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基础饲料对照组(ND,1.2 g/(kg·dm_b)生理盐水灌胃)、高脂模型对照组(HFD,1.2 g/(kg·dm_b)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10 mg/(kg·dm_b)辛伐他汀片灌胃),蓝靛果花色苷低、中、高剂量组(HFD+L、HFD+M、HFD+H,分别给予4.0、40.0、120.0 mg/(kg·dm_b)的花色苷灌胃),持续28 d。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等血脂指标水平。取大鼠肝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肝脏组织中LDLR、ABCG1、ABCA1 m 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LDL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蓝靛果花色苷干预后,与HFD组相比,花色苷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TC、TG、LDL-C、Apo-B的含量(P<0.05或P<0.01),显著升高HDL-C及Apo-A的含量(P<0.05或P<0.01)。花色苷各剂量组LDLR蛋白和m RNA水平均增高,与HF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A1 m RNA和ABCG1 m RNA的表达水平也高于HFD组,尤其是花色苷中、高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40.0 mg/(kg·dm_b)蓝靛果花色苷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LDLR和ABC家族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胆固醇逆转运过程。展开更多
乳酸菌因发酵性能、益生和拮抗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医学等领域,但实际生产中,不利环境会抑制乳酸菌的活性和分裂能力,导致活性菌体数量无法提高,限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借鉴多种细菌的分裂机制及调控研究,分别介绍了以&quo...乳酸菌因发酵性能、益生和拮抗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医学等领域,但实际生产中,不利环境会抑制乳酸菌的活性和分裂能力,导致活性菌体数量无法提高,限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借鉴多种细菌的分裂机制及调控研究,分别介绍了以"DNA复制"、"分裂体形成"和"子细胞分离"为主的细菌分裂周期过程,着重介绍了与乳酸菌一致的分裂关键蛋白染色体复制起始蛋白(chromosomal replication initiator protein DnaA,DnaA)和类微管丝状温敏感突变体蛋白Z(Filament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Z,FtsZ);归纳总结了逆环境对细菌分裂周期关键蛋白表达、活性及定位的影响;根据已报道乳酸菌抗胁迫环境的调控研究,简述了菌体细胞分裂调控的可能机制。由于针对乳酸菌细胞分裂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拟通过已报道的分裂机制,对乳酸菌抗逆环境下分裂的研究提供借鉴,为乳酸菌分裂调控研究提供新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基础饲料对照组(ND,1.2 g/(kg·dm_b)生理盐水灌胃)、高脂模型对照组(HFD,1.2 g/(kg·dm_b)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10 mg/(kg·dm_b)辛伐他汀片灌胃),蓝靛果花色苷低、中、高剂量组(HFD+L、HFD+M、HFD+H,分别给予4.0、40.0、120.0 mg/(kg·dm_b)的花色苷灌胃),持续28 d。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等血脂指标水平。取大鼠肝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肝脏组织中LDLR、ABCG1、ABCA1 m 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LDL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蓝靛果花色苷干预后,与HFD组相比,花色苷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TC、TG、LDL-C、Apo-B的含量(P<0.05或P<0.01),显著升高HDL-C及Apo-A的含量(P<0.05或P<0.01)。花色苷各剂量组LDLR蛋白和m RNA水平均增高,与HF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A1 m RNA和ABCG1 m RNA的表达水平也高于HFD组,尤其是花色苷中、高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40.0 mg/(kg·dm_b)蓝靛果花色苷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LDLR和ABC家族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胆固醇逆转运过程。
文摘乳酸菌因发酵性能、益生和拮抗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医学等领域,但实际生产中,不利环境会抑制乳酸菌的活性和分裂能力,导致活性菌体数量无法提高,限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借鉴多种细菌的分裂机制及调控研究,分别介绍了以"DNA复制"、"分裂体形成"和"子细胞分离"为主的细菌分裂周期过程,着重介绍了与乳酸菌一致的分裂关键蛋白染色体复制起始蛋白(chromosomal replication initiator protein DnaA,DnaA)和类微管丝状温敏感突变体蛋白Z(Filament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Z,FtsZ);归纳总结了逆环境对细菌分裂周期关键蛋白表达、活性及定位的影响;根据已报道乳酸菌抗胁迫环境的调控研究,简述了菌体细胞分裂调控的可能机制。由于针对乳酸菌细胞分裂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拟通过已报道的分裂机制,对乳酸菌抗逆环境下分裂的研究提供借鉴,为乳酸菌分裂调控研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