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抗传统的精神探险——于坚诗歌的艺术策略 |
罗振亚
吴井泉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2
|
性格倾向与外语口语成绩相关性的实验报告 |
王凤英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3
|
“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 |
傅道彬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4
|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概观 |
罗振亚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5
|
转变传统观念 更新教学模式——论高师历史教学改革 |
张正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6
|
俄罗斯现行学位体系中的硕士学位 |
王凤英
李申申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7
|
高师院校学生微格训练中“说课”问题探讨 |
苏继红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8
|
关于“人造美女” |
陈一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9
|
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对策研究 |
张洪恩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0
|
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
印文霞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1
|
《周易》中的婚恋短歌及婚姻家庭观念 |
侯敏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2
|
高师学生素质结构及其构建 |
殷启翠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3
|
感悟与发现: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
郭韧希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4
|
试论建国前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造性贡献 |
曲广华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5
|
中日善后五厘借款息票案之交涉(1921—1927) |
伍启杰
王继庆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6
|
烛照诗史的理性之光——评罗振亚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 |
刘小微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7
|
杜甫诗歌审美意象的新变 |
邹进先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8
|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培训的策略 |
苏继红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9
|
谈西田伦理学中的东西方文化因子 |
吴玲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关于世界史学科领域拓展的探讨 |
于春苓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