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hEGFR轻、重链共表达及高表达细胞株快速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德山 刘春香 +7 位作者 姜媛媛 刘铭瑶 张瑛杰 袁清艳 郭笑辰 任桂萍 吴强 李婷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62,共7页
为实现h EGFR全长抗体(anti-h EGFR)轻、重链共表达以及建立快速、高效筛选方法并获得共表达细胞株。采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重链和轻链基因,将之连入peedual真核表达载体;经GS-Neo加压及流式细胞术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通过protein A... 为实现h EGFR全长抗体(anti-h EGFR)轻、重链共表达以及建立快速、高效筛选方法并获得共表达细胞株。采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重链和轻链基因,将之连入peedual真核表达载体;经GS-Neo加压及流式细胞术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通过protein A亲和层析技术纯化出目标抗体;应用cck-8法、Annexin V/PI法以及q PCR技术检测anti-h EGFR对A431细胞增殖、凋亡影响。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纯化后抗体纯度为95.0%、分子质量约为150 ku。cck-8试验中不同浓度anti-h EGFR对A431细胞增殖均有极显著抑制作用,且与商品化Cetuximab效果相近;anti-h EGFR与Cetuximab均可诱导A431细胞产生凋亡,作用效果相近,均达极显著。全长抗体轻、重链的共表达,省去分别表达的重组过程,保证抗体天然结构;GS-Neo双加压结合流式筛选,实现阳性细胞株快速、高效分离;建立省时、高效抗体共表达平台,为抗体类药物真核构建及筛选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hEGFR 共表达载体 GS-Neo筛选 流式细胞术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优化安神宁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5
2
作者 哈娜 杨习江 赵宇新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安神宁软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内容物混悬液的沉降体积比和流动性评价为指标,考察药物与分散介质的比例、助悬剂的用量和润湿剂的用量对内容物稳定性的影响;以软胶囊崩解时限和加速... 目的研究安神宁软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内容物混悬液的沉降体积比和流动性评价为指标,考察药物与分散介质的比例、助悬剂的用量和润湿剂的用量对内容物稳定性的影响;以软胶囊崩解时限和加速试验条件下的崩解时限二者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明胶-甘油、明胶-纯化水比例以及熔胶温度对囊皮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安神宁软胶囊内容物处方为:药物干粉与大豆油比例为1:1.5,助悬剂蜂蜡用量为内容物质量分数的4%,润湿剂大豆磷脂用量为内容物质量分数的2%。软胶囊囊皮处方为明胶:甘油:水=1:0.5:1(以质量比计算)。结论均匀设计和回归模型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高精度预测,优化了安神宁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宁软胶囊 制备工艺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堇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3
作者 王晓磊 徐永清 +1 位作者 王莹 胡宝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5,共6页
运用石蜡切片法对三色堇(Viola tricolor L.)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色堇成熟的花药有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共6-7层,从外至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发育类型为腺质绒毡... 运用石蜡切片法对三色堇(Viola tricolor L.)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色堇成熟的花药有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共6-7层,从外至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发育类型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四面体型排列。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或3-细胞型,在一个横切面上最多具有5个萌发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堇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R复配物对模拟微重力效应诱导骨丢失的防护作用
4
作者 刁岩 卢静 +4 位作者 孙贵才 郑春雨 王萌影 徐轶尔 王振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7-1312,共6页
目的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到对微重力效应诱导骨丢失具有防护作用的复配物。方法通过24种天然产物对骨髓干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筛选出具有较强效果的天然产物并对其进行复配;随后通过复配物对模拟微重力效应下昆明小鼠骨质丢失的影响... 目的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到对微重力效应诱导骨丢失具有防护作用的复配物。方法通过24种天然产物对骨髓干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筛选出具有较强效果的天然产物并对其进行复配;随后通过复配物对模拟微重力效应下昆明小鼠骨质丢失的影响来评价其骨丢失防护作用。结果银杏叶和荞麦花粉的复配物显示出最强的骨髓干细胞增殖活性;熟地黄显示出最强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不同剂量的银杏叶、荞麦花粉与熟地黄的复配物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骨丢失防护作用;高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股骨中的有机物含量。结论通过对天然产物促骨髓干细胞和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进行筛选和复配,发现所获得的G-B-R复配物对微重力效应诱导的骨丢失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重力效应 骨丢失 天然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K合成、活性及吸收转运特性研究
5
作者 袁淑杰 丁辉 +1 位作者 姜媛媛 夏吾炯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33,共9页
候选新药VPK是哈药集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治疗脑卒中的一类新药。VPK以长春西汀为母核,经水解、缩合、环化、成盐反应制备而成,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X-射线粉末衍生,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经PDE1活性研究显... 候选新药VPK是哈药集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治疗脑卒中的一类新药。VPK以长春西汀为母核,经水解、缩合、环化、成盐反应制备而成,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X-射线粉末衍生,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经PDE1活性研究显示,VPK和长春西汀均对PDE1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7.40和1.97μmol·L^(-1),VPK在脑卒中治疗领域疗效较好,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测定候选药物VPK吸收及外排转运特性,结果表明,VPK在顶端到基底端(A-B)及基底端到顶端(B-A)方向均表现高渗透,该供试化合物是外排转运体底物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K 结构确证 PDE1 CACO-2细胞模型 吸收 转运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