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河流治理水生态功能两级分区研究--以哈尔滨市蚂蚁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巍 高青峰 +1 位作者 白音包力皋 陈文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94-401,共8页
面向中小河流生态治理需求,阐述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内涵,对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基于Arc GIS空间分析平台,以哈尔滨市为对象,考虑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因素,划分了哈尔滨市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分析了蚂蚁河水生态服务功能和... 面向中小河流生态治理需求,阐述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内涵,对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基于Arc GIS空间分析平台,以哈尔滨市为对象,考虑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因素,划分了哈尔滨市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分析了蚂蚁河水生态服务功能和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径流深、坡度、地均GDP和水功能区指标,参照子流域及行政边界,划分了蚂蚁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二级分区。根据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结果,提出了哈尔滨市及蚂蚁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与保护方向,为该区域水陆一体化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功能分区 水生态管理 分区指标体系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系结构形态演变特征分析——以哈尔滨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高青峰 郭胜 +3 位作者 阙志夏 郭丹丹 刘东 朱伟峰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61,共8页
为研究哈尔滨主城区河网水系结构复杂性和水系连通性变化特征,本文根据哈尔滨主城区2006年和2015年的数据资料,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采用Horton定律计算研究区域内10条沟、渠的水系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分析,10年来,哈尔滨主... 为研究哈尔滨主城区河网水系结构复杂性和水系连通性变化特征,本文根据哈尔滨主城区2006年和2015年的数据资料,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采用Horton定律计算研究区域内10条沟、渠的水系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从时间尺度分析,10年来,哈尔滨主城区河网水系结构复杂性降低,其中水系结构指标中的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分别减少19.34%和39.31%;从空间尺度分析,间接与松花江相连的沟、渠和直接与其相连的沟、渠的结构复杂性相比,变化更为显著。采用水系连通性指标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哈尔滨主城区水系连通性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出,2015年哈尔滨主城区水系连通性与2006年相比,结点数和河链数分别减少14.3%和18.9%;而空间尺度上,直接与松花江相连的沟、渠的结点数和河链数均大于间接与其相连的沟、渠。上述研究结果对今后哈尔滨主城区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主城区 河网水系结构复杂性 河网水系连通性 水系结构形态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汇入支流水质污染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高青峰 郭胜 +5 位作者 阙志夏 宋梓菡 崔嵩 付强 刘东 李天霄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7,共12页
为了解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汇入支流水质污染现状,以一级支流发生渠、马家沟、何家沟和运粮河为研究对象,监测分析枯水期、丰水期DO、CODcr、BOD5、TP和TN等主要水质,应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域水质污染... 为了解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汇入支流水质污染现状,以一级支流发生渠、马家沟、何家沟和运粮河为研究对象,监测分析枯水期、丰水期DO、CODcr、BOD5、TP和TN等主要水质,应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域水质污染状况,揭示水质指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污染较严重,约76.0%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为Ⅴ类及以上,47.9%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及以上;时空分布差异性明显,水体污染程度枯水期>丰水期,其中发生渠、马家沟、何家沟污染情况体现为中、上游>下游,运粮河污染情况体现为中游>上游和下游,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业废水、集中式排污口的污水排放、农田径流。研究结果为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河流管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 汇入支流 水质污染评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宋秋波 丁菊莺 +1 位作者 游进军 高青峰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共9页
针对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中存在的地域特点突出、管理需求多样和实施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以合理评价和科学指导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管理为目标,开展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相关研究。在分析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阐述了... 针对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中存在的地域特点突出、管理需求多样和实施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以合理评价和科学指导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管理为目标,开展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相关研究。在分析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开展评价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了评价指标并形成可选性指标库,研究了各指标的内在涵义和特点,确定了指标选用的原则和方法,将指标分为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提出了开展具体评价时指标选用的技术流程。从多种类型综合评价方法中选择了ANP-FCE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选择滦河流域的引滦水量分配方案作为典型实例,对指标库进行了适配甄选,开展了典型方案实施情况评价,结果显示为良趋于优,表明总体执行情况较好,并结合评价结果为水资源管理部门下一步更好地改进调度方式和组织方案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指标库中各指标在实际评价中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涵盖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的核心要素,提出的评价方法科学适用,评价结果符合流域实际。研究成果对管理部门更好地改进水量分配方案的组织实施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分配方案 组织实施管理 指标体系 评价 ANP-FCE 水资源优化配置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什河某支流河岸带植物群落多样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高青峰 王欣 +1 位作者 陈文学 阙志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4-240,共7页
本文对阿什河某支流不同区域河岸带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差异进行了研究。从α多样性上来看,上游和中游河岸带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差异不显著,下游丰富度指数明显低于中上游;从稳定性上来看,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为下游<中游&... 本文对阿什河某支流不同区域河岸带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差异进行了研究。从α多样性上来看,上游和中游河岸带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差异不显著,下游丰富度指数明显低于中上游;从稳定性上来看,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为下游<中游<上游;草地早熟禾为本流域中各区域河岸带植被的优势种群,上游受外界影响及水力冲刷较小,植物有向陆生演替的趋势,下游受外界影响及水力冲刷较大,植物有向水生及耐冲刷物种演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什河 河岸带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区域土壤侵蚀定量估算及空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高青峰 郭胜 +2 位作者 宋思铭 阙志夏 李天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4-223,共10页
针对哈尔滨市主城区水土流失问题,以土壤侵蚀估算与评价为目标,采用RUSLE模型,依托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影响区域尺度土壤侵蚀因子,包括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植被覆盖度和水土保持特性等,定量估算了哈尔滨市主城区8个流域的... 针对哈尔滨市主城区水土流失问题,以土壤侵蚀估算与评价为目标,采用RUSLE模型,依托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影响区域尺度土壤侵蚀因子,包括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植被覆盖度和水土保持特性等,定量估算了哈尔滨市主城区8个流域的土壤侵蚀大小。在此基础上参考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并结合流域自身侵蚀状况,分析了哈尔滨市主城区土壤侵蚀特性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八个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范围为0~1 272.61 t·km-2·年-1,各流域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局部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土壤侵蚀;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是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哈尔滨市八大流域以微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次之,强烈侵蚀及极强烈侵蚀区很少,仅在运粮河流域存在极少的剧烈侵蚀区。研究成果可为哈尔滨市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USLE模型 定量估算 哈尔滨市 流域生态保护 水土保持 快速城市化 人类活动与用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