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机零部件原位修复用钝化膏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1
作者 董楹 王朝琳 +4 位作者 文颖慧 宋斌 米南 戴晓亮 刘志刚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针对飞机上不锈钢零部件原位修复过程中所使用的刷涂钝化溶液流淌并污染周边区域的问题,本文以有机酸制备钝化膏,并开展了性能验证评价,为钝化溶液的替代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钝化膏呈无色透明凝胶状,粘度600 mPa·s,在5℃和38... 针对飞机上不锈钢零部件原位修复过程中所使用的刷涂钝化溶液流淌并污染周边区域的问题,本文以有机酸制备钝化膏,并开展了性能验证评价,为钝化溶液的替代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钝化膏呈无色透明凝胶状,粘度600 mPa·s,在5℃和38℃下存放6个月无变化;以水擦拭易去除;钝化后不锈钢材料表面无挂灰、暴露的结晶组织、麻坑等现象。金相显微镜下观测处理后的试件,组织无改变。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与化学置换法检测试件成分,试件表面不含Fe元素。按照GJB 150.11A进行96 h干湿交替盐雾试验,试件表面无红色锈蚀。钝化膏性能可满足机上零部件损伤后的原位修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剂 水溶性 刷涂钝化 膜层完整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研制中的应用与展望
2
作者 樊洁 王俊涛 +3 位作者 冯冰 闫敏 王春艳 范燕生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82,共19页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作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关键先进技术,对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的研制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介绍了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概况,具体阐述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作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关键先进技术,对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的研制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介绍了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概况,具体阐述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结合航空领域的应用需求,围绕材料、设计、制造等不同方面论述了提高连续纤维增材制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手段,详细分析了数字仿真技术在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设计、工艺和力学性能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技术发展趋势。最后,讨论了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对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研制产生的影响,从而为复合材料构件研制和航空应用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复合材料 构件研制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 应用及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锂合金热变为与超塑挤压成形研究
3
作者 吕云翔 董楹 +3 位作者 傅文亮 高诗情 夏祥生 卢振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9,共8页
目的通过塑性成形工艺实现镁锂合金构件的高性能成形制造。方法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铸态LAZ931镁锂合金不同温度与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行为,通过多向锻造技术制备镁锂合金锻坯,并通过等温超塑挤压成形。结果铸态镁锂合金具有较好的... 目的通过塑性成形工艺实现镁锂合金构件的高性能成形制造。方法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铸态LAZ931镁锂合金不同温度与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行为,通过多向锻造技术制备镁锂合金锻坯,并通过等温超塑挤压成形。结果铸态镁锂合金具有较好的热变形性能,它在低温高应变速率下易失稳,热加工失稳区随变形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多向锻造可通过动态再结晶显著细化其两相微观组织,使合金获得良好的超塑性变形能力,在300℃和应变速率5×10^(–4) s^(–1)条件下,锻态合金的延伸率和流变抗力分别达到200%以上和8 MPa左右;通过超塑性挤压成形实现了筒体构件的成形,成形后力学室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分别达到了163 MPa、197 MPa和22%左右,相比于铸态合金,分别提高了20.7%、19.4%和83%。结论通过热压缩变形研究了镁锂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其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通过超塑性等温挤压可制备出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镁锂合金筒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超塑成形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自动制孔技术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04-107,共4页
采用机器人进行飞机结构件自动化钻铆工艺过程可以提高制孔、铆接质量,从而提高飞机制造装备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并保证飞机使用寿命,最终提高飞机制造的总体水平。采用机器人进行飞机结构件自动化制孔在我国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还不成熟... 采用机器人进行飞机结构件自动化钻铆工艺过程可以提高制孔、铆接质量,从而提高飞机制造装备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并保证飞机使用寿命,最终提高飞机制造的总体水平。采用机器人进行飞机结构件自动化制孔在我国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还不成熟,特别对于机器人自动制孔应用软件研究及制孔模拟仿真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对机器人自动制孔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关节 制孔 离线编程 机器人路径 末端执行器 应用软件 飞机装配 机器人运动 飞机结构件 机器人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金属层板在飞机制造中的应用及工艺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志恩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7-139,共3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对飞机强度性能,抗疲劳、抗温、抗蚀、减重等能力上都比一般材料好,但造价较贵,工艺较为复杂,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纤维金属层板在飞机结构上使用的基本是芳纶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ARALL)、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Glare)... 金属基复合材料对飞机强度性能,抗疲劳、抗温、抗蚀、减重等能力上都比一般材料好,但造价较贵,工艺较为复杂,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纤维金属层板在飞机结构上使用的基本是芳纶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ARALL)、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Glare)和碳纤维增强钛合金层板(TiGr)3种。但由于剥离强度较低,断裂韧性差,使飞机寿命受到影响,ARALL在飞机上的使用受到限制,大的民航客机上用得很少。后来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层板开发出来,就逐渐被代替了。而其中的Glare相对来说却是比较实用的,而且已经国产化。TiGr开始主要是结合航天尤其是火箭燃料箱需要而开发的,现已经推广到飞机上使用。本文对纤维金属层板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工艺性进行了一般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 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 碳纤维增强钛合金层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CrMnSiA结构钢表面渗氮-氧化复合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云庆文 吴新宇 +2 位作者 陈秋宇 李富霖 刘瑞良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本文以30Cr Mn Si A结构钢为研究对象,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及低温渗氮-低温氧化复合技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研究,重点研究了氧化时间对渗氮30Cr Mn Si A钢表面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渗氮层及渗氮-... 本文以30Cr Mn Si A结构钢为研究对象,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及低温渗氮-低温氧化复合技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研究,重点研究了氧化时间对渗氮30Cr Mn Si A钢表面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渗氮层及渗氮-氧化复合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组织和相结构;利用维氏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渗氮层及复合改性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渗氮层表面主要由ε-Fe_(23)N、γ'-Fe_(4)N和α_N相组成,经不同时间的氧化处理后,渗氮层表面生成Fe_(3)O_(4)相和Fe_(2)O_(3)相;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物的含量增大,表面硬度增大,最大可达1012 HV_(0.05),改性层的有效硬化层厚度约为200μm;在防腐耐磨方面,渗氮层和渗氮-氧化复合改性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均显著提高,且短时间氧化的复合改性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钢 多功能改性层 防腐耐磨 低温等离子体渗氮 30CrMnS iA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复合材料构件成本问题的技术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志恩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15期50-52,共3页
复合材料构件的大量采用对减轻飞机重量、降低燃油消耗、延长飞机维修周期,以及改善飞机性能方面作用显著。但是其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和成本问题。
关键词 复合材料构件 飞机重量 技术分析 成本问题 燃油消耗 维修周期 飞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德国工业4.0”的分析概述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旭 《航空制造技术》 2015年第21期43-45,50,共4页
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了"德国工业4.0",进而使得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到来。2010年7月,德国政府在《高科技战略2020》报告中明确了"智能制造"将成为十大未来核心项目之一,目的是提高工业领域新一代... 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了"德国工业4.0",进而使得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到来。2010年7月,德国政府在《高科技战略2020》报告中明确了"智能制造"将成为十大未来核心项目之一,目的是提高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中国工业界也将借鉴德国工业的先进制造理念,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工业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工业4.0 智能制造 创新 工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钻铆系统非接触式法向测量传感器位置矢量标定方法
9
作者 尚江坤 曹冠宇 +4 位作者 甘露 高丽秋 张立安 肖庆东 杜兆才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4-469,共6页
针对自动制孔法向传感器标定工作操作复杂和依赖外部测量设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平面变换和向量理论的法向测量传感器标定方法。利用标定板构建平面,根据向量理论建立传感器位置矢量与被测点关系,利用空间平面变换矩阵建立关于传... 针对自动制孔法向传感器标定工作操作复杂和依赖外部测量设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平面变换和向量理论的法向测量传感器标定方法。利用标定板构建平面,根据向量理论建立传感器位置矢量与被测点关系,利用空间平面变换矩阵建立关于传感器位置矢量的方程组,进而得到法向传感器的位置矢量。通过对所提方法进行法向传感器的标定试验和验证试验表明,采用该方法标定法向传感器位置矢量准确,制孔法向误差不超过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向测量 传感器标定 位置矢量标定 自动制孔 空间平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合金接头适航审查符合性方法研究
10
作者 徐海 王征 +2 位作者 张磊 谷峰 盖迪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3,共8页
形状记忆合金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军机及空客、波音民用机型,并首次在国产运12F型机成功应用且通过适航审查。为突破进口管接头适航验证技术壁垒,建立自主适航审定标准,本文基于运12F进口产品适航验证经验,首次对国产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开... 形状记忆合金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军机及空客、波音民用机型,并首次在国产运12F型机成功应用且通过适航审查。为突破进口管接头适航验证技术壁垒,建立自主适航审定标准,本文基于运12F进口产品适航验证经验,首次对国产形状记忆合金管接头开展系统性试验。结果表明:国产接头在火焰耐受性(5min无失效)、爆破强度(临界值35 MPa)、耐压稳定性(21 MPa保压合格)及重复装配性能(8次拆装后密封达标)等核心指标上均达到进口产品水平,符合国际适航标准。确定了国产记忆合金管接头的主要失效模式及可采用的符合性方法,并依据相应符合性方法初步建立了适航验证方法,为建立国产记忆合金管接头适航审定方法和标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适航审查 形状记忆合金 符合性验证 持续适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进展
11
作者 雷洋 陈芳芳 +1 位作者 程法嵩 田文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6,共6页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出色的比强度、耐蚀性及较低的成本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产业,而近年来纳米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凭借其优秀的力学及物理性能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综述了为改善纳米碳增强体分散性及Al-C界面浸润性所采用的球磨及增强体涂...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出色的比强度、耐蚀性及较低的成本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产业,而近年来纳米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凭借其优秀的力学及物理性能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综述了为改善纳米碳增强体分散性及Al-C界面浸润性所采用的球磨及增强体涂镀层等前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纳米碳增强铝基复材的成型工艺及力学性能,展望了进一步提升铝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纳米碳增强体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界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技术的飞机维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小尉 周来水 +1 位作者 程新 卫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提高飞机维修业务的管理水平,结合某大型航空制造企业的飞机维修业务管理现状,采用B/S方法开发出一套基于.NET技术的飞机维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信息资源管理和工作流管理两大模块,各个模块分别包含若干相应的子系统。... 为提高飞机维修业务的管理水平,结合某大型航空制造企业的飞机维修业务管理现状,采用B/S方法开发出一套基于.NET技术的飞机维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信息资源管理和工作流管理两大模块,各个模块分别包含若干相应的子系统。结果表明,飞机维修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其数据信息的统计和汇总,使管理、控制、服务分布于飞机产品维修业务的全过程,从而完善现有的飞机维修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维修 NET技术 B S方法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旋翼用聚氨酯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英坤 陆文明 +3 位作者 李华 刘政 王李军 周如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30,共5页
飞机旋翼部分为飞机提供升力和操纵,国内外均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制备飞机的旋翼桨叶部分。针对飞机旋翼高速旋转以及受环境影响等因素,采用聚酯树脂作为基料树脂,以三氧化二铬和碳化硅作为功能填料,选用HDI三聚体为固化剂,并添加其他原材... 飞机旋翼部分为飞机提供升力和操纵,国内外均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制备飞机的旋翼桨叶部分。针对飞机旋翼高速旋转以及受环境影响等因素,采用聚酯树脂作为基料树脂,以三氧化二铬和碳化硅作为功能填料,选用HDI三聚体为固化剂,并添加其他原材料,研制出一种具有对复合材料有优异附着力、耐磨性,综合防护性能好的飞机旋翼用聚氨酯涂料。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涂料在复合材料表面的附着力、耐磨性、耐雨蚀以及其他耐介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旋翼 聚氨酯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飞机装配过程的数字化预装配检测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海涛 毛贝 罗振伟 《航空制造技术》 2015年第4期55-60,共6页
面向飞机装配过程的数字化预装配检测系统可以在飞机部件实际装配过程之前,对装配件与装配体进行数据采集,用实际采集到的数据取代传统数字化装配仿真分析过程使用的单一理论模型数据,然后在Open CASCADE环境下对飞机数字化装配过程中... 面向飞机装配过程的数字化预装配检测系统可以在飞机部件实际装配过程之前,对装配件与装配体进行数据采集,用实际采集到的数据取代传统数字化装配仿真分析过程使用的单一理论模型数据,然后在Open CASCADE环境下对飞机数字化装配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预估,并对数字化装配过程进行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预装配 装配过程 飞机部件 检测系统 CASCADE 数据采集 仿真分析 数字化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大梁带缠绕成型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剑英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9-42,共4页
基于模块化、参数化设计方法,将数字化技术用于加工飞机大梁带缠绕成型装置的设计中,可有效简化设计过程和提高缠绕成型装置的研制效率,满足新机研制的要求。针对飞机大梁带成型的特点,对传统缠绕成型装置中存在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提... 基于模块化、参数化设计方法,将数字化技术用于加工飞机大梁带缠绕成型装置的设计中,可有效简化设计过程和提高缠绕成型装置的研制效率,满足新机研制的要求。针对飞机大梁带成型的特点,对传统缠绕成型装置中存在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逐层缠绕一步到位的缠绕方法,解决传统缠绕成型装置裁剪时所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成型误差。介绍了缠绕成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并阐述了缠绕成型装置在缠绕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原因和影响大梁带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该缠绕成型装置研制的成功,为保证飞机大梁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手段,并可为同类装置的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大梁带 滑块组件 缠绕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飞机数字化定义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凯 王丹爽 张学军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12期54-57,共4页
飞机产品的数字化定义体系由多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必须协调发展,按照一个统一的目标建立起一个互相支撑、互相关联的有机体系。国外先进的航空制造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定义体系。国内的航空企业还基本处于单项技术的研... 飞机产品的数字化定义体系由多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必须协调发展,按照一个统一的目标建立起一个互相支撑、互相关联的有机体系。国外先进的航空制造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定义体系。国内的航空企业还基本处于单项技术的研究、应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定义 标准件库 零部件库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装配连接技术 被引量:22
17
作者 常仕军 肖红 +1 位作者 侯兆珂 董楹 《航空制造技术》 2010年第6期96-99,共4页
随着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上应用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结构装配连接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突出。与国外飞机制造公司相比,我国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装配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复合材料结构装配连接技术已成为我国飞机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关键词 复合材料结构 连接技术 飞机结构 装配 飞机制造公司 研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飞机复合材料应用与制造技术浅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领才 刘秀芝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前,飞机制造中复合材料的用量已成为衡量某型飞机先进性、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是世界飞机制造强国竞相发展的核心技术,也是我国飞机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关键词 飞机制造业 制造技术 复合材料 材料应用 先进性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用复合材料的设计和维修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振林 杨勇 +1 位作者 谢寄清 郭垠昊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103,共6页
在整理总结国内外维修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造和维护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包括:冲击载荷下蜂窝夹层结构的设计、空调管卡和蜂窝接触面的节点处理、复合材料部件前缘处理、紧固件孔的设计、单面紧固件和芳酰胺纤维的... 在整理总结国内外维修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造和维护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包括:冲击载荷下蜂窝夹层结构的设计、空调管卡和蜂窝接触面的节点处理、复合材料部件前缘处理、紧固件孔的设计、单面紧固件和芳酰胺纤维的应用细节等。结果表明,较薄复合材料零件的连接,建议使用胶结;为提高刚度可以使用共固化工艺,但共固化形成的零件应同时考虑其维修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维修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先哲 飞机设计专家
20
作者 李先哲 良辰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19期32-33,共2页
目前,您参与和主持设计的Y12系列飞机已成为我国民机适航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性能最稳定的飞机,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Y12系列具备了哪些设计和技术上的优势?李先哲:Y12飞机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在设计上坚持高起点,... 目前,您参与和主持设计的Y12系列飞机已成为我国民机适航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性能最稳定的飞机,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Y12系列具备了哪些设计和技术上的优势?李先哲:Y12飞机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在设计上坚持高起点,二是在使用中注重用户的需求,不断改进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先 飞机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 哈飞 劳动模范 劳模 民机 适航标准 中航工业 专家 合格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