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系水处理复合配方的研究
1
作者 于令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7-50,共4页
当前适宜于碱性运行的循环水处理剂较好的应为无机磷加膦酸加聚合物等的复配,其关键是药剂的匹配。作者依据药剂的作用机理,从阻垢及缓蚀两方面筛选出六偏磷酸钠、HEDP、Zn^(2+)HPMA复配水处理剂。
关键词 循环水 水处理剂 磷系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化工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探索
2
作者 张晓冬 赵宗昌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11-113,共3页
培养化工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探索张晓冬,赵宗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科研和生产建设,使培养出的人才满足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样,就使高等教育时刻面临着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挑战。及时调整教... 培养化工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探索张晓冬,赵宗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科研和生产建设,使培养出的人才满足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样,就使高等教育时刻面临着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挑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融人现代科学技术,使之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能力 化工专业 计算机辅助计算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 实验教学 毕业设计 化学工程 教学内容 单元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柱层析法分离白藜芦醇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苏文强 杨磊 +2 位作者 朱明华 陈启凡 刘文彬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对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中的白藜芦醇进行了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液浓度、浸提时间和次数、料液比等5个因素对白藜芦醇提取的影响,确立了白藜芦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液体积分数为95%,浸提温度6...  对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中的白藜芦醇进行了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液浓度、浸提时间和次数、料液比等5个因素对白藜芦醇提取的影响,确立了白藜芦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液体积分数为95%,浸提温度60℃,料液比11∶1,回流提取3次,每次60min。采用中压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白藜芦醇,产物经重结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含量达99.28%。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制备及分离纯化工艺可用于白藜芦醇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提取 分离 中压柱层析 虎杖 含量测定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载体结构对甲烷无氧芳构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爽 张春雷 +4 位作者 袁艺 彭艳兵 吴通好 张密林 林励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2005-2008,共4页
考察了担载MoO3的沸石催化剂上甲烷的无氧芳构化性能,并与沸石结构相关联.结果表明,孔径与苯分子动态直径相当的ZSM-5、ZSM-8、ZSM-11和β沸石等是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的良好载体,其中3%MoO3/HZSM... 考察了担载MoO3的沸石催化剂上甲烷的无氧芳构化性能,并与沸石结构相关联.结果表明,孔径与苯分子动态直径相当的ZSM-5、ZSM-8、ZSM-11和β沸石等是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的良好载体,其中3%MoO3/HZSM-11具有最高的甲烷芳构化活性和稳定性,973K下的转化率和苯选择性分别为8.0%和90.9%;6%MoO3/HZSM-8与7%MoO3/H-β芳构化性能相当.以HMCM-41和HSAPO-34为载体时芳构化活性很低,以HMOR、HX和HY为载体时仅有少量乙烯生成,而以HSAPO-5和HSAPO-11为载体时未检测到烃类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结构 甲烷 芳构化 择形催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在Wistar大鼠肝脏中的物种分布 被引量:11
5
作者 卢然 朱严楣 +5 位作者 陈杭亭 赵大庆 倪嘉缵 陈东 聂毓秀 刘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3-278,共6页
采用ICP MS、凝胶过滤层析及超滤技术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长时间、低剂量镧作用后 ,镧在Wistar大鼠肝脏中的代谢累积及其物种分布。结果表明 ,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增长 ,镧在肝脏中的累积量有规律地增大 ;停止给药一段时间... 采用ICP MS、凝胶过滤层析及超滤技术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长时间、低剂量镧作用后 ,镧在Wistar大鼠肝脏中的代谢累积及其物种分布。结果表明 ,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增长 ,镧在肝脏中的累积量有规律地增大 ;停止给药一段时间后 ,积累在肝脏中的镧有不同程度的代谢 ,其代谢速度很慢 ;累积在肝脏中的镧主要分布于分子量大于 6 0 0 0 0的水溶性蛋白中 ;经SephacrylS 2 0 0层析分离得到的六个蛋白洗脱峰中均含有稀土 ,在第一个洗脱峰中含量最大 ,约占肝脏含镧大分子蛋白 (分子量大于 6 0 0 0 0 )总量的 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稀土代谢 物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燃料电池氧电极的研究——Ni,Bi,Hg 对 Ag/C 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滕加伟 金丽华 唐伦成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1-23,共3页
报道了一种新的碱性燃料电池氧电极的非贵金属催化剂。这种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Ag-Ni-Bi-Hg/C催化剂对氧的阴极还原具有较高的活性。助催化剂Ni,Bi,Hg可以显著提高Ag/C催化剂的活性,XRD证实,助催化剂的加... 报道了一种新的碱性燃料电池氧电极的非贵金属催化剂。这种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Ag-Ni-Bi-Hg/C催化剂对氧的阴极还原具有较高的活性。助催化剂Ni,Bi,Hg可以显著提高Ag/C催化剂的活性,XRD证实,助催化剂的加入使银的结晶趋于非晶态化,减小了银结晶的尺寸。经过5200h的寿命考察,催化剂活性没有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 燃料电池 氧电极 催化剂 助催化剂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化合物—聚吡咯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为清 张秀媚 +2 位作者 程龙 刘柏峰 董绍俊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97-401,共5页
报道四元杂多化合物K10H3[Nd(SiMo7W4O39)2]·xH2O(简写为Nd(SiMo7W4)213-)聚吡咯(PPy)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该电极保持了四元杂多化合物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催化性能... 报道四元杂多化合物K10H3[Nd(SiMo7W4O39)2]·xH2O(简写为Nd(SiMo7W4)213-)聚吡咯(PPy)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该电极保持了四元杂多化合物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催化性能,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酸性水溶液中对NO-2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化合物 修饰电极 聚吡咯 电催化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燃料电池氧电极的研究——助催化剂的添加对Ag/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滕加伟 金丽华 唐伦成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28-432,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用于碱性燃料电池氧电极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此种以化学还原法制备的Ag-Ni-Bi-Hg-/C催化剂对氧电极的阴极还原具有较高的活性,当催化剂的组成为Ag50%-Ni2%-Bi3%-Hg3%-C42%(...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用于碱性燃料电池氧电极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此种以化学还原法制备的Ag-Ni-Bi-Hg-/C催化剂对氧电极的阴极还原具有较高的活性,当催化剂的组成为Ag50%-Ni2%-Bi3%-Hg3%-C42%(wt%)时,催化剂的活性最佳.XRD和SEM证实,助催化剂的加入使银的结晶趋于无定型化,减小了银结晶的尺寸.经过5200h的寿命考察,催化剂活性没有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碱性燃料电池 氧电极 催化剂 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燃料电池氧电极的研究——制备条件对 Ag-Ni-Bi-Hg/C 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滕加伟 金丽华 唐伦成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52-255,共4页
我们的研究表明,Ag-Ni-Bi-Hg/C催化剂对碱性燃料电池中氧的阴极还原具有较高的活性。本文对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还原剂的选择和搅拌强度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影响,与硼氢化钾和葡萄糖相比,甲醛... 我们的研究表明,Ag-Ni-Bi-Hg/C催化剂对碱性燃料电池中氧的阴极还原具有较高的活性。本文对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还原剂的选择和搅拌强度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影响,与硼氢化钾和葡萄糖相比,甲醛是一种优良的制备银催化剂的还原剂;XRD(X射线衍射分析)和SEM(扫描电镜分析)证实提高搅拌强度可以使银的结晶趋于无定型化,并使银结晶粒度减小。用此化学还原法制得的催化剂其性能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 燃料电池 氧电极 催化剂 制备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基阻燃泡沫材料的吸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军 赵书兰 +1 位作者 郭亚 彭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7年第3期36-39,8,共5页
关键词 吸声材料 阻燃泡沫材料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催化合成尿囊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为清 辛艳凤 文衍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35-537,共3页
磷钨酸催化合成尿囊素的研究王为清**辛艳凤文衍宣*(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工系,哈尔滨,150001键词磷钨杂多酸尿囊素合成尿囊素是一类重要的医药、日用品的原料[1]。具有促进上皮细胞的形成,使伤口快速愈合的生理功能。对农... 磷钨酸催化合成尿囊素的研究王为清**辛艳凤文衍宣*(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工系,哈尔滨,150001键词磷钨杂多酸尿囊素合成尿囊素是一类重要的医药、日用品的原料[1]。具有促进上皮细胞的形成,使伤口快速愈合的生理功能。对农作物有固果、催熟增产作用,是常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杂多酸 尿囊素 合成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伦成 杨亭阁 王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21,41,共5页
本文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类型、特点和应用,概述了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解质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燃料电池氧电极高效表面催化层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伦成 金丽华 +1 位作者 方晖 付兴斌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15,共4页
利用化学刷镀方法,在碱性燃料电池基体氧电极催化膜表层区的微孔内沉积银,建立起高效催化层,从而使氧电极活性提高,稳定性增强,成本降低.该方法应用在各种催化体系的氧电极中,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氧电极 刷镀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超微铁氧体粉末合成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密林 赵华 李茹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2-205,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M-型(磁铅石结构)铁氧体超微粉末合成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有机树脂法、共沉淀法、水热法、金属有机物水解法、喷雾热解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
关键词 铁氧体 超微粉末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La_xFe_(12—x)O_(19)超微粉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铭 张密林 万俊华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20,共3页
用改进的有机树脂法制备了SrLaxFel2-x019超微粉末,其粉末粒径小(平均粒径50~70nm),粒度分布均匀。阐述了该超微粉末的制法,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得了粉末的磁性能。讨论了制备SrLaxFe12-xO19... 用改进的有机树脂法制备了SrLaxFel2-x019超微粉末,其粉末粒径小(平均粒径50~70nm),粒度分布均匀。阐述了该超微粉末的制法,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得了粉末的磁性能。讨论了制备SrLaxFe12-xO19超微粉末时的PH、锻烧条件和La3+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少量稀土元素La3+(x=0.3)置换品胞中Fe3+,可明显改善粉末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末 制备 性能 永磁材料 铁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与车载动力电源的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伦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汽车 电动汽车 动力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钙/亚硫酰氯电池研究概况
17
作者 陈猛 王荫东 徐东升 《电池》 CAS CSCD 1994年第6期287-290,共4页
Ca/SOCl_2电池是一种高安全性,高比能量的新型化学电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阴极工艺,电解液体系,电催化剂,阳极腐蚀等方面探讨了提高Ca/SOCl_2电池性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钙/亚硫酰氯电池 电极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非晶态Ni-P镀层的结合强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迟毅 王毅坚 +4 位作者 张磊 马茂元 宋来洲 林秀峰 黄新泉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7-53,共7页
四点弯曲法与声发射相结合,用于测定化学镀Ni-P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实验结果与复合板模型的计算相一致.所测得的声发射曲线与镀层失效的外貌有关,凸起形(即鼓包)镀层失效对应于附着失效,横向裂纹失效对应于镀层的内聚失效.
关键词 化学镀 结合强度 四点弯曲 声发射 N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钟华 张秀媚 杨亭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22,27,共4页
纳米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技术。本文简要地综述了纳米技术在各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及由此产生的纳米材料。
关键词 纳米技术 材料科学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阴极材料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新波 刘人敏 《电池》 CAS CSCD 1995年第6期269-271,共3页
本文研究了锂离子二次电池阴极材料Li Co_xNi_(1-x)O_2的合成条件对结构的影响,及LiCo_xNi_(1-x)O_2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阴极材料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