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创造型企业的内涵和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永忠 关士续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72,共6页
知识经济兴起与信息技术革命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知识创造型企业的出现。本文分析了知识创造型企业的产生背景、理论内涵和主要特征,并通过国内一个企业案例介绍了可资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 知识创造型企业 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 知识 知识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STS教育的开展及其与国际的对接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永忠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3期107-110,共4页
论我国STS教育的开展及其与国际的对接吴永忠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当代中国教育与国际对接有哪些具体内容和范围以及操作的步骤和手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相当迫切的任务。①正如有的学者... 论我国STS教育的开展及其与国际的对接吴永忠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当代中国教育与国际对接有哪些具体内容和范围以及操作的步骤和手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相当迫切的任务。①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科技取向是当代教育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S教育 科学技术 社会转型 课程开发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研究和教学 交叉学科 科学和技术 技术与社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的理论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慕天 《北方论丛》 2001年第3期26-32,共7页
西方历史上 ,文明研究的高潮都出现在社会重大转型时期 ,以启蒙运动和 2 0世纪前半期的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等为代表。文明研究的第三次高潮就是后现代主义 ,以法兰克福学派、罗马俱乐部、托夫勒、“后马克思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等为代... 西方历史上 ,文明研究的高潮都出现在社会重大转型时期 ,以启蒙运动和 2 0世纪前半期的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等为代表。文明研究的第三次高潮就是后现代主义 ,以法兰克福学派、罗马俱乐部、托夫勒、“后马克思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等为代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后现代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 后结构主义 斯宾格勒 汤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五锭棉纺车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晓雷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7-20,共4页
元代王祯《农书》描绘有一具五锭纺车,(传)南宋马和之的《毛诗豳风图》也绘有一具五锭纺车,这两具五锭纺车均非棉纺车。包铭新、于颖在2005年撰文认为中国古代存在五锭棉纺车。经重新分析,文字史料中的五锭棉纺车仅是传闻,证据不足,图... 元代王祯《农书》描绘有一具五锭纺车,(传)南宋马和之的《毛诗豳风图》也绘有一具五锭纺车,这两具五锭纺车均非棉纺车。包铭新、于颖在2005年撰文认为中国古代存在五锭棉纺车。经重新分析,文字史料中的五锭棉纺车仅是传闻,证据不足,图像资料被误读。因此,中国古代存在五锭棉纺车的结论无法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 五锭纺车 技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农具溯于遥远 阐新史妙在精微——评《中国农具通史》
5
作者 史晓雷 《古今农业》 2013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摆在案头的这部皇皇巨著《中国农具通史》(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是周昕先生在其《中国农具发展史》的基础上增补完成的。这部著作,对任何一位欲研究或者了解我国古代农具发展历史的学者或普通读者,已经成了一座不得不逾越的... 摆在案头的这部皇皇巨著《中国农具通史》(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是周昕先生在其《中国农具发展史》的基础上增补完成的。这部著作,对任何一位欲研究或者了解我国古代农具发展历史的学者或普通读者,已经成了一座不得不逾越的高山。只有登在她的山巅,才能饱览我国农具发展的历史全貌与源流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具 中国 发展历史 科学技术 出版社 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家埠年画《农家乐》农事活动艺术构思分析
6
作者 史晓雷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7-70,共4页
杨家埠巨幅年画《农家乐》许多农事活动场景的艺术构思直接或间接取自元代王祯《农书》,并结合创作者的亲身经历,完美地呈现了我国传统农事活动的劳作场景。《农家乐》是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完美结合的杰作。
关键词 《农家乐》 年画 农事活动 艺术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船磨与船碓
7
作者 史晓雷 《古今农业》 2016年第2期17-22,共6页
船磨和船碓是利用水力,在船上进行加工作业的农具。在考察古代和近代船磨、船碓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新发现的三张船磨老照片及他人的回忆文章,认为"一船傍两轮"是我国船磨、船碓的主流形式,其效率低于欧洲中古以来常见的"... 船磨和船碓是利用水力,在船上进行加工作业的农具。在考察古代和近代船磨、船碓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新发现的三张船磨老照片及他人的回忆文章,认为"一船傍两轮"是我国船磨、船碓的主流形式,其效率低于欧洲中古以来常见的"两船夹一轮"形式;船磨的制动方式依靠系于横轴上立齿轮齿牙的绳索实现;在传统磨加工方式中,船磨的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磨 船碓 农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