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的高校考研指引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静 李国辉 杨剑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学生升学情况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水平和效果的重要体现,更是本科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加强考研工作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材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 学生升学情况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水平和效果的重要体现,更是本科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加强考研工作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材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以"考研升学"为目标,构建了入学教育是关键,学风建设是根本,分类指导是动力,过程监督是保证,心理疏解是良方,考后服务是解忧的高校考研指引体系,并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为例进行实践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 过程管理 考研指引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Zn合金包覆PAN基碳纤维/聚六氟丙烯有机光纤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孔德忠 周浩然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1,共4页
采用Sn-Zn合金包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以聚六氟丙烯为载体制备塑料光纤(POF)皮层材料,并将POF皮层材料与聚苯乙烯光纤芯材进行匹配,研究了材料在力学性能、传输损耗性、光场强度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Sn-Zn合金表面包覆PAN基碳纤维... 采用Sn-Zn合金包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以聚六氟丙烯为载体制备塑料光纤(POF)皮层材料,并将POF皮层材料与聚苯乙烯光纤芯材进行匹配,研究了材料在力学性能、传输损耗性、光场强度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Sn-Zn合金表面包覆PAN基碳纤维与聚六氟丙烯结合紧密,作为POF皮层材料的效果良好,在最常见的650 nm波长、100 m内,传输低于100 Mb/s速率数据信息的能力符合要求,光信号基本环绕着光纤芯材传播,没有过多的光信号因为皮层材质的缘故而散失,表明该皮层材料与聚苯乙烯光纤芯材的匹配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Zn合金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聚六氟丙烯 塑料光纤皮层材料 传输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明艳 隋珊 +3 位作者 陈金玉 吴淑龙 孙睿 郭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102,共6页
采用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C–MWNTs)和环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E–MWNTs)改性环氧树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碳纳米管功能化前后的形貌变化,分析碳纳米管/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结... 采用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C–MWNTs)和环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E–MWNTs)改性环氧树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碳纳米管功能化前后的形貌变化,分析碳纳米管/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环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与环氧树脂基体作用力更强,当E–MWNTs和C–MWNTs在复合材料中的掺杂量分别达到1.0wt%和0.7wt%时,E–MWNTs/EP复合材料和C–MWNTs/E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较未掺杂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52.2%和39.9%,当碳纳米管掺杂量为0.7wt%时,两体系的弯曲强度与未掺杂环氧相比分别提高了35%和26%。探讨了碳纳米管增韧环氧树脂的机理。不同方法处理的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 增韧机理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明艳 孙婷婷 +3 位作者 张晓虹 胡春秀 胡庆娟 王兆礼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4,共6页
通过把有机蒙脱土(oMMT)分散到环氧树脂(EP)中制备出环氧树脂/有机蒙脱土(EP/o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E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利用热重分析仪、马丁耐热试验仪、冲击试... 通过把有机蒙脱土(oMMT)分散到环氧树脂(EP)中制备出环氧树脂/有机蒙脱土(EP/o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E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利用热重分析仪、马丁耐热试验仪、冲击试验仪和介损分析仪测试了该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有机蒙脱土以球形和蜷曲带形两种形态存在于树脂基体中,平均尺寸为20nm;混合温度为90℃时所得复合材料中oMMT的分散性较好,EP和oMMT的两相界面粘接也较好,复合材料的马丁耐热温度和冲击强度比未改性树脂分别提高了10℃和31.6%。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蒙脱土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并在蒙脱土含量为2phr时达到最大值23.6kJ/m2;通过研究复合材料的两相结构与冲击韧性的关系,推断出蒙脱土增韧环氧树脂的增韧机理为基体的剪切屈服机理;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εr)和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δ)均有所降低,εr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未改性环氧树脂相似,而蒙脱土的加入延缓了tanδ随温度增加而增大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增韧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有序大孔复合材料Ag/ZnO-TiO_2的制备及微波辅助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莉 赵月红 +3 位作者 李恩帅 禚娜 马慧媛 刘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3-1329,共7页
采用聚苯乙烯(PS)微球作为模板剂,经溶胶-凝胶及煅烧后处理等方法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复合材料Ag/ZnO-TiO2.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 采用聚苯乙烯(PS)微球作为模板剂,经溶胶-凝胶及煅烧后处理等方法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复合材料Ag/ZnO-TiO2.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X射线能量色散谱(SEM-EDS)等手段对其组成、结构及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PS微球处理后的Ag/ZnO-TiO2具有锐钛矿晶型结构,Ag以单质形式存在.该复合材料的孔结构排列整齐有序,孔壁为介孔结构,粒子堆积致密,平均孔直径约为150 nm,属于三维有序大孔材料(3DOM).在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等染料的研究中,该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其活性明显高于商用光催化剂(Degussa P-25)等单体以及ZnO-TiO2二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TiO2-ZnO 聚苯乙烯 三维有序大孔材料 微波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界面及其对电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子剑 王晨 +2 位作者 张明艳 裴鑫 姜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97-3905,共9页
实验分别采用混酸、环氧大分子、硅烷偶联剂(KH560)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进行改性制得酸化碳纳米管(C-MWCNTs)、环氧功能化碳纳米管(E-MWCNTs)、硅烷偶联化碳纳米管(Si-MWCNTs),将改性后的MWCNTs和有机化蒙脱土(O-MMT)通过溶液共... 实验分别采用混酸、环氧大分子、硅烷偶联剂(KH560)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进行改性制得酸化碳纳米管(C-MWCNTs)、环氧功能化碳纳米管(E-MWCNTs)、硅烷偶联化碳纳米管(Si-MWCNTs),将改性后的MWCNTs和有机化蒙脱土(O-MMT)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与环氧树脂(EP)制备成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分析试样的冲击实验数据、断面形貌以及MWCNTs的红外光谱来确定不同功能化方式处理的MWCNTs对纳米复合材料中界面区域的影响。借鉴界面势垒模型分析界面区域对纳米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Si-MWCNTs、E-MWCNTs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大于C-MWCNTs。当纳米掺杂组分质量分数相同时,Si-MWCNTs/EP中界面区域大于E-MWCNTs/EP中界面区域。当Si-MWCNTs在基体中分散均匀时,随Si-MWCNTs的质量分数的增加,Si-MWCNTs/EP中自由体积增加,键合区域对偶极极化限制性增强,二者共同促进Si-MWCNTs/EP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的降低,过渡区域陷阱密度增大,Si-MWCNTs/EP纳米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得到提高。O-MMT的加入减弱了MWCNTs在基体中的团聚,使MWCNTs/O-MMT/EP的电导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 蒙脱土 界面区域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高跃岗 姚秀荣 +2 位作者 刘兆晶 李凤珍 任善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1-436,共6页
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是提高钢铁材料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总结了国外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状况,详述了粉末冶金法、高温自蔓延烧结法、铸造法及铸渗法工艺的发展历史及其适用的增强体、基体材料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 铁基复合材料 发展与应用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薄膜绝缘材料耐电晕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昊 范勇 +2 位作者 杨瑞宵 王春平 马鑫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31,共4页
为了探讨聚酰亚胺薄膜绝缘材料耐电晕机理,对自制纳米杂化聚酰亚胺(PI)薄膜进行不同时间的电晕预处理,并对电晕预处理后的试样分别进行电晕老化与热激电流(TSDC)测试,结果发现在适当的电晕预处理条件下,纳米杂化PI薄膜的耐电晕寿命会得... 为了探讨聚酰亚胺薄膜绝缘材料耐电晕机理,对自制纳米杂化聚酰亚胺(PI)薄膜进行不同时间的电晕预处理,并对电晕预处理后的试样分别进行电晕老化与热激电流(TSDC)测试,结果发现在适当的电晕预处理条件下,纳米杂化PI薄膜的耐电晕寿命会得到提高,且薄膜耐电晕寿命、热激电流活化能都与薄膜电晕预处理时间存在一定关系,二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分析表明纳米杂化PI薄膜的耐电晕寿命与其中受陷载流子的状态有关,当材料中均匀分布能级较深的稳定的载流子陷阱时,材料表现出较好的耐电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掺杂 聚酰亚胺 载流子陷阱 耐电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齐天娇 俞泽民 +3 位作者 许志鹏 段雪峰 杨笛 李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9,14,共5页
综述了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制备、性能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制备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相对有限,且材料性能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关键词 石墨烯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蒙脱土共掺杂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明艳 王晨 +2 位作者 吴淑龙 孙国辉 吴子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1-158,共8页
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P)为基体,利用酸化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C-MWNTs)及有机化蒙脱土(O-MMT)共同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并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EP/C-MWNTs/O-MMT复合材料。用FT-IR及SEM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及蒙脱土进行表征,并对所制备... 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P)为基体,利用酸化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C-MWNTs)及有机化蒙脱土(O-MMT)共同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并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EP/C-MWNTs/O-MMT复合材料。用FT-IR及SEM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及蒙脱土进行表征,并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介电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探求碳纳米管掺杂量对EP/C-MWNTs/O-MMT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加入少量C-MWNTs及适量O-MMT的EP/CMWNTs/O-MMT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与未改性EP相比仅下降了1个数量级,同时其击穿场强稍有提高;纳米组分与环氧树脂基体形成的界面对偶极极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降低改性后EP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当O-MMT掺杂量为6.0wt%、C-MWNTs掺杂量为0.3 wt%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可降至2.9,而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并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 蒙脱土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球状VC颗粒增强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姚秀荣 韩杰才 +3 位作者 刘兆晶 高跃岗 李凤珍 任善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63,共5页
用原位生成法制备了球状VC颗粒增强不锈钢基复合材料。利用正交设计实验法,确定了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采用SEM,XRD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相结构进行观察,证实了该复合材料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球状VC增强颗粒。讨论了浇... 用原位生成法制备了球状VC颗粒增强不锈钢基复合材料。利用正交设计实验法,确定了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采用SEM,XRD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相结构进行观察,证实了该复合材料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球状VC增强颗粒。讨论了浇注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形成VC增强颗粒的影响。实验验证了制备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P 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朱兴松 刘立柱 +2 位作者 张国伟 邓涛 方兰 《绝缘材料》 CAS 2005年第2期27-29,33,共4页
采用插层聚合法制备了环氧树脂(EP)/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并用阻抗分析仪等研究了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E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有机蒙脱土质... 采用插层聚合法制备了环氧树脂(EP)/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该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并用阻抗分析仪等研究了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E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有机蒙脱土质量分数的增加有一个最低值,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蒙脱土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和碳纳米管共掺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明艳 李明川 +2 位作者 周诚智 陈金玉 吴子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121,共6页
采用有机化蒙脱土(OMMT)和碳纳米管(MWCNTs)2种纳米材料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OMMT/EP、MWCNTs/EP、OMMT/MWCNTs/EP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 采用有机化蒙脱土(OMMT)和碳纳米管(MWCNTs)2种纳米材料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OMMT/EP、MWCNTs/EP、OMMT/MWCNTs/EP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探讨了OMMT、MWCNTs增韧环氧树脂的机理。结果表明,当试样中OMMT质量分数为4%,MWCNTs质量分数为0.7%时,OMMT/EP、MWCNTs/EP和OMMT/MWCNTs/EP的冲击强度分别达到16.8kJ/m2,23.1kJ/m2,30.4kJ/m2,较未掺杂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16.7%,60.4%,110%。弯曲强度较未改性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27.54%,35.74%,54.12%。3种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和马丁耐热温度均较未改性环氧树脂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 蒙脱土 增韧机理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立柱 朱兴松 +2 位作者 邓涛 张国伟 方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9-593,共5页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等温及非等温结晶行为,并与纯聚乙稀进行了比较.通过Avrami方程,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法及Ozawa法分别对等温及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了...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等温及非等温结晶行为,并与纯聚乙稀进行了比较.通过Avrami方程,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法及Ozawa法分别对等温及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蒙脱土片层在复合材料结晶过程中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复合材料的成核机理与生长方式已不同于聚乙烯;在相同结晶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明显比聚乙烯快;纯PE的表观活化能为142.14 kJ/mol,而复合材料为158.38 kJ/mol,复合材料的活化能有一定程度提高;对非等温结晶过程分析,Jeziorny方法适用,而Ozawa方法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熔融插层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gO制备方法对MgO/LDPE纳米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文龙 仲利东 +3 位作者 吴月 杨佳明 赵洪 白永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17,共5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法和微波辅助法合成的Mg(OH)2对所制备的纳米MgO晶粒尺寸和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纳米MgO不同制备方法对MgO/LDPE纳米复合材料空间电荷、体积电阻率及直流击穿场强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法制备的纳米MgO晶粒尺寸为22.74 ... 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法和微波辅助法合成的Mg(OH)2对所制备的纳米MgO晶粒尺寸和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纳米MgO不同制备方法对MgO/LDPE纳米复合材料空间电荷、体积电阻率及直流击穿场强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法制备的纳米MgO晶粒尺寸为22.74 nm,微波辅助法制备的纳米MgO的晶粒尺寸为12.76 nm,MgO质量分数为2%时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内部空间电荷的积聚,对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和击穿场强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gO 微波辅助法 制备工艺 纳米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_p/Fe复合材料的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秀荣 杨传胜 +4 位作者 刘兆晶 高跃岗 任善之 李凤珍 左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5-148,共4页
采用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了VCP/Fe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对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通过测定复合材料及对比材料在1M H2SO4中(25℃)的阳极极... 采用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了VCP/Fe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对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通过测定复合材料及对比材料在1M H2SO4中(25℃)的阳极极化曲线,表明VCp/Fe复合材料的致钝电位Ecr与不锈钢(Cr18Ni9)接近,显著小于白口铸铁(15Cr3Mo),说明复合材料易于钝化;同时复合材料的钝化区域较宽,其钝化膜比较稳定,有较好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98%浓硫酸和3.5%NaCl水溶液浸泡实验证明,复合材料的腐蚀速度与不锈钢相当,远小于白口铸铁,耐蚀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铸造法 VCP/FE复合材料 耐蚀性 阳极极化曲线 浸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9
17
作者 常靖 岳红彦 +2 位作者 张虹 高鑫 林轩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1,共3页
三维石墨烯材料(3DGMs)具有独特的三维多孔网络连通结构,大的比表面,良好的光、电、热、力学等性质,是理想的超级电容器材料,应用前景广泛。介绍了3DGMs的制备方法,综述了以化学生长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高质量、大比表面积3DGMs在... 三维石墨烯材料(3DGMs)具有独特的三维多孔网络连通结构,大的比表面,良好的光、电、热、力学等性质,是理想的超级电容器材料,应用前景广泛。介绍了3DGMs的制备方法,综述了以化学生长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高质量、大比表面积3DGMs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三维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法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对MgO/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文龙 吴月 +3 位作者 杨佳明 仲利东 赵洪 王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7-120,125,共5页
针对高压、超高压直流输电电缆中存在空间电荷效应的现象,文中基于MgO/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加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改性,讨论了EVA的种类及用量对复合材料空间电荷、体积电阻率及直流击穿场强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粒... 针对高压、超高压直流输电电缆中存在空间电荷效应的现象,文中基于MgO/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加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改性,讨论了EVA的种类及用量对复合材料空间电荷、体积电阻率及直流击穿场强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粒子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VA质量分数为14%的EVA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介电性能要好于添加VA质量分数为50%的EVA,并且此种EVA质量分数为9%时,MgO粒子尺寸为56nm^76nm,达到了纳米级分散,有效地降低了复合材料中的空间电荷密度,对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直流击穿场强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体积电阻率 击穿场强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及其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明艳 翟兆辉 +4 位作者 李明川 周诚智 王晨 裴鑫 吴子剑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9,24,共6页
采用长径比不同的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C-MWCNTs)和环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E-MWCNTs)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功能化前后MWCNTs在丙酮中的分散情况以及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微观形貌,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功能化前后MW... 采用长径比不同的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C-MWCNTs)和环氧基功能化碳纳米管(E-MWCNTs)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功能化前后MWCNTs在丙酮中的分散情况以及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微观形貌,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功能化前后MWCNTs进行表征,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当C-MWCNTs_(1020)、C-MWCNTs_(4060)掺杂量分别为0.6%和0.8%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比未掺杂MWCNTs的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54.9%和60.8%;在MWCNTs掺杂量相同时,E-MWCNTs_(4060)/EP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均优于C-MWCNTs_(4060)/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多壁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蒽核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吕宏飞 张惠 +2 位作者 徐虹 杨杰 白雪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共4页
介绍蒽类发光材料的制备及修饰方法,从芳基取代、杂芳基取代和三苯胺结构取代三个方面,综述了蒽类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每类材料的设计思想及优缺点,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蒽衍生物 进展 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