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酸相最佳发酵类型工程控制对策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建政 任南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8-402,共5页
对二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证明,产酸发酵阶段对整个厌氧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产酸发酵三种类型之一的乙醇型发酵被证明是产酸相的最佳发酵类型。采用连续流二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对产酸相乙醇型发酵在实际工程... 对二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证明,产酸发酵阶段对整个厌氧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产酸发酵三种类型之一的乙醇型发酵被证明是产酸相的最佳发酵类型。采用连续流二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对产酸相乙醇型发酵在实际工程中能够直接控制的运行参数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产酸相乙醇型发酵的最佳参数:温度为34~38℃,pH为4.0~4.4,Eh为-300~-400mV,HRT为5~6h;污泥负荷应不大于4gCOD/gVSS·d,以2.5gCOD/gVSS·d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产酸发酵 生物处理 发酵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聚氯乙稀管在给水工程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洪军 杜茂安 刘彦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83-186,共4页
本文首先从硬质聚氯乙烯(UPVC)给水管的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和工程试点应用入手,对影响UPVC给水管应用的因素,诸如:UPVC管的特性、强度、卫生性能和UPVC管的设计、水力计算、施工安装等因素进行了研究,为UPVC... 本文首先从硬质聚氯乙烯(UPVC)给水管的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和工程试点应用入手,对影响UPVC给水管应用的因素,诸如:UPVC管的特性、强度、卫生性能和UPVC管的设计、水力计算、施工安装等因素进行了研究,为UPVC给水管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道 UPVC管 管道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溶解氧浓度作为SBR法过程和反应时间控制参数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淑莹 彭永臻 +1 位作者 周利 彭永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5-415,共1页
进行了以DO作为SBR法过程和反应时间控制参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使曝气量或初始污泥浓度大幅度变化,还是逐渐或突然改变初始有机物浓度等各种试验条件,都会在反应阶段开始不久出现所谓平衡DO浓度现象;当有机物达到其... 进行了以DO作为SBR法过程和反应时间控制参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使曝气量或初始污泥浓度大幅度变化,还是逐渐或突然改变初始有机物浓度等各种试验条件,都会在反应阶段开始不久出现所谓平衡DO浓度现象;当有机物达到其难降解浓度时DO浓度迅速地大幅度升高。因此,在目前还没有简易、快速的有机物浓度传感器的情况下,DO不仅可作为反应时间的指示性控制参数,而且也能可靠地作为反应阶段的过程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法 控制参数 反应时间 溶解氧 浓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净化水厂的运行效能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琳 王宝贞 +3 位作者 马放 李伟光 张金松 孙建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52-556,共5页
吉林省前郭炼油厂生产区及其居民区的优质饮用水净化水厂采用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传统水处理厂的滤后水。传统水处理厂由混凝、絮凝、沉淀和快速过滤组成。该饮用水深度净化厂运行性能稳定,最后出水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吉林省前郭炼油厂生产区及其居民区的优质饮用水净化水厂采用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传统水处理厂的滤后水。传统水处理厂由混凝、絮凝、沉淀和快速过滤组成。该饮用水深度净化厂运行性能稳定,最后出水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GC/MS分析结果表明,最后出水中含有5种微量有机污染物,不含重点及潜在的有害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而传统水处理厂的滤后水含有115种微量有机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生物活性炭 净化水厂 水处理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琨 姜安玺 徐江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6,共3页
活性炭吸附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10%穿透时间与气相浓度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有关,通过对苯、甲苯和丙酮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由高浓度估算室内低浓度时炭床10%穿透时间的经验公式t_b,1=t_b,h,其中a值是与... 活性炭吸附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10%穿透时间与气相浓度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有关,通过对苯、甲苯和丙酮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由高浓度估算室内低浓度时炭床10%穿透时间的经验公式t_b,1=t_b,h,其中a值是与炭床性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种类有关的参数,可。过实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室内空气 挥发性 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化工废水缺少氮、磷营养物质对污泥膨胀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峰 彭永臻 +1 位作者 徐学清 王淑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1-14,共4页
进水底物中N始终充足 ,BOD5/TP大于 10 0 / 0 76 2时会明显出现丝状菌过量生长而引起的污泥膨胀。继续降低底物中的P含量 ,SVI基本不再继续上升而继续膨胀。如果保持P充足 ,则BOD5/TN大于 10 0 / 2 6 9时才会污泥膨胀 ,且此后随着... 进水底物中N始终充足 ,BOD5/TP大于 10 0 / 0 76 2时会明显出现丝状菌过量生长而引起的污泥膨胀。继续降低底物中的P含量 ,SVI基本不再继续上升而继续膨胀。如果保持P充足 ,则BOD5/TN大于 10 0 / 2 6 9时才会污泥膨胀 ,且此后随着底物中N含量的减少 ,污泥膨胀迅速加快 ,至BOD5/TN为 10 0 / 0 0 43时的SVI为2 6 0 7mL/ g。对于N、P同步缺少时 ,在BOD5/TN大于 10 0 / 2 6 9,BOD5/TP大于 10 0 / 0 6 0时开始发生污泥膨胀 ,继续降低进水中N和P的含量 ,未出现污泥加剧膨胀的现象。进水底物中缺少N、P(N和P)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同时 ,通常伴随着底物去除率的下降 ,表明多数对底物起主要分解作用的絮状菌的活性已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物质 污泥膨胀 废水监测 石油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对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7
7
作者 赵庆良 李湘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4,共4页
研究了合成废水和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当合成废水的氨氮浓度从50mg/L依次成倍递增至800mg/L时,脱氨酶活性由11.04μgTF/mgMLSS下降至4.22,此时COD的去除率相应由95.1%降低到79.1%。而当垃圾渗... 研究了合成废水和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当合成废水的氨氮浓度从50mg/L依次成倍递增至800mg/L时,脱氨酶活性由11.04μgTF/mgMLSS下降至4.22,此时COD的去除率相应由95.1%降低到79.1%。而当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起始浓度分别控制在50、100、200、400和800mg/L时,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脱氨酶活性分别为9.29、8.80、8.71、7.12和4.93μgTF/mgMLSS。所有这些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在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前必须首先将氨氮去除至50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垃圾处理 微生物活性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废水处理生物制氢技术 被引量:73
8
作者 任南琪 王宝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研究了利用有机废水发酵作用制取廉价氢气技术,并研制出厌氧活性污泥高效生物制氢反应器。以白脱糖、糖蜜和淀粉为供氢体,最大产氢能力达10.4m ̄3H_2/m ̄3反应器·d,发酵气中仅含48%H_2和52%CO_2。该... 研究了利用有机废水发酵作用制取廉价氢气技术,并研制出厌氧活性污泥高效生物制氢反应器。以白脱糖、糖蜜和淀粉为供氢体,最大产氢能力达10.4m ̄3H_2/m ̄3反应器·d,发酵气中仅含48%H_2和52%CO_2。该项技术已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反应器 发酵 废水处理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及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水处理系统建模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田禹 王宝贞 周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4-397,共4页
运用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考察了两个网络对水处理系统建模的适应性。研究表明,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准确地描述了系统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求出系统中臭氧的经济投... 运用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考察了两个网络对水处理系统建模的适应性。研究表明,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准确地描述了系统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求出系统中臭氧的经济投量;用BP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水处理系统模型,泛化能力好,但逼近速度较慢;运用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建模,泛化能力较差,但逼近速度快。该项研究克服了运用传统方法建模的不足,为实现水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臭氧 活性炭 模型 生物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活性污泥工艺生物发酵产氢能力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任南琪 王宝贞 马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01-406,共6页
为了获得廉价氢气,开发新能源,利用厌氧活性污泥对有机废水的发酵作用制取氢气,应用研制的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的产氢─产酸过程是通过乙醇型发酵。在最佳运行条件下,产氢能力达0.42~0.47... 为了获得廉价氢气,开发新能源,利用厌氧活性污泥对有机废水的发酵作用制取氢气,应用研制的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的产氢─产酸过程是通过乙醇型发酵。在最佳运行条件下,产氢能力达0.42~0.47LH_2/L·h,气体产率达0.3m ̄3发酵气/kg进水COD。还探讨了COD容积负荷、搅拌器转速等运行参数对产氢能力的影响,提出了获得较高产氢能力的工程控制对策,为进一步开发生物制氢技术,实现工业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厌氧 活性污泥 发酵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膜处理电镀废水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振业 黄君礼 +1 位作者 傅家谟 盛国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1-344,共4页
本文针对电镀行业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将离子交换膜应用于离子交换洗脱液的分离处理。并对各室对应物的浓度以及电流效率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将该工艺应用于分离处理离子交换洗脱液 ,无论是从环境治理角度 ,还... 本文针对电镀行业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将离子交换膜应用于离子交换洗脱液的分离处理。并对各室对应物的浓度以及电流效率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将该工艺应用于分离处理离子交换洗脱液 ,无论是从环境治理角度 ,还是经济效益方面分析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膜 电镀废水 水离解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的特性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庆良 黄汝常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共4页
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中加入废弃轮胎颗粒作为生物膜载体形成的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 ,在颗粒浓度为 40 g/ L时 ,稳定运行条件下在轮胎颗粒表面可形成约 50 mg/ g的生物膜量 ,即在传统曝气池的 2 0 0 0~ 30 0 0 mg/ L悬浮生长污泥的基础上 ... 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中加入废弃轮胎颗粒作为生物膜载体形成的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 ,在颗粒浓度为 40 g/ L时 ,稳定运行条件下在轮胎颗粒表面可形成约 50 mg/ g的生物膜量 ,即在传统曝气池的 2 0 0 0~ 30 0 0 mg/ L悬浮生长污泥的基础上 ,可增加 2 0 0 0mg/ L的附着生物膜量。此时生物膜的厚度为 2 55μm,其活性以比耗氧速率 (SOUR)表示为 40~ 70 m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 生物膜 反应器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冰盘管蓄冷装置制冰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季杰 朱柞金 +2 位作者 马世君 何立群 陈雁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基于文献[1]的传热模型对并联冰盘管蓄冷制冰特性进行了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制冰特性 并联冰盘管 蓄冷装置 空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脱硫反应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星 杨艳玲 李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6,共3页
脱硫剂石灰石的反应活性对流化床燃煤锅炉的脱硫效果影响很大。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动力学方法,通过测定固态CaO的硫酸盐化程度来推断石灰石的反应活性。但是这在石灰石中含有许多其它杂质成分时是不够全面的,因为这些杂质成分对... 脱硫剂石灰石的反应活性对流化床燃煤锅炉的脱硫效果影响很大。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动力学方法,通过测定固态CaO的硫酸盐化程度来推断石灰石的反应活性。但是这在石灰石中含有许多其它杂质成分时是不够全面的,因为这些杂质成分对石灰石的脱硫反应活性影响很大,不能忽视。为此,通过测定流化床入口和出口的SO2浓度变化来判断加入床中的石灰石样品的反应活性。由于凡是能引起SO2浓度变化的物质都与石灰石的反应活性有关,从而克服了原有方法仅考虑CaO重量变化的片面性。本文也采用了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石灰石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线性化方法对其反应速率常数K进行线性估计,建立了石灰石化学成分与活性关系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脱硫 反应活性 动力学模型 燃煤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消化体系的酸碱性及其缓冲能力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旭 王宝贞 朱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92-496,共5页
厌氧消化体系的酸碱性及其缓冲能力是影响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体系的pH值和缓冲能力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依据溶液电中性理论,在充分分析厌氧消化体系内影响酸碱性的诸多因素和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消化液的电荷平衡方程... 厌氧消化体系的酸碱性及其缓冲能力是影响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体系的pH值和缓冲能力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依据溶液电中性理论,在充分分析厌氧消化体系内影响酸碱性的诸多因素和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消化液的电荷平衡方程,以此表明体系内的多相化学平衡。通过对方程确定的pH值随有机酸浓度变化曲线的讨论,指出有机酸浓度对消化液pH值的影响受体系中氨、磷酸、钙、其它离子含量及气相二氧化碳分压的制约,曲线拐点处的有机酸含量反映体系的最大缓冲能力,该值可由近似公式求得,并提出对消化液的pH值及体系的缓冲能力实施控制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缓冲能力 厌氧消化体系 废水处理 酸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电纳滤膜对无机物的分离(二)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吴舜泽 王宝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53-257,共5页
本文简述了荷电纳滤膜的无机物质分离特性 ,纳滤膜对离子去除的选择性较高 ,它对高价离子、阴离子、低价阳离子等具有相对较高的去除效率 ,这与纳滤膜的荷电性有直接联系 ,本文利用 Donnan效应模型和 Nerst-
关键词 荷电纳滤膜 无机物 膜分离 反渗透膜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处理医院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君礼 周丽颖 马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69,共9页
本文采用的二氧化氯(CIO_2)消毒剂.经过鉴定,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剂规范》要求.通过大量有效的试验,全面系统地研究了CIO_2对医院污水中含细菌、大肠菌群的杀灭效果以及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还对医院污水中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 本文采用的二氧化氯(CIO_2)消毒剂.经过鉴定,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剂规范》要求.通过大量有效的试验,全面系统地研究了CIO_2对医院污水中含细菌、大肠菌群的杀灭效果以及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还对医院污水中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做了CIO_2的杀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仅CIO_2的杀菌结果明显好于CI_2,而且CIO_2对医院污水的处理效果完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证明了CIO_陌用于医院污水处理是可行的,并提出了相应的用于医院污水消毒的CIO_2的工程运行参数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污水 二氧化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电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分离(一)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舜泽 王宝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49-252,共4页
纳滤膜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渗透膜 ,它一般对分子量大于 2 0 0以上的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新型纳滤膜在去除大部分有机物的同时可以保留一部分无机物 。
关键词 纳滤 纳滤膜 过滤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H_2O_2“稳定”的CO_2的型体研究(Ⅰ)——“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氯氧化物的类型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君礼 程丽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6-372,共7页
本文对以稳定剂H_2O_2和Na_2CO_3与ClO_2制备的所谓“稳定性二氧化氯” 溶液中ClO_2存在型体及碳酸盐存在型体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稳定性二氧化氯”的热稳定性、酸活化影响因素以及杀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与纯NaClO_2和ClO_2进行... 本文对以稳定剂H_2O_2和Na_2CO_3与ClO_2制备的所谓“稳定性二氧化氯” 溶液中ClO_2存在型体及碳酸盐存在型体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稳定性二氧化氯”的热稳定性、酸活化影响因素以及杀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与纯NaClO_2和ClO_2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ClO_2是以亚氯酸盐ClO_2^-型体存在,碳酸盐是以碳酸氢盐型体存在.又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制备过程中ClO_2与H_2O_2和Na_2CO_3发生了氧化还原和质子传递反应,生成了亚氯酸盐ClO_2^-和碳酸氢盐HCO_3^-,并有O_2放出.因此,认为“稳定性二氧比氯”溶液是ClO_2与H_2O_2和Na_2CO_3反应生成的ClO_2^-和HCO_3^-的混合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二氯化氯 型体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固定化处理甲醇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宋志文 陈冠雄 马放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31,41,共3页
将具有降解甲醇能力的微生物固定于颗粒活性炭,组成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考察其对甲醇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生物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处理甲醇废水的最佳条件是pH7-8,温度20~30℃,空气曝 气,甲醇去除率在90%以上。
关键词 微生物固定化 颗粒活性炭 甲醇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