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学生思想认同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庆华 闫若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36-38,共3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思想认同问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认同的联系,依据当代大学生思想认知特点和存在问题,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协...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思想认同问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认同的联系,依据当代大学生思想认知特点和存在问题,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协调、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思想认同的途径,是新时期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思想认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诠释与践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庆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6期26-28,43,共4页
面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采用辩证思维方式来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澄清国内存在的由于知性思维逻辑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的误区,以点带面,为推进高校马克思... 面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采用辩证思维方式来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澄清国内存在的由于知性思维逻辑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的误区,以点带面,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开展赋予更充分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知性思维逻辑 辩证思维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学习把握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的思想红线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军 刘卫国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0,共3页
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创造性地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思想结晶。其中,立足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胜利实现、创造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战略思维,立足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课题、创造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思维,... 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创造性地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思想结晶。其中,立足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胜利实现、创造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战略思维,立足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课题、创造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思维,立足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路线,构成了三条相互交织又内在一体的思想红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党的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正义观的复合结构——对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论争的前提批判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艳华 朱思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4,共5页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解,或者持"马克思反对正义说",或者持"马克思赞成正义说"。然而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及其论证方式,却受制于共同的前提性错误:将马克思复杂、具体的正义思想内涵抽象化为...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解,或者持"马克思反对正义说",或者持"马克思赞成正义说"。然而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及其论证方式,却受制于共同的前提性错误:将马克思复杂、具体的正义思想内涵抽象化为单质性的、抽象同一性的静态逻辑。事实上,马克思的正义观是一个具有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理论硬核的复合结构,包括本体论承诺、历史科学评判、法权制度分析、意识形态揭露、道德标准建构、特定场域论战等等既相互关联又各有所指的层次。只有从这一复合结构出发,才能厘清马克思正义观的全貌,超越分析学派论者非此即彼的思想分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建构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正义观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原则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恩亮 高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55-57,共3页
自2007年共青团中央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已经历5年多的集中实践探索。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从以往工作实践和新的时代要求中提炼总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应把握的方... 自2007年共青团中央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已经历5年多的集中实践探索。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从以往工作实践和新的时代要求中提炼总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应把握的方向和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立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经验,结合青年新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要求,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培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的保障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艳华 岳鑫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9-151,共3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保障机制建设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可操作性强、富有实效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保障机制,应从组织领导、课程规划与设置、教学管理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保障机制建设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可操作性强、富有实效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保障机制,应从组织领导、课程规划与设置、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实践资源整合优化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保障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 教学 保障机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寅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57,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其根本宗旨即是要重塑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而使人类能够积极应对生态危机,并从根本上转变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式。“生命共同体”理念不仅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而且也是当代中国对人与自...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其根本宗旨即是要重塑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而使人类能够积极应对生态危机,并从根本上转变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式。“生命共同体”理念不仅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而且也是当代中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回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解读“生命共同体”理念,揭示其实践、理论、审美三位一体的理论样态,从而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统一、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相统一、美丽中国与美好生活相统一的实践路径,展现其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人化自然 审美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形态及其演变
8
作者 李志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30,共5页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演变是思想的历程,也是实践的历程,更是传播的历程。不同载体形式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形态演变的基础,也是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前提。随传播手段、渠道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三种形态,即从文...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演变是思想的历程,也是实践的历程,更是传播的历程。不同载体形式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形态演变的基础,也是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前提。随传播手段、渠道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三种形态,即从文本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到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最终在信仰层面形成了人文精神、道德境界和理想信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必然要借助现代最新的信息传播手段,进一步改变自身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马克思主义形态 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付雨欣 高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54-56,共3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问题指明了方向。对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条件下,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并将其用于解决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在整个社会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问题指明了方向。对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条件下,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并将其用于解决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在整个社会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大意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全社会、各领域的通力配合,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基本内涵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青年学生的时代使命学术研讨会通知
1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3期87-87,共1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三个希望”,为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在青年学生教育培养中...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三个希望”,为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在青年学生教育培养中体现时代性、创新性,拟定于2011年7月22—24日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召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青年学生的时代使命”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鉴于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影响,特邀请您参加此次学术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学术研讨会 青年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哈尔滨理工大学 会通 胡锦涛总书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
11
作者 姚婷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生动素材。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毛泽东诗词融入该课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生动素材。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毛泽东诗词融入该课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能量。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等进一步探索毛泽东诗词融入该课程的创新途径,以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概论”课程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维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晓广 王炳林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7,共4页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向度,纵观其一生的奋斗历程,无不饱含着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切,对人的尊严及其实现的执著追求。可以说,人的尊严及其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理...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向度,纵观其一生的奋斗历程,无不饱含着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切,对人的尊严及其实现的执著追求。可以说,人的尊严及其实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理性理想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再到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从其理论逻辑看,主要是从宗教批判、异化劳动以及人类解放等不同维度展开对人的尊严及其实现的探讨。研究马克思人的尊严理论,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在当下中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尊严 宗教批判 异化劳动 人类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大春 高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2,共4页
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展示了与以往哲学主体思想不同的本真内涵,体现了不同的理论意蕴。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认为人的主体地位应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确认,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与旧哲学主体思想之所以有原则区别,从哲... 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展示了与以往哲学主体思想不同的本真内涵,体现了不同的理论意蕴。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认为人的主体地位应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确认,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与旧哲学主体思想之所以有原则区别,从哲学诞生的深层原因上讲,在于其确立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哲学革命发生的内在要素来说,则在于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根基构建的独特时间观和历史观。正确理解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主体思想 黑格尔哲学 思维方式 时间观和历史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达致真理:马克思《资本论》的思维方式意涵 被引量:37
14
作者 贾丽民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0-126,共7页
《资本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原理教科书研究范式下,《资本论》的思维方式被简化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例证;在当前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下,由于人们更多关注《资本论》的金融危机、世界历史等热... 《资本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原理教科书研究范式下,《资本论》的思维方式被简化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例证;在当前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下,由于人们更多关注《资本论》的金融危机、世界历史等热点理论,对于《资本论》思维方式的考察尚有突破空间。但实际上,《资本论》的思维方式内蕴着深厚的理论资源。马克思《资本论》呈现了反思思维、真理思维和超验思维的综合运用,并表现出一种经由反思达致真理的思维方式特质。依循反思路线,旨在超越表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本质上是一种真理性思维。马克思《资本论》磨砺出的思维方式与思维风格,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综合的、艺术的结晶,其典型成果则是对古典经济学范畴的反思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思维方式 反思 真理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宏亮 孙英浩 柯柏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7-11,共5页
高校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传承者、践行者和守护者,需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体现在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上,应发挥高校... 高校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传承者、践行者和守护者,需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体现在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上,应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提供教育的理论支持和方向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拓宽教育渠道;优化制度机制,完善制度保障等,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难意识与马克思历史观的历史目的之维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建青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6,共3页
历史目的论作为解释历史的一种有效范式,往往与对苦难的"道义"拯救相关联。马克思尽管创立了一种崭新的、革命性的唯物史观,但这种对历史的哲学思考离不开对苦难的历史自觉,正是在对苦难的历史思考中历史目的论的踪迹以隐讳... 历史目的论作为解释历史的一种有效范式,往往与对苦难的"道义"拯救相关联。马克思尽管创立了一种崭新的、革命性的唯物史观,但这种对历史的哲学思考离不开对苦难的历史自觉,正是在对苦难的历史思考中历史目的论的踪迹以隐讳的方式显现。马克思历史观的历史目的之维与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并不冲突,其所彰显的价值性与科学性共同构成人们改造世界的有效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 历史目的论 唯物史观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现实批判与超越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丽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7,共3页
资本作为现代世界的重要维度,其内在逻辑困境凸显了现代性本身的弊端。马克思从资本逻辑困境的现实表现出发,揭示资本的食人性和贪婪性,指出资本逻辑即是走向崩溃的逻辑,并通过进一步揭示资本逻辑内在的形而上学同一性本质,对资本展开... 资本作为现代世界的重要维度,其内在逻辑困境凸显了现代性本身的弊端。马克思从资本逻辑困境的现实表现出发,揭示资本的食人性和贪婪性,指出资本逻辑即是走向崩溃的逻辑,并通过进一步揭示资本逻辑内在的形而上学同一性本质,对资本展开自内而外的深层批判。马克思以人的现实生命活动为基点,将劳动、生产、交换、流通等作为实践活动的具体环节加以把握,从而超越了资本逻辑框架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形而上学同一性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生存论中的“一与多”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威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0,共4页
马克思的生存论仍然存在着"一与多"这个传统哲学问题。但与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存在哲学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在使哲学转向人类生活世界的同时,并没有陷入抽象性、个体性、虚无性和悲观性之中。立足于实践辩证法的... 马克思的生存论仍然存在着"一与多"这个传统哲学问题。但与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存在哲学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在使哲学转向人类生活世界的同时,并没有陷入抽象性、个体性、虚无性和悲观性之中。立足于实践辩证法的生存论把个体性与社会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构成了马克思生存哲学的方法论内涵。因此,挖掘并探讨马克思生存哲学中的实践辩证法思想能进一步彰显马克思哲学在现代生存论转向中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一与多” 生存论 辩证法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的契合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岩 曲彦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83-86,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的契合、功能上的契合、实现载体上的契合。在内容上,民族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属性,时代性是二者共同的内在特征,育人性是二者共同的内在品质;在功能上,二者都具有主导功能、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的契合、功能上的契合、实现载体上的契合。在内容上,民族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属性,时代性是二者共同的内在特征,育人性是二者共同的内在品质;在功能上,二者都具有主导功能、凝聚功能和传承创新的功能;在实现载体上,二者具有共同的传统传播载体和现代传播载体,并且同以大学为重要的理论建设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文化 契合性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自觉和实践超越--基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批判视角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登辉 刘卫财 王海亮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29,共6页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是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共同追求,但不同民族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资本逻辑推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产生和积累了它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弊端,西方...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是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共同追求,但不同民族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资本逻辑推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产生和积累了它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弊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日益显现的颓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在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应时刻保持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历史性审视与批判,基于对世情与国情的深刻认知和把握,坚持独立自主的制度和道路选择,自觉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社会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自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