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产权私权社会化的立法价值取向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冬 李博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8,共4页
在竞争全球化的情势下,知识产权源于罗马法的私权属性如何在现代知识产权国家战略中得以合理应用,成为我国传统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需求。知识产权社会化的立法价值取向,是合理原则指导下利益平衡的结果,体现为兼顾... 在竞争全球化的情势下,知识产权源于罗马法的私权属性如何在现代知识产权国家战略中得以合理应用,成为我国传统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需求。知识产权社会化的立法价值取向,是合理原则指导下利益平衡的结果,体现为兼顾效益的立法宗旨、受到社会利益限制的立法内容,以及战略化的立法趋势。实践中,知识产权私权社会化的发展,能够促进知识产权私权属性在现代竞争中的合理应用,对欠发达国家居多的传统产业尤其应当予以知识产权保护,以期实现全球化的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属性 私权社会化 合理原则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视阈下知识产权运营商业化的风险控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冬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7,共5页
对创新的保护应是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不可或缺的价值目标,该项权利旨在强化知识产权运营中新技术成果的可持续再创新并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商业化属于知识产权运营方略中的一项技术手段,专利法没有规定权利人的实施义务,知识产权商业化行... 对创新的保护应是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不可或缺的价值目标,该项权利旨在强化知识产权运营中新技术成果的可持续再创新并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商业化属于知识产权运营方略中的一项技术手段,专利法没有规定权利人的实施义务,知识产权商业化行为本身并没有违法性。但是对知识产权商业化进程中再创新被削弱乃至再创新被阻碍的行为,应当予以及时预警和依法控制。为此,利益平衡精神下的创新权保护和滥用规制的原则可以成为知识产权商业化合理发展的理论指导,以商业化中的NPE为例,其中的投机型NPE就属于知识产权的滥用,应予反垄断法的规制。建议审慎借鉴美国反投机《创新法案》,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和赔偿认定的严格标准,鼓励本土企业创设一体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模式以及强化政府扶持下的专利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知识产权运营 商业化风险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专有性认定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冬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79,共5页
针对一度存在的有关传统文化不可能作为专有财产而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的说法,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本身并没有排斥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传统文化具有相对专有性,传统文化权利主体即便是国家也应属于私主体,具有财产权利。... 针对一度存在的有关传统文化不可能作为专有财产而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的说法,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本身并没有排斥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传统文化具有相对专有性,传统文化权利主体即便是国家也应属于私主体,具有财产权利。虽然现存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以美国为例,并不利于对以新技术欠发达国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之私权保护,但是知识产权私权社会化的全球趋势,正加速以各类群体为私权人的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竞争需求。建议作为对现有知识产权立法框架的补充,传统文化应当适用于知识产权体系下的一种独立的特别保护路径,以期实现竞争利益的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保护 知识产权认定 相对的特别专有性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利运营风险认定的基本要素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冬 李鸿霞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专利运营是一项集多元属性于一身的策略性法律行为与市场行为,而专利运营中的潜存风险也可以从这种多元属性中得到释解和预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商品二因素"说明专利可作为商品被运营的自然元素,从专利运营内部解释了... 专利运营是一项集多元属性于一身的策略性法律行为与市场行为,而专利运营中的潜存风险也可以从这种多元属性中得到释解和预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商品二因素"说明专利可作为商品被运营的自然元素,从专利运营内部解释了法律风险萌生的基因;"反公地悲剧"、"权利产权"和"关系产权"理论则从专利运营的外部环境预测了法律风险出现的规律。而专利技术价值、专利权属状况以及专利交易合同是专利运营引发法律风险的导火索和高发区,应当成为认定专利运营法律风险的核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运营 商品二因素 反公地悲剧 产权制度 风险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冬 郭娜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104,共7页
教育资源是课程开展的本源基础,优质教育资源更是推动课程进步的重要源泉。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利用层级低以及“一次性”使用的问题在思政课程建设中比较突出。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上对优势学科偏重,思政课... 教育资源是课程开展的本源基础,优质教育资源更是推动课程进步的重要源泉。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利用层级低以及“一次性”使用的问题在思政课程建设中比较突出。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上对优势学科偏重,思政课程边缘化历史积重深,导致其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上发生阻滞。因此,要通过共享师资精神力量、课程建设理念、课程建设技术、课程管理数据和课程优秀案例等来丰富共享的内容,通过提升教师共享意识、建立“蛛网联结式”共生体系、增加监控环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拓宽共享的路径,从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建立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生的生态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流通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优质教育资源 思想后勤服务 共享生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翻转课堂模式构建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冬 郭娜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5-91,共7页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迎接人工智能时代和推动科技进步需求的应有之举,而高等教育课堂则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基于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多面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在构建课堂模式时应当着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新目...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迎接人工智能时代和推动科技进步需求的应有之举,而高等教育课堂则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基于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多面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在构建课堂模式时应当着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新目标。文章以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根基,以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重点,以“变”为核心理念,尝试构建“自主多选半自由”的翻转课堂模式,并且提供三条可选学习路径,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通过“五步两分六环节”,完成多面向应用型创新人才科学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 创新应用型人才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