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共建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卫明 王海涛 吴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4期156-159,175,共5页
研究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论述了多方共建国家实验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多方共建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理念。为使国家实验室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的人事、财务、资产等权利的研究实体,提出了多方共建国... 研究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论述了多方共建国家实验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多方共建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理念。为使国家实验室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的人事、财务、资产等权利的研究实体,提出了多方共建国家实验室的管理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具体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曾卫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0-42,共3页
从分析科技创新团队显性特征和发展趋势入手,论述了高校创建科技创新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认为创新团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对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 从分析科技创新团队显性特征和发展趋势入手,论述了高校创建科技创新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认为创新团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对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团队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博士后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郎益夫 于英杰 郎益夫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4期76-77,共2页
完善博士后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郎益夫于英杰博士后制度是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一大壮举,是党中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政策的体现。自从1985年我国试行博士后制度、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已经培养出站博士后2000... 完善博士后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郎益夫于英杰博士后制度是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一大壮举,是党中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政策的体现。自从1985年我国试行博士后制度、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已经培养出站博士后2000多名,他们大部分已成为各学科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工作 博士后研究人员 几个问题 职称评定 专业技术职务 博士后流动站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自筹经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管理与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陆萍 曾卫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88,共3页
大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我国高校发展中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文章在论述了我国高校创新团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从分析制约高校创新团队发展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加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团队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平 《现代管理科学》 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
智力资本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做了重要拓展,企业智力资本开发对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出发,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应进行相应调整。
关键词 智力资本 开发 战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富余人员的管理
6
作者 王艳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4-75,共2页
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思路及具体步骤的阐述 ,提出了摆在高校面前的严峻课题———如何搞好富余人员的管理 ,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平稳过渡 。
关键词 高校 后勤社会化 人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等学校教师流动编制管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振荣 刘忻 《教育管理研究》 1995年第2期57-58,共2页
一,高等学校教师流动编制设置的现实意义设置流动编制在我国目前高校师资管理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目前在我国不少高校都存在着以下问题:(1)断层问题。十年浩劫留下的人才断层,至今仍旧影响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高校师资管理 编制管理 人才断层 流动人员 国内访问学者 国际交流 重点专业 职称评审 教学质量 招聘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高校教师第二职业的管理问题
8
作者 刘忻 吕英玮 《教育管理研究》 1995年第2期21-23,共3页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加剧了对高科技人才的竞争,达到近乎白热化的程度,而高等院校做为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地,首当其冲地受到严重的冲击。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现象的出现,给我们师资管理部门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看待...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加剧了对高科技人才的竞争,达到近乎白热化的程度,而高等院校做为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地,首当其冲地受到严重的冲击。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现象的出现,给我们师资管理部门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看待教师第二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业务素质 师资管理 高科技人才 师资队伍水平 中青年教师 引导机制 基础课教师 当代教师 事本 教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