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超临界汽轮机红套环高压内缸密封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于磊 蒋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9-250,248,共3页
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红套环高压内缸水平中分面气密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对红套环施加初始过盈量,通过蠕变分析,模拟分析了从初始状态到运行200 000h水平中分面的接触压力,从而判断中分面是否漏汽,以保证机组的运行效率。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合... 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红套环高压内缸水平中分面气密性进行有限元分析,对红套环施加初始过盈量,通过蠕变分析,模拟分析了从初始状态到运行200 000h水平中分面的接触压力,从而判断中分面是否漏汽,以保证机组的运行效率。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置红套环结构尺寸及初始过盈量,经过高温蠕变,200 000h后仍能保持水平中分面的密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红套环 密封性 蠕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宽负荷叶型气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云锋 祁静 +1 位作者 李宇峰 冯永志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6-278,共3页
针对叶片根中顶3个截面不同的安装角,设计了相应的高效宽负荷叶型,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叶型对负荷的适应性,重点分析了对攻角和马赫数的适应性。数值计算表明,以变工况性能较好的高效后加载叶型为母型开发的高效宽负荷叶型,可... 针对叶片根中顶3个截面不同的安装角,设计了相应的高效宽负荷叶型,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叶型对负荷的适应性,重点分析了对攻角和马赫数的适应性。数值计算表明,以变工况性能较好的高效后加载叶型为母型开发的高效宽负荷叶型,可以实现机组变负荷运行时保持较高通流效率的目标,攻角变化范围为±30°、马赫数变化范围为0.2~0.6时叶型损失变化不超过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叶型设计 高效宽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决策脉络挖掘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继红 王克剑 王嘉骥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3-1060,共8页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启发设计者的思考,提出设计决策脉络概念.设计决策脉络是舍去设计试错过程并呈现设计主体思维因果关系发展路径的设计理性知识模型抽象表达.基于细粒度设计理性知识模型,提出设计决策脉络挖掘方法.该方法基于商空间理...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启发设计者的思考,提出设计决策脉络概念.设计决策脉络是舍去设计试错过程并呈现设计主体思维因果关系发展路径的设计理性知识模型抽象表达.基于细粒度设计理性知识模型,提出设计决策脉络挖掘方法.该方法基于商空间理论对设计理性知识模型进行约简,构建分层递阶设计决策脉络模型,以支持设计者从不同粒度水平分析设计问题;通过改进的流形排序算法实现模型的语义约简,删除与设计主题相关度较低的知识片段以获取核心设计思考过程.最后通过构建原型系统,验证了文中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理性 设计决策脉络 商空间理论 流形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管板重叠胀接工艺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马东华 于启峰 《压力容器》 2014年第9期76-79,共4页
某新型换热器管子管板的连接形式为液压+机械重叠胀接,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该种结构胀接接头的连接强度、密封性、管子变形等性能特点,并分析了该种胀接形式的可靠性。
关键词 换热器 重叠胀接 工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氨法捕碳体系中介稳区宽度的调控机制
5
作者 张宇 张哲成 +4 位作者 高建民 李鋆芝 谢敏 杜谦 秦裕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3,共5页
碳酸氢铵的介稳区宽度是影响其结晶过程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解析其具体调控机制,运用动态法探究温度、磁场、搅拌速率及溶析剂滴定速率等关键参数对碳酸氢铵介稳区的影响机制,并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调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乙醇摩... 碳酸氢铵的介稳区宽度是影响其结晶过程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解析其具体调控机制,运用动态法探究温度、磁场、搅拌速率及溶析剂滴定速率等关键参数对碳酸氢铵介稳区的影响机制,并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调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乙醇摩尔分数增大,碳酸氢铵的成核能垒降低,介稳区宽度呈变窄趋势;当温度相同时,在磁场条件下,超溶解度曲线呈下降趋势,介稳区变窄,但是随着乙醇摩尔分数的增大,其下降趋势减弱;搅拌速率从200 r/min增加到600 r/min的过程中,介稳区宽度先下降后上升;介稳区宽度随着溶析剂滴加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滴加速率提高到8 mL/min后,介稳区变化趋于平缓。升高温度,增加磁场,一定范围内增加搅拌速率,取适当滴加速率均能促进结晶过程。本研究可为氨法结晶捕碳工艺提供数据支持及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法捕碳 溶析法 介稳区 强化结晶 碳酸氢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斗篷结构调控传输过程的绕流偏角特性
6
作者 许国强 张昊春 +2 位作者 马超 许玉婷 张晨旭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热斗篷结构具有良好的热防护与热隐身效果,在航空、运输和计算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前的热斗篷研究,主要是利用变换光学的方法实现热流在被保护体表面的绕流。依据稳态过程导热微分方程具有形式不变性,利用变换光学的方法,推导出... 热斗篷结构具有良好的热防护与热隐身效果,在航空、运输和计算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前的热斗篷研究,主要是利用变换光学的方法实现热流在被保护体表面的绕流。依据稳态过程导热微分方程具有形式不变性,利用变换光学的方法,推导出二维坐标系下,热隐身系统中任意位置的热流偏角的表达式,并通过FLUENT对二维圆形热斗篷材料层边界处的热流偏角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材料层厚度增大时,热流绕流的偏角减小;当导热系数比值b>1时,热流偏角随着b的增大而增大;当导热系数比值b<1时,热流偏角随着b的增大而减小。据此,设计控制热流的传递路径,并优化热斗篷的防护性能和热隐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偏角 热隐身 变换光学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发生器人孔焊接密封的螺栓疲劳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红升 曹丽琴 孙利娜 《压力容器》 2014年第9期36-40,共5页
采用方法简单、操作性好的二维轴对称单元对蒸汽发生器焊接密封结构的人孔螺栓进行疲劳分析,并按ASMEⅢ-NB标准进行评定。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螺纹疲劳减弱系数对螺栓疲劳强度的影响非常大。螺纹加工方法和螺纹牙底圆角是影响... 采用方法简单、操作性好的二维轴对称单元对蒸汽发生器焊接密封结构的人孔螺栓进行疲劳分析,并按ASMEⅢ-NB标准进行评定。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螺纹疲劳减弱系数对螺栓疲劳强度的影响非常大。螺纹加工方法和螺纹牙底圆角是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关键性因素。同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提高螺栓疲劳强度的措施,并针对蒸汽发生器焊接密封结构人孔螺栓给出了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评定 螺栓 螺纹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燃气轮机可倾瓦轴承瓦块摆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永志 闫岗 +3 位作者 孟凡刚 金英泽 袁小阳 陈予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27-134,共8页
以四瓦可倾瓦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可倾瓦轴承瓦块摆振特性动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变量分离法推导了可倾瓦块油膜压力的近似解析表达式,采用欧拉法计算了瓦块的动态响应情况,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模型和解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预负荷... 以四瓦可倾瓦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可倾瓦轴承瓦块摆振特性动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变量分离法推导了可倾瓦块油膜压力的近似解析表达式,采用欧拉法计算了瓦块的动态响应情况,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模型和解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预负荷系数对瓦块摆振特性的影响,细化分析了阶跃激励下瓦块的摆角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重型燃气轮机工作时施加一定的预负荷系数可提高其可倾瓦轴承的动态承载能力;在0.5~0.8之间存在特殊的预负荷系数会使1号瓦、3号瓦和4号瓦出现摆角极大值;通过增大预负荷系数可使各瓦块的摆动幅度减小90%以上;各瓦块在不同预负荷系数下的摆动频率均为转动频率,但上瓦在预负荷系数较小时会出现明显的倍频。研究结果可为诊治由瓦块摆振引起的可倾瓦轴承失稳故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倾瓦轴承 摆振特性 预负荷系数 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涡轮盘三维裂纹扩展分析(第1部分)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永志 李岩 +1 位作者 刘鹤 石多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266,共4页
通过某型燃气轮机涡轮盘静强度分析结果,并考虑结构的几何特征,确定该涡轮盘榫槽底部冷却通气孔处和轮缘圆弧过渡处为裂纹萌生的关键位置。对涡轮盘冷却气路进口位置构造初始裂纹开展相应的裂纹扩展数值分析工作,结果表明:无论预置周向... 通过某型燃气轮机涡轮盘静强度分析结果,并考虑结构的几何特征,确定该涡轮盘榫槽底部冷却通气孔处和轮缘圆弧过渡处为裂纹萌生的关键位置。对涡轮盘冷却气路进口位置构造初始裂纹开展相应的裂纹扩展数值分析工作,结果表明:无论预置周向裂纹还是径向裂纹,在裂纹扩展过程中,Ⅰ型应力强度因子远大于Ⅱ型、Ⅲ型应力强度因子,起主导作用。按损伤容限检查周期规定,当该处裂纹长度小于15.77mm时,轮盘在当前设定的理想工况下不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涡轮盘 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束布置对凝汽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建华 董爱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6-178,182,共4页
应用STAR-CD软件和自定义子程序,针对AT型、向心型、帽型和山型4种管束布置类型的凝汽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壳侧蒸汽的速度、压力、空气浓度、凝结率以及总传热系数等参数的分布情况,综合分析冷却管束的布置对于凝汽器产品工作性能... 应用STAR-CD软件和自定义子程序,针对AT型、向心型、帽型和山型4种管束布置类型的凝汽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壳侧蒸汽的速度、压力、空气浓度、凝结率以及总传热系数等参数的分布情况,综合分析冷却管束的布置对于凝汽器产品工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管束布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废弃物低温热解过程中氯的析出规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敏 程健 +2 位作者 陈刚 张蕾 任霄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693-3700,共8页
生物质直燃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方式,而含氯化合物的释放则影响了生物质锅炉的结渣与腐蚀。低温热解作为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手段可以解决由氯化物导致的锅炉结渣、腐蚀问题。利用水平管式炉试验系统,测量了不同热解温度下橄榄废弃物HCl、... 生物质直燃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方式,而含氯化合物的释放则影响了生物质锅炉的结渣与腐蚀。低温热解作为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手段可以解决由氯化物导致的锅炉结渣、腐蚀问题。利用水平管式炉试验系统,测量了不同热解温度下橄榄废弃物HCl、CH_3Cl等含氯物质的释放情况,分析了不同热解温度下上述污染物的释放规律。通过分析发现:HCl和CH_3Cl是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氯的主要析出产物,热解温度的升高有助于氯等元素分别向HCl和CH_3Cl的转化,低温热解条件下氯的释放主要以CH_3Cl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二者的差距逐渐减小,当温度达到400℃时,HCl取代CH_3Cl成为生物质热解过程中主要的含氯气态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生物燃料 低温热解 氯释放 HCL CH3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600MW汽轮机调节级内流动规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曦娟 孙晓东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4-356,共3页
对600MW亚临界汽轮机部分进汽下调节级的不同工况的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绘制了能量损失、静压、流动分布等随流量变化的曲线图,分析了调节级内的流动特点及流动损失产生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汽轮机调节级气动性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调节级 效率 焓降 反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SYS极限载荷分析法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3
作者 白海永 方永利 《压力容器》 2014年第6期47-50,共4页
基于弹性分析的应力分类法在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但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准确地区分一次与二次应力强度,如果按一次应力进行控制可能偏保守,按二次应力控制又偏冒进,一次结构法使用起来又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方便快... 基于弹性分析的应力分类法在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但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准确地区分一次与二次应力强度,如果按一次应力进行控制可能偏保守,按二次应力控制又偏冒进,一次结构法使用起来又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方便快捷的替代方法。随着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进步,用以解决应力分类法不足之处的替代方法已逐渐成熟。从相关规范、ANSYS有限元软件应用等方面讨论了极限载荷法在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中应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ANSYS有限元法 极限载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机余热利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爱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1-254,275,共5页
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物性分析、工质在主设备工作过程,讨论了主设备中工质的基本状态。根据燃机余热烟气特点,建立了余热利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计算程序,分析了简单循环、再压缩循环、复合简单循环、复合再压缩-简单循环4种循环... 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物性分析、工质在主设备工作过程,讨论了主设备中工质的基本状态。根据燃机余热烟气特点,建立了余热利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计算程序,分析了简单循环、再压缩循环、复合简单循环、复合再压缩-简单循环4种循环布置下的系统稳态参数、效率以及净输出功。研究表明:透平入口工质压力越高,透平出口工质的温度越低,工质携带热量的利用越充分;压缩机入口温度应尽量接近临界点(31.1℃)、压力需稍高于临界点(7.4 MPa),可保证压缩机出口温度较低、工作状态稳定、单位工质流量的功耗小。随热源最低温度的下降,系统所获得净功以及实际效率均能得到一定的提升,通过叠加方式实现的烟气分级利用可以显著提高燃机余热利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效率和净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系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与多层包扎筒体开孔的应力分析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大坤 叶涛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5年第1期7-9,22,共4页
对单层与多层包扎筒体开孔接管进行了应力分析,考虑了层与层之间滑动无摩擦接触与有摩擦接触(摩擦系数0.15)两种情况,并对关键路径的薄膜应力、薄膜加弯曲应力以及计算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层包扎结构筒体厚度方向的薄膜应... 对单层与多层包扎筒体开孔接管进行了应力分析,考虑了层与层之间滑动无摩擦接触与有摩擦接触(摩擦系数0.15)两种情况,并对关键路径的薄膜应力、薄膜加弯曲应力以及计算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层包扎结构筒体厚度方向的薄膜应力较小,不连续处的应力较大。在非疲劳条件下,对于高压厚壁容器,推荐使用多层包扎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包扎 应力分析 开孔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FA+e燃机压气机静叶叶根及其改进措施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曦娟 叶海涛 +2 位作者 朱安君 祁静 于欣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为了研究9FA+e燃机压气机第16级静叶叶根(直线型叶根)磨损原因以及评估所提出的改进措施(弧线型叶根)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法对第16级静叶叶根及其改进措施进行了应力分析。在分析中,考虑了叶根与叶根槽的接触作用,得到了叶根接触应力分... 为了研究9FA+e燃机压气机第16级静叶叶根(直线型叶根)磨损原因以及评估所提出的改进措施(弧线型叶根)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法对第16级静叶叶根及其改进措施进行了应力分析。在分析中,考虑了叶根与叶根槽的接触作用,得到了叶根接触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直线型叶根与叶根槽的接触面积小导致了应力集中;弧线型叶根与叶根槽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消除了应力集中,是减轻磨损的最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型叶根 弧线型叶根 应力 接触面积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益六西格玛在发电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以汽轮发电机定子质量提升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仲国 秦玉书 《南方农机》 2020年第4期197-198,共2页
文章结合汽轮发电机定子生产现状,详细介绍了精益六西格玛(DMAIC流程)在产品质量改善中的具体应用。在定义阶段识别关键质量特性;测量阶段通过流程图分析梳理出了潜在影响因子,并验证测量系统能力;分析阶段综合运用P-FMEA分析、假设检... 文章结合汽轮发电机定子生产现状,详细介绍了精益六西格玛(DMAIC流程)在产品质量改善中的具体应用。在定义阶段识别关键质量特性;测量阶段通过流程图分析梳理出了潜在影响因子,并验证测量系统能力;分析阶段综合运用P-FMEA分析、假设检验等工具确定显著因子;改善阶段在采取措施后重新计算风险优先级系数,将新的流程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成为工艺文件;通过项目执行,成功达到项目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六西格玛 汽轮发电机 发电装备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坑深度对透平叶片前缘换热的影响
18
作者 由岫 薛晨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28,142,共3页
涡轮叶片前缘由于受到燃气的冲击,热负荷较高,其冷却和换热情况极大的影响了燃机的性能,因此是涡轮叶片上最关键的传热区,在对涡轮进行传热设计和计算时必须对该区域予以考虑。设计冲击靶面,对凹坑结构进行冲击,建立模型,通过数值计算... 涡轮叶片前缘由于受到燃气的冲击,热负荷较高,其冷却和换热情况极大的影响了燃机的性能,因此是涡轮叶片上最关键的传热区,在对涡轮进行传热设计和计算时必须对该区域予以考虑。设计冲击靶面,对凹坑结构进行冲击,建立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其冷却效果。通过对凹坑的温度场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凹坑深度的变化对冲击靶面换热的影响。对于带凹坑结构,通过凹坑深度分析叶片前缘换热效果,当凹坑深度不太大时,凹坑深度的增加会增强冲击靶面的换热;当凹坑深度增加得较大时,则会明显降低冲击靶面的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叶片前缘 换热 凹坑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13E2燃气轮机技术特点
19
作者 由岫 王辉 卜一凡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9-181,240,共4页
以E级燃机的典型代表GT13E2为研究对象,详细地介绍了GT13E2的主要性能参数、主要部件(转子、压气机、燃烧室、透平)的结构形式与特点、GT13E2与其它同级别产品的结构及性能对比。对比数据可为燃气轮机选型提供依据,经对比发现:GT13E2机... 以E级燃机的典型代表GT13E2为研究对象,详细地介绍了GT13E2的主要性能参数、主要部件(转子、压气机、燃烧室、透平)的结构形式与特点、GT13E2与其它同级别产品的结构及性能对比。对比数据可为燃气轮机选型提供依据,经对比发现:GT13E2机组在E级燃气轮机中处于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13E2 性能参数 结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湿蒸汽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崔立达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13期113-114,共2页
本文介绍涡轮机轴向流动理论,以及可压缩流体通过叶片通道的流动。湿蒸汽汽轮机(ST)流场中存在液态水。众所周知,这种涡轮机的蒸汽湿度会导致机器部件的效率加倍损失和机械损坏(侵蚀等)。近几十年来,机械工程科学在这一全新的领域不断发... 本文介绍涡轮机轴向流动理论,以及可压缩流体通过叶片通道的流动。湿蒸汽汽轮机(ST)流场中存在液态水。众所周知,这种涡轮机的蒸汽湿度会导致机器部件的效率加倍损失和机械损坏(侵蚀等)。近几十年来,机械工程科学在这一全新的领域不断发展,并在行业内确立了标准,尤其是湿蒸汽汽轮机这一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汽轮机 水感应 不稳定性 湿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