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纳米管束/介质界面表面波激发与传输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玥 何雨霖 +3 位作者 张丽颖 王暄 童一静 吴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843-3848,共6页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产生的物理机理和其新颖特性,设计出能够激发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波的两种圆柱体周期性光栅结构模型。通过研究周期性阵列结构中表面等离子体波的色散关系,理论预测了表面等离子体波的共振频率,并在仿真实验结果中得...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产生的物理机理和其新颖特性,设计出能够激发太赫兹表面等离子体波的两种圆柱体周期性光栅结构模型。通过研究周期性阵列结构中表面等离子体波的色散关系,理论预测了表面等离子体波的共振频率,并在仿真实验结果中得到验证。通过观察表面等离子波电场的变化,结合理论详细分析了界面处表面波随各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垂直结构的碳纳米管束半径为24μm,栅周期为95μm时,激发的表面等离子波最强;而对于水平结构,半径为25μm,栅周期为120μm时,所激发表面等离子波最强。其研究结果对利用等离子波探测THz信号和THz传感器的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表面等离子激元 碳纳米管 表面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的高频与特高频联合检测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庆国 蒲金雨 +3 位作者 丁继媛 李昊 孙建涛 张书琦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4,共6页
为了对已敷设的电力电缆进行局部放电在线检测,并抑制现场测量时的干扰,采用高频(HF)与特高频(UHF)联合检测的方法,建立一套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HF和UHF传感器、信号调理单元、数据采集系统和上位机软件组成,通过HF信号... 为了对已敷设的电力电缆进行局部放电在线检测,并抑制现场测量时的干扰,采用高频(HF)与特高频(UHF)联合检测的方法,建立一套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HF和UHF传感器、信号调理单元、数据采集系统和上位机软件组成,通过HF信号和UHF信号的相互鉴别来去除脉冲型干扰信号。同时根据干扰信号和局部放电信号在频带及工频相位上的分布特点,提出基于复小波的多周期叠加干扰抑制算法。对缺陷电缆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检测到局部放电的HF信号和UHF信号,局部放电检测灵敏度小于10 pc;对局部放电采集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干扰抑制策略可很好地消除测量时的干扰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在线检测 传感器 特高频 复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油条件下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寿命评估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骥 吕佳璐 +3 位作者 张明泽 贾海峰 聂洪岩 魏新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50-1758,共9页
绝缘油作为变压器油纸绝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绝缘性能对油纸绝缘有重要影响,变压器通过定期换油清除油中杂质以提高其绝缘性能。为探索换油周期对变压器热老化寿命变化规律的影响,对不同换油周期的变压器油纸绝缘XY模型进行130℃下加速... 绝缘油作为变压器油纸绝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绝缘性能对油纸绝缘有重要影响,变压器通过定期换油清除油中杂质以提高其绝缘性能。为探索换油周期对变压器热老化寿命变化规律的影响,对不同换油周期的变压器油纸绝缘XY模型进行130℃下加速热老化试验,并在第15 d、30 d、45 d、60 d时进行换油前后模型变温介电谱测试、绝缘纸板聚合度测试、绝缘油酸值测试等试验。通过对换油后0.01~100 Hz频率段变温介质损耗曲线的绝缘油活化能与绝缘纸板活化能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换油后中频段介电谱绝缘纸板活化能计算方法。通过上述计算方法构建老化平移因子,然后结合老化平移因子与二阶动力学模型构建不同换油周期、不同温度下的油纸绝缘结构寿命预测关系式。结果表明:随着换油周期的缩短,油纸绝缘寿命逐渐增加;根据提出的方法得到的油纸绝缘寿命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模型 油纸绝缘 换油周期 二阶动力学模型 寿命预测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云母复合绝缘固化过程介电响应特性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骥 李秀婧 魏新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8,共7页
为研究环氧-云母复合绝缘固化工艺条件对大型发电机绝缘质量影响的机理,采用频域谱法对电机线棒试品进行宽频介电谱测试。根据介电响应理论推导出介质损耗因数随频率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同时实验研究了不同固化温度、固化时间下的介电... 为研究环氧-云母复合绝缘固化工艺条件对大型发电机绝缘质量影响的机理,采用频域谱法对电机线棒试品进行宽频介电谱测试。根据介电响应理论推导出介质损耗因数随频率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同时实验研究了不同固化温度、固化时间下的介电参数频域特性。结果表明,170℃完全固化后的绝缘体系的介电响应特性要优于150℃和160℃时未达到完全固化的绝缘体系,固化后绝缘体系中小分子交联聚合成大分子,使能发生固化的极性分子大大减少,整体损耗也小于150℃和160℃下的损耗,且完全固化后的试样中各频率对应的损耗散点图也明显有一个收敛的趋势。研究表明,随着固化程度的增加,介质中容易发生转向极化的小分子逐渐减少,使同等频率下的松弛损耗相对于未固化时的损耗大幅度减小,固化后环氧-云母复合绝缘体系的介电性能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云母复合绝缘 介质损耗因数 固化 介电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油周期对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性能影响规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明泽 刘骥 +3 位作者 吕佳璐 陈庆国 贾海峰 陈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827-4838,共12页
油纸绝缘老化评估的准确性决定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为研究不同换油周期对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影响的变化规律,该文制备了三组变压器XY等效模型,并进行不同换油周期的加速老化试验,在不同老化天数时进行频域介电响应测试以及变压器油... 油纸绝缘老化评估的准确性决定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为研究不同换油周期对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影响的变化规律,该文制备了三组变压器XY等效模型,并进行不同换油周期的加速老化试验,在不同老化天数时进行频域介电响应测试以及变压器油中的水分、酸值、绝缘纸板聚合度的测试。根据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换油周期越长,曲线拐点越明显,随着温度升高,曲线拐点向高频移动;换油周期越长,换油前后介质损耗因数曲线在低频段下降越明显,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换油前后在高频段重合程度越大;换油前后介质损耗因数曲线不同,频段平移方法计算绝缘纸板活化能大小基本相同,同时建立换油周期内后酸值增量与绝缘纸板聚合度的定量计算关系。该文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不同换油周期对变压器内部绝缘老化影响的变化规律,提出换油前后变压器等效模型油纸绝缘中绝缘纸板活化能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研究换油周期、老化温度与变压器油纸绝缘寿命的定量表征建立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XY等效模型 换油速率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响应技术的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率数值评估方法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明泽 刘骥 +3 位作者 齐朋帅 陈庆国 廖俐琳 陈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397-4407,共11页
变压器绝缘纸板中的含水率是评估变压器内部绝缘老化的重要指标,为了运用介电响应技术测量变压器绝缘纸板含水率,首先对变压器XY等效模型及复合介质介电常数算法进行理论推导,得到绝缘纸板中含水率与XY等效模型介质损耗因数之间的关系,... 变压器绝缘纸板中的含水率是评估变压器内部绝缘老化的重要指标,为了运用介电响应技术测量变压器绝缘纸板含水率,首先对变压器XY等效模型及复合介质介电常数算法进行理论推导,得到绝缘纸板中含水率与XY等效模型介质损耗因数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实验测试数据与频温叠加的基本思想,得出关于纯新油浸纸板复介电常数实部、虚部的具体表达式,将其代入绝缘纸板含水率与损耗因数的关系式中,得到迭代拟合算法。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含水率拟合算法有效性,现阶段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了三种不同比例的XY等效模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模型损耗因数测试,应用IDAX-300绝缘纸板含水率测试软件与本文迭代算法对测试结果分别进行拟合计算,发现试验中本文迭代拟合算法计算含水率平均误差为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含水率 XY等效模型 介电响应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纸绝缘老化评估的Davidson-Cole模型参数提取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骥 尹梦涵 +2 位作者 李秀婧 池明赫 黄玲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70,共8页
针对目前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评估中的纸板聚合度测定破坏性取样、介电响应法测量没有定量判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avidson-Cole模型的现场绝缘老化状态定量评估方法。首先仿真研究Davidson-Cole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借助现场测量的去... 针对目前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评估中的纸板聚合度测定破坏性取样、介电响应法测量没有定量判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avidson-Cole模型的现场绝缘老化状态定量评估方法。首先仿真研究Davidson-Cole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借助现场测量的去极化电流数据,计算出油纸绝缘等值电路参数与频域复介电常数,并利用所得数据绘制Davidson-Cole图,采用多变量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得出松弛时间、介电常数变化量等Davidson-Cole模型参量。实验研究了油纸绝缘不同老化程度的Davidson-Cole模型,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对其老化状态进行Davidson-Cole模型参量提取并分析参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参数与老化程度有直接关系,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对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评估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绝缘评估 介电响应 频域介电谱 Davidson-Col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叠加高频交流方波电场下乳化液电脱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庆国 张宇琦 +3 位作者 宋春辉 王新宇 刘增 赵忠山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104,共7页
为了提高原油乳化液破乳效果和电脱水效率,提出采用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进行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开展了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下乳化液电脱水试验研究,分析该方法下乳化液中水滴的聚并机理,并借助于高速相机观察了乳化液中水... 为了提高原油乳化液破乳效果和电脱水效率,提出采用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进行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开展了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下乳化液电脱水试验研究,分析该方法下乳化液中水滴的聚并机理,并借助于高速相机观察了乳化液中水滴的运动及水链的消散过程。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可充分发挥直流和方波电场下的各自脱水优点,使水链易于消散,保证脱水电场的稳定,提高乳化液的电脱水速度和脱水率,且叠加高频交流方波含量在10%~20%范围内,脱水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原油生产现场的脱水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叠加高频方波 电脱水 脱水效率 水滴聚并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含水率频域法定量评估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明泽 刘骥 +3 位作者 齐朋帅 陈庆国 吕佳璐 陈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21-3230,共10页
变压器由于老化和受潮等因素使得内部油浸纸板含水率大大升高,文中以变压器等效模型及复合介质介电响应模型为基础,同时结合实验室数据与频温叠加等基本理论,得到了一种变压器内部油浸纸板中含水率的定量计算方法。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变压器由于老化和受潮等因素使得内部油浸纸板含水率大大升高,文中以变压器等效模型及复合介质介电响应模型为基础,同时结合实验室数据与频温叠加等基本理论,得到了一种变压器内部油浸纸板中含水率的定量计算方法。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常温下测试自然吸潮及加速热老化后等效模型的含水率分析性试验,从试验结果发现,对于自然吸潮模型,应用本文算法计算含水率的结果更接近于滴定值,拟合曲线的优度决定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老化后的模型, IDAX-300 拟合算法在较宽频率段测试老化后模型含水率时计算结果偏高;通过不同老化条件下油纸绝缘模型与变压器缩比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可得应用文中的算法,灵活选取计算频域范围,解决了老化后低分子产物对测试计算结果影响偏大这一问题,含水率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真实滴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模型 含水率 介电响应模型 老化 自然吸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介电谱特性及特征量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骥 赵明云 +3 位作者 张明泽 李秀婧 尹梦涵 黄玲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7-74,共8页
为了研究系统的老化状态和水分含量对油纸绝缘介电响应特性的影响,测量了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经过相同处理油浸纸板试样的去极化电流、频域介电谱以及含水率,获得时频域的介电响应特性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扩展Debye模型对去极化电流曲... 为了研究系统的老化状态和水分含量对油纸绝缘介电响应特性的影响,测量了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经过相同处理油浸纸板试样的去极化电流、频域介电谱以及含水率,获得时频域的介电响应特性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扩展Debye模型对去极化电流曲线进行拟合,分析拟合结果,得到热老化对松弛时间较长的扩展Debye支路影响较为明显;利用Davidson-Cole模型对不同老化程度及不同含水率试样的频域介电谱实测曲线进行拟合,并提取介电特性相关参数,得到松弛时间随老化程度加深和含水率的增大均呈减小趋势,此变化规律可用于对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和含水率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去极化电流 介电响应 老化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刺激电流的大电机VPI主绝缘电老化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付强 宋扬 +1 位作者 陈庆国 单志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80-1787,共8页
为了研究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在不同电老化阶段的老化机理,利用热刺激电流(thermally stimulated current,TSC)法对少胶真空压力浸渍(vacuum pressure impregnating,VPI)定子线棒绝缘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VPI绝缘TSC峰的形成机理,... 为了研究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在不同电老化阶段的老化机理,利用热刺激电流(thermally stimulated current,TSC)法对少胶真空压力浸渍(vacuum pressure impregnating,VPI)定子线棒绝缘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VPI绝缘TSC峰的形成机理,计算了不同TSC峰的特征参数,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了绝缘材料含有的胶黏剂的基团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a,SEM)观测了微观状态下材料形貌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测–40~120℃区间内,VPI绝缘TSC谱为1条由转向极化和界面极化引起的双峰曲线,峰值温度分别在–5℃和70℃附近。随着电老化时间的增加,转向极化峰活化能略有下降,界面极化峰活化能明显上升,各峰曲线幅值及释放电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该研究结果为利用TSC法分析定子线棒主绝缘老化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线棒 真空压力浸渍绝缘 热刺激电流法 电老化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响应的油纸绝缘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骥 吕佳璐 +3 位作者 张明泽 池明赫 齐朋帅 陈昕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89,共8页
油纸绝缘是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绝缘寿命受热老化因素影响很大。因此,针对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下的油浸纸板的寿命预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应用平移因子和纤维素反应二阶动力学方程预测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下的油浸... 油纸绝缘是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绝缘寿命受热老化因素影响很大。因此,针对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下的油浸纸板的寿命预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应用平移因子和纤维素反应二阶动力学方程预测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下的油浸纸板寿命的方法。首先,针对不同含水率的油浸纸板进行变温介电谱测试和130℃条件下的加速老化试验;其次,依据频温叠加的基本原理,将所测的介电损耗曲线进行计算平移,得到相应含水率油浸纸板的平移因子,根据平移因子计算相应油浸纸板的活化能,并得出油浸纸板含水率与活化能的关系式,重新构造平移因子表达式;最后,将130℃下测得的老化试验数据和平移因子代入纤维素反应二阶动力学方程,使得该模型可以计算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下的油纸绝缘老化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含水率 二阶动力学方程 频温平移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纸绝缘频域介电谱归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明泽 刘骥 +4 位作者 吕佳璐 陈庆国 孙宇飞 齐朋帅 陈昕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34,共8页
变压器油浸纸板是其油纸绝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频域介电响应曲线受测试温度、纸板内部含水率的严重影响,为研究不同因素对其归算准确性的影响,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多组不同含水率的油浸纸板试样,并针对不同含水率试样进行变温... 变压器油浸纸板是其油纸绝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频域介电响应曲线受测试温度、纸板内部含水率的严重影响,为研究不同因素对其归算准确性的影响,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多组不同含水率的油浸纸板试样,并针对不同含水率试样进行变温介电谱测试;其次,通过上述测试试验结果,提出基于特征频率点的频谱平移方法,并对不同含水试样的温度介电谱进行平移归算;最后,通过不同含水率油浸纸板频域介电谱平移归算结果发现,不同水分含量油浸纸板的弛豫时间活化能会影响温度介电谱的平移趋势,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油浸纸板弛豫时间活化能呈指数增加,因此,为更好地将频谱归算方法与含水率影响激活能量的关系相结合,根据试验结果对油浸纸板的激活能量与含水率进行了定量表征,对提出的平移归算模型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并验证了不同含水率下频谱曲线频率归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含水率 弛豫活化能 平移归算 频域介电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基聚合物型电光传感器及太赫兹波探测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颖 邱成军 +2 位作者 蒋强 李志远 王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24-2830,共7页
太赫兹波及其相关领域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自由空间电光取样方法是探测太赫兹脉冲波的主要方法,其核心器件为电光取样传感器。传统电光取样传感器通常由无机ZnTe晶体材料构成,其电光系数较低,不利于太赫兹波的探测。研究了几种侧... 太赫兹波及其相关领域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自由空间电光取样方法是探测太赫兹脉冲波的主要方法,其核心器件为电光取样传感器。传统电光取样传感器通常由无机ZnTe晶体材料构成,其电光系数较低,不利于太赫兹波的探测。研究了几种侧基型电光聚合物材料的特性,优选出了适合于制作电光取样传感器的新型电光聚合物材料,用该材料制作的电光取样传感器,不但具有较高的电光系数,而且性能稳定,克服了主客体型电光聚合物材料相分离问题。利用聚合物电光取样传感器构建了太赫兹波探测系统,实现了太赫兹脉冲的时域测量,与传统电光取样传感器相比,新型传感器的平均探测效率和光谱灵敏度都获得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测量 电光取样传感器 电光聚合物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包铝高频线圈损耗的理论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骥 张明泽 +3 位作者 廖俐琳 高欢 朱东柏 陈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160-3169,共10页
为了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减小因高频电流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产生的电阻损耗,提高线圈电能传输的利用率,针对铜包铝(CCA)线圈建立了电阻计算模型,分析导线内部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电磁场边界条件,分别得到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产... 为了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减小因高频电流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产生的电阻损耗,提高线圈电能传输的利用率,针对铜包铝(CCA)线圈建立了电阻计算模型,分析导线内部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电磁场边界条件,分别得到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产生的交流电阻的解析计算表达式,通过仿真计算发现,在高频趋肤效应的影响下,体积分数较小的CCA导线的电阻值较大,随着频率的增大,趋肤效应增强,不同体积分数CCA导线的电阻值将趋于一致。在外界交变磁场的影响下,当频率较低时,纯铜导线内部涡流损耗密度较高,纯铜导线电阻大于CCA导线电阻,随着频率的增大,存在临界频率使二者电阻相等;当频率继续增大时,CCA导线内部涡流损耗密度增加,其电阻值大于纯铜导线。CCA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分布与导线及磁场施加角度?有关,当?值(0°~360°)不同时,磁场强度以螺旋上升方式分布。根据实测高频下CCA导线线圈的电阻曲线,对比解析理论计算电阻曲线发现,解析表达式可满足实际测试要求,对高频下CCA导线的线圈损耗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包铝导线 趋肤效应 邻近效应 高频损耗 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光聚合物在全光技术实现THz波产生与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暄 蒋强 +2 位作者 王玥 张文龙 李志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53-2059,共7页
研究和开发基于超短波和低能量激光系统的高振幅、宽频带的太赫兹系统一直是太赫兹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与传统电光晶体材料相比,以电光聚合物薄膜作为太赫兹波产生和检测的最大的优势在于:一方面电光聚合物不具有晶格结构相应的不存在... 研究和开发基于超短波和低能量激光系统的高振幅、宽频带的太赫兹系统一直是太赫兹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与传统电光晶体材料相比,以电光聚合物薄膜作为太赫兹波产生和检测的最大的优势在于:一方面电光聚合物不具有晶格结构相应的不存在声子的吸收和太赫兹折射率的散射问题,避免光谱间隙的产生;另一方面电光聚合物薄膜与已用于宽频太赫兹系统中的超薄电光晶体材料相比,更易于加工和处理。另外,可以自行设计得到低相位失配和高电光系数的电光聚合物材料,得到高效率和宽频带的太赫兹辐射源。可以预见,电光聚合物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必将有宽阔的发展空间和学术研究意义。介绍电光聚合物的电光效应及二阶非线性生色团合成等相关理论问题基础上,综述了近二十多年来,电光聚合物在基于全光技术实现太赫兹波产生与检测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掺钛蓝宝石飞秒激光激发下,共聚型和主客体型电光聚合物实现太赫兹波产生与检测;光纤飞秒激光激发下,主客体型电光聚合物实现太赫兹波的产生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Z波 全光技术 THz光谱 电光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太赫兹应用的平面结构聚合物电光传感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颖 李悠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6-1231,共6页
自由空间电光取样技术是太赫兹波(THz)相干探测的典型方法,电光传感器是其中的核心器件。传统的电光传感器多采用无机电光晶体材料,但是这种材料电光系数低并存在声子吸收性,致使太赫兹波的探测带宽受到限制。主-客体结构的电光聚合物... 自由空间电光取样技术是太赫兹波(THz)相干探测的典型方法,电光传感器是其中的核心器件。传统的电光传感器多采用无机电光晶体材料,但是这种材料电光系数低并存在声子吸收性,致使太赫兹波的探测带宽受到限制。主-客体结构的电光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大的电光系数和较低的介电常数,近年来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然而这种材料的主客体之间相容性差,极易产生相分离,导致电光性能降低,限制了材料的更广泛应用。采用一种化学与物理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将两种电光分子引入聚合物体系,制备了具有双电光分子的聚磷腈材料。这种材料不但具备良好的相稳定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电光性能,电光系数可达64.8 pm/V。基于双电光分子聚磷腈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具有平面结构的聚合物电光传感器。与传统的三明治结构电光传感器相比,平面结构传感器可以将探测幅度提升55%,光谱灵敏度提升35%,同时还可以避免入射角度对探测灵敏度的影响、降低噪声干扰、简化实验过程,是面向太赫兹应用的更适合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传感器 太赫兹波 聚合物 双电光分子聚磷腈 平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在红外波段的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玥 张丽颖 +3 位作者 王暄 刘倩 刘鑫 吴群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9-653,共5页
采用Bessel和Hankel函数级数模技术,对不同多壁碳纳米管在红外波段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半径、不同纳米管数目对入射的横磁波与横电波的散射现象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横磁波垂直入射时,不同结构多壁碳纳米管对其频率的... 采用Bessel和Hankel函数级数模技术,对不同多壁碳纳米管在红外波段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半径、不同纳米管数目对入射的横磁波与横电波的散射现象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横磁波垂直入射时,不同结构多壁碳纳米管对其频率的选择性不明显,相同半径纳米管对横磁波的散射强度随纳米管数目的增加而增强,但其峰值不变;而在横电波入射时,不同结构多壁碳纳米管表现出强烈的频率选择性,其散射强度随半径、管数目的增加而明显增强.研究结果对利用碳纳米管进行红外波段的探测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多壁碳纳米管 红外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乙烯泡沫材料介电性能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鑫 薄睿恬 +3 位作者 柳军旺 王春锋 王永亮 韩志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49,共7页
以硼硅酸盐空心玻璃微球(BSH)为介电填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改性树脂,采用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方法制备了改性聚乙烯(PE)泡沫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介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BSH能够有效地降低PE的介... 以硼硅酸盐空心玻璃微球(BSH)为介电填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改性树脂,采用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方法制备了改性聚乙烯(PE)泡沫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介电性能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BSH能够有效地降低PE的介电常数,同时对泡沫材料的孔结构与介电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1 kHz频率下,PE/BSH的介电常数降低至2.25,PE/BSH-f的介电常数增加至2.36;利用EVA含量对材料相结构的影响,可以调控泡沫材料的孔结构与介电性能,并且EVA含量较高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也较高,但是介电损耗有所下降;EVA和BSH能够显著改善泡沫材料的拉伸性能,与纯PE泡沫材料相比,PE7/EVA3/BSH-f和PE5/EVA5/BSH-f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173%和944%。二者复合使用对泡沫材料的拉伸强度的提高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泡沫材料 介电常数 空心玻璃微球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主绝缘受潮频域介电参量提取及状态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骥 韩英喆 +1 位作者 赵立胜 孔祥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8,共7页
针对吸收比等传统电气参数测试结果分散性大、易受外界干扰等问题,提出将频域介电谱技术引入发电机定子主绝缘受潮状态评估过程。对不同老化状态的定子主绝缘样品进行受潮试验,得到不同状态样品的吸收比和介质损耗频域谱。结合灰色关联... 针对吸收比等传统电气参数测试结果分散性大、易受外界干扰等问题,提出将频域介电谱技术引入发电机定子主绝缘受潮状态评估过程。对不同老化状态的定子主绝缘样品进行受潮试验,得到不同状态样品的吸收比和介质损耗频域谱。结合灰色关联法,深入分析测试结果,划分四种绝缘受潮状态和四个特征频段,通过特征频段的介损积分值构建标准状态向量组,定性评估绝缘受潮状态;根据介损积分随频率单调递增趋势,定义测试频段介损积分最大值为受潮评估因子,与吸收比建立指数拟合关系,定量评估绝缘受潮状态,引入频温平移因子校正不同测试温度下的介质损耗曲线,并计算活化能,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室样品验证,为频域介电谱法在环氧-云母复合绝缘状态评估上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介电谱 介损积分因数 定子绝缘 环氧-云母复合绝缘 灰色关联评估法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