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例新生儿深部真菌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延复 赵振武 +8 位作者 于东海 周莉 韩晓佳 孙东海 王淑春 李梅 赵惜霜 傅建群 章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5-86,共2页
本文分析我院22例新生儿深部真菌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引起真菌病的菌种有毛霉菌、念珠球菌属、小圆形酵母样菌、曲菌等。以血管炎、管壁坏死、化脓性病变、肉芽肿形成及真菌侵袭部位出血坏死改变为主要病理变化。资料表明,17例可能为原发... 本文分析我院22例新生儿深部真菌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引起真菌病的菌种有毛霉菌、念珠球菌属、小圆形酵母样菌、曲菌等。以血管炎、管壁坏死、化脓性病变、肉芽肿形成及真菌侵袭部位出血坏死改变为主要病理变化。资料表明,17例可能为原发性,5例继发于其他疾病。并认为胸腺变化符合继发性胸腺萎缩改变,该变化可直接影响患儿免疫功能。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提示临床对疑似病例应早期诊断,当血培养阴性时,亦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深部 新生儿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与小儿肠炎临床表现的研究:附62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宁芬 温世昌 +1 位作者 王建新 赵雁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1-152,共2页
我院于1987年10月~1988年1月、1988年10月~1989年1月从144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轮状病毒RNA阳性62例(占43%),其中短型18例(占29%),长型44例(占71%)。前一时间流行的轮状病毒以短型(93.8%)为主;后一时间以长型(93.5%)为主。表明哈尔滨地区... 我院于1987年10月~1988年1月、1988年10月~1989年1月从144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轮状病毒RNA阳性62例(占43%),其中短型18例(占29%),长型44例(占71%)。前一时间流行的轮状病毒以短型(93.8%)为主;后一时间以长型(93.5%)为主。表明哈尔滨地区小儿肠炎约近半数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发热率短型高于长型;呼吸道感染及粪便脂肪球的出现率长型高于短型。由于此两型常同时流行,故在研制疫苗或免疫抗体时应以混合型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肠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