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北小卷蛾生物学的初步研究(鳞翅目:卷蛾科)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严善春
方三阳
刘友樵
刘宽余
王朝孟
陈秀玲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
乌尔旗汗森防站
哈尔滨市第十六中学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9-23,共5页
-
文摘
1988—1989年,在内蒙古东部乌尔旗汗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天然林内,对危害落叶松球果的卷蛾进行了定点观察,并在库都尔、吉文、阿里河等邻近地区进行了该卷蛾种群数量调查。经鉴定该卷蛾为东北小卷蛾Cydia illutana dahuricolana(V.I.Kuznetzov),是我国新记录。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东北小卷蛾一年发生一代,以蛹越冬。对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对生活习性、危害、不同地区种群数量的差异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
关键词
东北小卷蛾
生物学
害虫
卷蛾科
-
Keywords
Cydia illutana dahuricolana
Biology
-
分类号
S763.420.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樟子松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曹积服
王红梅
曹志勇
李丽曼
田成玉
-
机构
黑龙江省旅游学校
齐齐哈尔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省林业设计院
哈尔滨市第十六中学校
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14,共2页
-
文摘
樟子松小孢子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发育成含有雄配子———精子的雄配子体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在哈尔滨地区小孢子母细胞每年于 5月 6日左右形成 ,然后进行减数分裂并形成小孢子。每个小孢子陆续分裂出第一原叶细胞、第二原叶细胞、管细胞和生殖细胞。发育成熟的花粉粒于 5月 2 2~ 6月 2日进入传粉期。花粉管经过萌发 ,管核进入花粉管。次年 5月~ 6月 15日 ,精原细胞进入花粉管并分裂成两个精子 ,6月 15~18日前后进行受精作用。
-
关键词
樟子松
小孢子
发生
雄配子体
形成过程
母细胞
减数分裂
花粉粒
传粉期
花粉管
精原细胞
-
Keywords
Pinus sylvestris var. mogolica
Microspore
Microgametophyte
Development
-
分类号
S791.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