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审视与反思——以王宝洺案为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雪 农小雨 +1 位作者 王萍 刘文彬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1,共2页
介绍了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历史,并以王宝洺案为视角,审视了我国现行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在鉴定模式、鉴定资料真伪性、运用鉴定意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一元化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构建、鉴定资料真伪性决定权的归属、专家辅助人... 介绍了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历史,并以王宝洺案为视角,审视了我国现行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在鉴定模式、鉴定资料真伪性、运用鉴定意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一元化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构建、鉴定资料真伪性决定权的归属、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引入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损害鉴定 侵权责任法 专家辅助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江泽民党建理论的特色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素艳 郑世海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8-109,共2页
新时期江泽民的党的建设理论,是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略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研究和探讨新时期江泽民党的建设理论的特点,对于我们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 新时期江泽民的党的建设理论,是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略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研究和探讨新时期江泽民党的建设理论的特点,对于我们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使党真正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性 战略性 系统性 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进程中的执政党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国钧 裴国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庞大而复杂的艰巨任务。执政党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力量,应该而且必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率先推进自身的进一步现代化,才有资格、有能力推动和保证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因此,适应...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庞大而复杂的艰巨任务。执政党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力量,应该而且必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率先推进自身的进一步现代化,才有资格、有能力推动和保证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因此,适应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努力加快执政党自身现代化的建设,坚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实现指导思想现代化;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实现组织结构现代化;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加快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实现队伍素质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治理现代化 执政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信任危机及其克服路径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国华 公丕潜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而发生的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从人际信任到系统信任的转变过程。根植于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开始解体,而通行于陌生人社会的系统信任还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社会信任模式的变迁,... 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而发生的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从人际信任到系统信任的转变过程。根植于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开始解体,而通行于陌生人社会的系统信任还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社会信任模式的变迁,社会转型期出现法律信任危机。唯有建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综合性机制才能克服法律信任危机并进而建构起法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新型城镇化 法律信任 法律信任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考察
5
作者 张忠江 郑世海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0-92,共3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建设了一支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建设了一支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 ,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党的建设 伟大工程 历史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