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于伟 张桂芳 +3 位作者 宋雪建 甄井龙 迟晓星 王振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5-210,共6页
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 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基础饲料对照组(ND,1.2 g/(kg·dm_b)生理盐水灌胃)、高脂模型对照组(HFD,1.2 g/(kg·dm_b)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10 mg/(kg·dm_b)辛伐他汀片灌胃),蓝靛果花色苷低、中、高剂量组(HFD+L、HFD+M、HFD+H,分别给予4.0、40.0、120.0 mg/(kg·dm_b)的花色苷灌胃),持续28 d。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等血脂指标水平。取大鼠肝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肝脏组织中LDLR、ABCG1、ABCA1 m 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LDL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蓝靛果花色苷干预后,与HFD组相比,花色苷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TC、TG、LDL-C、Apo-B的含量(P<0.05或P<0.01),显著升高HDL-C及Apo-A的含量(P<0.05或P<0.01)。花色苷各剂量组LDLR蛋白和m RNA水平均增高,与HF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A1 m RNA和ABCG1 m RNA的表达水平也高于HFD组,尤其是花色苷中、高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40.0 mg/(kg·dm_b)蓝靛果花色苷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LDLR和ABC家族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胆固醇逆转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花色苷 高脂大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复合应激环境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形态及蛋白表达的变化
2
作者 武晓瑞 尹一淑 +3 位作者 刘军莲 范全春 赵爽 李勇枝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探索空间站内航天复合应激环境下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形态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航天复合应激模型组,通过尾吊、孤养、噪声、时序变化42 d建立模拟航天复合应激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进行尼氏... 为探索空间站内航天复合应激环境下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形态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航天复合应激模型组,通过尾吊、孤养、噪声、时序变化42 d建立模拟航天复合应激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进行尼氏染色与抗体芯片筛选差异蛋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拟长期航天应激模型会造成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1);Mod组抗体芯片发生显著变化的蛋白有28个,其中上调的有21个,下调的有7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变化较为显著的信号通路有MAPK、p53等与神经系统相关的信号通路。航天复合应激环境会导致大鼠大脑皮层脑组织形态发生改变,也会对皮层组织中相关蛋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复合应激环境 大脑皮层 差异蛋白 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抗菌肽乳酸菌筛选及抗菌肽的分离纯化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章检明 步雨珊 +3 位作者 杨慧 易华西 韩雪 张兰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781-787,共7页
目的筛选得到产抗菌肽菌株,对抗菌肽进行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方法利用琼脂扩散法筛选产抗菌肽的菌株,运用细胞吸附解吸和阳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抗菌肽,从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蛋白酶敏感性3方面研究抗菌肽的理化特性。结果筛选得... 目的筛选得到产抗菌肽菌株,对抗菌肽进行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方法利用琼脂扩散法筛选产抗菌肽的菌株,运用细胞吸附解吸和阳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抗菌肽,从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蛋白酶敏感性3方面研究抗菌肽的理化特性。结果筛选得到7株产抗菌肽的菌株,其中菌株4121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命名为鼠李糖乳杆菌4121。对抑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测定,电泳结果显示抗菌肽的分子量约为11 kDa,最终获得的抗菌肽比活力为12379.11 AU/mg,最终纯化倍数为91.99倍。该抗菌肽的抑菌能力在20~80℃及偏酸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该抗菌肽对蛋白酶K和α-胰凝乳蛋白酶敏感。结论筛选出的鼠李糖乳杆菌4121所产生的抗菌肽热稳定性及酸稳定性良好,具有广谱抑菌能力,并建立了有效的抗菌肽分离纯化法—细胞吸附解吸-阳离子交换层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抗菌肽 筛选 分离纯化 抑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逆环境下分裂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世伟 韩雪 +1 位作者 张兰威 单毓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694-700,共7页
乳酸菌因发酵性能、益生和拮抗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医学等领域,但实际生产中,不利环境会抑制乳酸菌的活性和分裂能力,导致活性菌体数量无法提高,限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借鉴多种细菌的分裂机制及调控研究,分别介绍了以&quo... 乳酸菌因发酵性能、益生和拮抗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医学等领域,但实际生产中,不利环境会抑制乳酸菌的活性和分裂能力,导致活性菌体数量无法提高,限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本文借鉴多种细菌的分裂机制及调控研究,分别介绍了以"DNA复制"、"分裂体形成"和"子细胞分离"为主的细菌分裂周期过程,着重介绍了与乳酸菌一致的分裂关键蛋白染色体复制起始蛋白(chromosomal replication initiator protein DnaA,DnaA)和类微管丝状温敏感突变体蛋白Z(Filament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Z,FtsZ);归纳总结了逆环境对细菌分裂周期关键蛋白表达、活性及定位的影响;根据已报道乳酸菌抗胁迫环境的调控研究,简述了菌体细胞分裂调控的可能机制。由于针对乳酸菌细胞分裂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拟通过已报道的分裂机制,对乳酸菌抗逆环境下分裂的研究提供借鉴,为乳酸菌分裂调控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胞分裂 逆环境 调控机制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