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姿态机动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及主动振动抑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袁国平 史小平 李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115,共6页
针对航天器在进行姿态机动时挠性附件的主动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鲁棒方法和H∞理论相结合的控制方案。为有效地进行振动抑制,主动振动控制器采用H∞状态反馈理论,并且设计时充分考虑由于忽略挠性附件模型高阶模态所带来的... 针对航天器在进行姿态机动时挠性附件的主动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鲁棒方法和H∞理论相结合的控制方案。为有效地进行振动抑制,主动振动控制器采用H∞状态反馈理论,并且设计时充分考虑由于忽略挠性附件模型高阶模态所带来的结构不确定性,保证振动的快速衰减和方法的鲁棒性。同时,采用自适应鲁棒方法设计姿态控制器,有效地降低干扰和转动惯量不确定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Lyapunov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最后,数字仿真结果说明,所提的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姿态机动 自适应鲁棒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强耦合强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快时变系统复合控制
2
作者 孔雪 宁国栋 +2 位作者 杨明 王松艳 晁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2-1430,共9页
分析一类强耦合强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快时变系统的控制问题。基于系统力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提出一种复合控制方法。该复合控制方法由三个核心模块组成,依次为强耦合强不确定性控制模块、强非线性快时变控制模块、智能调度模块。以某典型... 分析一类强耦合强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快时变系统的控制问题。基于系统力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提出一种复合控制方法。该复合控制方法由三个核心模块组成,依次为强耦合强不确定性控制模块、强非线性快时变控制模块、智能调度模块。以某典型强耦合强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快时变特性飞行器对象为例,给出了采用该复合控制方法的详细设计。最后,在精确的仿真模型基础上,考虑天地不一致性情况,进行了多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耦合 强不确定性 强非线性 快时变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机动目标带攻击角约束的三维制导律 被引量:8
3
作者 尹永鑫 杨明 吴鹏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7-241,共5页
针对机动目标设计了带攻击角约束的三维制导规律。建立了球坐标系下的三维弹-目标相对运动模型,描述了视线高低角和视线方位角之间的耦合关系。针对导弹与目标作非共面运动的情况,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给出了带攻击角约束的三维制导律。为... 针对机动目标设计了带攻击角约束的三维制导规律。建立了球坐标系下的三维弹-目标相对运动模型,描述了视线高低角和视线方位角之间的耦合关系。针对导弹与目标作非共面运动的情况,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给出了带攻击角约束的三维制导律。为了克服抖动,对所给出的三维制导律进行了修正。针对目标的机动加速度是时变的情况,给出了基于先验知识的制导参数自适应调整规则。仿真结果表明,该三维制导律能垂直命中机动目标,并对目标机动加速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制导 三维制导 机动目标 攻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硅石纳米粉末的染料随机激光发射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超 孙宇超 +1 位作者 李欣 李志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98-1802,共5页
针对染料随机激光器特性与应用研究,讨论了无序介质中荧光粒子和额外散射粒子的发光性质、浓度变化以及颗粒尺寸与随机激光发射阈值之间的关系。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直接求解Maxwell方程组及速率方程组的方法,模拟仿真出了相应的发射谱... 针对染料随机激光器特性与应用研究,讨论了无序介质中荧光粒子和额外散射粒子的发光性质、浓度变化以及颗粒尺寸与随机激光发射阈值之间的关系。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直接求解Maxwell方程组及速率方程组的方法,模拟仿真出了相应的发射谱线及浓度变化与激光发射阈值的关系曲线。所设计的样品中Rh6G-SiO2的质量分数为4%,其阈值大小为8.5μJ/pulse时,额外微小散射体TiO2的加入对该介质随机激光发射产生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模拟分析了处于不同条件和背景下随机激光的阈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激光 时域有限差分法 多重散射 激光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光导航成像的气动光学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孔雪 宁国栋 +5 位作者 杨明 彭志勇 赵欣 王松艳 徐骋 刘垒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0-365,共6页
给出了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ABHV)的飞推一体化参考轨迹,分析了其对星光导航成像影响。基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强耦合特性,结合星光成像导航技术特点,以飞推耦合度最小为优化指标,考虑ABHV的攻角、燃油当量比、攻角变化率和隔离... 给出了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ABHV)的飞推一体化参考轨迹,分析了其对星光导航成像影响。基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强耦合特性,结合星光成像导航技术特点,以飞推耦合度最小为优化指标,考虑ABHV的攻角、燃油当量比、攻角变化率和隔离段激波串位置等多约束特性,采用一种多约束最优化方法,得到了适合星光导航应用的参考轨迹,并分析了该轨迹下星光成像性能退化情况,进一步挖掘了发动机稳定工作和飞行器高精度打击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性能指标的潜力。以某型ABHV为例,在精确的仿真模型基础上,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光导航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 飞推一体化 参考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落角落速约束的导弹虚拟期望落角末制导律 被引量:6
6
作者 权申明 陈雪野 +1 位作者 晁涛 杨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70-1079,共10页
为解决导弹末制导阶段同时考虑落角和落速约束时带来的过载需求大、落速散布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期望落角的末制导律。首先,提出虚拟期望落角的概念,设计过渡函数降低末制导初期过载需求;然后,分析过渡函数各参数对落角、落速影响... 为解决导弹末制导阶段同时考虑落角和落速约束时带来的过载需求大、落速散布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期望落角的末制导律。首先,提出虚拟期望落角的概念,设计过渡函数降低末制导初期过载需求;然后,分析过渡函数各参数对落角、落速影响,设计预测-校正算法计算期望参数;为了提高预测效率与精度,使用深度神经网络离线训练弹道数据集。实际飞行中,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在线辨识气动参数摄动,提高算法的适应性。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降低末制导初期过载需求。在满足落角约束与位置精度的前提下,落速控制精度在±15 m/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期望落角 预测-校正算法 深度神经网络 气动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侧窗约束的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末制导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权申明 晁涛 +1 位作者 张登辉 杨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22-1332,共11页
针对红外导引头侧窗探测模式下,非对称视场约束造成末制导阶段目标易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侧窗约束的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末制导方法。首先,基于体视线坐标系建立三维相对运动模型,得到不依赖于“小攻角”假设的准确模型。在处理无过程... 针对红外导引头侧窗探测模式下,非对称视场约束造成末制导阶段目标易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侧窗约束的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末制导方法。首先,基于体视线坐标系建立三维相对运动模型,得到不依赖于“小攻角”假设的准确模型。在处理无过程约束问题的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方法基础上,引入松弛变量与虚拟控制量,设计出考虑侧窗视场约束的末制导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末制导算法对初始猜测轨迹的依赖性,提高适应性与计算效率,提出逐步增加约束条件的计算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末制导过程中满足侧窗约束,相比于凸优化方法,优化变量减少,计算速度更快;相比于基于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末制导律,能够满足侧窗约束,同时能适应不同的初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导引头 模型预测静态规划 体视线坐标系 松弛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层内固体火箭多约束鲁棒三维能量管理制导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飞 王松艳 +1 位作者 杨明 晁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52-1664,共13页
针对固体运载火箭大范围精确调节终端约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大气层内鲁棒三维能量管理制导方法,通过在线规划侧向速度能力曲线消耗剩余发动机能量。将终端约束表示为关于攻角和速度能力曲线参数的方程组,将闭环制导问题转化为方程... 针对固体运载火箭大范围精确调节终端约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大气层内鲁棒三维能量管理制导方法,通过在线规划侧向速度能力曲线消耗剩余发动机能量。将终端约束表示为关于攻角和速度能力曲线参数的方程组,将闭环制导问题转化为方程组的求解。针对飞行过程中的动压、过载,以及控制变化率等过程约束,构造了攻角和速度能力曲线的可行边界。针对气动系数和发动机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容积卡尔曼滤波器对不确定性进行辨识。仿真结果表明,与模型预测静态规划算法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相比,本算法的终端速度调节范围、鲁棒性以及计算效率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 上升段制导 能量管理 多约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对策的飞行器逃逸策略设计
9
作者 谢季良 马克茂 《航空兵器》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在现代战场环境中,被导弹攻击的飞行器有多种方法来进行逃逸,对于带有主动防御手段的飞行器来说,可以发射防御导弹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以配合飞行器的机动逃逸。本文针对这一作战场景,基于微分对策理论,设计飞行器机动逃逸策略。设计中,... 在现代战场环境中,被导弹攻击的飞行器有多种方法来进行逃逸,对于带有主动防御手段的飞行器来说,可以发射防御导弹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以配合飞行器的机动逃逸。本文针对这一作战场景,基于微分对策理论,设计飞行器机动逃逸策略。设计中,将范数有界和线性二次型微分对策的优点相结合,并按照距离进行划分,提出了分段的指标函数。通过极大值原理,求出了博弈问题的均衡解,并将此均衡解作为飞行器和防御导弹的制导律。均衡解能够保证飞行器的最佳逃逸性能。由于防御导弹的速度和机动性能通常比来袭导弹差,因此防御导弹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较为困难。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使防御导弹对来袭导弹进行干扰,进而给飞行器足够的时间进行逃逸。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即无论来袭导弹是否按照均衡解进行制导,飞行器均可成功躲避来袭导弹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对策 飞行器 TMD问题 逃逸策略 均衡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