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酸相最佳发酵类型工程控制对策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建政 任南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8-402,共5页
对二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证明,产酸发酵阶段对整个厌氧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产酸发酵三种类型之一的乙醇型发酵被证明是产酸相的最佳发酵类型。采用连续流二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对产酸相乙醇型发酵在实际工程... 对二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证明,产酸发酵阶段对整个厌氧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产酸发酵三种类型之一的乙醇型发酵被证明是产酸相的最佳发酵类型。采用连续流二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对产酸相乙醇型发酵在实际工程中能够直接控制的运行参数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产酸相乙醇型发酵的最佳参数:温度为34~38℃,pH为4.0~4.4,Eh为-300~-400mV,HRT为5~6h;污泥负荷应不大于4gCOD/gVSS·d,以2.5gCOD/gVSS·d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产酸发酵 生物处理 发酵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溶解氧浓度作为SBR法过程和反应时间控制参数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淑莹 彭永臻 +1 位作者 周利 彭永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5-415,共1页
进行了以DO作为SBR法过程和反应时间控制参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使曝气量或初始污泥浓度大幅度变化,还是逐渐或突然改变初始有机物浓度等各种试验条件,都会在反应阶段开始不久出现所谓平衡DO浓度现象;当有机物达到其... 进行了以DO作为SBR法过程和反应时间控制参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使曝气量或初始污泥浓度大幅度变化,还是逐渐或突然改变初始有机物浓度等各种试验条件,都会在反应阶段开始不久出现所谓平衡DO浓度现象;当有机物达到其难降解浓度时DO浓度迅速地大幅度升高。因此,在目前还没有简易、快速的有机物浓度传感器的情况下,DO不仅可作为反应时间的指示性控制参数,而且也能可靠地作为反应阶段的过程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法 控制参数 反应时间 溶解氧 浓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净化水厂的运行效能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琳 王宝贞 +3 位作者 马放 李伟光 张金松 孙建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52-556,共5页
吉林省前郭炼油厂生产区及其居民区的优质饮用水净化水厂采用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传统水处理厂的滤后水。传统水处理厂由混凝、絮凝、沉淀和快速过滤组成。该饮用水深度净化厂运行性能稳定,最后出水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吉林省前郭炼油厂生产区及其居民区的优质饮用水净化水厂采用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传统水处理厂的滤后水。传统水处理厂由混凝、絮凝、沉淀和快速过滤组成。该饮用水深度净化厂运行性能稳定,最后出水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GC/MS分析结果表明,最后出水中含有5种微量有机污染物,不含重点及潜在的有害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而传统水处理厂的滤后水含有115种微量有机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生物活性炭 净化水厂 水处理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及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水处理系统建模的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田禹 王宝贞 周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4-397,共4页
运用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考察了两个网络对水处理系统建模的适应性。研究表明,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准确地描述了系统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求出系统中臭氧的经济投... 运用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考察了两个网络对水处理系统建模的适应性。研究表明,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准确地描述了系统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求出系统中臭氧的经济投量;用BP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水处理系统模型,泛化能力好,但逼近速度较慢;运用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建模,泛化能力较差,但逼近速度快。该项研究克服了运用传统方法建模的不足,为实现水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臭氧 活性炭 模型 生物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固定化处理甲醇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志文 陈冠雄 马放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31,41,共3页
将具有降解甲醇能力的微生物固定于颗粒活性炭,组成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考察其对甲醇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生物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处理甲醇废水的最佳条件是pH7-8,温度20~30℃,空气曝 气,甲醇去除率在90%以上。
关键词 微生物固定化 颗粒活性炭 甲醇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H_2O_2“稳定”的CO_2的型体研究(Ⅰ)——“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氯氧化物的类型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君礼 程丽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6-372,共7页
本文对以稳定剂H_2O_2和Na_2CO_3与ClO_2制备的所谓“稳定性二氧化氯” 溶液中ClO_2存在型体及碳酸盐存在型体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稳定性二氧化氯”的热稳定性、酸活化影响因素以及杀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与纯NaClO_2和ClO_2进行... 本文对以稳定剂H_2O_2和Na_2CO_3与ClO_2制备的所谓“稳定性二氧化氯” 溶液中ClO_2存在型体及碳酸盐存在型体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稳定性二氧化氯”的热稳定性、酸活化影响因素以及杀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与纯NaClO_2和ClO_2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ClO_2是以亚氯酸盐ClO_2^-型体存在,碳酸盐是以碳酸氢盐型体存在.又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制备过程中ClO_2与H_2O_2和Na_2CO_3发生了氧化还原和质子传递反应,生成了亚氯酸盐ClO_2^-和碳酸氢盐HCO_3^-,并有O_2放出.因此,认为“稳定性二氧比氯”溶液是ClO_2与H_2O_2和Na_2CO_3反应生成的ClO_2^-和HCO_3^-的混合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二氯化氯 型体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H_2O_2“稳定”的CO_2的型体研究(Ⅱ)——“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UV吸收光谱、纸层析特性、微观结构和离子色谱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君礼 程丽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3-379,共7页
本文对以稳定剂H_2O_2和Na_2CO_3与ClO_2制备的所谓"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UV吸收光谱、纸层析特性、微观结构及离子色谱进行了分析,并与纯NaClO_2及ClO_2溶液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稳定性二氧化氯” 与NaClO_2在UV吸收光谱、... 本文对以稳定剂H_2O_2和Na_2CO_3与ClO_2制备的所谓"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UV吸收光谱、纸层析特性、微观结构及离子色谱进行了分析,并与纯NaClO_2及ClO_2溶液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稳定性二氧化氯” 与NaClO_2在UV吸收光谱、层析比移值、微观结构、离子色谱这几方面都具有很好或极其相似的一致性 表明“稳定性二氧化氮’与NaClO_2溶液中氯氧化物存在型体的一致性.因此,认为“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ClO_2是以亚氯酸盐ClO_2^-的型体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二氧化氯 型体 微观结构 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除微量有机物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基先 马放 +3 位作者 赵庆良 李伟光 王子瑜 贾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0-95,共6页
采用筛选、驯化的工程菌 ,对刚投入使用的新炭进行固定化 .研究结果证明 ,在相同条件下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 ,保证在低温低浊期炭滤出水的CODMn小于 2 .5mg/L .同时 ,还对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和作用机... 采用筛选、驯化的工程菌 ,对刚投入使用的新炭进行固定化 .研究结果证明 ,在相同条件下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 ,保证在低温低浊期炭滤出水的CODMn小于 2 .5mg/L .同时 ,还对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生物活性炭 饮用水 去除效果 微量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