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功能材料:磁性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MgO-Fe_3O_4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君 范美青 +3 位作者 刘岩峰 景晓燕 张密林 刘天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0,共3页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磁性基质与固体酸组装制备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借助XRD、TEM、HR-TEM、TG-DSC、VS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O的掺杂及磁性基质的引入延缓了ZrO2由T-ZrO2向M-ZrO2转化的趋势;样品粒径分布均匀,平均为30nm;HR...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磁性基质与固体酸组装制备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借助XRD、TEM、HR-TEM、TG-DSC、VS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O的掺杂及磁性基质的引入延缓了ZrO2由T-ZrO2向M-ZrO2转化的趋势;样品粒径分布均匀,平均为30nm;HRTEM显示T-ZrO2晶体生长取向于[101]方向,晶面间距d(101)=0.29nm;磁性基质的引入赋予了固体超强酸以超顺磁性;Hammett指示剂法测得经800℃焙烧后产物的酸强度Ho<-13.8,酸性大于浓硫酸(Ho=-1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固体酸 超顺磁性 四方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Al_2O_3-Fe_3O_4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君 范美青 +2 位作者 杨飘萍 景晓燕 张密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37-1142,共6页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磁性基质与固体酸组装制备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利用XRD、Raman、TG-DSC、M)ssbauer、TEM、HRTEM等手段对样品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性基质的引入赋予固体超强酸以超顺磁性;Fe3O4、Al2O3粒子弥散在ZrO2基质...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磁性基质与固体酸组装制备磁性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利用XRD、Raman、TG-DSC、M)ssbauer、TEM、HRTEM等手段对样品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性基质的引入赋予固体超强酸以超顺磁性;Fe3O4、Al2O3粒子弥散在ZrO2基质中,烧结过程中阻碍了扩散传质的进行以及晶界移动,抑制了ZrO2晶体生长,稳定了四方晶相(T-ZrO2);样品粒径分布集中,平均约为32nm;HRTEM显示T-ZrO2晶体生长取向于(101)方向,晶面间距d(101)=0.29nm;Hammett指示剂法测得经600℃焙烧后产物的酸强度Ho<-13.8,酸强度大于浓硫酸(Ho=-11.93)。以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作为磁性固体超强酸SO42-/ZrO2-Al2O3-Fe3O4催化剂的探针反应,结果表明外磁场的引入提高了柠檬酸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固体酸 超顺磁性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催化合成烷基化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伟 魏晓丽 武光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31,共6页
综述了分别以硫酸、氢氟酸等无机酸、固体酸和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合成烷基化油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这些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能对烷基化油的组成和性质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指出离子液体作为绿色催化剂用于烷基化油的合成表现出易... 综述了分别以硫酸、氢氟酸等无机酸、固体酸和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合成烷基化油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这些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能对烷基化油的组成和性质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指出离子液体作为绿色催化剂用于烷基化油的合成表现出易与产物分离、催化活性高、烷基化产物中C8组分含量高、辛烷值高等突出优点,是较有应用前景的烷基化油合成用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油 酸性催化剂 异丁烷 丁烯 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12分子筛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吴伟 黄娟 吴维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21-926,共6页
综述了水热合成法制备ZSM-12分子筛的影响因素、改性方法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众多研究表明,模板剂种类影响ZSM-12分子筛晶粒的尺寸、形状以及酸性,硅铝比和碱度是影响ZSM-12分子筛合成的主要因素,硅凝胶是合成ZSM-12的适宜硅源。Ga... 综述了水热合成法制备ZSM-12分子筛的影响因素、改性方法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众多研究表明,模板剂种类影响ZSM-12分子筛晶粒的尺寸、形状以及酸性,硅铝比和碱度是影响ZSM-12分子筛合成的主要因素,硅凝胶是合成ZSM-12的适宜硅源。Ga、Fe、B、P等适宜的杂原子对ZSM-12进行同晶置换改性可以调节其酸性,酸脱铝改性可以使其总酸量减少、Lewis酸消失。ZSM-12可作为芳烃烷基化、异构化、裂化、重整等诸多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及对目标产物的高选择性,是目前用于择形催化一步法合成2,6-二甲基萘最适宜的分子筛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12分子筛 改性 表征 催化 2 6-二甲基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辅助纳米ZnO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景晓燕 张璐璐 +1 位作者 郭慧明 王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5-679,共5页
以离子型纤维素醚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制备[Zn4CO3(OH)6]CMC水凝胶,洗涤、干燥后经不同温度煅烧前驱物得到ZnO纳米粒子。通过XRD、SEM、TEM、TG-DSC及FT-IR等测试技术对产物的组成、粒径及形态进行表征,研究了... 以离子型纤维素醚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制备[Zn4CO3(OH)6]CMC水凝胶,洗涤、干燥后经不同温度煅烧前驱物得到ZnO纳米粒子。通过XRD、SEM、TEM、TG-DSC及FT-IR等测试技术对产物的组成、粒径及形态进行表征,研究了CMC对前驱物及ZnO形态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CMC加入对煅烧前驱物产生的空间位阻作用,所制得纳米ZnO粒子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不易团聚、粒子的平均粒径〈20nm。利用UV-Vis测试了纳米ZnO的光吸收性能,所得的纳米ZnO在200—400nm具有较强的吸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水凝胶 纳米ZNO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热法制备ZnO纳米棒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景晓燕 匡巍巍 +1 位作者 刘婧媛 于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3,共4页
在常压条件下,以油酸为分散剂一步反应醇热法制备ZnO纳米棒,利用XRD、SEM、TEM、HRTEM和FTIR等分析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对产物退火前后的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ZnO纳米棒生长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ZnO纳米棒沿[001]方向择优... 在常压条件下,以油酸为分散剂一步反应醇热法制备ZnO纳米棒,利用XRD、SEM、TEM、HRTEM和FTIR等分析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对产物退火前后的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ZnO纳米棒生长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ZnO纳米棒沿[001]方向择优取向生长,直径为10~15 nm,长度为150~200 nm,油酸与ZnO表面Zn(Ⅱ)以螯合键形式相结合,具有良好的近紫外发光性能。随着退火温度升高,产物深能级发光强度先降低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棒 光致发光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水热法一步合成微米氧化锌粒子 被引量:5
7
作者 景晓燕 匡巍巍 刘婧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86-1188,共3页
以硝酸锌和氨水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和常规水热法制备了微米ZnO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光致发光光谱(PL)测试了产物的室温的光致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产物均为六方纤维矿的单晶结构,粒子直... 以硝酸锌和氨水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和常规水热法制备了微米ZnO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光致发光光谱(PL)测试了产物的室温的光致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产物均为六方纤维矿的单晶结构,粒子直径为1-5μm,长度约为5-10μm。比较两种方法所得产物的形貌,并讨论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微波水热法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i纳米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国君 张杰 +1 位作者 韩焕波 张密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6-790,共5页
采用液相KBH4还原法,制备出不同摩尔比例的Fe-Ni纳米微粉,通氢还原得纳米合金.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为Fe-Ni-B-O纳米合金,且元素B的嵌入量随Ni在合金中摩尔比例的增加而增大.XRD表明不同摩尔比例的Fe-Ni-B-O纳米合金各元素在合金中的... 采用液相KBH4还原法,制备出不同摩尔比例的Fe-Ni纳米微粉,通氢还原得纳米合金.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为Fe-Ni-B-O纳米合金,且元素B的嵌入量随Ni在合金中摩尔比例的增加而增大.XRD表明不同摩尔比例的Fe-Ni-B-O纳米合金各元素在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呈规律性变化.实验表明还原温度为400℃时,合金表面活性最高,催化性能优良,pH=8时KBH4水解析氢产率可达100%,且当Fe/Ni≤1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NixB,元素Fe改善了合金催化KBH4水解析氢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纳米合金 组份分析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掺杂钛酸铅陶瓷的制备及微观结构分析
9
作者 张晓红 强亮生 顾大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5-168,共4页
以二茂铁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结合粉末烧结工艺,分别制备了铁掺杂钛酸铅(PbTiO3)粉体和块体材料.考察并讨论了pH、温度对PbTiO3体系的影响,用TG—DTA、XRD、SEM等手段对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二茂铁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结合粉末烧结工艺,分别制备了铁掺杂钛酸铅(PbTiO3)粉体和块体材料.考察并讨论了pH、温度对PbTiO3体系的影响,用TG—DTA、XRD、SEM等手段对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凝胶热分解分为3个阶段:干凝胶的吸附水和有机成分挥发、正丁基和醋酸根发生的氧化分解和晶相的转变.在60℃、pH=4.5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稳定性较好的溶胶和凝胶.XRD分析发现,掺铁的质量分数为0.03%时,体系中含有PbTiO3、PbFe2O4和TiO2相;SEM测试表明,掺杂钛酸铅陶瓷粒度尺寸在1—2μm,且晶粒的大小均匀,孔隙较小,致密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PBTIO3 陶瓷 二茂铁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