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淑芝 徐倩 +2 位作者 武金玉 严昆 吴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109例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9例肝转移癌患者中,单发31例(31/10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109例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9例肝转移癌患者中,单发31例(31/109,28.44%),多发78例(78/109,71.56%);肝转移病灶来源于结直肠、肺、乳腺、胃、胰腺、卵巢及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共198个肝转移癌病灶中,直径<3cm者151个(151/198,76.26%),直径≥3cm者47个(47/198,23.74%)。治疗后1个月,187个(187/198,94.44%)病灶完全灭活,11个(11/198,5.56%)病灶存在残余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2%(7/109)。结论对于非手术适应证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相对安全、有效,短期内可局部控制肝内转移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术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胆囊实性病变:与常规超声、增强CT/MRI对比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仲一 吴薇 +5 位作者 严昆 杨薇 高文 丛悦 武金玉 陈敏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5期302-305,共4页
目的评价CEUS鉴别胆囊实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超声(US)、增强CT/MRI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胆囊实性病变患者的CEUS、US、增强CT/MRI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中,胆囊癌32例,胆囊腺瘤局灶恶... 目的评价CEUS鉴别胆囊实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超声(US)、增强CT/MRI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胆囊实性病变患者的CEUS、US、增强CT/MRI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中,胆囊癌32例,胆囊腺瘤局灶恶变2例,胆囊恶性黑色素瘤1例,胆泥3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腺肌症1例,胆囊炎2例;恶性病变共35例,良性病变共14例。US、CEUS与增强CT/MRI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71.43%、87.75%、89.80%。US与CEUS间(P=0.039)、US与增强CT/MRI间(P=0.020)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US与增强CT/MRI间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不同检查方法间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优于US,与增强CT/MRI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转移癌射频消融治疗方案制定--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薇 吴洁 +5 位作者 武金玉 严昆 杨薇 李荣杰 张仲一 陈敏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转移癌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经皮RFA治疗的肝转移癌共267例485灶为本研究对象。其中180例251灶RFA治疗前行CEUS检查并确定RFA治疗方案(CEUS组),另87例234灶为RF...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转移癌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经皮RFA治疗的肝转移癌共267例485灶为本研究对象。其中180例251灶RFA治疗前行CEUS检查并确定RFA治疗方案(CEUS组),另87例234灶为RFA治疗前未行CEUS检查(对照组)。两组病例的各项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采用增强CT或(和)MRI、CEUS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定期随访判断疗效。结果 CEUS组中,25.1%(63/251灶)的CEUS测值较常规超声增大3 mm以上;8.8%(22/251灶)CEUS后显示清晰;造影后发现新病灶41灶。RFA治疗后,肿瘤早期灭活率CEUS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2%(239/251灶)、92.7%(217/234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CEUS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4%(31/251)、19.7%(46/234)(P<0.05)。局部复发时间CEUS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转移癌经皮RFA治疗前行CEUS检查有助于准确判断病灶大小及数目,制订有效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肿瘤早期灭活率、降低复发新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对比剂 肝转移癌 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影像融合虚拟导航联合CEUS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新生或复发病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倩 林淑芝 +5 位作者 董士佳 武金玉 杨薇 吴薇 严昆 陈敏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影像融合虚拟导航系统(RVS)联合CEUS引导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111例因HCC接受RFA治疗、且治疗后发现新生或复发病灶患者,对其中78例患者的86个病灶(77个新生病灶和9个复发病灶)... 目的探讨实时影像融合虚拟导航系统(RVS)联合CEUS引导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111例因HCC接受RFA治疗、且治疗后发现新生或复发病灶患者,对其中78例患者的86个病灶(77个新生病灶和9个复发病灶)行经RVS联合CEUS定位引导RFA治疗(RVS联合CEUS组);对另外33例患者的38个病灶(26个新生病灶和12个复发病灶)行CEUS定位引导RFA治疗(对照组)。计算并比较两组的准确定位率、灭活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 RVS联合CEUS组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病灶84个(84/86,97.67%),对照组25个(25/38,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FA治疗后1个月,RVS联合CEUS组的病灶灭活率为95.35%(82/86),高于对照组[76.31%(29/38),P=0.003];RVS联合CEUS组病灶局部复发率为8.14%(7/86),明显低于对照组[36.84%(14/38),χ~2=15.434,P<0.001)。结论 RVS联合CEUS引导可有效提高RFA对于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准确定位率和早期灭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融合导航系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US评价肝癌射频治疗后的局部进展:与初发肝癌的自身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倩 杨薇 +5 位作者 武金玉 严昆 王凇 白静 吴薇 陈敏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局部进展病灶的CEUS灌注特征,并与初发HCC的CEUS灌注模式进行自身对照比较。方法收集本院RFA治疗后,经随访发现局部进展病灶并于治疗前后均接受CEUS检查的HCC患者33例。比较初发病灶与RF...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局部进展病灶的CEUS灌注特征,并与初发HCC的CEUS灌注模式进行自身对照比较。方法收集本院RFA治疗后,经随访发现局部进展病灶并于治疗前后均接受CEUS检查的HCC患者33例。比较初发病灶与RFA治疗后局部进展病灶CEUS灌注特征,包括增强时相、荷瘤血管、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增强过程、廓清时相、内部坏死等。结果 RFA治疗后局部进展病灶100%(33/33)呈动脉期或门静脉期增强,96.97%(32/33)呈实质或延迟期廓清,与初发病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特征比较:HCC初发病灶多见荷瘤血管(29/33,87.88%)、增强形态规整(27/33,81.82%)、边界清(26/33,78.79%);增强过程以周边至中心多见(18/33,54.55%),部分病灶出现内部坏死(9/33,27.27%)。RFA后局部进展病灶多见无荷瘤血管(20/33,60.61%)病灶、增强形态不规则(31/33,93.94%)、边界不清(27/33,81.82%);增强模式以整体增强多见(19/33,57.58%),内部坏死相对少见(2/33,6.06%)。结论 RFA后局部进展病灶造影灌注特征具有特殊表现,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局部进展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多普勒显像在软组织实性肿块血供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郑秀兰 隋慧珍 +1 位作者 冯惠扬 张宏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9-480,共2页
目的 探讨能量多普勒显像 (PDI)对软组织实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CDFI、PDI技术检查 45例软组织实性肿块病人 ,分析CDFI、PDI血流检出率及血流信号分级。结果  45例软组织实性肿块中良性肿块 2 4例 ,恶性肿瘤为 2 1例 ,PDI血... 目的 探讨能量多普勒显像 (PDI)对软组织实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CDFI、PDI技术检查 45例软组织实性肿块病人 ,分析CDFI、PDI血流检出率及血流信号分级。结果  45例软组织实性肿块中良性肿块 2 4例 ,恶性肿瘤为 2 1例 ,PDI血流检出率高于CDFI ,P <0 0 1 ;以血流信号Ⅱ~Ⅲ级判断为恶性肿瘤 ,0~Ⅰ级判断为良性肿块 ,PDI、CDFI对良恶性肿瘤鉴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且PDI假阴性为 0 ,CDFI假阴性为 1 9 0 %。结论 PDI血流敏感性高于CD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实性肿块 能量多普勒显像 彩色多普勒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桂芝 张淑清 +2 位作者 徐爱哲 冷风芹 赖婷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6期434-435,共2页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董桂芝①张淑清徐爱哲冷风芹②赖婷妹③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往一直以血浆中尿素氮及肌酐的浓度增加为主要依据,以X线肾排泄造影及肾图来确诊。但上述各种检查,均其有创伤性。彩色多普勒血流...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董桂芝①张淑清徐爱哲冷风芹②赖婷妹③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往一直以血浆中尿素氮及肌酐的浓度增加为主要依据,以X线肾排泄造影及肾图来确诊。但上述各种检查,均其有创伤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彩色多普勒 血流显像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