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丛东来 于少鹏 +1 位作者 陈曦 刘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9-275,296,共8页
[目的]研究水资源系统和城镇化系统的相互作用,为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响应度模型对2006-2017年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时序特征、响应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目的]研究水资源系统和城镇化系统的相互作用,为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响应度模型对2006-2017年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时序特征、响应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①研究期内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镇化发展均呈阶段性增长趋势.二者均以2011年前后为时间节点,表现出前期波动、后期趋稳的阶段性特征.②城镇化系统中经济、空间和社会城镇化的上升发展较为同步.人口城镇化起伏较大,有衰退的潜在风险.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加深,管理水平提升,但资源赋存不稳定,城市用水负荷增加.③响应关系测算比较中,城镇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变动具有更强的敏感性,经济集聚和空间扩张产生了明显的资源消耗效应,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对城镇化发展有制约作用.[结论]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以水资源时空分布为基础,保持城镇化适度发展,合理抑制用水需求并提升水务管理能力,以减轻水资源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城镇化 响应关系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大湖湿地盐碱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于少鹏 史传奇 +3 位作者 胡宝忠 丁俊男 孟博 杨春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64-3775,共12页
以黑龙江省古大湖湿地原生、林地、耕地及湖岸盐碱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4种生境类型条件下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合土壤理化指标,进一步分析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细菌群落... 以黑龙江省古大湖湿地原生、林地、耕地及湖岸盐碱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4种生境类型条件下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合土壤理化指标,进一步分析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值最高,真菌群落中为子囊菌门。同一生境细菌群落多样性具有相似性,而真菌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生境间两者均具有差异。耕地土壤和林地土壤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接近,但与湖岸土壤真菌的更相近。前两者中细菌群落多样性较高,其次为原生土壤,而湖岸土壤中的最低。耕地土壤与湖岸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较高,原生土壤较低,而林地土壤中最低。与真菌相比,细菌的群落多样性受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更大,其中pH值、含水量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均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大湖湿地 盐碱土壤 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心洲湿地演化及野外调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 被引量:5
3
作者 于少鹏 史传奇 +3 位作者 丛东来 郭红 刘宝玲 周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205,210,共5页
湿地演化及野外调查是自然地理学、湿地学、生态监测与评价等课程实验教学部分的重要内容。由于湿地演化过程复杂,且湿地野外调查不易开展。基于Unity3D技术建设了以哈尔滨阿勒锦岛为例的江心洲湿地演化及野外调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 湿地演化及野外调查是自然地理学、湿地学、生态监测与评价等课程实验教学部分的重要内容。由于湿地演化过程复杂,且湿地野外调查不易开展。基于Unity3D技术建设了以哈尔滨阿勒锦岛为例的江心洲湿地演化及野外调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包括湿地景观演变过程、湿地航空拍摄、野外生态监测3个部分。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提交报告,完成实验。该实验平台建设使学生能够直观理解与湿地演化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湿地野外调查的基本步骤,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演化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无人机 野外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工业城市旅游发展城镇化响应的时序演变过程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向阳 杨青山 杨友宝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6-133,共8页
以东北传统老工业城市——长春市为研究案例,通过构建旅游与城镇化系统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与响应度模型,分析了2001—2013年长春市旅游发展的城镇化响应时序演变过程.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长春市旅游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 以东北传统老工业城市——长春市为研究案例,通过构建旅游与城镇化系统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与响应度模型,分析了2001—2013年长春市旅游发展的城镇化响应时序演变过程.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长春市旅游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个别年份存在波动异常现象;以2003年为时间断面,市域城镇化对旅游发展的响应属性表现为由"负响应"向"正响应"转变,负响应期内响应强度缓慢上升,城镇化对旅游发展的"逆向"反应不断加强,正响应期内响应强度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总体呈现"剧烈响应—稳定响应—响应回落"的演进轨迹.最后提出了实现老工业城市旅游与城镇化协同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城镇化响应 时序演变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条件下金鱼藻净水效果与微生物群落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史传奇 胡宝忠 +4 位作者 于少鹏 孟博 杨春雪 刘嘉 丁俊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0-1081,共12页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曝气条件下,沉水植物金鱼藻对寒区静水湿地水体净化作用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从寒区静水湿地水体采集样品,在实验室投加金鱼藻的固定容器中进行曝气处理,测定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曝气条件下,沉水植物金鱼藻对寒区静水湿地水体净化作用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从寒区静水湿地水体采集样品,在实验室投加金鱼藻的固定容器中进行曝气处理,测定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去除效果;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时间和不同处理间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结合水体理化因子分析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结合金鱼藻用量和能耗,金鱼藻种植密度为4.44 g·L-1,曝气12 h条件下可达到良好的水体净化效果,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51.23%、89.27%。微生物样品测序共得到3283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核心OTU数量为107个,对照组中特有OTU数量较多。总体上看,各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均未增加,组间差异显著性逐渐降低;优势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投加适量金鱼藻可提高优势门的相对丰度,但曝气处理使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不同样品间微生物属水平上存在较大比例的未分类类群,变形菌门多核杆菌属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投加适量金鱼藻和曝气处理有利于提高其相对丰度。与对TN、TP浓度变化的影响相比,投加金鱼藻和曝气处理对微生物优势类群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藻 曝气 总氮 总磷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酶和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丁俊男 王慧 +5 位作者 于少鹏 王远航 毕影东 刘明 王玲 刘淼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11-16,共6页
为探寻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对东北地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文以玉米与大豆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设置玉米连作(CK1)、大豆连作(CK2)、玉米-大豆-玉米(MSM)和玉米-大豆-大豆(MSS)轮作共4个种植模式,测定分析各处理收获期土壤β-葡糖苷... 为探寻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对东北地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文以玉米与大豆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设置玉米连作(CK1)、大豆连作(CK2)、玉米-大豆-玉米(MSM)和玉米-大豆-大豆(MSS)轮作共4个种植模式,测定分析各处理收获期土壤β-葡糖苷酶、纤维素酶、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关系。结果表明:轮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中β-葡糖苷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的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较玉米连作提高了42.11%;前茬种植作物类型不同导致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差异显著;MSS轮作模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香农多样性指数、辛普森指数、均匀度指数和McIntoch指数,说明此模式改善了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利用Biolog技术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轮作和连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出现分异,主要利用碳源为糖类和羧酸类物质。轮作种植体系增强了土壤酶活性,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利用能力和碳源的利用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