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石海棠在哈尔滨的引种繁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广乐 张红 杨齐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139-140,共2页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国北方的绿化树种比较单一,为了丰富我国北方的寒地绿化彩叶树种,在哈尔滨地区通过对钻石海棠进行引种驯化,选择2年生实生山荆子苗做砧木,对钻石海棠进行嫁接,通过研究分析,科学的栽培,可使植株生长良好,证明钻石...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国北方的绿化树种比较单一,为了丰富我国北方的寒地绿化彩叶树种,在哈尔滨地区通过对钻石海棠进行引种驯化,选择2年生实生山荆子苗做砧木,对钻石海棠进行嫁接,通过研究分析,科学的栽培,可使植株生长良好,证明钻石海棠可以作为彩叶绿化树种在哈尔滨地区栽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石海棠 引种繁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金叶复叶槭无性繁殖技术
2
作者 姜忠康 谢佳龙 杨广乐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5期60-61,共2页
金叶复叶槭是槭树科槭树属彩化金叶树种,叶片金黄靓丽,极耐严寒,在哈尔滨这样的高寒地区栽培应用,生长表现良好,金叶复叶槭的繁殖主要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嫁接和扦插,是优良的城乡彩化树种。
关键词 金叶复叶槭 无性 繁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凝胶剂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韩欢胜 徐馨 高利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2-276,共5页
苦参碱类生物碱(SFAA)传递体凝胶剂是以逆相蒸发法将SFAA按比例混合制成传递体,并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制备成SFAA传递体凝胶剂。为评价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药效,本研究通过体外药物累积释放度、累积透过量、皮肤内残留量以及稳态渗透速率... 苦参碱类生物碱(SFAA)传递体凝胶剂是以逆相蒸发法将SFAA按比例混合制成传递体,并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制备成SFAA传递体凝胶剂。为评价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药效,本研究通过体外药物累积释放度、累积透过量、皮肤内残留量以及稳态渗透速率检测,评价其释放性质和透皮吸收效果;通过最低抑菌/杀菌浓度试验,评价其对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抑杀效果。结果显示,传递体凝胶剂组在24 h累积透过量是普通凝胶剂组的2.22倍(p<0.05),传递体凝胶剂组在皮肤层中的滞留量是普通凝胶剂组的5.27倍(p<0.05),而传递体凝胶剂组稳态渗透速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凝胶剂组(p<0.05)。该制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剂量(MIC)分别为3.13 mg/mL、6.25 mg/mL、0.78 mg/mL和0.78 mg/mL,其最低杀菌剂量(MBC)分别为6.25 mg/mL、6.25 mg/mL、1.56 mg/mL和0.78 mg/mL。上述结果表明,SFAA传递体凝胶剂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效果,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本研究为奶牛乳房炎防治新药研制提供了借鉴,也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体凝胶剂 经皮累积透过量 皮肤滞留量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聚维酮碘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馨 周庆民 +5 位作者 冯万宇 黄健 秦博 侯美如 徐宗香 韩欢胜 《中国奶牛》 2013年第4期34-36,共3页
本试验通过直接滴定法测定PVP-I溶液的有效碘含量、pH计测定溶液pH值,对聚维酮碘(PVP-I)溶液在不同储存温度、光照、浓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在2个月内使用,选择0.5%PVP-I溶液,密封、避光、置于0~4℃储存,其有效... 本试验通过直接滴定法测定PVP-I溶液的有效碘含量、pH计测定溶液pH值,对聚维酮碘(PVP-I)溶液在不同储存温度、光照、浓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在2个月内使用,选择0.5%PVP-I溶液,密封、避光、置于0~4℃储存,其有效碘含量最高下降27.03%;若在5个月内使用,选择1.0%PVP-I溶液,密封、避光、置于0~4℃储存,其有效碘含量最高下降26.66%。此外,溶液浓度越高,pH值越低;储存温度越低,pH值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稳定性 有效碘含量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鹿血血红蛋白的抗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馨 韩欢胜 +2 位作者 周庆民 冯万宇 张艳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5期57-59,共3页
评价了水解鹿血血红蛋白的抗自由基活性。方法是通过测定水解鹿血血红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评价其抗自由基活性。得出结果,10mg/mL鹿血活性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 评价了水解鹿血血红蛋白的抗自由基活性。方法是通过测定水解鹿血血红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评价其抗自由基活性。得出结果,10mg/mL鹿血活性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0.2%、66.1%、52.9%。结论是鹿血血红蛋白的水解产物抗自由基活性较高,具有很强的抗衰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血血红蛋白 功能多肽 DPPH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富裕地区梅花鹿发情季节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欢胜 赵列平 高利 《特产研究》 2015年第1期6-8,共3页
为了科学地组织繁殖生产,本试验对梅花鹿发情季节规律进行了观测总结,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富裕地区梅花鹿74.07%在10月5日-11月5日发情,10月5日进入发情期,发情初期为10月5日-10月10日,发情率为2.22%;发情盛期在10月10日-11月4日,发情率为... 为了科学地组织繁殖生产,本试验对梅花鹿发情季节规律进行了观测总结,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富裕地区梅花鹿74.07%在10月5日-11月5日发情,10月5日进入发情期,发情初期为10月5日-10月10日,发情率为2.22%;发情盛期在10月10日-11月4日,发情率为64.07%,占发情梅花鹿总数的86.5%;发情末期为11月5日-11月9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发情季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发情持续时间观察与二次输精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欢胜 赵列平 张海燕 《特产研究》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梅花鹿人工输精受胎率,本试验对梅花鹿发情持续时间进行了观测,并进行了二次输精试验。结果表明,梅花鹿发情持续时间平均为18.35h±2.97h,范围是14h^25.53h,发情持续时间14h≤a<22h时段占90.32%,22h≤a<26h时段占... 为进一步提高梅花鹿人工输精受胎率,本试验对梅花鹿发情持续时间进行了观测,并进行了二次输精试验。结果表明,梅花鹿发情持续时间平均为18.35h±2.97h,范围是14h^25.53h,发情持续时间14h≤a<22h时段占90.32%,22h≤a<26h时段占9.68%;在梅花鹿发情持续期末进行1次冷冻解冻精液输精的受胎率为64.3%;在梅花鹿首次发情后12h进行第1次输精,第1次输精后4.5h^5h进行第2次输精,受胎率81.6%。2次输精较1次输精受胎率提高17.3%。根据梅花鹿发情持续时间分布规律,采取2次输精方法是提高梅花鹿受胎率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发情持续时间 2次输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茸鹿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列平 韩欢胜 《养殖技术顾问》 2007年第12期104-105,共2页
1同期发情的定义和意义同期发情(synchronization of estrus)是对群体母畜采取措施(主要是用激素处理),使之发情相对集中在一定时间范围的技术。亦称发情同期化(estrus synchronization)。同期发情是将原来群体母畜发情的随机性人为地改... 1同期发情的定义和意义同期发情(synchronization of estrus)是对群体母畜采取措施(主要是用激素处理),使之发情相对集中在一定时间范围的技术。亦称发情同期化(estrus synchronization)。同期发情是将原来群体母畜发情的随机性人为地改变,使之集中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通常能将发情集中在结束处理后的2~5天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发情技术 茸鹿 应用 季节性繁殖 激素处理 同步发情 随机性 梅花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苦参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馨 周庆民 +7 位作者 冯万宇 侯美如 秦平伟 黄健 韩欢胜 谢国梁 陈志辉 李成 《现代化农业》 2014年第8期52-54,共3页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取液pH、渗漉流速、料液比3个影响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苦参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模型,回归模型显著。最终确定提取优化条件为提取液pH=2.76,以3.22mL/(kg·min)的渗...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取液pH、渗漉流速、料液比3个影响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苦参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模型,回归模型显著。最终确定提取优化条件为提取液pH=2.76,以3.22mL/(kg·min)的渗漉流速,收集4.31倍量的渗漉液。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通过验证实验得出苦参总生物碱提取率为94.5%,与预测值94.932%较为接近。试验得到结论,Box-Bo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很好地对苦参总生物碱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球面设计 生物碱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金良 宋兆杰 《现代化农业》 2006年第2期4-7,共4页
关键词 生物技术研究 安全性评价 生物技术产业 人类社会 国民经济 基因重组 工业革命 高新技术 科技发展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德温牛的种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孟虎 陈付学 马利军 《黄牛杂志》 2004年第3期15-17,共3页
对纯种南德温牛的体尺、外貌、肉用指数、生产和繁殖性能、杂交效果及肉质等方面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这些特性的研究,对南德温牛种群的保种、扩繁、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德温牛 种用特性 繁殖性能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血活性多肽缓释微丸稳定性研究
12
作者 徐馨 韩欢胜 +2 位作者 周庆民 冯万宇 张艳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6期71-72,共2页
通过加速贮藏释放对鹿血活性多肽缓释微丸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比对光照、氧气、温度、湿度对鹿血活性多肽缓释微丸和多肽干粉稳定性影响的方法,得出鹿血多肽微丸在低温或常温、低湿、无氧、避光条件下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鹿血活性多肽 缓释微丸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研究
13
作者 杨振英 周瑞进 +5 位作者 张科录 遭延凤 刘丹凤 李昌仁 刘宝全 李英霞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18-224,共7页
本实验使用950只美国尼古拉白羽健康火鸡,中间实验使用9616只,用新城疫疫苗免疫后,抽样监测其HI抗体滴度和观测其对新城疫强毒攻击的抵抗力的方法,研究了火鸡新城疫的免疫日龄、免疫途径、免疫剂量、免疫次数以及免疫期与保护率的关系... 本实验使用950只美国尼古拉白羽健康火鸡,中间实验使用9616只,用新城疫疫苗免疫后,抽样监测其HI抗体滴度和观测其对新城疫强毒攻击的抵抗力的方法,研究了火鸡新城疫的免疫日龄、免疫途径、免疫剂量、免疫次数以及免疫期与保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1日龄雏火鸡用新城疫Lasota疫苗(Ⅳ系苗),以鸡的倍量,通过滴鼻和点眼途径首次免疫,其免疫保护期可维持1个月;对21日龄的火鸡用新城疫Mukteswar苗(Ⅰ系苗)以鸡的倍量,通过肌肉注射2次免疫,其免疫保护期可维持6个月齿龄;对种用火鸡,于开始繁殖前3~4周,用新城疫Ⅰ系苗,以鸡的倍量肌肉注射进行第3次免疫,可在生产期抵抗新城疫的侵害。由此,提出商品火鸡和中用火鸡的新城疫免疫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鸡 新城疫 免疫 程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鹿假台鹿采精技术的研究
14
作者 武春田 国泰 +2 位作者 赵裕方 赵列平 张贵学 《黑龙江动物繁殖》 1994年第3期22-23,共2页
对6头试验公鹿用假台鹿采精,采精前对特制的假阴道以药用凡士林为滑润剂,注水充气,温度为40℃±1℃,以适宜的压力和滑润度,将其安装在人工制做的假台鹿内。拨赶公鹿于采精场诱其爬跨。结果,试验的6头公鹿中有4头能够采... 对6头试验公鹿用假台鹿采精,采精前对特制的假阴道以药用凡士林为滑润剂,注水充气,温度为40℃±1℃,以适宜的压力和滑润度,将其安装在人工制做的假台鹿内。拨赶公鹿于采精场诱其爬跨。结果,试验的6头公鹿中有4头能够采精,共22头次,射精量平均每头次1.54ml,精子密度为18.6—37亿/ml,精子活力在0.8以上。93年每头次生产细管冻精106.25支(425支/4头次),是同年电刺激采精法平均64.4支/头次(902支/14头次)的1.65倍,此法既能采到质量高的精液,又比电采法省工、省时、省力、安全,是一种理想的马鹿采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假台鹿 假阴道 采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发情期阴道细胞形态变化与最适输精期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欢胜 赵列平 +2 位作者 柴孟龙 徐馨 高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1,共4页
为了对梅花鹿进行准确的发情鉴定和适时输精,本试验对梅花鹿发情期阴道细胞进行涂片检查和发情时期划分,并按划分时期进行了输精试验。通过研究形成了梅花鹿发情前期、发情盛期、发情末期与间情期阴道细胞检查图谱,总结出了各时期阴道... 为了对梅花鹿进行准确的发情鉴定和适时输精,本试验对梅花鹿发情期阴道细胞进行涂片检查和发情时期划分,并按划分时期进行了输精试验。通过研究形成了梅花鹿发情前期、发情盛期、发情末期与间情期阴道细胞检查图谱,总结出了各时期阴道细胞变化规律。发情期各阶段输精结果,发情盛期的Ⅰ期到Ⅲ期受胎率分别是83.3%、86.5%、79.1%,受胎率明显高于发情期输精总的受胎率71.5%,确定梅花鹿普通冻精输精最适时期是发情盛期(Ⅰ期-Ⅲ期)。研究表明,梅花鹿阴道细胞发情鉴定是提高梅花鹿人工授精受胎率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发情期 阴道细胞 形态变化 最适输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金叶榆寒地高接试验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广乐 王明明 +1 位作者 郭莹 杨齐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13,共2页
为了丰富北方寒地优良彩叶品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了中华金叶榆硬枝嫁接方法(切接、劈接、插皮接、腹接和舌接)、保湿措施(涂保湿剂、套袋、石蜡封闭和地膜缠封)和嫁接时期(先接后栽、砧木定植1个月后嫁接和定植后次年嫁接)的引种(引自... 为了丰富北方寒地优良彩叶品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了中华金叶榆硬枝嫁接方法(切接、劈接、插皮接、腹接和舌接)、保湿措施(涂保湿剂、套袋、石蜡封闭和地膜缠封)和嫁接时期(先接后栽、砧木定植1个月后嫁接和定植后次年嫁接)的引种(引自河北省)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硬枝嫁接方法中,插皮接的效果最好,接穗成活率达96.7%,该种嫁接方法可在育苗生产中应用;从成本和嫁接成活率方面考虑,硬枝接穗保湿措施应采用接穗涂刷FY-1保湿剂的方法;从砧木栽植与嫁接的前后顺序上看,以栽后第2年嫁接效果最好,生产上应以第1年栽砧第2年嫁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金叶榆 寒地 接穗 硬枝嫁接 保湿 嫁接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叶稠李寒地繁殖技术与园林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广乐 李颖 +1 位作者 张文修 杨齐红 《现代化农业》 2008年第9期21-23,共3页
2002-2007年,通过对紫叶稠李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繁殖栽培技术、园林应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表明:紫叶稠李适合在哈尔滨地区栽培应用,它适应性强、喜光耐寒、叶色美丽、易繁殖、枝繁叶茂、观赏期长、冠形优美,是观赏价值高、发展... 2002-2007年,通过对紫叶稠李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繁殖栽培技术、园林应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表明:紫叶稠李适合在哈尔滨地区栽培应用,它适应性强、喜光耐寒、叶色美丽、易繁殖、枝繁叶茂、观赏期长、冠形优美,是观赏价值高、发展前景好、优良的园林绿化彩叶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稠李 繁殖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乡镇工业主导产业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爱胜 戴有忠 任自强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从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确定了吉林省乡镇工业的八大主导产业,并对各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主导产业 威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茸鹿不同人工输精方式受胎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欢胜 赵列平 赵晓静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年第12期28-29,共2页
为探明人工输精方式与受胎率关系,本试验对梅花鹿、马鹿不同输精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马鹿、梅花鹿采取公鹿试情人工输精方式受胎率最高,受胎率分别为83.78%和62.75%;梅花鹿同期发情输精受胎率偏低(45%左右),与输精时间(统一标... 为探明人工输精方式与受胎率关系,本试验对梅花鹿、马鹿不同输精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马鹿、梅花鹿采取公鹿试情人工输精方式受胎率最高,受胎率分别为83.78%和62.75%;梅花鹿同期发情输精受胎率偏低(45%左右),与输精时间(统一标准取药后56~60h输精)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同期发情实际发情率(60%)偏低;养鹿场(户)选择人工输精方式应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茸鹿 人工输精 方式 受胎率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族海棠寒地引种栽培及繁育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广乐 宋兆华 杨齐红 《中国林副特产》 2008年第6期38-39,共2页
因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的绿化彩化树种比较单一,为了丰富北方高寒地区园林绿化彩化树种,在黑龙江农垦科学院哈尔滨特产研究所农垦花卉园林研究中心对王族海棠进行引种驯化,科学栽培,试验表明:王族海棠在哈尔滨地区能够安全... 因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的绿化彩化树种比较单一,为了丰富北方高寒地区园林绿化彩化树种,在黑龙江农垦科学院哈尔滨特产研究所农垦花卉园林研究中心对王族海棠进行引种驯化,科学栽培,试验表明:王族海棠在哈尔滨地区能够安全越冬,生物学性状表现正常;选择2年生实生山定子苗做砧木对王族海棠进行嫁接繁育试验,成活率可达97.6%,王族海棠繁殖容易,可观叶、观花、观果,是北方寒地城乡园林绿化彩化的优良彩叶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族海棠 寒地 引种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