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环境下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波形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博 刘博文 +3 位作者 杨洪娟 王改芳 张敬淳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7,共10页
未来6G将实现万物智能互联、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全新时代,这离不开通信与感知技术的发展。但由于频率资源的稀缺,二者在频率资源上的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允许通信与感知... 未来6G将实现万物智能互联、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全新时代,这离不开通信与感知技术的发展。但由于频率资源的稀缺,二者在频率资源上的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允许通信与感知共用一套设备、共享频率资源,可以同时完成目标探测和信息通信,被认为是6G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通信与海上目标感知需求急剧增加。该文对海洋环境下的ISAC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海洋环境下的加权波形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发现通信与感知的功率比值在[0.2,0.5]区间内时,一体化波形不仅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也具有不错的感知性能。最后对未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海洋环境 加权波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流层通信在军事中的应用及相关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巴勇 张中兆 张乃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36-40,共5页
介绍了平流层通信的概念及其在军事中应用的特点。提出了实现平流层通信的关键技术,分析了通信平台的高度选择、载体选择以及平台动力和能源的解决办法。最后提出了平流层通信在军事中的几个应用。
关键词 军用 平流层通信 移动通信 通信平台 微波中继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O/MEO卫星通信系统ISL网络路由及切换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晖 顾学迈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45-1153,共9页
为了研究高度不同的卫星通信网络的路由和切换性能,采用Walkerdelta型星座构成两种非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分析和比较了LEO和MEO卫星通信网络构成特点和星间链路的俯仰角、方位角和星间链路长度变化。采用不同的路由策略以满足不同服... 为了研究高度不同的卫星通信网络的路由和切换性能,采用Walkerdelta型星座构成两种非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分析和比较了LEO和MEO卫星通信网络构成特点和星间链路的俯仰角、方位角和星间链路长度变化。采用不同的路由策略以满足不同服务质量的要求,分析该策略下的卫星网络性能。设计了一种混合路由策略,综合考虑时延、时延抖动、切换和通信中断4项指标,进而比较不同高度的两种卫星网络应用不同路由策略时的性能。结果表明,混合路由策略上述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最优,该策略能够为各种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提高卫星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网络 非静止轨道 星间链路 服务质量 路由 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常用数字调制方式自动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顾学迈 丁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4,123,共3页
提出了一种以调制信号的高阶累积量为分类特征向量,支持向量机为分类器的数字调制方式自动识别算法,对4ASK、BPSK、QPSK、2FSK、4FSK、MSK、16QAM等卫星通信常用调制信号进行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简便,在卫星高斯白... 提出了一种以调制信号的高阶累积量为分类特征向量,支持向量机为分类器的数字调制方式自动识别算法,对4ASK、BPSK、QPSK、2FSK、4FSK、MSK、16QAM等卫星通信常用调制信号进行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简便,在卫星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较低信噪比环境下仍然有较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方式自动识别 高阶累积量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系统系统级仿真中慢衰落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程君 张中兆 +1 位作者 巴勇 曹鹏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3-38,共6页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两种慢衰落相关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慢衰落相关模型,并通过仿真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同时包含了上述的两种慢衰落相关性,用一个模型同时实现了两个相关模型。该模型较之前人提出的慢衰落相关模型更为全...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两种慢衰落相关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慢衰落相关模型,并通过仿真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同时包含了上述的两种慢衰落相关性,用一个模型同时实现了两个相关模型。该模型较之前人提出的慢衰落相关模型更为全面和接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系统级仿真 慢衰落相关性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波形协同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史军 沙学军 +2 位作者 张钦宇 宋晓程 张乃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4,共9页
针对有限频谱资源与迅速增长业务需求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波形协同的无线通信技术。在传统正弦载波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在相同的频谱范围内利用正弦信号和线性调频信号在频域和分数域能量积聚特性的对偶关系在正弦载波通信信号上叠... 针对有限频谱资源与迅速增长业务需求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波形协同的无线通信技术。在传统正弦载波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在相同的频谱范围内利用正弦信号和线性调频信号在频域和分数域能量积聚特性的对偶关系在正弦载波通信信号上叠加线性调频信号波形来传输不同的用户信息,并在接收端分别通过频域和分数域滤波处理实现两类用户信号波形的分别提取,从而达到提高频谱效率和增加系统容量的目的。建立了系统模型,给出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数值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正弦载波通信体制的基础上,通过信号波形协同和变换域滤波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频谱效率,理论上能够将系统容量提升近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傅里叶变换 分数域 波形协同 频谱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载波频域均衡中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荆宁 董小平 张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8期6855-6858,6868,共5页
为了克服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符号间干扰带来的影响,研究了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了最小二乘(Least Squre,LS)算法及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rurier Transform,DFT)改进算法,并将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信噪比估计方法... 为了克服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符号间干扰带来的影响,研究了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了最小二乘(Least Squre,LS)算法及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rurier Transform,DFT)改进算法,并将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信噪比估计方法引入到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基于DFT的改进算法可以有效提升估计精度,二,四阶矩(2,4-ordermoment,M2 M4)等高斯信道中的信噪比算法可以应用到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 频率选择性信道 信道估计 信噪比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UWB系统窄脉冲捕获技术研究
8
作者 杨志华 张钦宇 +1 位作者 陈萍 许洪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9-154,共6页
根据UWB信号的特性提出一种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实现快速捕获的新方法,即利用BP前向神经网络对极窄脉冲信号进行捕获,有效减少了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平均捕获时间。其中着重分析了利用BP神经网络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检测窄脉冲信号的可行性以... 根据UWB信号的特性提出一种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实现快速捕获的新方法,即利用BP前向神经网络对极窄脉冲信号进行捕获,有效减少了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平均捕获时间。其中着重分析了利用BP神经网络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检测窄脉冲信号的可行性以及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对检测的影响。并且对仿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脉冲 捕获 BP神经网络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卫星通信和定位兼容系统方案研究
9
作者 连全斌 张中兆 张乃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根据中国当前卫星通信和定位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 ,提出将卫星移动通信和定位综合建设的构想 ,并对该综合系统的星座和信号体制方案进行了分析设计。
关键词 混合星座 卫星通信 卫星定位 GDOP/PDOP 区域通信 中国 信号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天线的动态时隙指派技术研究
10
作者 孟维晓 谭学治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9-32,共4页
针对TDMA/TDD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运用了一种智能天线的解决方案,研究并提出一种动态时隙指派的算法。目的是让无线资源指派根据空时最佳特性进行量化评估并优选,然后把最优载波和时隙分配给需要的移动终端。系统级仿真表明,本... 针对TDMA/TDD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运用了一种智能天线的解决方案,研究并提出一种动态时隙指派的算法。目的是让无线资源指派根据空时最佳特性进行量化评估并优选,然后把最优载波和时隙分配给需要的移动终端。系统级仿真表明,本算法和传统时隙分配算法相比,移动通信网络的综合性能指标得到的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动态时隙指派 技术研究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TDMA系统 量化评估 综合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实时多媒体业务调度算法的研究
11
作者 张乃通 徐玉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3-516,共4页
宽带多媒体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要求同时具备双向语音调度指挥、过程监控、图像传输等功能.针对现有协议非实时性特点和调度系统业务实时性要求,该研究是以IEEE802.3LAN为应用平台的多媒体终端和控制中心,基于用户背负信令的状态报告,... 宽带多媒体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要求同时具备双向语音调度指挥、过程监控、图像传输等功能.针对现有协议非实时性特点和调度系统业务实时性要求,该研究是以IEEE802.3LAN为应用平台的多媒体终端和控制中心,基于用户背负信令的状态报告,提出一种改进型TCP协议实时业务调度算法.算法根据状态报告信息对不同业务节点进行实时信道优化分配,实现一定服务质量的实时多媒体业务的传输、指挥调度 监控等功能.在典型业务强度下,平均延迟和延迟抖动实时性指标较传统TCP控制方法提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调度算法 多媒体通信 多址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路选策略的地域数据通信网的研究
12
作者 冯心睿 张乃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9期32-35,31,共5页
对采用自适应与泛搜索两种路由选择算法的地域数据通信网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讨论了几种在地域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对网络吞吐量、延迟、阻塞率等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对采用这两种路选策略的地域数据网的... 对采用自适应与泛搜索两种路由选择算法的地域数据通信网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讨论了几种在地域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对网络吞吐量、延迟、阻塞率等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对采用这两种路选策略的地域数据网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最后给出了在网络设计过程中两种路选策略的应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数据通信网 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 泛搜索路由选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ATM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
13
作者 邹昕光 贾世楼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1年第5期9-11,共3页
ATM技术作为宽带网络技术的核心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它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ATM的各个重要的方面如:卫星ATM技术,宽带接入,宽带主干网,与IP协议互连以及安全问题讨论了ATM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宽带接入 ATM网 通信技术 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状态信道模型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秀廷 段少华 张乃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卫星信道模型。模型按照卫星直视信号受遮挡的程度不同,将陆地卫星移动通信信道质量的变化描述为三个不同的状态。同时考虑了卫星对接收机仰角不同对信道参数的影响,使得对信道特性的描述更加直观、...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卫星信道模型。模型按照卫星直视信号受遮挡的程度不同,将陆地卫星移动通信信道质量的变化描述为三个不同的状态。同时考虑了卫星对接收机仰角不同对信道参数的影响,使得对信道特性的描述更加直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模型 卫星移动通信 接收机 信道参数 仰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调制阵列的多波束雷达通信一体化结构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单成兆 马永奎 +1 位作者 赵洪林 孟维晓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44-1653,共10页
为了实现多个电子平台的高效集成,同时缓解无线信道频谱资源紧缺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了时间调制阵列(time-modulated array,TMA)技术和多波束赋形技术的空域多波束雷达通信一体化结构与算法。对传统基于空分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进行了... 为了实现多个电子平台的高效集成,同时缓解无线信道频谱资源紧缺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了时间调制阵列(time-modulated array,TMA)技术和多波束赋形技术的空域多波束雷达通信一体化结构与算法。对传统基于空分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改进,在增加通信波束的同时,实现了雷达与通信子系统发射功率的独立控制。所提结构由两组加权网络组成,第一组加权网络用于雷达探测,第二组加权网络结合周期性时间调制,用于多用户通信。所提方案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在用户数量,波束控制自由度,硬件复杂度等多个指标之间进行权衡。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结构与算法的有效性,雷达与通信能够独立完成各自的功能且没有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时间调制阵列 多波束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非正交多址接入中干扰消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永娜 王钢 +1 位作者 郑黎明 刘春刚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6年第5期6-9,共4页
针对现有正交多址技术不能满足5G海量连接的场景对更高容量的需求,对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进行介绍,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多用户数据不正交,且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进行发送,在该项技术中,接收机的设计算... 针对现有正交多址技术不能满足5G海量连接的场景对更高容量的需求,对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进行介绍,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多用户数据不正交,且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进行发送,在该项技术中,接收机的设计算法尤为重要。之后对干扰消除接收机进行了研究,研究了MMSE-SIC算法,但该算法在用户负载大时,时延较大。结合并行干扰消除技术的优点提出了准并行干扰消除算法,该算法相较于MMSE-SIC时延减小近50%,但性能下降较大。针对高负载场景提出改进干扰消除算法,在保证性能下降不大时,缩短了高负载情况下系统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串行干扰消除 准并行干扰消除 M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匹配滤波器的扩频码捕获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昱 王钢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3年第6期86-89,共4页
介绍并分析了匹配滤波器扩频码捕获算法的数字实现方式。数字匹配滤波器(Digital Matched Filter,DMF)在扩频码长较长时,耗费的硬件资源较多,实现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差动解决方案,在不损失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DMF的硬件复杂度。针... 介绍并分析了匹配滤波器扩频码捕获算法的数字实现方式。数字匹配滤波器(Digital Matched Filter,DMF)在扩频码长较长时,耗费的硬件资源较多,实现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差动解决方案,在不损失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DMF的硬件复杂度。针对DMF对多普勒频移过于敏感这一缺点,提出了加窗方案,使得其在同一多普勒频移下输出增益衰减较小。通过仿真,证明了改进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F 采样 差动 加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分析与技术展望
18
作者 何家武 邱钧 +1 位作者 刘晓峰 贾世楼 《电讯技术》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详细探讨了宽带卫星通信的发展概况、设计原则、问题和折衷考虑,提出了宽带卫星通信网络的结构模型以及卫星星座设计选择,讨论并分析了宽带卫星通信的若干关键技术以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宽带卫星通信 卫星ATM网 星座 多媒体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通信系统总体研究建模
19
作者 徐启建 张乃通 孙玉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提出了军事通信系统体系结构的构筑流程;建立了基于向量空间和模糊集理论的总体研究模型,并给出了军事通信系统需求、应用体系结构、系统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以及相互间模糊关系的定义;对有关模糊集、模糊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 军事通信系统 体系结构 向量空间 模糊集 模糊关系 总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系统时域均衡技术研究
20
作者 孟解晓 穆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4-476,552,共4页
在移动无线通信中,由于传输信道的多径性质,会在接收端引起码间干扰,使系统误码率变大,结合智能天线系统研究了一种自适应均衡技术,在基站一端使用,用来抑制码间干扰,它通过横向滤波器来实现,通过RLS算法自适应地产生加权因子.计算机仿... 在移动无线通信中,由于传输信道的多径性质,会在接收端引起码间干扰,使系统误码率变大,结合智能天线系统研究了一种自适应均衡技术,在基站一端使用,用来抑制码间干扰,它通过横向滤波器来实现,通过RLS算法自适应地产生加权因子.计算机仿真的结果可以证明,使用无衡技术后,系统的误码性能可能满足通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时域均衡 移动无线通信 自适应均衡 码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