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航天航空可变形结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赵伟 刘立武 +2 位作者 孙健 冷劲松 刘彦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83,共11页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种在相应的外界刺激下可以在临时形状和初始形状之间进行切换的智能材料,具有低密度、低成本、可回复变形大,刺激方式可控等优点,在航天航空领域,如:空间可展开结构、锁紧释放机构、变体等,展现出来了巨...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种在相应的外界刺激下可以在临时形状和初始形状之间进行切换的智能材料,具有低密度、低成本、可回复变形大,刺激方式可控等优点,在航天航空领域,如:空间可展开结构、锁紧释放机构、变体等,展现出来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这些应用大多处于开发阶段,一部分完成了地面功能验证,少部分进行了航天实验。本文首先总结了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和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SMPC)的分类,以及恶劣的空间环境因素下SMP的性能变化。随后总结了SMPC的空间可展开结构,包括:铰链、桁架、太阳能电池阵;SMPC的解锁释放结构;SMPC的变体结构以及基于4D打印的SMPC可展开结构的潜在应用。最后,对形状记忆材料和结构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可变形结构 航天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幸红 王义铭 +2 位作者 程源 董顺 胡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1-590,共20页
随着高速飞行器朝着更宽空域、更长时间和更高速度的方向发展,对飞行器的鼻锥、前缘和发动机燃烧室等关键结构的热防护性能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发展在极端环境下使用的高性能热防护材料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优异... 随着高速飞行器朝着更宽空域、更长时间和更高速度的方向发展,对飞行器的鼻锥、前缘和发动机燃烧室等关键结构的热防护性能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发展在极端环境下使用的高性能热防护材料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氧化烧蚀性能,是一类极具应用潜力的非烧蚀型热防护材料。然而,本征脆性问题限制了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工程化应用,需通过组分结构调控对其进行强韧化。同时,飞行器有效载荷提升也对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提出了轻量化的要求。本文系统概述了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压力烧结、泥浆浸渍、前驱体浸渍裂解、反应熔渗、化学气相渗透/沉积与“固-液”组合工艺等制备方法,颗粒、晶须、软相物质、短切纤维和连续纤维等强韧化方法及其机制,抗氧化烧蚀性能与机理,以及轻量化设计等。讨论了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组分、微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陶瓷 复合材料 强韧化 抗氧化烧蚀 轻量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针刺石英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体积辐射-烧蚀热响应模型及分析
3
作者 闫晓杰 洪长青 金翔宇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2,I0001,共11页
在行星进入和地球返回探测任务中,高焓高速气体导致飞行器表面承受显著的热辐射效应。辐射效应传输机制与能量热传导模式不同,体积辐射效应的影响依赖于热防护材料的辐射特性。本文在传统烧蚀模型中引入体积辐射传输方程,建立轻质针刺... 在行星进入和地球返回探测任务中,高焓高速气体导致飞行器表面承受显著的热辐射效应。辐射效应传输机制与能量热传导模式不同,体积辐射效应的影响依赖于热防护材料的辐射特性。本文在传统烧蚀模型中引入体积辐射传输方程,建立轻质针刺石英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体积辐射-烧蚀热响应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体积辐射-烧蚀模型比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高辐射加热会加速复合材料内部的酚醛树脂热解,同时产生更高的内部热解气体压力,而高对流加热则会提高复合材料表面的烧蚀后退速率。本文工作可为轻质针刺石英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在深空探测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中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材料 石英纤维/酚醛树脂 烧蚀试验 体积辐射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4
作者 吴林志 熊健 +3 位作者 马力 王兵 张国旗 杨金水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67,共27页
复合材料点阵结构是一种具有轻质、高比强、高比刚以及多功能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近几年受到国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是新一代结构材料一体化的理想结构材料.本文概述了点阵复合材料及结构的发展历程,包括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拓扑构型设计、... 复合材料点阵结构是一种具有轻质、高比强、高比刚以及多功能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近几年受到国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是新一代结构材料一体化的理想结构材料.本文概述了点阵复合材料及结构的发展历程,包括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拓扑构型设计、制备工艺研究、力学性能表征、失效模式分析、预报模型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并给出了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失效模式和理论数值模型汇总表以及修正后的材料强度与密度关系图.同时,本文对复合材料点阵结构可能应用的领域进行预测,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点阵结构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轻质 夹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研究现状 被引量:47
5
作者 徐丽 张幸红 韩杰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9-82,95,共5页
随着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产品缺陷检测和质量评价手段的无损检测技术也相应得到迅速发展。总结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构件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即:涡流检测法、射线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光学检测法、声... 随着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产品缺陷检测和质量评价手段的无损检测技术也相应得到迅速发展。总结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构件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即:涡流检测法、射线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光学检测法、声发射和机械阻抗分析法等,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作了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无损检测 航空航天 无损检测技术 新型复合材料 超声波检测法 现状 复合材料构件 阻抗分析法 航天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结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丽英 孟松鹤 +3 位作者 许承海 张涛 王国勇 刘建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2,共7页
为探讨不同结构形式织物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损伤破坏机制之间的差异,通过宏观拉压试验,研究了经编及平纹碳纤维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压缩力学性能,并利用声发射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对破坏后的断口进行显微镜观... 为探讨不同结构形式织物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损伤破坏机制之间的差异,通过宏观拉压试验,研究了经编及平纹碳纤维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压缩力学性能,并利用声发射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对破坏后的断口进行显微镜观察分析,分别给出了两种材料的拉伸和压缩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织物结构形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与经编织物复合材料相比,平纹织物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强度均较低,且其拉伸、压缩破坏试样的断口相对齐平,分层现象不明显;根据声发射监测结果可以判定两种复合材料损伤过程中的损伤类型,与经编织物相比,平纹织物复合材料拉/压过程中的声发射电压信号相对稳定且整体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织物 平纹织物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谐激励下共固化复合材料粘弹阻尼结构的损耗因子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潘利剑 张博明 戴福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0,共4页
基于模态叠加法和模态应变能法,推导出在任意简谐激励下粘弹阻尼结构的损耗因子的计算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共固化复合材料粘弹阻尼结构在简谐激励下的损耗因子。分析结果与动态机械分析仪(DMA)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文建... 基于模态叠加法和模态应变能法,推导出在任意简谐激励下粘弹阻尼结构的损耗因子的计算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共固化复合材料粘弹阻尼结构在简谐激励下的损耗因子。分析结果与动态机械分析仪(DMA)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文建立方法的有效性,对粘弹阻尼结构的损耗因子的分析以及共固化复合材料粘弹阻尼结构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阻尼结构 损耗因子 模态叠加 复合材料 共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用复合材料结构分层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方一帆 刘文博 +1 位作者 张璐 王荣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9-51,57,共4页
复合材料是现代飞机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结构材料,而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分层损伤问题一直是飞机研制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结构问题。文章综述了飞机用复合材料分层损伤问题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为保证复合材料结构的正常工作而采用的常用无... 复合材料是现代飞机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结构材料,而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分层损伤问题一直是飞机研制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结构问题。文章综述了飞机用复合材料分层损伤问题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为保证复合材料结构的正常工作而采用的常用无损检测方法,并报道了国内外学者在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实验及数值模拟方面所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分层损伤 无损检测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轻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振动阻尼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马力 杨金水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9-398,共30页
作为新一代先进轻质超强韧结构材料,复合材料格栅和点阵夹芯结构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该类结构材料的设计制备以及相关力学性能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对该类结构振动阻尼性能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该文综述了... 作为新一代先进轻质超强韧结构材料,复合材料格栅和点阵夹芯结构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该类结构材料的设计制备以及相关力学性能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对该类结构振动阻尼性能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该文综述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简单层合结构以及各类夹芯结构振动阻尼性能的研究现状.首先阐述其阻尼机理,然后分别概述了复合材料简单层合板的微观和宏观阻尼模型、复合材料粘弹性阻尼夹层结构和新型夹层结构的阻尼预报工作,最后总结归纳现有关于该类结构阻尼特性研究工作中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夹芯结构 振动 阻尼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在空间可展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伟 刘立武 +2 位作者 兰鑫 刘彦菊 冷劲松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5期594-601,共8页
传统的机械式可展开结构往往存在机械结构较复杂、质量较大、展开过程易产生振动的缺点,而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低成本、低密度、比强度大,展开过程平缓,振动小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解决空间可展开结构现在面临问题的一种可能... 传统的机械式可展开结构往往存在机械结构较复杂、质量较大、展开过程易产生振动的缺点,而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低成本、低密度、比强度大,展开过程平缓,振动小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解决空间可展开结构现在面临问题的一种可能手段。介绍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空间可展开结构的发展近况,其结构简单、振动小等特点有望使其在未来的航天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 空间可展开结构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有频率改变率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损伤定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莫淑华 王春艳 潘利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4-277,共4页
本研究是在复合材料固化之前,将一定尺寸的聚酰亚胺薄膜插入复合材料结构中来模拟复合材料的脱层损伤.用自由振动的方法测定了含有损伤和无损伤复合材料悬臂梁的前三阶固有频率;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脱层损伤位置进行了识别.... 本研究是在复合材料固化之前,将一定尺寸的聚酰亚胺薄膜插入复合材料结构中来模拟复合材料的脱层损伤.用自由振动的方法测定了含有损伤和无损伤复合材料悬臂梁的前三阶固有频率;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脱层损伤位置进行了识别.损伤位置的识别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此方法对于解决复合材料结构损伤问题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振动模态 损伤 固有频率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VD工艺制备Ti/Ti-Al超薄多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李 孙跃 赫晓东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利用大功率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制备了Ti和Ti-48at%Al交替蒸发沉积形成的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型多层材料薄箔。研究了靶基距、微观结构参数及试样在制备材料的选取位置对其性能的影响,考察了Ti/Ti-Al微叠层材料在不同温度下... 利用大功率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制备了Ti和Ti-48at%Al交替蒸发沉积形成的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型多层材料薄箔。研究了靶基距、微观结构参数及试样在制备材料的选取位置对其性能的影响,考察了Ti/Ti-Al微叠层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材料的室温脆性得到了明显改善,高温下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反常强化作用,使材料在500~800℃之间的性能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材料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金属间化合物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钒智能热控涂层光学结构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浩博 豆书亮 李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传统热控涂层发射率固定,难以满足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VO_(2)智能热控涂层具有无源自适应和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从VO_(2)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出发,通过分析VO_(2)智能热控涂层红外波段发射率调控机理,综述了... 传统热控涂层发射率固定,难以满足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VO_(2)智能热控涂层具有无源自适应和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从VO_(2)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出发,通过分析VO_(2)智能热控涂层红外波段发射率调控机理,综述了法布里-珀罗(F-P)谐振腔、超表面、光子晶体和纳米复合薄膜四种结构的VO_(2)智能热控涂层光学设计方法和研究进展,提取在工程应用中导致VO_(2)智能热控涂层的空间稳定性降低的关键因素,对VO_(2)智能热控涂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_(2) 智能热控涂层 金属-绝缘体相变 光学设计 空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颗粒混合增韧ZrB_2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金平 孟松鹤 +2 位作者 韩杰才 易法军 许承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729,共3页
将增韧相与ZrB2陶瓷基体按配比混料、热压,制备了双相颗粒混合增韧ZrB2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密度、硬度、力学性能、耐烧蚀性能以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采用混料热压法能制备99.5%理论密度的ZrB2复合材料;显微硬度为800HV,室温抗压强度... 将增韧相与ZrB2陶瓷基体按配比混料、热压,制备了双相颗粒混合增韧ZrB2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密度、硬度、力学性能、耐烧蚀性能以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采用混料热压法能制备99.5%理论密度的ZrB2复合材料;显微硬度为800HV,室温抗压强度为1.397GPa,相对压缩率为21.8%.随着温度升高,强度和压缩率均急剧下降;然而,到1100℃时抗压强度仍高达649MPa,相对压缩率为7.6%.该复合材料在等离子电弧加热器上烧蚀6s后,试样表面温升达2800℃,烧蚀后晶粒长大,部分韧化相熔化飞出,留下孔洞.在氧乙炔焰上烧蚀30s后,试样表面温升达到2000℃,烧蚀后表面无裂纹,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晶粒略有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ZRB2 颗粒混合 增韧 双相 抗压强度 表面温升 耐烧蚀性能 电弧加热器 压缩率 陶瓷基体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理论密度 显微硬度 温度升高 晶粒长大 热压法 等离子 氧化膜 混料 制备 试样 熔化 韧化 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5
作者 冷劲松 兰鑫 +1 位作者 刘彦菊 杜善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0-956,共7页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智能主动变形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在外界激励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可回复变形,可应用于智能主动变形结构。首先简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然后...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智能主动变形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在外界激励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可回复变形,可应用于智能主动变形结构。首先简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颗粒、短纤维和连续纤维增强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重点评述了三种复合材料的电-热致驱动变形性能。此外,本文还介绍了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可展开铰链、可伸缩梁和可展开天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与结构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空间可展开结构 主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热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71
16
作者 易法军 梁军 +1 位作者 孟松鹤 杜善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8-56,共9页
烧蚀材料在高温环境中因物理、化学和力学因素造成质量损失 ,影响其性能。建立相应的热化学和热力学烧蚀模型 ,分析其传热特性和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 ,建立材料的热毁损判据 ,是复合材料防热结构设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 烧蚀材料在高温环境中因物理、化学和力学因素造成质量损失 ,影响其性能。建立相应的热化学和热力学烧蚀模型 ,分析其传热特性和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 ,建立材料的热毁损判据 ,是复合材料防热结构设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文献中对炭基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热化学性质 热力学性质 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iB_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朱春城 曲伟 +1 位作者 张幸红 赫晓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8-50,54,共4页
TiC-TiB_2复合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磨耐蚀、导电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正在开发并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复相陶瓷材料。简要综述了TiC-TiB_2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技术、组织、性能、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它的主要应用价值以及将... TiC-TiB_2复合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磨耐蚀、导电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正在开发并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复相陶瓷材料。简要综述了TiC-TiB_2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技术、组织、性能、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它的主要应用价值以及将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IB2 复合材料 复相陶瓷 制备 组织 性能 合成 碳化钛 二硼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强度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明 马力 +1 位作者 吴林志 关正西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共5页
对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破坏模式和拉伸强度进行了研究,考查了孔的直径和形状对层合板强度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测量出含孔层合板的强度.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子程序USDFLD建立了逐渐损伤失效模型,对层合板的强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对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破坏模式和拉伸强度进行了研究,考查了孔的直径和形状对层合板强度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测量出含孔层合板的强度.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子程序USDFLD建立了逐渐损伤失效模型,对层合板的强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强度值和实验测量的强度值吻合较好,文中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含孔层合板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含孔层合板 拉伸强度 数值模拟 子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高温热物理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易法军 张巍 +1 位作者 孟松鹤 杜善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5-88,共4页
实验研究了烧蚀防热 C/ C复合材料从常温到高温的等效热膨胀系数、热扩散率、比热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计算了材料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与抗热应力系数。结果表明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很小 ,接近零膨胀。热扩散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比热随... 实验研究了烧蚀防热 C/ C复合材料从常温到高温的等效热膨胀系数、热扩散率、比热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计算了材料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与抗热应力系数。结果表明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很小 ,接近零膨胀。热扩散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比热随温度升高近似比例增加 ,而热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热扩散率相似。材料的抗热应力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理性能 实验研究 C/C复合材料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抗热应力系数 航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B_2-SiC和C_(sf)/ZrB_2-Si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飞宇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杜善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4-738,共5页
通过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ZrB_2-SiC材料和C^(sf)(碳短纤维)/ZrB_2-Si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氧乙炔火焰在4186.8kW/m^2的热流下分别喷吹烧蚀两种材料180s.ZrB_2-SiC材料表面最高温度达到2406℃,烧蚀后质量烧蚀率为-0.14%,线烧蚀率为-... 通过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ZrB_2-SiC材料和C^(sf)(碳短纤维)/ZrB_2-Si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氧乙炔火焰在4186.8kW/m^2的热流下分别喷吹烧蚀两种材料180s.ZrB_2-SiC材料表面最高温度达到2406℃,烧蚀后质量烧蚀率为-0.14%,线烧蚀率为-1×10^(-3)mm/s,C_(sf)/ZrB_2-SiC材料表面最高温度达到1883℃,烧蚀后质量烧蚀率为-0.19%,线烧蚀率为-4×10^(-4)mm/s.对两种材料烧蚀表面和剖面的分析发现,ZrB_2-SiC材料烧蚀后由表及里依次形成了疏松ZrO_2氧化层、SiC富集层和未反应层的三层结构,其中SiC富集层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C_(sf)/ZrB_2-SiC材料烧蚀后由外到内分别形成了ZrO_2-SiO_2氧化层、SiC耗尽层和未反应层的三层结构,其中最外层以ZrO_2为骨架,SiO_2弥合其中的结构有效地阻挡了烧蚀中氧的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 Csf/ZrB2-SiC 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 烧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