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服务组织赋能视角下企业边界管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玥 邓倩玉 +1 位作者 赵天一 王卓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6,173,共12页
管理动态模糊的企业边界是数字化情境下跨界融合创新的关键。创新服务组织凭借知识密集性、数字敏捷性和产业联通性优势,能够有效赋能企业提升边界管理能力。基于边界组织与赋能理论,将创新服务组织划分为知识边界型(KS)、技术边界型(TS... 管理动态模糊的企业边界是数字化情境下跨界融合创新的关键。创新服务组织凭借知识密集性、数字敏捷性和产业联通性优势,能够有效赋能企业提升边界管理能力。基于边界组织与赋能理论,将创新服务组织划分为知识边界型(KS)、技术边界型(TS)、市场边界型(MS)三类,并以比亚迪及合作的6个创新服务组织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探索“创新服务组织—赋能机制—企业边界管理能力”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KS的赋能机制包括研发优势传导机制和信任关系培育机制,TS的赋能机制包括平台生态联动机制和技术资源供给机制,MS的赋能机制包括用户数据反哺机制和应用场景拓展机制;企业边界管理能力是由管理对象维度的知识、技术、市场边界管理能力及管理流程维度的边界识别、跨越、重构能力所构成的复合型能力,具体细分为9种类型;基于三类创新服务组织赋能,面向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环节的企业边界管理能力提升路径各有不同。本文丰富并拓展了创新服务组织分类和边界管理能力研究,为数字化时代创新服务政策优化及企业边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管理能力 提升路径 创新服务组织 边界组织理论 赋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管理者短视主义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2
作者 马晶梅 吴杰 李志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25,共20页
“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加速推动企业生产力向创新驱动跃迁。本文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借助《关键数字技术专利分类体系(2023)》中IPC分类号,匹配识别企业人工智能技术专利以测度人工智... “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加速推动企业生产力向创新驱动跃迁。本文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借助《关键数字技术专利分类体系(2023)》中IPC分类号,匹配识别企业人工智能技术专利以测度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缓解管理者短视主义正向作用于企业新质生产力。并且,企业创新文化水平越高,人工智能技术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果越显著。(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位于高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城市的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果优于低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城市的企业。与高科技行业相比,非高科技行业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相较于低水平智能化投资的企业,高水平智能化投资的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后,新质生产力得到更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企业新质生产力 管理者短视主义 创新文化 专利IPC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技术进步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春明 李朝阳 陈佳馨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6,共8页
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技术进步提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基础。而数字经济作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 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技术进步提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基础。而数字经济作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并探究数字经济在此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时代下,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旧具有很强的驱动效应;(2)在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过程中,数字经济可以有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3)技术进步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显著的数字经济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进步 制造业转型升级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域下数据科学“动态立方体”课程群建设 被引量:3
4
作者 邹纯龙 马海群 王今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8,共9页
数据智能时代,数据科学相关课程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尝试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设置数据科学课程提供一种可选方案。在系统梳理数据科学的内涵及其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关系基础上,文章分析数据科学课... 数据智能时代,数据科学相关课程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尝试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设置数据科学课程提供一种可选方案。在系统梳理数据科学的内涵及其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关系基础上,文章分析数据科学课程群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动态立方体”课程群模式。数据科学“动态立方体”课程群建设是一个整体、统一的体系建设过程,文章从核心理念、模式设计及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数据科学课程群建设内容,并通过核心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的交互耦合,形成适应外部环境的课程群建设动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数据科学 动态立方体 课程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产业集聚与中国绿色经济空间收敛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晶梅 钟晴柔 张立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绿色经济增长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根本保障,而产业集聚对于地区绿色经济增长及中国绿色经济收敛起到重要作用。论文将产业集聚分为专业化、无关多样化和相关多样化三种模式,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 绿色经济增长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根本保障,而产业集聚对于地区绿色经济增长及中国绿色经济收敛起到重要作用。论文将产业集聚分为专业化、无关多样化和相关多样化三种模式,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不同模式产业集聚对中国绿色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显示:(1)专业化集聚和相关多样化集聚呈现上升趋势,无关多样化呈下降趋势。(2)产业集聚有助于推动绿色经济收敛,绿色纯技术效率为主要影响路径。(3)无关多样化集聚能够促进本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相关多样化具有抑制作用;专业化集聚和相关多样化集聚对邻近地区绿色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4)不同模式产业集聚均促进了八大地区的绿色经济收敛,南部沿海、东北地区和长江中游收敛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集聚 相关多样化集聚 无关多样化集聚 绿色经济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服务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研究:理论框架与未来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旭升 曲乐晴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服务化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制造业服务主导逻辑形成,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以SSCI文献为研究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析服务战略、产品—服务系统、数智联动不同服务阶段对...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服务化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制造业服务主导逻辑形成,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以SSCI文献为研究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析服务战略、产品—服务系统、数智联动不同服务阶段对制造业的影响,基于个体和系统整合视角将12聚类划分为4个主题。研究发现:①数智服务中“数”与“智”具有不同特征,两者相互作用促进制造业升级;②构建“动因—机理—绩效”理论框架,发现用户需求响应是数智服务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生产系统和服务过程并行重构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共同推动制造业服务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③数智服务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要素融合、精益化与全过程服务具有促进作用。为厘清数智服务特征和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服务 制造业升级 理论框架 作用机理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晶梅 倪洁 +1 位作者 刘毅 赵雨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9,共11页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市场化减排工具,探究其是否能够提升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该研究以韧性特征为基础,对低碳供应链韧性进行解构,通过匹...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市场化减排工具,探究其是否能够提升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该研究以韧性特征为基础,对低碳供应链韧性进行解构,通过匹配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上下游供应商与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并从绿色关系资本视角出发,检验其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①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并且低碳供应链凝聚力、复原力和抗压力均有所增强。该结果经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反事实检验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②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绿色关系资本,进而提高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并且绿色关系资本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低碳供应链凝聚力和抗压力维度。③异质性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效果因政策设计和企业特性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具体而言,在采用碳配额混合分配方法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作用更加显著;对于市场影响力较强的企业,其低碳供应链韧性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建议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强化其促进低碳供应链韧性的作用;加强绿色关系资本建设,增加企业获取绿色转型所需的资金来源;推动碳配额分配机制逐步转向更加灵活的市场化分配方式,促进碳交易市场的价格信号传递,同时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低碳供应链韧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 低碳供应链韧性 绿色关系资本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创新理念、绿色价值共创与新能源产业绿色创新
8
作者 李继承 魏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7-67,共11页
在复杂多变的创新环境下,创新资源可持续性、绿色性以及创新技术“黑洞”问题事关人类未来与可持续发展。在负责任创新理念下,新能源产业绿色创新对解决我国能源、环境与经济间的悖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信... 在复杂多变的创新环境下,创新资源可持续性、绿色性以及创新技术“黑洞”问题事关人类未来与可持续发展。在负责任创新理念下,新能源产业绿色创新对解决我国能源、环境与经济间的悖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传递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探讨负责任创新理念对新能源产业绿色创新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分析绿色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TMT异质性与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双调节作用,从而构建“理念影响—价值认同—创新产出”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层级回归法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负责任创新理念对新能源产业绿色创新有正向影响并促进绿色价值共创;绿色价值共创正向影响新能源产业绿色创新并在负责任创新理念与新能源产业绿色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TMT异质性正向调节绿色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企业间信任关系有助于增强负责任创新理念对新能源产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创新 绿色创新 绿色价值共创 TMT异质性 新能源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情报概念探颐及研究进路
9
作者 马海群 邹纯龙 王今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2,共9页
[目的/意义]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度重构,科技创新已跃升为决定国际竞争秩序重构的核心战略变量。因此,加强创新情报研究,有助于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先机、抢占新的科技制高点。[方法/过程]研究从理论视角,揭示创新... [目的/意义]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度重构,科技创新已跃升为决定国际竞争秩序重构的核心战略变量。因此,加强创新情报研究,有助于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先机、抢占新的科技制高点。[方法/过程]研究从理论视角,揭示创新机会识别、创新知识整合以及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创新情报理论来源,并提出创新情报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实践视角,分析创新情报工作与知识产权情报、科技情报和竞争情报之间的关联及实践特征。[结果/结论]结合创新情报的理论与实践需求,本研究对创新情报研究进路展开研判,一则重点解决创新情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二则重点探究创新情报如何促进高水平创新、赋能国家创新体系、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情报 概念溯源 演化特征 研究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ERP的有效保障——知识管理理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夏杰 綦良群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3,58,共3页
本文在首先介绍了ERP的概念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和知识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时企业的ERP实施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企业时ERP实施进行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最后时如何在项目中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 本文在首先介绍了ERP的概念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和知识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时企业的ERP实施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企业时ERP实施进行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最后时如何在项目中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ERP BPR 项目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 信息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品创新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宏起 韩延平 王丽娜 《技术经济》 2001年第9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高校科技园 高新技术产品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创新 创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彩 张剑英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21,共3页
由于咨询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短暂,而在咨询业中占很大比重的管理咨询业发展更不尽人意。文章通过分析管理咨询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中国管理咨询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中国 管理咨询业 发展 管理咨询机构 法律 法规 行业管理体制 人才 企业 咨询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历程、实施效果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彤彤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38,共3页
欧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我国自2004年开始全面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正面临欧盟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曾面临的农业农村问题,欧盟农业政策的改革经验可以为我国农业政策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 欧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我国自2004年开始全面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正面临欧盟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曾面临的农业农村问题,欧盟农业政策的改革经验可以为我国农业政策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自1962年建立,经过了1992、2003、2013和2021年4次大改革,对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带动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作出重要贡献。借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我国应采用灵活多样财政支农方式,调整优化农业补贴支持政策,促进农业农村绿色生态转型,建立健全农业政策运行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共同农业政策 农村经济 财政支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科技园区的比较研究和大学科技园发展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宏起 王丽娜 《技术经济》 2001年第8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发达国家 科技园区 对比研究 大学科技园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晶梅 王新影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5,共6页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成为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对1995-2011年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除1997-1998、2002-2004年的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状态以外...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成为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对1995-2011年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除1997-1998、2002-2004年的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状态以外,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呈现弱脱钩关系。从行业看,农业、食品/饮料/烟草业和其他制造业脱钩状态最为显著;石油/炼焦加工,金属冶炼/压延行业的脱钩状态最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拓展的Tapio脱钩模型得出:人均收入和能源强度是影响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主要因素,而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的影响则较小。因此,我国应通过提升高碳产业的节能减排技术,促使能源强度下降;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低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速能源结构调整,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以实现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强脱钩,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责任分担的供应链绿色设计决策及协调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锋敏 闫颍洛 +1 位作者 张晓莉 李玥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基于两种环境责任分担决策模式(零售商决策、合作决策),构建3种渠道权力结构下制造商与零售商联合分担环境责任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渠道权力和环境责任成本分担对供应链运作协调以及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分担部分环境责任成本... 基于两种环境责任分担决策模式(零售商决策、合作决策),构建3种渠道权力结构下制造商与零售商联合分担环境责任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渠道权力和环境责任成本分担对供应链运作协调以及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分担部分环境责任成本能激励制造商提高绿色设计水平,改善自身及供应链整体绩效,但并不总是有利于增加制造商利润;较之零售商主导与合作决策模式,制造商主导与Nash均衡博弈下,零售商决策模式的最佳环境责任成本分担比例始终更低,且受绿色设计相关参数的影响;无论在何种渠道权力结构下,均可通过固定补偿费用契约实现不同环境责任分担模式供应链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环境责任分担 绿色设计 渠道权力结构 固定补偿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綦良群 乔谦 王金石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2,共12页
根据双循环背景下产业间增加值流向,对区域先进制造业投入服务要素来源进行区分,并基于内嵌中国区域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度服务化水平,探讨总体服务化投入、源自内外循环的服务化投入对区域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根据双循环背景下产业间增加值流向,对区域先进制造业投入服务要素来源进行区分,并基于内嵌中国区域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度服务化水平,探讨总体服务化投入、源自内外循环的服务化投入对区域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服务化对区域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不同投入来源服务化对区域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具有异质性,源自内循环的服务化水平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源自外循环的服务化则起抑制作用;②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知识资本投入与创新积累均能加强源自内循环的服务化对区域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亦能削弱源自外循环的服务化对区域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双循环背景下服务化与区域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服务化 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资本 创新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突破性创新的赋能效应及机制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亮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3,共8页
通过数字技术促进突破性创新是新发展格局下培育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对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法对数字技术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 通过数字技术促进突破性创新是新发展格局下培育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对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法对数字技术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揭示数字技术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数字技术赋能效应在不同地区、企业规模及生命周期阶段上具有差异性;数字技术通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融资渠道对企业突破性创新产生影响,但作用路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数字技术通过对债权融资的影响抑制突破性创新,而通过对股权融资的影响促进突破性创新;数字技术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市场化双门槛效应。研究结论为数字化情境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突破性创新 外源融资 股权融资 债券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脖子”情境下科技领军企业如何实现创新生态系统替代——对华为鸿蒙生态的单案例探索
19
作者 霍影 孙辉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20,共12页
随着地缘科技竞争加剧,科技领军企业构建本土生态以替代国外生态体系,已成为突破“卡脖子”困境的关键,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理论框架解释不同生态系统间竞争优势的转换机理。本文引入现代生态学中的“替代”理论,以华为鸿蒙生态... 随着地缘科技竞争加剧,科技领军企业构建本土生态以替代国外生态体系,已成为突破“卡脖子”困境的关键,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理论框架解释不同生态系统间竞争优势的转换机理。本文引入现代生态学中的“替代”理论,以华为鸿蒙生态在特定市场空间对安卓系统的替代进程为典型案例,探究中国科技企业在“卡脖子”情境下构建具有竞争力本土生态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科技领军企业面临技术生态与商业生态的双重“卡脖子”困境,通过最优区分行动可以有效应对市场合法性与技术竞争性双重压力,进而引领本土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2)本土生态替代国外生态分为孵化培育期和成长竞争期两个阶段:前者可以通过技术生态兼容、商业生态引流建立起合法的独特性,构建补偿协奏机制跨越用户数量门槛实现系统替代;后者可以通过技术生态取代、商业生态重塑发展出独特的合法性,构建整合协奏机制跨越产品类别门槛实现生态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情境 科技领军企业 创新生态系统 替代 最优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路径研究 ——基于GT-fsQCA的混合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媛媛 姚行瑞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7,共15页
数字化冲击了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轨迹,变革了主体间创新协同和价值共创方式,引发了有关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探讨。采用扎根理论识别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归纳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理论模型,并运用fsQCA... 数字化冲击了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轨迹,变革了主体间创新协同和价值共创方式,引发了有关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探讨。采用扎根理论识别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归纳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理论模型,并运用fsQCA方法揭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组态路径。研究表明,核心领导力、互补者绩效、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平台创新、数据应用创新、智能制造场景和用户体验场景是构成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重要因素,但上述7个因素均不能单一构成高价值共创的必要条件。存在3条高价值共创的组态配置,包括数字平台主导智慧型、数字技术赋能制造型和数据驱动服务型。在“生态种群优势”中,核心领导力和互补者绩效存在互补关系。在“数字创新模块”中,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平台创新及数字应用创新两两之间存在替代和互补关系。在“创新应用场景”中,智能制造场景和用户体验场景存在替代和互补关系。本文破解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路径“黑箱”,明晰了系统内价值共创因果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路径研究 GT-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