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地震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的走滑断裂活动及应力场演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承春 吴锦伟 +6 位作者 王代国 何学文 梁臣 刘小虎 王治磊 黄光明 雷克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28,共16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精细地震构造解释为基础,结合南缘秦岭和西缘六盘山的构造演化史,并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开展两期构造叠加的大应变数值模拟实验,探讨红河油田的走滑断裂活动及应力场演化。结果表明,北西走向的玉都断裂带先活动,受... 以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精细地震构造解释为基础,结合南缘秦岭和西缘六盘山的构造演化史,并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开展两期构造叠加的大应变数值模拟实验,探讨红河油田的走滑断裂活动及应力场演化。结果表明,北西走向的玉都断裂带先活动,受到基底断层控制而发育单断式左行走滑,应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活动,其动力学背景是秦岭北缘不同块体之间往北西方向的差异挤压,活动之时玉都断裂带附近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向;北东东向弥散式断层后活动,受到六盘山冲断带向东挤压过程中南北差异的影响而发生左行走滑,在早白垩世晚期或新生代活动,活动之时最大主应力为北东向(N36°~69°),平均N53°。研究结果对本地区的断裂预测提供了新的约束,亦可为鄂尔多斯盆地其他油田的断裂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走滑断裂 数值模拟 主应力 构造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