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路的选择:哈尔滨解放区法治建设经验及其历史意义——以革命历史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光妍 隋丽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7-160,共14页
哈尔滨解放区作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和解放战争的后方中心基地,其城市背景、人口构成及社会阶层等方面,与以往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很大差异。在没有成熟的法治建设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哈尔滨解放区民主政权开创性地进行了城市的立... 哈尔滨解放区作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和解放战争的后方中心基地,其城市背景、人口构成及社会阶层等方面,与以往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很大差异。在没有成熟的法治建设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哈尔滨解放区民主政权开创性地进行了城市的立法和司法探索,这种法治实践具有创制性的特征。哈尔滨解放区革命法治建设历史意义重大,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进程中,从农村政权建设向城市政权建设、由区域法治建设向国家法治建设转变的重要实践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解放区 法治建设 经验 革命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村到城市:哈尔滨解放区的权利保障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隋丽丽 孙光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4,共9页
哈尔滨解放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首个大城市根据地,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重大转折。哈尔滨解放区的法制建设突出体现为对城市解放区人民权利的保障,不仅将人权保障写入施政纲领,而且通过较为全面的经济立法、劳动立法减... 哈尔滨解放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首个大城市根据地,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重大转折。哈尔滨解放区的法制建设突出体现为对城市解放区人民权利的保障,不仅将人权保障写入施政纲领,而且通过较为全面的经济立法、劳动立法减轻市民负担,提高劳动者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卫生防疫立法亦将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放在首位;同时还注重将司法实践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哈尔滨解放区对城市人民各项权利保障的探索实践,既是对苏区、边区革命根据地法制的传承,又是具有城市特色的法制创设,是新民主主义法制“中国道路”的延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保障 哈尔滨解放区 法制建设 新民主主义 中国道路 历史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的提高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敏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96,127,共3页
对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目标的不正确认识,导致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不高。适度融合、教育者主导等观念的确立,教育评价的严格、科学,课程设置的求真务实,是使文科实践教学绩效提高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文科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利用正当性判断:比例原则约束下的利益衡量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铁薇 林秋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152,共10页
司法实践中对数据利用引发的竞争纠纷往往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一般条款)来解决,就一般条款的理解适用,主流的观点是围绕行为是否违背“商业道德”进行判断,然而,“商业道德”标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对行为正当性的认定应回归行为本... 司法实践中对数据利用引发的竞争纠纷往往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一般条款)来解决,就一般条款的理解适用,主流的观点是围绕行为是否违背“商业道德”进行判断,然而,“商业道德”标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对行为正当性的认定应回归行为本身,而利益衡量方法直接指向“竞争行为”,具体评价竞争行为对竞争利益产生的深层影响,利益衡量方法是反不正当竞争法采取行为规制模式的具体策略,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维范式、制度理念高度契合。在利益衡量的具体实践路径上,引入比例原则作为评价工具,使数据利用正当性判断的边界跳出“模糊宽泛”的窠臼得以合理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利用 不正当竞争 比例原则 利益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视角下个人信用信息权益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云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8,共6页
《民法典》的颁布带来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新思考。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类型化划分,是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前提。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个人信用信息可以分为琐细信用信息和敏感信用信息。个人信用信息所承载的权益是... 《民法典》的颁布带来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新思考。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类型化划分,是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前提。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个人信用信息可以分为琐细信用信息和敏感信用信息。个人信用信息所承载的权益是多元的,在法律中表现为权益综合体。个人信用信息保护需要建立一个包含隐私权、姓名权、个人信息权和个人信用权的权利体系,通过建立以《民法典》为核心,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延伸,以《个人征信条例》为补充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个人信用信息的全面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个人信用信息 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权利的法律性质 被引量:4
6
作者 白云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7,共5页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个人信息的保护受到重视。赋予个人信息法定权利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和前提。从个人信息权利的本质属性来看,个人信息权利不是财产权,而是人格权。但是,个人信息权利应与传统的具体人格权相区别,个人信息权利不应...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个人信息的保护受到重视。赋予个人信息法定权利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和前提。从个人信息权利的本质属性来看,个人信息权利不是财产权,而是人格权。但是,个人信息权利应与传统的具体人格权相区别,个人信息权利不应被隐私权所替代,也与其他具体人格权保护的客体不同,个人信息权利应当是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只有如此,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才能够得到完整、全面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权利 法律性质 人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