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哈尔滨市2016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郭新乔
万鲁河
杨旭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21,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3ZX07201007-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021)
-
文摘
利用2016年2月7-13日春节期间哈尔滨市11个监测站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春节期间6种主要污染物时空特征,并与非燃放期间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污染物的时空变化,同时结合气象降雪数据,探讨降雪天气对空气污染物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尔滨市春节期间空气污染物7 d平均浓度,PM_(2.5)、PM_(10)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为香坊区,NO_2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为阿城区,SO_2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为道外区,CO和O_3污染严重的区域为平房区;在除夕夜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PM_(2.5)、PM_(10)和SO_2浓度的短期影响极大,空气质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甚至成倍增长,在初一凌晨时浓度达到最大值,但对NO_2、CO和O_3的影响较小;烟花爆竹的燃放对空气中不同污染物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对气态污染物SO_2的贡献程度最大,其次,对大气粗颗粒物的贡献程度大于细颗粒物;降雪天气对空气污染物具有去除效应,其中,对大气粗颗粒物去除效应高于大气细颗粒物,而对气态污染物有较小影响。从空间上看,降雪天气对于城市边缘、城郊等区域的大气颗粒物的去除效应高于城市中心区域。
-
关键词
春节
烟花燃放
空气质量
时空变化特征
降雪
-
Keywords
Spring Festival
setting off fireworks
air quality
spatio-temporal changes
snowfall
-
分类号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8
- 2
-
-
作者
陈晓红
万鲁河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50-1457,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548
41171021)
+4 种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C023)
哈尔滨师范大学科技发展预研项目(11XYG-0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2329110001)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022)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0td10)资助
-
文摘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受到人类活动高强度干扰,要实现耦合的协调发展与脆弱性的减少需要一定内外力的强力支撑。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脆弱性与协调性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协调性与脆弱性是在自然条件与孕灾环境、人口素质与城市文明、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与管理科学、系统自身的恢复力等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通过挖掘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之间的的宏观作用机制,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为提高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
关键词
城市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
脆弱性
协调性
作用机制
-
Keywords
the urbaniz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ordinated system
vulnerability
coordination
interactive mechanism
-
分类号
F253.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三种温带森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31
- 3
-
-
作者
李娜
张雪萍
张利敏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236-6245,共10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7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0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33)
-
文摘
对帽儿山3种典型森林群落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连续6个月的野外调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3604只,隶属于3门6纲17目50科。其中正蚓科(Lumbricidae)、线蚓科(Enchytraeidae)和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为优势类群,常见类群11类。结果表明:(1)水平分布上,密度和生物量红松人工林最高,其次为硬阔叶林,蒙古栎林最少;类群数硬阔叶林最多,蒙古栎林最少;香农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为蒙古栎林最高,红松人工林最低;优势度指数与两者相反;均匀度指数蒙古栎林最高,硬阔叶林最低;(2)垂直分布上,个体密度、类群数及生物量均差异显著(P<0.001)。3个样地大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表聚性明显;类群数红松人工林自凋落物层向下减少,硬阔叶林和蒙古栎林0—10 cm最多;生物量在0—10 cm土层最大;香农指数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优势度指数则相反;(3)在时间变化上,5月和10月个体密度和类群数较多,9月生物量最大;香农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差异显著(P<0.01),其他指数各月间无明显差异;(4)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上,总有机碳含量与类群数、个体密度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容重与香农指数显著负相关;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大型土壤动物与环境相关性不同。
-
关键词
大型土壤动物
森林生态系统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时空分布
-
Keywords
soil macro-faunas
forest ecosystem
community structure
diversity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S718.6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