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江
1
作者 朱婷婷(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60,共18页
“开江”是松花江流域由于冬去春来、气温转暖而形成的江面冰层爆裂、冰块淤积重叠、浩荡顺流而下的自然景象。此景不仅展现了东北春日的磅礴之力,更是对生命长河的深情礼赞。弦乐四重奏《开江》为作者观此景有感而作,用声音线条模仿风... “开江”是松花江流域由于冬去春来、气温转暖而形成的江面冰层爆裂、冰块淤积重叠、浩荡顺流而下的自然景象。此景不仅展现了东北春日的磅礴之力,更是对生命长河的深情礼赞。弦乐四重奏《开江》为作者观此景有感而作,用声音线条模仿风声、流水的起伏变化,以块状音型构造冰与冰的撞击涌动,并通过色彩性和声与多样的节奏变化对此景象进行深度刻画,表达对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弦乐四重奏 作者观 自然景象 开江 节奏变化 生生不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要对你说 女高音独唱
2
作者 马楠(词) 崔哲(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5,共5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和声复调”到“旋律复调”——基于库尔特《线性对位基础》巴赫复调音乐的再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磊 臧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116,共5页
从思维角度看,“和声复调”和“旋律复调”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简言之,“和声复调”是纵生横,“旋律复调”是横生纵。西方复调音史上第二个高峰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巴赫的复调音乐一直被认为是前者,但库尔特认为巴赫复调音乐属于后者... 从思维角度看,“和声复调”和“旋律复调”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简言之,“和声复调”是纵生横,“旋律复调”是横生纵。西方复调音史上第二个高峰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巴赫的复调音乐一直被认为是前者,但库尔特认为巴赫复调音乐属于后者,其观点在专著《线性对位基础》中加以论述。文章结合这一观点探讨巴赫复调音乐作为“旋律复调”的再认识,内容包括复调音乐历史、巴赫对位技术和巴赫旋律的再认识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复调 旋律复调 库尔特 巴赫 线性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音乐曲谱出版规范研究
4
作者 郭威 张磊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66,共3页
曲谱是一种流动的音乐文献,其既是音乐记录的手段,也是音乐表演及音乐传承的重要载体。音乐曲谱出版是音乐文化发展传播的重要路径,规范音乐曲谱出版对于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音乐编辑手册》《音乐曲谱规范》等曲... 曲谱是一种流动的音乐文献,其既是音乐记录的手段,也是音乐表演及音乐传承的重要载体。音乐曲谱出版是音乐文化发展传播的重要路径,规范音乐曲谱出版对于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音乐编辑手册》《音乐曲谱规范》等曲谱出版类规范文献为研究基础,从音乐曲谱出版的核心内容、出版意义及存在问题等几个层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及思考,以期为我国音乐曲谱出版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曲谱 出版 规范 传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夜 哪颗星星才是你(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第七乐章)
5
作者 费守疆(词) 张磊(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4,共1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义(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第九乐章)
6
作者 费守疆(词) 张磊(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100,共16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凌花(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第五乐章)
7
作者 费守疆(词) 张磊(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0,共16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
作者 崔哲(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6,共1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肖斯塔科维奇《第二交响曲》看意识形态的艺术化呈现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磊 臧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9-188,共10页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交响曲不仅继承了德奥体系的艺术手法,同时合理应用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为西方交响音乐的发展注入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这不能不说是他紧跟时代脉搏并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的...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交响曲不仅继承了德奥体系的艺术手法,同时合理应用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为西方交响音乐的发展注入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这不能不说是他紧跟时代脉搏并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的结果。《第二交响曲》正是肖斯塔科维奇将感性与理性完美融合的作品,是一部展现技术、树立民族自信、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和坚定国家信仰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创作进行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第二交响曲》创作背景、创作特点以及创作技法,揭示了作品如何将艺术和政治紧密契合并深刻地反映社会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第二交响曲 线性对位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剧《威列涅娅》三首幕间曲的悲情性与戏剧性
10
作者 李思囡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6-184,共9页
歌剧《威列涅娅》是俄罗斯作曲家斯洛尼姆斯基创作的经典之作,作品演绎的悲情性与戏剧性是20世纪俄罗斯歌剧的典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首幕间曲,是整部歌剧悲情性与戏剧性冲突的集中体现。本文以三首幕间曲为研究对象,从不协和三全音... 歌剧《威列涅娅》是俄罗斯作曲家斯洛尼姆斯基创作的经典之作,作品演绎的悲情性与戏剧性是20世纪俄罗斯歌剧的典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首幕间曲,是整部歌剧悲情性与戏剧性冲突的集中体现。本文以三首幕间曲为研究对象,从不协和三全音、俄罗斯民族调式、俄罗斯民间音乐素材、赋格复调手法等创作技法的运用进行剖析,挖掘歌剧所蕴含的悲情性与戏剧性,揭示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内涵与创作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威列涅娅》 三首幕间曲 创作技法 悲情性与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克里亚宾的交响诗作品探微
11
作者 吴晗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斯克里亚宾的音乐创作广受争议与关注,是20世纪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对后世音乐创作影响很大。他的交响诗创作虽然数目不多,却分布于其音乐创作的不同阶段,展现出不同的特点。《狂喜之诗》与《火之音... 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斯克里亚宾的音乐创作广受争议与关注,是20世纪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对后世音乐创作影响很大。他的交响诗创作虽然数目不多,却分布于其音乐创作的不同阶段,展现出不同的特点。《狂喜之诗》与《火之音诗》这两部交响诗更因为处于其音乐创作转变与个人创作体系发轫和形成的节点之上而备受关注。本文就交响诗这一斯克里亚宾音乐创作之侧面,从音乐创新技法、音乐创作背景两方面对其音乐创作展开分析论述,尝试体现其音乐独有的风格特点,理解其音乐的内涵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克里亚宾 交响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铭刻(男女声二重唱)
12
作者 杨琳擘(词) 裴佳兴(词) 崔哲(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3,共6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嘎达梅林
13
作者 张磊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61,共16页
关键词 嘎达梅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与中国梦同行
14
作者 葛爱东 崔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动
15
作者 臧婷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79,共16页
《舞动》为复三部曲式结构,运用东北民歌《回娘家》为主题素材。A段,速度较快,紧紧围绕"舞动"主题,6/8拍与2/4拍穿插,形成不稳定节奏,体现了乐曲的生动性。B段,速度降为每分钟76拍,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4/4拍与3/4拍穿插... 《舞动》为复三部曲式结构,运用东北民歌《回娘家》为主题素材。A段,速度较快,紧紧围绕"舞动"主题,6/8拍与2/4拍穿插,形成不稳定节奏,体现了乐曲的生动性。B段,速度降为每分钟76拍,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4/4拍与3/4拍穿插延续不稳定节奏,与慢板相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三部曲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