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抗传统的精神探险——于坚诗歌的艺术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振亚 吴井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8-171,共4页
于坚坚持以口语化作为诗歌理念和创作追求,在文本实践中拒绝隐喻,主张回到事物与存在现场,并采用了客观化、戏剧化的零度抒情的艺术方式,对抗包括朦胧诗在内的传统诗歌艺术,构成了一次诗歌革命。
关键词 口语化 创作理念 存在现场 零度抒情 于坚 诗歌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格倾向与外语口语成绩相关性的实验报告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凤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9-160,共2页
文章借助心理语言学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高校外语专业60名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的性格倾向测定,初步探讨了性格倾向对外语学习者口语成绩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口语成绩与性格倾向的关系不大。
关键词 性格倾向 口语成绩 相关性 心理语言学 实验报告 高校 外语专业 学习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 被引量:6
3
作者 傅道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兴”是古典诗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批评术语。“兴”是源于以祭坛为中心的原始艺术活动,是一种古老的诗歌类型,因此它具有原型的历史意义。从艺术的诗之“兴”到思想的“诗可以兴”,表现出中国文化思、诗交融的特点。孔子提出的“诗可... “兴”是古典诗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批评术语。“兴”是源于以祭坛为中心的原始艺术活动,是一种古老的诗歌类型,因此它具有原型的历史意义。从艺术的诗之“兴”到思想的“诗可以兴”,表现出中国文化思、诗交融的特点。孔子提出的“诗可以兴”是礼乐背景下的一种用诗方式,是“感发志意”和“引譬连类”的思想拓展方式,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思想延伸路线。古典诗学是建立在“兴于诗”的理论基础上的,从文学发生的感兴出发,到艺术表现的兴象思想反映的兴寄和审美欣赏的兴味,都反映着兴的诗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 比显而兴隐 诗可以兴 兴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概观 被引量:5
4
作者 罗振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6,共9页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有清晰的运动轨迹 ,它在每个时段里都信守着自己的走向 ,同时又都注重内视性、纯粹性、向现实主义归依 ;它不仅来自现实土壤的艰难的孕育 ,更是融会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派诗歌后产生的文学现象 ;它虽然命运不佳 ...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有清晰的运动轨迹 ,它在每个时段里都信守着自己的走向 ,同时又都注重内视性、纯粹性、向现实主义归依 ;它不仅来自现实土壤的艰难的孕育 ,更是融会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派诗歌后产生的文学现象 ;它虽然命运不佳 ,但是其存在本身已经证明了人与文的双重自觉 ,其内在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折射了 2 0世纪时代风云的变幻 ,其形式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新诗的艺术品位 ,其从纯到不纯的位移 ,丰富、深化了现实主义艺术内涵 ,充满了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潮 审美走向 古典诗歌 西方现代派 历史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传统观念 更新教学模式——论高师历史教学改革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正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5-156,共2页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话题,文章是探讨高师历史教学的改革。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强调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从注重识记知识,转变为注重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学习活动;从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的...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话题,文章是探讨高师历史教学的改革。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强调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从注重识记知识,转变为注重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学习活动;从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和创造性的学习等等。力图从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方法,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等方面入手,提高高师历史教学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考试考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现行学位体系中的硕士学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凤英 李申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96,共4页
随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作为"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之一的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与欧洲的教育体系接轨,俄罗斯恢复了硕士培养和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硕士学位在当今已经逐渐成为俄罗斯高等教... 随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作为"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之一的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体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与欧洲的教育体系接轨,俄罗斯恢复了硕士培养和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硕士学位在当今已经逐渐成为俄罗斯高等教育学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公众的认可,成为与俄罗斯传统的专家学位并列的另一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中的第二级学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学位体系 硕士学位 博洛尼亚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学生微格训练中“说课”问题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苏继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86,共2页
文章阐述了高师院校学生开展说课活动的意义、说课的具体内容以及说课与备课等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说课的作用,努力提高未来人民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 说课 微格训练 教学手段 教学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造美女” 被引量:4
8
作者 陈一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人造美女” 文章标题 语言规范 语言伦理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洪恩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8-49,共2页
充分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关键,需要教育者树立新的理念,改进教学,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使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工程 创新教育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被引量:3
10
作者 印文霞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66,共2页
师范类高校的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践教学是指校内的实验、训练指导和校外的实习实践。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师范类高校应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 师范类高校的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践教学是指校内的实验、训练指导和校外的实习实践。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师范类高校应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中的婚恋短歌及婚姻家庭观念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8-170,共3页
《周易》卦爻辞短歌形式简单,艺术质朴,其中21首婚恋短歌涉及恋爱、求婚、迎娶、成婚、持家、纳妾几个方面,反映了古人的婚姻家庭观念,表述简洁自然,于粗糙中见真实,为考察《周易》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关键词 《周易》 卦爻辞短歌 婚恋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学生素质结构及其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启翠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2-84,共3页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高师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必须作出调整和改革,以期在新的基点上构建高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使之成为...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高师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必须作出调整和改革,以期在新的基点上构建高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使之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大学生 素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悟与发现: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韧希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应试教育导致语文教学人文底蕴流失,学生阅读兴趣索然,阅读欣赏能力低下。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人文性的视角出发,把握阅读欣赏的整体生命系统,感悟发现文学美的特质,获得思想情感和艺术境界的提升,构建和谐健康的精神世界,是大语... 应试教育导致语文教学人文底蕴流失,学生阅读兴趣索然,阅读欣赏能力低下。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人文性的视角出发,把握阅读欣赏的整体生命系统,感悟发现文学美的特质,获得思想情感和艺术境界的提升,构建和谐健康的精神世界,是大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文章着力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感知 理解 欣赏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建国前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造性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广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9,共3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展背景,然后分析了中华职教社在转变传统教育的办学方向、提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方针和教学原则等方面做出的创造性贡献。
关键词 中华职业教育社 职业教育 黄炎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善后五厘借款息票案之交涉(1921—1927)
15
作者 伍启杰 王继庆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5-188,共4页
民国初年,中日善后五厘借款息票案交涉的主要分歧是,日本正金银行已支付息票的来源是否合法、能否发生一款两付以及如何解释善后五厘借款合同的有关条款。交涉的结果是日本同意归还擅自扣留的盐余资金,中国允许分期支付给正金银行五厘... 民国初年,中日善后五厘借款息票案交涉的主要分歧是,日本正金银行已支付息票的来源是否合法、能否发生一款两付以及如何解释善后五厘借款合同的有关条款。交涉的结果是日本同意归还擅自扣留的盐余资金,中国允许分期支付给正金银行五厘息票款。后来,中国政府通过海关总税务司追回了此项息票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后借款 五厘息票 中日交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烛照诗史的理性之光——评罗振亚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
16
作者 刘小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罗振亚 书评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 现代主义诗歌 诗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诗歌审美意象的新变
17
作者 邹进先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杜诗在审美意象营造上最重要的创变是改变盛唐诗歌意象通常呈现的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和谐平衡的形态 ,重主观感觉 ,突出抒情主体对客观物象的独特感觉、直觉印象、情感意态 ,创造出新鲜、独特乃至变形的审美意象和意象组合 ,给人以... 杜诗在审美意象营造上最重要的创变是改变盛唐诗歌意象通常呈现的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和谐平衡的形态 ,重主观感觉 ,突出抒情主体对客观物象的独特感觉、直觉印象、情感意态 ,创造出新鲜、独特乃至变形的审美意象和意象组合 ,给人以全新的艺术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象 主观感觉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培训的策略
18
作者 苏继红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76,共2页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和质量如何,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培训,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环境 教师培训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西田伦理学中的东西方文化因子
19
作者 吴玲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9,共5页
西田几多郎的伦理学,既吸纳了以格林为代表的西方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中的意志、行为、至善等基本概念,又与东方的佛教、儒家的阳明学和日本的武士道有明显的一脉相承关系。因此,从伦理学角度研读西田几多郎对东西方文化的吸收与取舍,有... 西田几多郎的伦理学,既吸纳了以格林为代表的西方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中的意志、行为、至善等基本概念,又与东方的佛教、儒家的阳明学和日本的武士道有明显的一脉相承关系。因此,从伦理学角度研读西田几多郎对东西方文化的吸收与取舍,有助于我们解读近代日本思想界对待西方文化和东方传统的独特方式。实际上,西田在借用西方伦理学概念论述其伦理学基本命题之后,在最终构筑伦理学时,仍要依据东方式思维。在论述国家主权的问题上,西田最终回到了日本式思维方式上来,即不是把对象当作理来崇敬,而是把它当作神来信仰。西田伦理学与其说是“世界主义”的,不如说是国家主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田伦理学 国家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世界史学科领域拓展的探讨
20
作者 于春苓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4-135,共2页
时代的变迁和学术的演进,对现存传统的世界史学科结构提出了挑战。在新世纪日新月异发展的形势下,研究与探讨世界史学科领域拓展问题,文章认为既是世界通史教学改革的必需,也是世界史学科生存的必要,更是世界史学科发展趋势所必然。
关键词 世界史 学科领域 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