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应用前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浩 巴好亮 +4 位作者 叶聪 王豪 沈永春 李国瑞 李艳青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71,共13页
随着“三深”(深空、深海、深地)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存在诸多技术联系,研究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将有利于助力“三深”技术发展。本文从对比深空与深海环境特征角度出发,揭示了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 随着“三深”(深空、深海、深地)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存在诸多技术联系,研究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将有利于助力“三深”技术发展。本文从对比深空与深海环境特征角度出发,揭示了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技术在压力、温度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进一步分别从结构安全性、复杂作业技术与装备、无人智能化与载荷小型化、试验场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前瞻性探索。分析发现,地外空间物理特征的多样性十分突出,部分热点星球的空间环境与深海环境存在较强的相似性,具体体现在压力及腐蚀环境等方面,这使得深海结构物的设计与防腐技术具备向深空探测领域的移植性;同时深空探测对于装备的复杂控制、无人自动化程度需求与深海装备的目标是一致的,具体的装备研制技术具备互换基础;海底火山区以及南极冰下湖存在非常明显的类地外空间特征,面向深空探测具备建立试验场的环境条件,可作为未来深海试验场以及深空探测新型试验技术的研究方向。综上所述,随着深海与深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者之间的技术互换以及跨域应用已经显现出较高的可能性,将深海工程技术充分地应用于深空探测领域,将助力我国深空探测装备更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工程 深空探测 结构安全性 作业装备 智能化与小型化 深海试验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水域应急搜救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
2
作者 谢鹏 赵文强 +8 位作者 胡卫建 李伟华 朱仲本 韩世林 白桂强 韩莉 朱笑然 李立 尚红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696,共9页
系统介绍了智能水域应急搜救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分析了智能救生圈、水面无人艇、缆控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机器人及底栖/两栖机器人等关键装备的应用现状及无人救援领域智能规划、导航、控制和感知等等核心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 系统介绍了智能水域应急搜救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分析了智能救生圈、水面无人艇、缆控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机器人及底栖/两栖机器人等关键装备的应用现状及无人救援领域智能规划、导航、控制和感知等等核心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域应急搜救装备将向无人化、集成化和多功能方向演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应急救援 智能水下装备 救援装备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鱼声纳相关技术发展及展望
3
作者 张志鑫 王枭雯 +1 位作者 倪雯楠 韩云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3,共4页
探鱼声纳是对渔业资源进行声学调查与评估的主要声学设备。其中,主动声纳凭借其独特优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同的探鱼声纳设备在声纳波束配置、信号频率成分发射等方面各具特色。探鱼声纳沿着信号处理、探测信号频率、波束装置3条... 探鱼声纳是对渔业资源进行声学调查与评估的主要声学设备。其中,主动声纳凭借其独特优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同的探鱼声纳设备在声纳波束配置、信号频率成分发射等方面各具特色。探鱼声纳沿着信号处理、探测信号频率、波束装置3条主线,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多频或宽带技术、多波束技术等紧密融合。国外探鱼声纳的整体水平较高、产品线丰富、功能集成化高,而国内成熟产品较少,在覆盖范围、功能集成度、探测清晰度与精度上均存在较大技术差距。目前,探鱼声纳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主动式全方位宽带多波束探鱼声纳,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鱼声纳 探测信号 波束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强化船用膜生物反应器除磷及磷回收
4
作者 施悦 王萍 +5 位作者 杨睿婷 白凤娇 盛恺 田伟坤 鲁正 黄佳怡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6,共8页
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受船舶空间和环境限制,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法存在局限性,同时磷在自然界中属于逐渐减少的有利资源。将自制铁碳微电解(ICME)填料与船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组成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磷... 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受船舶空间和环境限制,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法存在局限性,同时磷在自然界中属于逐渐减少的有利资源。将自制铁碳微电解(ICME)填料与船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组成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铁碳质量比为3∶1的ICME填料对磷的去除效果最好,系统出水能满足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标准MEPC.227(64)(TP<1 mg/L或去除率>80%)的要求。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ICME填料对磷的吸附过程。利用2%(质量分数)H_(2)SO_(4)和1 mol/L NaOH对填料进行解吸活化,利用鸟粪石(MAP)沉淀法可以回收解吸液中的磷,磷回收率大于50%,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验证了回收产品中含有磷。利用ICME填料与船用MBR组合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及回收,不仅为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提供了有益思路,也为其中的磷回收和防止海洋污染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生活污水 铁碳微电解填料 膜生物反应器 除磷 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层减阻技术对超大型油船阻力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伟民 苏玉民 +2 位作者 赵大刚 高适 钟祥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2-1089,共8页
为探究多排气孔的气层减阻技术对空气层特性及减阻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某超大型油船的缩尺模型进行气层减阻挖孔处理,基于RANS方法,采用SST k-ω模型、VOF模型对该模型不同工况下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喷气速率... 为探究多排气孔的气层减阻技术对空气层特性及减阻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某超大型油船的缩尺模型进行气层减阻挖孔处理,基于RANS方法,采用SST k-ω模型、VOF模型对该模型不同工况下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喷气速率、航速和吃水对该模型的静水阻力、气层厚度、气层形态的影响规律,得出减阻率与气层覆盖面积和吃水深度有直接关系的结论;模型在设计吃水和结构吃水获得了35%~50%的减阻率,压载航行获得了11%~32%的减阻率。数值结果表明:该气层减阻模型在设计吃水时低速航行应选择低速喷气,中高速航行应选择高速喷气;结构吃水时应保持低速喷气;压载吃水时低速航行可不喷气,中高速航行应低速喷气,即可达到较佳的减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层减阻 超大型油船 静水阻力 减阻率 气层厚度 气层覆盖面积 协同喷气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海深定压触发式序列保压采水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豪 周建玲 +2 位作者 张浩 林渊 陈家旺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6,共7页
针对深海特定层位海水样品的采集需求,研制了全海深压力触发式保压采水系统。系统设计工作压力为120MPa,包括采样模块、压力补偿模块、定压触发主控模块、供电单元等。系统还具备保压转移接口,以便后续在高压环境下对保压微生物样品开... 针对深海特定层位海水样品的采集需求,研制了全海深压力触发式保压采水系统。系统设计工作压力为120MPa,包括采样模块、压力补偿模块、定压触发主控模块、供电单元等。系统还具备保压转移接口,以便后续在高压环境下对保压微生物样品开展研究。首先对所研制的电动采样机构的密封特性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采样驱动器的选型,使得其最大可产生超过160 MPa的密封接触压力。根据样品回收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特性,对活塞式补偿器进行了设计,以提高样品的保压率。在120MPa高压环境下对保压采样系统进行了测试,样品保压率均在85%以上,能够实现定深采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海深 压力触发 精准保压 压力补偿 水体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三维杆状聚吡咯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7
作者 程亚杰 许子琛 +3 位作者 王强 魏浩 孙希平 王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6-231,共6页
本工作针对传统聚吡咯吸波材料微观形貌单一、阻抗失配的问题,通过改变聚合条件,采用一步法制备出四种不同微观形貌的聚吡咯(PPy-X),并使用同轴法测试其介电参数,进而计算出吸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MnO_(2)为氧化剂、甲基橙为表面活... 本工作针对传统聚吡咯吸波材料微观形貌单一、阻抗失配的问题,通过改变聚合条件,采用一步法制备出四种不同微观形貌的聚吡咯(PPy-X),并使用同轴法测试其介电参数,进而计算出吸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MnO_(2)为氧化剂、甲基橙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聚吡咯(PPy-C)吸波性能最佳,在样品厚度为2.5 mm处的最佳反射损耗达到-28.97 dB(11.20 GHz),在3 mm处其有效吸收带宽(EAB)达到4.32 GHz(6.88~11.2 GHz)。PPy-C优异的吸波性能源于阻抗匹配和极化损耗,其良好的阻抗匹配性能得益于使用以MnO_(2)为氧化剂、甲基橙为表面活性剂的氧化方法。PPy-C的极化损耗源于两方面:一方面,甲基橙掺杂引入了偶极子,造成了偶极极化;另一方面,PPy-C三维杆状结构与纳米颗粒之间的多重界面作用增强了材料的界面极化。这种聚吡咯微观形貌调控方法调整了电磁波在聚吡咯中的损耗机制,获得了更优异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形貌调控 吸波性能 介电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类高分子材料海洋失效行为的研究现状
8
作者 代佳佩 郝展辉 +2 位作者 周文君 张智嘉 魏浩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应用于海洋装备中的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存在过早失效的问题,如力学性能急剧下降、吸水率增加、微裂纹等,探明材料在海洋苛刻环境下的失效机理可以从源头上提出解决方法。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耐浅海和耐深海环境试验方法与相关标准;综述了... 应用于海洋装备中的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存在过早失效的问题,如力学性能急剧下降、吸水率增加、微裂纹等,探明材料在海洋苛刻环境下的失效机理可以从源头上提出解决方法。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耐浅海和耐深海环境试验方法与相关标准;综述了环氧树脂重防腐涂料、固体浮力材料和环氧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3种环氧类高分子材料在浅海和深海环境下的失效规律与机理;最后对环氧类高分子材料海洋失效分析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海洋环境 加速老化试验 失效行为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运动安稳期短期统计特性研究
9
作者 张云驰 段文洋 +1 位作者 黄礼敏 马学文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3-1033,共11页
舰载机起降、船舶燃油补给、船舶起重作业等海上作业对船舶的运动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在安稳期窗口内进行以确保作业安全。然而,在高海况下安稳期窗口的出现概率较低。因此,提前评估目标海域安稳期的概率对于海上作业的规划和部署至关... 舰载机起降、船舶燃油补给、船舶起重作业等海上作业对船舶的运动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在安稳期窗口内进行以确保作业安全。然而,在高海况下安稳期窗口的出现概率较低。因此,提前评估目标海域安稳期的概率对于海上作业的规划和部署至关重要。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船舶运动的统计特性建立了船舶运动概率模型,对安稳期短期统计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仿真数据对运动统计特征与运动幅值–周期联合统计特征进行验证,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随后对安稳期关注的低于作业阈值的连续小幅运动概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船舶运动概率模型与船舶连续小幅运动概率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船舶在相应海况下的运动特征与安稳期出现概率。本研究能够提前在船舶进入某海域作业前给出满足作业要求的安稳期发生概率,同时能在作业前的一段时间内给出安稳期出现的概率,为海上船舶的航行作业计划提供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稳期 窄带高斯过程 安稳期统计估计 联合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CAE的Geant4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10
作者 余昊昊 唐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8,共9页
蒙特卡罗应用工具包Geant4主要用于模拟粒子在物质中输运的物理过程,被广泛应用在空间应用、辐射医学以及加速器物理等领域,然而Geant4默认交互界面简单、输入文件和命令繁琐,易用性较差。首先,依托FastCAE开源前后处理集成平台,开展面... 蒙特卡罗应用工具包Geant4主要用于模拟粒子在物质中输运的物理过程,被广泛应用在空间应用、辐射医学以及加速器物理等领域,然而Geant4默认交互界面简单、输入文件和命令繁琐,易用性较差。首先,依托FastCAE开源前后处理集成平台,开展面向Geant4求解器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包含构建集几何建模、网格划分、求解计算、后处理可视化一体化的仿真软件解决方案。其次,针对集成中的几何模型转为物理几何体问题,开发了“Geometry”和“mesh”2种文件转换方式,同时通过将Geant4的结果文件vtu和vtp转换为vtk文件,实现了Geant4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最后,通过质子放疗算例实现了Geant4完整集成流程,证明了开发的网格转换方式和可视化方法满足性能需求。提出的方案可提高Geant4二次开发效率,加速产品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NT4 物理几何体生成 可视化 求解器集成 FastC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杨金水 吴健豪 +3 位作者 付兰凌 李爽 罗浩 吴林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0-1139,共10页
激光超声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高分辨率的无损检测技术,可在恶劣环境中实现远距离检测,近年来在复合材料损伤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地研究。本文对激光超声的激发及检测方法进行概述,介绍了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材料物理参数测量及医疗... 激光超声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高分辨率的无损检测技术,可在恶劣环境中实现远距离检测,近年来在复合材料损伤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地研究。本文对激光超声的激发及检测方法进行概述,介绍了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材料物理参数测量及医疗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对激光超声相控阵技术、超快激光超声技术、非线性激光超声等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浅析,并列举了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案例;介绍了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最后对激光超声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无损检测 热弹效应 激光技术 物理参数测量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潜航器声学导流罩流噪声特性研究
12
作者 师俊杰 尹子琦 孙大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847,共9页
针对流噪声会影响在无人潜航器背部搭载的声学阵的探测性能的问题,本文对3款声学导流罩结构—后端孔式导流罩、全开放式导流罩和全封闭式导流罩的流噪声特性进行研究。利用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进行定常计算;将其计算结果作为初始值,利... 针对流噪声会影响在无人潜航器背部搭载的声学阵的探测性能的问题,本文对3款声学导流罩结构—后端孔式导流罩、全开放式导流罩和全封闭式导流罩的流噪声特性进行研究。利用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进行定常计算;将其计算结果作为初始值,利用大涡模拟模型进行非定常计算,得到流场信息;利用声学比拟方程进行声学计算,得到声场信息,该方法模拟该平台的流噪声与试验值相比误差在10%左右。通过对比分析,搭载全封闭式导流罩的平台具有较好的流噪声性能,并且各阵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误差在1%以内,能够有效降低流噪声对声学阵探测性能的影响,与后端带孔式导流罩平台相比,方位估计精度提高了95%以上,结果能够为背部搭载的声学阵导流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潜航器 流噪声 湍流模型 导流罩 声学特性 声学阵 探测性能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富钴结壳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耀民 任悦 +3 位作者 刘永刚 李超 刘震 周鑫原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共17页
富钴结壳超常富集锰(Mn)、钴(Co)、镍(Ni)、铜(Cu)、稀土(REE)和铂族元素(PGE)等稀有金属。我国科研人员先后利用算术平均法、邻近区域法、地质块段法、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法)、网格剖分积分法和分形理论法等,开展了富钴结壳资源评价以... 富钴结壳超常富集锰(Mn)、钴(Co)、镍(Ni)、铜(Cu)、稀土(REE)和铂族元素(PGE)等稀有金属。我国科研人员先后利用算术平均法、邻近区域法、地质块段法、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法)、网格剖分积分法和分形理论法等,开展了富钴结壳资源评价以及资源量的评估,以支撑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2014年签订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的区域放弃工作。本文对目前富钴结壳资源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探讨了富钴结壳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及优缺点,并根据重要性划分了富钴结壳资源评价参数级别。此外,提出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深海结壳矿床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进行多元地学信息的富钴结壳资源智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战略性矿产资源 资源评价 三维实体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典型周期板架结构动力学等效谱单元计算方法
14
作者 杨海朋 武国勋 +3 位作者 王梓丞 林伟 张宇 范凯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9-69,79,共12页
谱单元计算方法在结构振动分析中具有传播机理明确、计算效率高等优势,但在处理复杂结构谱单元矩阵时由于子结构的等效问题带来了计算结果的偏差。针对船舶典型周期性板架结构,提出了基于梁与弹簧振子子结构组成的板架结构等效物理模型... 谱单元计算方法在结构振动分析中具有传播机理明确、计算效率高等优势,但在处理复杂结构谱单元矩阵时由于子结构的等效问题带来了计算结果的偏差。针对船舶典型周期性板架结构,提出了基于梁与弹簧振子子结构组成的板架结构等效物理模型,构建了多周期格栅结构和振子格栅结构的谱刚度阵,并建立两种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将有限元及谱单元的振子格栅模型与有限元板架模型带隙与振动响应特性进行对比,确定两种模型中合适的振子质量系数与带板作用系数,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单元法 周期结构 振动特性计算方法 结构等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质300 W叶轮动力特性测试与数值模拟研究
15
作者 杨敏 韩巧丽 +2 位作者 田应元 郭珊珊 王一博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130,共9页
为探究海流机与风力机的动力学相似特征,研究叶轮在不同介质中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通过300 W叶轮的水槽试验与空气中车载试验对叶轮输出功率进行测试,并建立一套针对不同介质中300 W叶轮的数值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水槽试验在叶尖速比... 为探究海流机与风力机的动力学相似特征,研究叶轮在不同介质中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通过300 W叶轮的水槽试验与空气中车载试验对叶轮输出功率进行测试,并建立一套针对不同介质中300 W叶轮的数值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水槽试验在叶尖速比最高点动力特性较低,叶轮动力特性随叶尖速比的减小而升高;车载试验中叶轮动力特性随叶尖速比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叶尖速比为4.8时功率因数最大为29%;同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300 W叶轮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情况。得出叶轮在水中涡流损失较小,但叶轮后方尾流低速区面积较大,导致叶轮利用效率降低,同时发现在水与空气中来流流速越大尾流低速区恢复越快。对比试验与仿真模拟动力特性变化规律一致。该文利用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合理性,为后续叶轮机械的设计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机械 不同介质 动力特性 水槽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分层的泡沫头帽降载机理及入水运动特性研究
16
作者 魏海鹏 韩阔屹 +5 位作者 赵雷洋 陈莹玉 原凯 孔德才 刘元清 马贵辉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6-928,共13页
高速入水冲击降载及运动增稳是入水航行体研制最亟待突破的难题,针对于具有良好运动稳定性的截锥头型配备可以破碎吸能的密度分层头帽,是同时兼顾入水降载及运动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模型试验研究了高速入水空泡发展机制与破碎头... 高速入水冲击降载及运动增稳是入水航行体研制最亟待突破的难题,针对于具有良好运动稳定性的截锥头型配备可以破碎吸能的密度分层头帽,是同时兼顾入水降载及运动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模型试验研究了高速入水空泡发展机制与破碎头帽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密度分层头帽对降载及运动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配备密度分层头帽的高速入水航行体的入水空泡出现了明显的嵌套空泡现象,高密度头帽嵌套空泡为上宽下窄,正向分层头帽嵌套空泡为上窄下宽;入水冲击产生的高应力在密度分层头帽两层缓冲件之间传递时将会产生碰撞损失能,耗散入水瞬态冲击的能量;头帽破碎时间顺序为:正向分层第一次破碎<逆向分层<低密度<正向分层第二次破碎<高密度;头帽外形对运动稳定性有改善作用,逆向分层头帽达到运动稳定的时间最短;头帽破碎会诱导局部空泡塌陷,而头帽完整性较高时则会形成稳定的空泡;头帽的存在可以提高速度峰值,配备正向分层头帽工况入水速度最快,配备高密度头帽工况降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入水 入水降载 入水增稳 降载头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域软件工程专题前言
17
作者 汤恩义 江贺 +2 位作者 陈俊洁 李必信 唐滨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7-1528,共2页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许多新兴技术迅速发展,软件工程与工业控制、制造、科学计算、数值计算、物联网等各领域进一步加强融合,正引领并促...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许多新兴技术迅速发展,软件工程与工业控制、制造、科学计算、数值计算、物联网等各领域进一步加强融合,正引领并促进这些领域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各个领域的相关要求,软件也对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包括计算需求不断增强、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效率和安全性要求更为严格等,从而导致对应的领域软件在开发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区块链 云计算 物联网 安全性要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 战略性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极源水中磁场特性分析
18
作者 李亚丽 高俊奇 +1 位作者 潘林冬 沈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7-1378,共12页
双电极源在水中的磁场解析解表达式不完整,需要修正。本文从点电极理论出发,基于三层介质模型重新推导了双电极源水中磁场表达式,研究了求和次数n的选择依据。在频率无穷小时,利用电偶极源近区的高精度解验证了双电极源水中磁场算法的... 双电极源在水中的磁场解析解表达式不完整,需要修正。本文从点电极理论出发,基于三层介质模型重新推导了双电极源水中磁场表达式,研究了求和次数n的选择依据。在频率无穷小时,利用电偶极源近区的高精度解验证了双电极源水中磁场算法的正确性,分析了双电极源磁场受线电极长度的影响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双电极源线电极无限小时,双电极源和电偶极源的磁场吻合较好;随着双电极源线电极长度变大,2种磁源近区磁场差异增大。本研究完善了双电极源水中磁场理论,为水中磁源的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极源 水中磁场 电偶极源 近区 高精度解 三层介质 多电偶极子累加 12点高斯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Model Ice Flexural Strength Based on Tsai-Wu Failure Criterion
19
作者 GUO Chun−yu ZHANG Cheng−sen +1 位作者 WANG Chao WANG Chun−hui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6-985,共10页
In the past few decades,the navigation performance of ships and structures in ice-covered waters has not been fully studied,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i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icebreaking ability.Ice bending stre... In the past few decades,the navigation performance of ships and structures in ice-covered waters has not been fully studied,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i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icebreaking ability.Ice bending strength is a key ice parameter for predicting ship ice loads,and accurate ice bending strength is also the key to scaling model tests results to real ship.However,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ies on model ice bending strength of ice tanks are often neglected.In this paper,a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ice cantilever beam test,and the failure load and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ice are obtained.In this model,the Tsai-Wu failure criterion is used as the material constitutive model,and the required simulation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from the model ice test in ice tank.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antilever beam size of the model ic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lexural strength.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per rounding at the root of the cantilever beam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obtain more accurate bending strength;the thickness,width and length of the cantilever beam should conform to a certain ratio,and consistent with the ITTC recommended reference.Therefore,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mote model ice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tudies and provide ice strength data support for ship design and polar ship maneuv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ice LS-DYNA Tsai-Wu failure criterion cantilever beam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核相关滤波的飞机目标跟踪方法
20
作者 杜鑫 沙建军 +2 位作者 张祥 孙殿星 谭聪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共6页
在飞机等飞行目标的尺度以及视角发生变化时,核相关滤波(KCF)算法由于跟踪边框固定和滤波器准确性较低而易导致目标跟踪丢失。针对这一问题,在KCF算法基础上增加一种模型更新策略以提高模型准确性,并适时利用YOLOv5l检测网络实现对目标... 在飞机等飞行目标的尺度以及视角发生变化时,核相关滤波(KCF)算法由于跟踪边框固定和滤波器准确性较低而易导致目标跟踪丢失。针对这一问题,在KCF算法基础上增加一种模型更新策略以提高模型准确性,并适时利用YOLOv5l检测网络实现对目标尺度的精确估计。在构建的飞机目标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原算法改进KCF算法在精确度和成功率上分别提升了0.315和0.285,在目标尺度及视角发生变化时具有较强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目标 目标跟踪 核相关滤波算法 尺度变化 视角变化 YOLOv5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