外负担也得到有效的遏制,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新华日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负担 民主监督机制 监督网络 建立健全 初步形成 落到实处 新华日报 上年人均纯收入 密切党群关系 农村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发展“三高农业”途径探讨
6
作者 施浩岭 孔凡信 徐友军 《江苏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7-39,共3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已开始进入由“传统农业”向“三高农业”转变的新时期。本文从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发展“三高农业”存在制约及有利因素的分析中,探讨其今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三高”
关键词 高效农业 高产 优质 江苏 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农民的富裕之路
7
作者 赵凤昆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响水县 农民收入 发展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甲村粮棉生产“六统一”
8
作者 赵凤昆 《农村农业农民》 1997年第8期34-35,共2页
江苏省响水县南河乡头甲村2308口人,3000亩耕地。大包干以后,粮棉生产出现:一家一户自由种植,布局难落实;品种混杂,病虫难防治;水利设施闲置,投入难增加;机械不便作业,科学种田水平徘徊,增产受限制等问题。1990年该村经过试点示范,粮棉... 江苏省响水县南河乡头甲村2308口人,3000亩耕地。大包干以后,粮棉生产出现:一家一户自由种植,布局难落实;品种混杂,病虫难防治;水利设施闲置,投入难增加;机械不便作业,科学种田水平徘徊,增产受限制等问题。1990年该村经过试点示范,粮棉生产实行以统一连片种植和五项统一服务为内容的"六统一",收到了显著效果。一是解决了粮棉生产中的几大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增加了农业投入,提高了粮棉产量和经济效益。1995年全村1800亩小麦、1000亩玉米、900亩水稻合计产量174万公斤,比1990年增产40%,亩平均经济效益由不足200元提高到500多元,增长1.5倍以上。三是改变了干部作风,改善了干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棉生产 连片种植 经济效益 小麦 水稻 农业投入 粮棉产量 干部作风 产业化进程 干群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副产品如何潇洒进市场
9
作者 赵凤昆 《当代农业》 1998年第9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农副产品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