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振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文章对部分高校贫困生心理情况调查结果进行了总体分析,阐述了高校部分贫困生存在着自卑封闭、焦虑敏感、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家庭环境原因、校园环境原因和社会环境原因,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解决对策... 文章对部分高校贫困生心理情况调查结果进行了总体分析,阐述了高校部分贫困生存在着自卑封闭、焦虑敏感、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家庭环境原因、校园环境原因和社会环境原因,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解决对策,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资助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生 心理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被引量:35
2
作者 任佳伟 孙向宇 刘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141,共5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坚守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但目前仍存在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整体认知、对我国当代先进文化研究不深...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坚守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但目前仍存在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整体认知、对我国当代先进文化研究不深、对西方外来文化盲目认同等文化自信缺失现状,高校要通过完善文化课程教育体系,建立新媒体文化教育平台,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融入文化教育于社会实践等现实路径,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 文化自信 缺失现状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引导大学生涉“疫”网络谣言传播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国权 任佳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2,共5页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涉“疫”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多种多样。加大大学生网络谣言传播行为研究,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规范引导大学生网络谣言传播行为研究,既事关大学生个体的不信谣、不传谣,更事关青年群体的举旗帜、展形象和广大人民群...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涉“疫”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多种多样。加大大学生网络谣言传播行为研究,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规范引导大学生网络谣言传播行为研究,既事关大学生个体的不信谣、不传谣,更事关青年群体的举旗帜、展形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信心、聚民心。立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规范引导大学生涉“疫”网络谣言传播行为之间存在的目标耦合、对象耦合和方式耦合,在核心价值观“践行”层面提升信息公开力度和时效,“培育”层面提升网络引导水平和效果,“融入”层面提升学生防谣定力和能力,是有效阻止涉“疫”网络谣言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与传播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疫”网络谣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网络谣言传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会来 任佳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4,共3页
新时代新征程,要求高校形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格局,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当代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更加富于思辨精神,但也受到来自多元社会思潮、错误观点等多方面的影响,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教育和... 新时代新征程,要求高校形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格局,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当代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更加富于思辨精神,但也受到来自多元社会思潮、错误观点等多方面的影响,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和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提出了新的寄语,是我们全面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导。本文从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榜样教育、抢占新阵地等方面,探讨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设想与当代中国道路自信
5
作者 翟青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24-27,共4页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设想就其内容来说,与后来的东方社会主义实践并无直接性逻辑关联。将这一理论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单对接,进而论证中国道路"正统性"的做法,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设想就其内容来说,与后来的东方社会主义实践并无直接性逻辑关联。将这一理论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单对接,进而论证中国道路"正统性"的做法,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其症结在于罔顾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实践,幻想借靠经典作家的某一论述来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应着重汲取这一理论设想在方法论意义上的养分,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丁峡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理论特性及时代价值
6
作者 于钦明 曲一歌 崔国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5,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基本遵循与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从内容上看,包括建立相互协商,相互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基本遵循与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从内容上看,包括建立相互协商,相互理解,平等相待的“伙伴关系”;营造相互信任、共建和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谐包容,开放创新的“文明交流”;共建顺应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体系”等五个方面。从理论特性上看,表现为平等性、共赢性、包容性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有助于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共建持久和平、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学内涵 理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