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紫苏籽多糖分离纯化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
13
1
作者
刘子坤
尹贺
+3 位作者
杨安皓
安绮沄
李冲伟
金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8-165,共8页
为了探究紫苏籽多糖(Perilla frutescens seed polysaccharide,PFSP)的抗肿瘤活性,利用传统方法从紫苏籽中提取粗多糖,利用DEAE-52纤维素和葡聚糖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紫苏籽多糖,并测定该多糖对H22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紫苏籽多糖(Perilla frutescens seed polysaccharide,PFSP)的抗肿瘤活性,利用传统方法从紫苏籽中提取粗多糖,利用DEAE-52纤维素和葡聚糖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紫苏籽多糖,并测定该多糖对H22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籽粗多糖得率为8.38%,分离纯化后得到3个组分,分别命名为PFSP-1、PFSP-2和PFSP-3。PFSP-1由甘露糖、半乳糖、木糖及阿拉伯糖(物质的量之比为0.01∶0.06∶0.11∶0.81)组成,PFSP-2由甘露糖、木糖及阿拉伯糖(物质的量之比为0.28∶0.28∶0.41)组成,PFSP-3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及阿拉伯糖(物质的量之比为0.013∶0.024∶0.040∶0.080∶0.120∶0.700)组成;3个组分均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为吡喃环型多聚糖。抗肿瘤实验表明,PFSP-2抑瘤率显著高于PFSP-1和PFSP-3(P<0.05);对PFSP-2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比,PFSP-2可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醛缩酶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质量浓度(P<0.05),提高IL-2、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P<0.05),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P<0.05),说明PFSP-2通过提高小鼠自身免疫能力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
多糖
分离纯化
免疫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料的筛选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珺
史志超
李冲伟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牛肝菌栽培一直是食用菌生产领域的研究难点,适宜的栽培料是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重要保障。通过测定暗褐网柄牛肝菌的菌丝长势和栽培过程中理化指标以及胞外酶活性,筛选该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通过测定菌丝...
牛肝菌栽培一直是食用菌生产领域的研究难点,适宜的栽培料是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重要保障。通过测定暗褐网柄牛肝菌的菌丝长势和栽培过程中理化指标以及胞外酶活性,筛选该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通过测定菌丝体长势,初筛得到5种栽培料配方,分别为C_(1)(杨木屑99%、生石灰1%)、C_(3)(橡木屑99%、生石灰1%)、Y_(1)(杨木屑50%、玉米芯24.5%、麦麸皮24.5%、生石灰1%)、Y_(2)(杨木屑50%、玉米芯24.5%、棉籽壳24.5%、生石灰1%)、X2(橡木屑50%、玉米芯24.5%、棉籽壳24.5%、生石灰1%)。在栽培过程中,Y_(1)和Y_(2)栽培基质总有机碳、全氮含量在菌丝体生长时期均处于较高水平,且营养消耗速率快,Y_(2)栽培基质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和漆酶活性均较显著高于其他组。由此可见,Y_(2)栽培料基质更适合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试验结果为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体生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褐网柄牛肝菌
培养条件
栽培基质
胞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沙爽
冯启鑫
+3 位作者
张欣蕊
王玥
尹贺
李冲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88-198,共11页
为探究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细胞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80只昆明SPF小鼠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CCl_(4)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1∶4组、1∶2组、1∶1组、2∶1组和4∶1组,测定8组...
为探究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细胞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80只昆明SPF小鼠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CCl_(4)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1∶4组、1∶2组、1∶1组、2∶1组和4∶1组,测定8组实验小鼠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和肠道细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5种复合物均可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力(P<0.05),降低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5),降低肝组织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表达水平(P<0.05),这些指标变化与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完全对应。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与普通组相比,CCl_(4)模型组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降低(P<0.05),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2∶1组与CCl_(4)模型组相比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肠道细菌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发现,亚油酸/α-亚麻酸为2∶1时对肝脏的保护效果优于其他比例,与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效果基本一致。本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而且为亚油酸/α-亚麻酸的科学摄入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为护肝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亚油酸
急性肝损伤
肝脏保护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苏籽多糖分离纯化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
13
1
作者
刘子坤
尹贺
杨安皓
安绮沄
李冲伟
金涛
机构
黑龙江大学农业微
生物
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哈尔滨美苏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8-165,共8页
基金
2019年度哈尔滨市雏鹰计划暨科技创业奖补专项(2019CYJBCG0326)。
文摘
为了探究紫苏籽多糖(Perilla frutescens seed polysaccharide,PFSP)的抗肿瘤活性,利用传统方法从紫苏籽中提取粗多糖,利用DEAE-52纤维素和葡聚糖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紫苏籽多糖,并测定该多糖对H22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籽粗多糖得率为8.38%,分离纯化后得到3个组分,分别命名为PFSP-1、PFSP-2和PFSP-3。PFSP-1由甘露糖、半乳糖、木糖及阿拉伯糖(物质的量之比为0.01∶0.06∶0.11∶0.81)组成,PFSP-2由甘露糖、木糖及阿拉伯糖(物质的量之比为0.28∶0.28∶0.41)组成,PFSP-3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及阿拉伯糖(物质的量之比为0.013∶0.024∶0.040∶0.080∶0.120∶0.700)组成;3个组分均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为吡喃环型多聚糖。抗肿瘤实验表明,PFSP-2抑瘤率显著高于PFSP-1和PFSP-3(P<0.05);对PFSP-2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比,PFSP-2可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醛缩酶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质量浓度(P<0.05),提高IL-2、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P<0.05),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P<0.05),说明PFSP-2通过提高小鼠自身免疫能力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
关键词
紫苏籽
多糖
分离纯化
免疫
抗肿瘤活性
Keywords
Perilla frutescens seed
polysaccharid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immune
anti-tumor activity
分类号
TS241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料的筛选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珺
史志超
李冲伟
机构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微
生物
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寒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微
生物
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美苏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ZY21D052)。
文摘
牛肝菌栽培一直是食用菌生产领域的研究难点,适宜的栽培料是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重要保障。通过测定暗褐网柄牛肝菌的菌丝长势和栽培过程中理化指标以及胞外酶活性,筛选该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通过测定菌丝体长势,初筛得到5种栽培料配方,分别为C_(1)(杨木屑99%、生石灰1%)、C_(3)(橡木屑99%、生石灰1%)、Y_(1)(杨木屑50%、玉米芯24.5%、麦麸皮24.5%、生石灰1%)、Y_(2)(杨木屑50%、玉米芯24.5%、棉籽壳24.5%、生石灰1%)、X2(橡木屑50%、玉米芯24.5%、棉籽壳24.5%、生石灰1%)。在栽培过程中,Y_(1)和Y_(2)栽培基质总有机碳、全氮含量在菌丝体生长时期均处于较高水平,且营养消耗速率快,Y_(2)栽培基质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和漆酶活性均较显著高于其他组。由此可见,Y_(2)栽培料基质更适合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试验结果为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体生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
暗褐网柄牛肝菌
培养条件
栽培基质
胞外酶
Keywords
Phlebopus portentosus
cultivation conditions
cultivation substrate
extracellular enzyme
分类号
S64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
8
3
作者
沙爽
冯启鑫
张欣蕊
王玥
尹贺
李冲伟
机构
黑龙江大学农业微
生物
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哈尔滨美苏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88-198,共11页
基金
2019年度哈尔滨市雏鹰计划暨科技创业奖补专项(2019CYJBCG0326)。
文摘
为探究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细胞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80只昆明SPF小鼠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CCl_(4)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1∶4组、1∶2组、1∶1组、2∶1组和4∶1组,测定8组实验小鼠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和肠道细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5种复合物均可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力(P<0.05),降低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5),降低肝组织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表达水平(P<0.05),这些指标变化与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完全对应。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与普通组相比,CCl_(4)模型组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降低(P<0.05),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2∶1组与CCl_(4)模型组相比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肠道细菌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发现,亚油酸/α-亚麻酸为2∶1时对肝脏的保护效果优于其他比例,与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效果基本一致。本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而且为亚油酸/α-亚麻酸的科学摄入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为护肝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Α-亚麻酸
亚油酸
急性肝损伤
肝脏保护
肠道菌群
Keywords
α-linolenic acid
linoleic acid
acute liver injury
liver protection
intestinal flora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紫苏籽多糖分离纯化及抗肿瘤活性
刘子坤
尹贺
杨安皓
安绮沄
李冲伟
金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料的筛选
刘珺
史志超
李冲伟
《中国食用菌》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沙爽
冯启鑫
张欣蕊
王玥
尹贺
李冲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