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自噬在病毒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彭永刚 李爽 +1 位作者 李娜 张宇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8期49-52,共4页
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内循环降解途径,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病毒感染中,自噬作为细胞的重要抗病毒机制,能够将胞质中的病毒粒子或病毒组分降解,并通过协调病毒感染后的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维持细胞稳态。然而,一些病毒已经进... 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内循环降解途径,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病毒感染中,自噬作为细胞的重要抗病毒机制,能够将胞质中的病毒粒子或病毒组分降解,并通过协调病毒感染后的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维持细胞稳态。然而,一些病毒已经进化出拮抗或者操控自噬的机制,以逃避宿主的监视与清除,保证自身的复制和持续性感染。本文旨在对近几年来细胞自噬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为深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制、开发相应的病毒防控技术和抗病毒制剂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自噬 免疫逃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和动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于思淼 王春爽 +5 位作者 张楷鑫 郭利利 黄思思 王彦杰 付海兵 毕少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75-81,118,共8页
利用厌氧发酵处理玉米秸秆以生产甲烷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法。适宜的温度能够提高甲烷产量。研究使用玉米秸秆进行批次厌氧发酵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温度(32、37、42、47、52℃)对玉米秸秆产甲烷的潜力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厌氧发酵处理玉米秸秆以生产甲烷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法。适宜的温度能够提高甲烷产量。研究使用玉米秸秆进行批次厌氧发酵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温度(32、37、42、47、52℃)对玉米秸秆产甲烷的潜力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玉米秸秆的累积甲烷产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47℃时,累积甲烷产率达到最高值,为187.6 mL·g^(-1)。运用Gompertz模型和两阶段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玉米秸秆的厌氧发酵过程进行拟合和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该过程可分为快速产气期和慢速产气期两个阶段。随着温度升高,快速产甲烷阶段在总产气率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在47℃温度条件下,快速产甲烷阶段持续时间(3.5 d)和甲烷产量(137.9 mL·g^(-1))均高于其他温度。因此,综合考虑产甲烷潜力和动力学特性,47℃温度条件是玉米秸秆的厌氧发酵制取甲烷的最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玉米秸秆 产甲烷潜能 温度 产甲烷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副乳房链球菌Spu-HLJ01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3
作者 妥云晨 金振华 +7 位作者 钟一鸣 高萌萌 史佳萱 张哲 廖献茂 王一斌 高维明 周玉龙 《中国奶牛》 2025年第10期29-32,共4页
为了确诊黑龙江省某养殖户新购肉用西门塔尔牛群爆发的呼吸道疾病病原,采用剖检及无菌采集病料的方法对1头病死牛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通过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从肺脏中分离出1株β溶血的革兰氏阳性球菌。进一步采用生化鉴定和细菌16S rRN... 为了确诊黑龙江省某养殖户新购肉用西门塔尔牛群爆发的呼吸道疾病病原,采用剖检及无菌采集病料的方法对1头病死牛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通过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从肺脏中分离出1株β溶血的革兰氏阳性球菌。进一步采用生化鉴定和细菌16S rRNA测序分析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理化特性与链球菌属相符,16S rRNA序列分析与9株副乳房链球菌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9.00%。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可使小白鼠死亡。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链霉素、大观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头孢噻呋钠、泰乐菌素和林可霉素等常用药物具有耐药性。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副乳房链球菌,这是国内首次在患呼吸道疾病死亡的牛肺炎病例中分离到该菌,说明了牛呼吸道病原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房链球菌 分离与鉴定 系统进化分析 药敏试验 动物致病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结合治疗伊犁马荨麻疹的病例分析
4
作者 赵海利 马玉辉 +7 位作者 芦文圆 吕燕 杨振 高维明 裘宗盛 杨晓钰 关佳鑫 魏成威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96-98,共3页
对1例伊犁马风热型荨麻疹的病例进行诊治与临床分析,为正确有效防治马荨麻疹病例的诊治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病史调查、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中兽医学辩证综合分析研讨方法进行诊断,收集其诊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围绕伊犁马风热型荨麻疹... 对1例伊犁马风热型荨麻疹的病例进行诊治与临床分析,为正确有效防治马荨麻疹病例的诊治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病史调查、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中兽医学辩证综合分析研讨方法进行诊断,收集其诊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围绕伊犁马风热型荨麻疹病例的处理和转归,对其发生、治疗及结果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分析和总结。通过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和综合研判,该病例是由于马匹禀赋不足、复感风热所致的风热型荨麻疹,治疗期间对患马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本文通过中西结合辨证方法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中西医结合 风热型 荨麻疹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提取方法、操作人员和扩增仪器对RT-qPCR检测结果的影响
5
作者 马玥 高维明 +5 位作者 王江璐 史楠 王思文 邢文萍 武嘉男 王秀荣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9期84-89,共6页
为探讨方法、人员和仪器对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结果的影响,以灭活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Re-12株鸡胚尿囊液作为核酸提取和扩增样品,在固定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分别用3种核酸提取试剂盒,由3位操作人员使用7种品牌的扩增仪器进行RT... 为探讨方法、人员和仪器对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结果的影响,以灭活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Re-12株鸡胚尿囊液作为核酸提取和扩增样品,在固定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分别用3种核酸提取试剂盒,由3位操作人员使用7种品牌的扩增仪器进行RT-q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3种核酸提取试剂盒获取RNA进行RT-qPCR检测的平均Ct值极差为3.69,3位操作人员测试的Ct值变异系数为2.82%~4.84%,7种品牌仪器测试的Ct值变异系数为4.36%~10.28%。结果说明:不同核酸提取试剂盒、不同操作人员和不同检测仪器都会引起检测结果差异,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必须严格遵守试验规程,确保试验条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核酸扩增 影响因素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及疫苗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强 韩雪 +2 位作者 林文君 于向前 李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7期16-18,共3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病,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IBDV变异株新疫情的出现,我国IBDV的流行态势发生了变化,给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带来了挑战。本文综述了我国近年...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病,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IBDV变异株新疫情的出现,我国IBDV的流行态势发生了变化,给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带来了挑战。本文综述了我国近年IBDV研究进展,重点讨论IBDV的变异特征、致病机制以及防控思路,对提升IBD综合防控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变异特征 致病机制 疫苗研发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羽肉鸡内脏损伤分析及应对策略
7
作者 曹冬伸 左兆云 +4 位作者 梁强 白亚楠 王文超 高维明 王维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1期191-193,共3页
在当前白羽肉鸡养殖中,因内脏损伤而导致的死淘现象严重,本文从料肉比、禽腺病毒、药物损伤以及管理因素四个角度阐述了引起肉鸡内脏损伤的病因,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内脏损伤的具体临床表现,如血凝机制障碍、痛风症、抵抗力下降等。最后根... 在当前白羽肉鸡养殖中,因内脏损伤而导致的死淘现象严重,本文从料肉比、禽腺病毒、药物损伤以及管理因素四个角度阐述了引起肉鸡内脏损伤的病因,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内脏损伤的具体临床表现,如血凝机制障碍、痛风症、抵抗力下降等。最后根据内脏损伤的病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对白羽肉鸡养殖中的内脏损伤问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肉鸡 内脏损伤 血凝 痛风 抵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鸡新城疫疫苗应用现状及挑战
8
作者 李强 韩雪 +2 位作者 唐雷 郝云红 房良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8期25-27,共3页
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引起的、严重危害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能够对禽类造成灾难性的危害以及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我国及世界家禽养殖产业的严重威胁。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疫苗免疫是预... 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引起的、严重危害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能够对禽类造成灾难性的危害以及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我国及世界家禽养殖产业的严重威胁。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ND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鸡ND疫苗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疫苗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疫苗 应用 现状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诊疗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思聪 韩松怡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第9期57-58,共2页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主要由念珠菌引起,是肉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消化道真菌病之一,通常被称作霉菌性口炎。为满足新时期人们对鸡肉制品的更高需求,养殖场不断扩大肉鸡的养殖规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白色念珠菌病的发生概率。为及时发现鸡群中... 肉鸡白色念珠菌病主要由念珠菌引起,是肉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消化道真菌病之一,通常被称作霉菌性口炎。为满足新时期人们对鸡肉制品的更高需求,养殖场不断扩大肉鸡的养殖规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白色念珠菌病的发生概率。为及时发现鸡群中的病例,应了解和掌握主要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依据实际需求选择治疗药物,强化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促进养殖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病 养殖行业 霉菌性口炎 诊疗技术 可持续发展 肉鸡 临床症状 鸡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如何提高偏差管理水平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宁 杨大伟 《饲料博览》 CAS 2021年第5期50-51,55,共3页
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在生产与检验过程中,由于人员、设备、管理文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与标准要求不一致所产生的偏差,均会对产品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如果管理不到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可逆的后果,所以偏差管理很重要。文章论述了企业该从哪... 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在生产与检验过程中,由于人员、设备、管理文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与标准要求不一致所产生的偏差,均会对产品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如果管理不到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可逆的后果,所以偏差管理很重要。文章论述了企业该从哪些方面提高偏差管理水平,希望对企业进行偏差管理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 偏差 质量管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H细胞的悬浮驯化及其在研发禽腺病毒8型候选疫苗中的应用
11
作者 高艳 都兴洋 +10 位作者 郭茹 潘青 张峣 杨帆 张宇 刘景利 秦运安 祁小乐 高玉龙 刘慧敏 高宏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7-1283,共7页
为实现禽腺病毒8b型(FAdV-8b)的无血清悬浮细胞的培养工艺,并评价利用该工艺培养FAdV-8b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本研究采用贴壁的鸡肝癌上皮细胞(LMH细胞)逐步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的方法,筛选适应低血清生长的贴壁细胞株,将其驯化... 为实现禽腺病毒8b型(FAdV-8b)的无血清悬浮细胞的培养工艺,并评价利用该工艺培养FAdV-8b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本研究采用贴壁的鸡肝癌上皮细胞(LMH细胞)逐步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的方法,筛选适应低血清生长的贴壁细胞株,将其驯化成无血清悬浮生长的LMH细胞,命名为LMH-S。结果显示,经无血清驯化后的悬浮LMH-S细胞增殖稳定,存活率在90%以上。优化摇瓶的接毒工艺,确定摇瓶悬浮培养FAdV-8b工艺为1‰体积比接种病毒,96 h收获病毒。将LMH-S细胞接入Eppendon DASGIP 4联平行生物反应器中培养72 h后,按照体积比1‰接入FAdV-8b,96 h收获病毒测定病毒含量。结果显示,生物反应器中制备的FAdV-8b效价可达10^(8.5)TCID_(50)/mL,利用其制备的灭活疫苗以1 mL/只剂量免疫2周龄SPF鸡评估该疫苗的安全性。以0.5 mL/只免疫2周龄SPF鸡,于免疫后7 d、14 d分别采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鸡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于免疫后14 d攻击FAdV-8b强毒株。观察攻毒后各组鸡的临床症状及各脏器的剖检变化,采集肝脏病料样品制备病理切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鸡肝脏中的病毒载量。结果显示疫苗的安全性良好。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7 d抗体无转阳,免疫后14 d抗体的阳转率为73.3%(11/15)。攻毒后4 d剖检免疫组鸡的肝脏均正常;对照组鸡肝脏均有肿大,有的肝脏呈土黄色,质脆,个别有点状出血;病理切片观察可见,免疫组鸡肝细胞仅有一定程度变性,对照组鸡肝细胞广泛变性、局部肝细胞坏死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攻毒后4 d对照鸡肝脏病毒载量极显著高于免疫组鸡(P<0.0001),攻毒后14 d对照组鸡肝脏的病毒载量仍高于免疫组(P>0.05)。攻毒后14 d所有组鸡肝脏均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通过悬浮培养LMH-S细胞制备的FAdV-8b灭活疫苗安全性良好,免疫后可以诱导鸡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并能为免疫鸡提供较好的免疫保护。本研究为FAdV-8无血清悬浮培养放大工艺及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H细胞 悬浮驯化 禽腺病毒8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的应用
12
作者 杨帆 徐姗姗 +2 位作者 韩雪 李莹 周彤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1期32-34,共3页
人类在科学进步与技术革新的漫长征途中,不断地去探索生命物质的奥秘、生物的疾病与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制备。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实验动物在扮演着至关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主要阐述了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药物研制、生物学研究... 人类在科学进步与技术革新的漫长征途中,不断地去探索生命物质的奥秘、生物的疾病与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制备。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实验动物在扮演着至关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主要阐述了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药物研制、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对它们应享有的福利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应用 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彤 曹存 +7 位作者 王芳 姜志刚 于德斌 徐晓静 崔久辉 贾斌 尹鑫 常继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7,共8页
为表达牛冠状病毒(BCoV)N蛋白并制备抗N蛋白单克隆抗体,将N蛋白表达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GST,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出N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N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分子量约为77 kDa,亲和纯化后纯度为90%。Western ... 为表达牛冠状病毒(BCoV)N蛋白并制备抗N蛋白单克隆抗体,将N蛋白表达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GST,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出N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N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分子量约为77 kDa,亲和纯化后纯度为90%。Western blot进一步鉴定发现,重组N蛋白与全病毒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以该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进行融合、筛选获得3株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1D11、5C2和2B11。细胞上清单克隆抗体效价均达1∶320,3株单克隆抗体均属IgG亚类,Western blot与IFA鉴定3株单克隆抗体与真核表达的N蛋白具有特异性反应。该研究内容为进一步研究N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建立快速诊断BCoV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原核表达 N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新生肉犊牛腹泻的病原学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宇鑫 梁彤 +9 位作者 曹存 于德斌 王芳 姜志刚 徐晓静 崔久辉 程延彬 王蕾 尹鑫 常继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内蒙古自治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发生严重新生犊牛腹泻,为了确定该牛场新生犊牛腹泻的病原,采集发病犊牛的8份直肠拭子和病死犊牛的2份肠组织样品,进行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V)、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RT-PCR检测和... 内蒙古自治区某规模化肉牛场发生严重新生犊牛腹泻,为了确定该牛场新生犊牛腹泻的病原,采集发病犊牛的8份直肠拭子和病死犊牛的2份肠组织样品,进行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V)、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RT-PCR检测和序列分析,同时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临床观察显示,患病犊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同时伴有黄色水样便。剖检病死犊牛可见肠壁变薄、肠粘膜充血和脱落。RT-PCR结果显示,牛冠状病毒样本阳性数为8份,阳性率为80%;牛轮状病毒样本阳性数为6份,阳性率为60%;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均为阴性;对扩增获得的BRV VP7基因及BCoV 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显示,该肉牛场感染的牛轮状病毒为G6基因型、牛冠状病毒为中国当地流行毒株。表明该肉牛场新生肉犊牛腹泻由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混合感染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犊牛腹泻 牛轮状病毒 牛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黑龙江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艳 张峣 +5 位作者 都兴洋 蒋烈戈 涂亚斌 张兴山 韩雪 高宏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1,共6页
为了解黑龙江省犬细小病毒(CP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市、鹤岗市和大庆市的宠物医院共收集了10份经胶体金拭子检测为CPV阳性的犬粪便样品,利用F81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并对分离的病毒进行PCR、血凝性试验、病毒分... 为了解黑龙江省犬细小病毒(CP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市、鹤岗市和大庆市的宠物医院共收集了10份经胶体金拭子检测为CPV阳性的犬粪便样品,利用F81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并对分离的病毒进行PCR、血凝性试验、病毒分型鉴定和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有8份处理后的病料样品接种猫肾细胞F81细胞后出现明显的CPE,其中有3株病毒的血凝(HA)效价可达1:512;经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8株CPV,分别命名为CPV-CX-1(简写为CX-1)~CX-3、CX-5~CX-8、CX-10;病毒的分型鉴定结果显示,8个分离株中有1株为CPV-2b型、3株为CPV-2c型、4株为CPV-2a型;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8株CPV分属于两大不同的分支,其中CX-2、CX-3株与CX-8株处于一大分支,亲缘关系较近,CX-1、CX-7株与CX-5、CX-6、CX-10株处于另一大分支,亲缘关系也较近。其中仅CX-8株与国内外分离株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CX-1、CX-5、CX-6、CX-7、CX-10株均与CPV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远。选取HA效价较高的4株CPV感染杂交幼犬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每天观察各犬的临床症状、测量体温并于攻毒后第7 d采肛门拭子,根据发病犬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确定迫杀各组犬的时间,并分别经PCR检测CPV在各组犬各脏器中的分布及粪便的排毒情况;根据动物回归试验结果,选取2株致病力较强的CX-3株和CX-5株感染犬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病料样品,再次接种杂交幼犬,按照动物回归试验方法进行强毒鉴定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4株CPV感染幼犬后,CX-3株和CX-5株感染的幼犬出现犬细小病毒病发病症状,且CPV在感染犬的心、肝脏、脾脏、肺脏、肠淋巴、十二指肠和空肠均能够复制且有通过粪便排毒的现象;强毒鉴定结果显示,接种CX-3、CX-5株的感染犬出现典型的CPV感染症状,表明这2株CPV为强毒。本研究为监测黑龙江地区CPV的遗传变异趋势及其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S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国强 王梦心 +7 位作者 刘明明 于仁冬 侯喜林 周玉龙 武瑞 张国华 刘琳珊 任德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40-1749,共10页
为了解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S基因变异情况并建立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对采自不同牛场的新生犊牛腹泻(CD)和成年牛冬痢(WD)腹泻样本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PCR扩增S全基因和S1基因。将S1基因目的片段连接表达载... 为了解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S基因变异情况并建立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对采自不同牛场的新生犊牛腹泻(CD)和成年牛冬痢(WD)腹泻样本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PCR扩增S全基因和S1基因。将S1基因目的片段连接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验证正确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显示,CD与WD分离株S基因核苷酸为98.4%,CD和WD分离株与参考毒株BCoV-ENT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4%和98.5%,CD分离株与参考毒株SUN5株的同源性最低,为97.5%,WD分离株与FRA/EPI/Caen/2003/13同源性最低,为97.3%。通过比对可知,分离株与已知毒株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疫苗候选毒株筛选提供依据。本试验同时构建了pET-32a-S1表达载体,在0.2mmol/L IPTG诱导5h时,重组菌能在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产生大量的S1融合蛋白,获得约58ku表达产物。本试验成功表达了S1蛋白,并对BCoV进行了核苷酸进化分析,为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BCoV) S基因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用混悬剂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一喆 夏长军 +5 位作者 邢桂珍 焉秋龙 廖建维 马迪阳 宫大庆 倪宏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1-63,共3页
阿莫西林(Amoxicillin),是一种最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克拉维酸为不可逆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阿莫西林联合,可保护阿莫西林免遭β-内酰胺酶水解,并使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显著增... 阿莫西林(Amoxicillin),是一种最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克拉维酸为不可逆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阿莫西林联合,可保护阿莫西林免遭β-内酰胺酶水解,并使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显著增强和抗菌谱拓宽。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的复方制剂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试验以猪为研究对象,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血浆中AMO和CLA的含量,旨在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动力学试验 克拉维酸 猪血浆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混悬剂 注射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如病毒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艳 张峣 +1 位作者 智海东 高宏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2期19-20,共2页
诺如病毒(Norovirus)病是一种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多数呈局部规模性暴发。近几年的规模性感染尤为严重,自从人轮状病毒疫苗的广泛应用以来,诺如病毒就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病毒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全球约50%以上的病毒性肠炎是由诺如病... 诺如病毒(Norovirus)病是一种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多数呈局部规模性暴发。近几年的规模性感染尤为严重,自从人轮状病毒疫苗的广泛应用以来,诺如病毒就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病毒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全球约50%以上的病毒性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感染率 免疫电镜 胃肠炎 血清阳性率 杯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科学防控新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洪峰 姚琳 +1 位作者 夏伟 关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3期100-100,共1页
猪腹泻病(TGEV、PEDV、PoRV)经常肆虐威胁各个规模化猪场,特别是PEDV受猪舍温度、湿度、环境消毒影响较大,最易于复发。临床上主要侵害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反复发作,发病率极高,死亡率几乎100%,更难于控制。猪腹泻三... 猪腹泻病(TGEV、PEDV、PoRV)经常肆虐威胁各个规模化猪场,特别是PEDV受猪舍温度、湿度、环境消毒影响较大,最易于复发。临床上主要侵害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反复发作,发病率极高,死亡率几乎100%,更难于控制。猪腹泻三联活疫苗系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科研团队研发,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用于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G5型)感染引起的猪腹泻。规程要求病毒含量达到10^5.0TCID50/头份就合格,由于现地受诸多因素影响,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必须控制在10^6.0TCID50/头份以上才能更有效,若能配合灭活疫苗防控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防控效果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猪传染性胃肠炎 科学 PEDV 规模化猪场 三联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TP株)冻干保护剂筛选和冻干工艺的优化
20
作者 王洪峰 关双 +6 位作者 李雪 房良 夏伟 梁与时 孟相秋 张剑 田志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通过调整蔗糖明胶保护剂中蔗糖和明胶的比例、调整病毒液和冻干保护剂的添加比例,确定蔗糖添加量为40%、明胶添加量为8%配制的保护剂,病毒液与其按8∶1的比例冻干的制品性状较好,病毒含量较高。分别采用速冻法和慢冻法对制品进行冻干,... 通过调整蔗糖明胶保护剂中蔗糖和明胶的比例、调整病毒液和冻干保护剂的添加比例,确定蔗糖添加量为40%、明胶添加量为8%配制的保护剂,病毒液与其按8∶1的比例冻干的制品性状较好,病毒含量较高。分别采用速冻法和慢冻法对制品进行冻干,结果表明,速冻法冻干后样品性状较好,病毒含量较高,因此确定采用速冻法对样品进行冻干。对预冻时间、一期干燥第一步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加热的最高许可温度及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预冻时间1 h、一期干燥第一步干燥温度为5~10℃、干燥时间为14 h、干燥温度25℃维持4 h,为最优的冻干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TP株 冻干保护剂 筛选 冻干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