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处方应用三种葛根水煎液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徐蓓蕾 孙素琴 +5 位作者 张贵君 李文兰 王锐 张琰 金哲雄 松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0-804,共5页
中药是复杂的化学体系,建立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有助于中药水煎液的实时质量控制。葛根在处方中常用有三种,分别为粉葛、野葛和煨葛(葛根炮制品),且传统应用中多采用水煎煮的方式,因此,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二阶导数光谱(... 中药是复杂的化学体系,建立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有助于中药水煎液的实时质量控制。葛根在处方中常用有三种,分别为粉葛、野葛和煨葛(葛根炮制品),且传统应用中多采用水煎煮的方式,因此,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二阶导数光谱(SD-IR),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三种葛根水煎液进行快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FTIR和SD-IR光谱能够将粉葛水煎液明显区别于野葛和煨葛水煎液。经过2D-IR分析,发现野葛经过煨制后水煎液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二者在主要的自动峰和交叉峰的位置和强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1 800~1 300cm^(-1)范围内,野葛水煎液中最强的自动峰为1 556cm^(-1),次强峰为1 561cm^(-1),而在煨葛水煎液中最强自动峰为1 563cm^(-1),次强为1 572cm^(-1),再次为1 556cm^(-1)。另外,在野葛水煎液中出现了明显的1 536和1 634cm^(-1)自动峰,二者的强度相当。野葛及煨葛水煎液的2D-IR光谱中,出现的自动峰1 448和1 518cm^(-1)的相对强度有较大的差异。在野葛水煎液的2D-IR光谱中,交叉峰(1 518,1 561)和(1 518,1 563)cm^(-1)强于煨葛水煎液中相应峰。凭借2D-IR自动峰和交叉峰可以较直观地鉴别野葛和煨葛水煎液,并揭示二者相应各官能团的变化规律,能够为葛根在临床处方应用过程中,水煎液的快速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利用FTIR,SD-IR结合2D-IR的整体性和宏观指纹性,可以为中药等复杂体系的逐级鉴别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葛根水煎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