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骨干素质培养的意义、内容及途径 被引量:27
1
作者 胡新峰 李威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3期81-84,共4页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大学生骨干是一支在学生当中有着特殊作用的群体,引导他们坚定的理...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大学生骨干是一支在学生当中有着特殊作用的群体,引导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骨干素质培养为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有效途径,是影响学生群体行动趋向的有效方式,为师生沟通、协调学校管理提供有利传输中介。大学生骨干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六个创新能力。通过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理论知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等几个途径加强大学生骨干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骨干 素质培养 意义 内容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认同”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庆华 奚彦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25-29,共5页
对已有的认同概念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认同概念进行辨析;"认同"在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内隐认同、价值认同、认同危机、认同的深化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多种方式,有效促进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 对已有的认同概念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认同概念进行辨析;"认同"在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内隐认同、价值认同、认同危机、认同的深化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多种方式,有效促进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大学生 思想形成 内隐认同 价值认同 认同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注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新峰 马建青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2期67-70,共4页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人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提...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人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哲学原理和学生的人生、生活结合起来,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学生一起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带来的精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 人文关怀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1
4
作者 陈士宏 王雅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82-84,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具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要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与突破口。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内在发展的需要,是人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具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要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与突破口。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内在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关怀理念,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方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庆华 梁温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77-79,共3页
成绩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导致了考核结果失真,激励机制失效。通过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改革考试形式,加大平时课堂表现的评... 成绩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导致了考核结果失真,激励机制失效。通过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改革考试形式,加大平时课堂表现的评价力度,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规律来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以期顺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习成绩评价 困境与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主流文化建设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军 张桂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43-45,56,共4页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转换,"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反思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历史性的重构和价值选择问题。本文试图从全球化视域出发来审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发展趋...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转换,"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反思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历史性的重构和价值选择问题。本文试图从全球化视域出发来审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并探讨全球结构中中国的文化立场及中国主流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 多元化 中国主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远闪耀着思想政治教育真理光芒的神圣旗帜——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1周年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雅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28-30,33,共4页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影响最深远的经典之作。其中所包含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言》是透析经济全球化的经典文献,也为无产阶级政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影响最深远的经典之作。其中所包含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言》是透析经济全球化的经典文献,也为无产阶级政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开展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所揭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及其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六个“为什么”的深层解读——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角度
8
作者 贾丽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4期81-85,共5页
六个"为什么"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六个重大问题,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议题,因此,六个"为什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内... 六个"为什么"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六个重大问题,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议题,因此,六个"为什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挖掘六个"为什么"内在深层的理论依据,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六个"为什么"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具体内涵分析和阐释,对二者之间内在的深层关联予以揭示,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六个"为什么"理论指导地位基础上,指出六个"为什么"正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自觉运用和当代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六个为什么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宇明 于卫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40-42,共3页
通过总结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理... 通过总结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指导方针,它为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党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最后得出结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思想理论建设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10
作者 杨燕萍 王雅文 《教师》 201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具有永恒意义的话题,也是哲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断超出民族或地缘政治的界限,很明显带有世界性的特点。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阐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具有永恒意义的话题,也是哲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断超出民族或地缘政治的界限,很明显带有世界性的特点。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阐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当今世界一项紧迫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当代中国 马克思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 关系问题 地缘政治 世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