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彦彤 张国启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微"载体是一种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主要是利用微博、微信、微公益等传播方式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受教育者在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提高的目的。而伴随&qu... "微"载体是一种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主要是利用微博、微信、微公益等传播方式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受教育者在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提高的目的。而伴随"微"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微"载体易传播不良信息,负面影响大,高校对不良信息的控制力相对较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设"微"载体意识薄弱,认识缺乏前瞻性;部分高校"微"载体平台形同虚设,关注度低等。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微"载体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微"载体 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耿志权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101,共3页
随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蓬勃发展,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模式,即成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发展的新课题。着眼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远发展,应结合大学生志愿组织建设的现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组... 随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蓬勃发展,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模式,即成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发展的新课题。着眼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远发展,应结合大学生志愿组织建设的现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者 组织建设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初探 被引量:9
3
作者 郑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94-96,共3页
如何改进高校道德教育,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掌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特点及其现状,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积极作用。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促进党的... 如何改进高校道德教育,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掌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特点及其现状,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积极作用。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并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知情意行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5期100-102,共3页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逐渐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知、情、意、行在践行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大学生对职业道德认识和理解、培养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情感和责任感、磨...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逐渐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知、情、意、行在践行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大学生对职业道德认识和理解、培养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情感和责任感、磨练大学生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规范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意行 大学生 职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转变探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7,共2页
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变革,大学生就业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探讨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特点及转变原因,对于高校有效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就业制度变革 大学生 就业观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与公民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振霞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136,共3页
文章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和谐社会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可以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并论证了价值观培养与公民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同时探析了价值观教育在与公民教育融合时出现的误区。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价值观教育 公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行政法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苗正达 程楠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2期188-188,共1页
案例教学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不是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行政法教学中案例法的运用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在行政法教学的案例的选择应当必备的条件。
关键词 行政法教学 案例教学 法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8
作者 王恩亮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13期183-183,共1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许多问题,对于培养新时期优秀大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具有真才实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思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9
作者 何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2期215-215,共1页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当今热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加强大学生主体意识、形成全社会合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凤影 袁立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积极心理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有着诸多契合之处。将二者结合起来,已成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融入可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理念维度,拓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技术,... 积极心理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有着诸多契合之处。将二者结合起来,已成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融入可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理念维度,拓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技术,培育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理想的教育环境。但也应注意,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毕竟是一个"新生"产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相关理论方法尽快"本土化"等任务的完成,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读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朋 王忠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14-16,共3页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夙愿,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践行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国梦"是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的梦,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夙愿,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践行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国梦"是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的梦,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信仰危机弊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当提升"中国梦"的生活契合度,坚持主体性"中国梦"认知教育,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性德育的基本内涵及价值取向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忠孝 孙相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22-24,共3页
主体间性德育是以主体间性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从自身讲,它是对主体性德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主体间性德育关注人的关系性存在,是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教育活动。在主体间性德育过程中,人不但要追求自身的主体价值,也要理解其他主体的价值... 主体间性德育是以主体间性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从自身讲,它是对主体性德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主体间性德育关注人的关系性存在,是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教育活动。在主体间性德育过程中,人不但要追求自身的主体价值,也要理解其他主体的价值,建构其他主体的主体性,实现主体间的主体性价值。师生间的理解对话是主体间性德育的中介价值;回归生活世界是主体间性德育的终极价值;提高德育实效性是主体间性德育的基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生活世界 理解对话 生存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国启 张朋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就是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中,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大学校园为空间,以大学生和教师为参与主体,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数字化文化、信息化文化和群体文化,它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文化...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就是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中,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大学校园为空间,以大学生和教师为参与主体,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数字化文化、信息化文化和群体文化,它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文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有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实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价值,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必须坚持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认知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创新能力 文化环境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的构成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依江 徐晓风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0,共3页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边疆资源大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可分为自然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三种类型。对资源类型及其内涵加以系统的梳理,将有助于文化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和开发。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文化资源 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及其转换维度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国启 王忠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是其知识体系与理论建构的基本表达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也阐释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应当科学回应时代主题、满足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交织与渗透中体现强大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是其知识体系与理论建构的基本表达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也阐释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应当科学回应时代主题、满足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交织与渗透中体现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从话语思维、话语指向和话语功能等维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转换,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有助于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话语体系 理想意图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郝文斌 冯丹娃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9-141,共3页
针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化缺少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等问题,我国生态工业发展应加强生态文化和规划建设,加强生态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生态治理,加强政府... 针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化缺少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等问题,我国生态工业发展应加强生态文化和规划建设,加强生态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生态治理,加强政府管理能力和国家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 理论基础 实践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文化价值依据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爱军 董芳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3期48-51,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其自身如果要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同,那么它必须得具有自身的理论合理性。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不过,如果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进行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其自身如果要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接受与认同,那么它必须得具有自身的理论合理性。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不过,如果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进行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则主要具有中国文化价值模式与同类文化价值意识这两个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价值 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慧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70-73,83,共5页
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面临国内国际社会发展的较多困惑。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的发展需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体现这一时期意识形态与原有意识形态既继承又创新的发展特点,体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坚定性与包容性的统一、主导性与认同性的统一... 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面临国内国际社会发展的较多困惑。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的发展需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体现这一时期意识形态与原有意识形态既继承又创新的发展特点,体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坚定性与包容性的统一、主导性与认同性的统一、刚性与柔性的统一。针对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应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实现意识形态的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共享的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创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威性和合法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具有核心特征的共享价值体系,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特点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预测性与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意识形态 困惑 特点 发展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功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云 苗正达 王英喆 《继续教育研究》 2008年第10期93-95,共3页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当是法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一直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它对于塑造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发展能力,发...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当是法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一直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它对于塑造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发展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还有助于培育法律职业群体、净化社会法治环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因此,在法学专业学生的教育中,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贯串于法学教育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职业伦理 教育 功能 法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信体系中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制度建设的个案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白云 《征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70,共5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先试点、后在全国铺开的过程。上海是征信试点城市之一,在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上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先试点、后在全国铺开的过程。上海是征信试点城市之一,在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上海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的特点和经验,对我国征信立法和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体系 个人信用信息 法律保护 制度建设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