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冷战思维”对中苏关系发展影响的历史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罗珍 朱玉文 《北方论丛》 CSSCI 199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关于中苏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 ,史学界多数论者将其看作是中苏双方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解问题产生分歧 ,最终导致双方关系的紧张。本文从二战后国际关系结构变化及中苏双方对此所持的态度入手 ,深刻地反思了中苏关系的曲折进程。认... 关于中苏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 ,史学界多数论者将其看作是中苏双方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解问题产生分歧 ,最终导致双方关系的紧张。本文从二战后国际关系结构变化及中苏双方对此所持的态度入手 ,深刻地反思了中苏关系的曲折进程。认为 :“冷战思维”的安全模式是苏联想控制中国的内外政策并导致中苏关系曲折发展的关键 ;而中国未能及时摆脱“冷战思维”安全观也是原因之一。以此警诫世人 ,在处理国家间关系问题时 ,必须摈弃“冷战思维”,反对集团政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冷战思维 一边倒 中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民主改革与日本现代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尹秀芝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4期111-115,共5页
1945年8月至1951年9月,美国在对日本单独占领时期,采取强硬措施,对日本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不仅消除了来自日本的战争威胁,使日本成为一支和平力量,更重要的是还消除了日本社会自明治维新以来一... 1945年8月至1951年9月,美国在对日本单独占领时期,采取强硬措施,对日本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不仅消除了来自日本的战争威胁,使日本成为一支和平力量,更重要的是还消除了日本社会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顽固存在的二元结构———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从而使日本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民族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过美国的改造,战后日本最终与中世纪一刀两断,跨入现代国家的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改革 解散财阀 日本国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精神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英民 《北方论丛》 CSSCI 1994年第3期35-39,共5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精神刘英民读马克斯·韦伯的书,有一个问题经常在脑海中萦回:既然新教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曾一度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能不能也借助伦理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精神刘英民读马克斯·韦伯的书,有一个问题经常在脑海中萦回:既然新教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曾一度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能不能也借助伦理呢?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学,而儒学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伦理 伦理精神 “五常” 社会主义商业伦理 儒家伦理文化 华民族 价值意义 商品经济 真性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基雅维里主义”辨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则荣 《北方论丛》 CSSCI 1992年第5期78-81,共4页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1469——1527年)是意大利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在历史上是个有重大争议的人物。16世纪中期以后,马基雅维里在欧洲遭到普遍的反对。
关键词 马基雅维里主义 资产阶级 16世纪 政治家 意大利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产阶级在世界中古史的作用和地位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泽荣 《北方论丛》 CSSCI 1999年第1期54-57,共4页
资产阶级产生于西欧中世纪的城关市民。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中,这是一个非常革命的阶级,既表现了无畏的斗争精神,又具有灵活而准确的斗争策略,对它在西欧这一时期的作用和地位,人们应给予校以往更高的评价,这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关键词 市民 资产阶级 中世纪 历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密约》是不平等条约吗?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珍 《北方论丛》 CSSCI 1997年第6期85-89,共5页
关于《中俄密约》的性质,史学界一致认为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李鸿章签订此约是卖国行为。本文则认为此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李鸿章是代表清政府签约。从缔约背景上看,《密约》并非不平等条约,因为当时俄国既没有对中国发动战争... 关于《中俄密约》的性质,史学界一致认为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李鸿章签订此约是卖国行为。本文则认为此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李鸿章是代表清政府签约。从缔约背景上看,《密约》并非不平等条约,因为当时俄国既没有对中国发动战争,也没有以武力相威胁,而是清政府根据甲午战后面临的国际局势,主动自愿与俄签约,这与不平等条约签订背景截然不同。从《密约》的内容上看,更进一步说明了条约是中俄双方针对日本所签订的军事同盟互助条约,其性质是平等的。而以《密约》签订后产生的客观效果来判定其性质是不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密约》 平等 李鸿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不是束缚而是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从汉宋二朝儒学与科技同时涌现高潮谈起
7
作者 刘英民 《北方论丛》 CSSCI 1991年第2期11-15,共5页
近年来,学术界许多论者认为,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束缚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从而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起码在汉宋二朝不是这样。本文仅以汉宋二朝儒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来论证儒学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 近年来,学术界许多论者认为,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束缚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从而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起码在汉宋二朝不是这样。本文仅以汉宋二朝儒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来论证儒学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究竟是起了束缚作用,还是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 儒学 汉宋 中国传统文化 科技发展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
8
作者 贾春雷 贾九斌 《继续教育研究》 1997年第1期45-46,共2页
中共中央第十四届第六次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这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更具有其战略意义.教育好青年,重要地要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 中共中央第十四届第六次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这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更具有其战略意义.教育好青年,重要地要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大学生是广大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青年中的精英部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反映我国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但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大学生在基础文明方面表现的不尽人意.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提高他们的素质,尤其是基础文明方面的素质,关系到今后国家青年一代的风貌,这对于我们高等师范学校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础文明教育 高等师范院校 跨世纪人才素质 高等师范学校 应试教育 自我管理 战略意义 学生基础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