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育人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育人体系建设的探索为例
1
作者 姚郁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自身发展的定位,首先介绍了对育人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然后分别从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育人文化建设和育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航天学院在完善育人体系,提... 本文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自身发展的定位,首先介绍了对育人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然后分别从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育人文化建设和育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航天学院在完善育人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上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模式 文化建设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航天器动力学状态的自主识别与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天明 夏斌 +1 位作者 魏承 徐赫屿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92,共11页
卫星在轨运行时,柔性太阳翼的振动会影响其姿态稳定性并降低控制精度。为监测并优化卫星在轨状态,需准确识别太阳翼在轨振动信息。当前测量方法多依赖太阳翼表面的合作标识点,但这会影响太阳翼动力学参数,且不利于在轨操作。为此,提出... 卫星在轨运行时,柔性太阳翼的振动会影响其姿态稳定性并降低控制精度。为监测并优化卫星在轨状态,需准确识别太阳翼在轨振动信息。当前测量方法多依赖太阳翼表面的合作标识点,但这会影响太阳翼动力学参数,且不利于在轨操作。为此,提出了新的无标识点视觉测量和模态辨识方法。将对级约束引入特征点的识别与提取中,增强了场景特征性;设计了用于二值化图像边界特征提取的卷积核,改进了相对位置关系描述子,进而计算特征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实现了准确、稳定的识别与监测。为验证无标识点视觉算法的精度,提出了基于自研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MBDyn的精度评价途径。基于该评价途径开展大挠性太阳翼动力学仿真研究,得到视觉测量算法平均误差为0.214 mm。最后,搭建了柔性太阳翼地面试验平台,将地面试验平台的视觉测量信息输入到模态辨识系统中,计算太阳翼模态参数信息,得到模态辨识误差为2.63%,仿真建模误差为5%,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航天器在轨状态监测与航天器智能运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大挠性结构 非接触测量 视觉精度评价 模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微小激励的引力波探测航天器质心辨识
3
作者 王子鸣 黎明 +3 位作者 姚金铭 齐超群 张慧博 张浩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30,共11页
受燃料消耗与结构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空间引力波探测航天器的质量分布会发生变化,质心位置也会发生偏移,严重影响引力波探测精度。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航天器高精度质心测量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性微小激励的航天器质心辨识方法。首... 受燃料消耗与结构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空间引力波探测航天器的质量分布会发生变化,质心位置也会发生偏移,严重影响引力波探测精度。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航天器高精度质心测量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性微小激励的航天器质心辨识方法。首先,构建了考虑空间非保守力、重力梯度力及推力器噪声影响的航天器动力学模型。然后,开展了基于空间惯性传感器与星敏感器测量数据的惯性张量辨识及基于推力器周期性微小激励输入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周期微小激励与卡尔曼滤波理论的质心辨识方法。最后,进行了不同周期激励下的仿真模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三角波形的力矩下,提出的方法能够在2.2×10^(-5)rad极小角度机动下实现2.14×10^(-6)m的高精度质心辨识,从而降低星间链路重建成本,为维持空间引力波探测精度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心辨识 引力波探测航天器 周期微小激励 空间非保守力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挠性航天器姿态非线性控制
4
作者 周成宝 李世兴 +1 位作者 班晓军 任敬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5-242,309,共9页
针对未知系统扰动与惯性参数下挠性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和耦合挠性附件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滑模非线性姿态跟踪控制算法和一种自适应非线性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姿态控制算法采用动态面控制技术,避免了复杂的微分运算,结... 针对未知系统扰动与惯性参数下挠性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和耦合挠性附件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面滑模非线性姿态跟踪控制算法和一种自适应非线性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姿态控制算法采用动态面控制技术,避免了复杂的微分运算,结合自适应控制和滑模控制,自适应估计未知的惯性参数和系统扰动上界,对系统扰动进行控制;振动抑制方法利用自适应控制,对非线性抑制算法的未知参数进行自适应处理,实现主动振动控制。Lyapunov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小于30 s的时间内完成了姿态跟踪过程,需要的最大姿态控制输入不到8 N·m,迅速衰减了引起的振动。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完成高质量的姿态控制和振动抑制性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自适应控制 动态面控制 滑模控制 主动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系统仿真软件SpaceSim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魏承 乔彬 +2 位作者 刘天喜 赵晗 曹喜滨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4-1731,共8页
针对中国航天事业对国产化航天器设计软件的迫切需求,设计了航天器系统仿真软件SpaceSim。面向大规模航天系统仿真效率低,以及多领域先进载荷耦合仿真复杂、传统的时间驱动仿真框架难以满足时敏任务需求等难题,提出了基于GPU的大规模航... 针对中国航天事业对国产化航天器设计软件的迫切需求,设计了航天器系统仿真软件SpaceSim。面向大规模航天系统仿真效率低,以及多领域先进载荷耦合仿真复杂、传统的时间驱动仿真框架难以满足时敏任务需求等难题,提出了基于GPU的大规模航天系统多领域建模与高效仿真方法,构建了基于时间和事件混合驱动的航天系统软件运行框架,并实现了与第三方软件的高性能联合仿真接口。SpaceSim可完成航天器设计、测试、发射、运控等全任务周期的仿真与验证,可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及型号工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系统仿真 软件设计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的预设时间航天器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勇 贾登辉 +1 位作者 李晨洋 李俊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1-669,共9页
针对通信受限条件下的航天器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预设时间控制算法。为了满足不同任务场景下对航天器快速性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预设时间轨迹跟踪控制算法。结合反步控制理论及预设时间动态增益,最终实现轨迹跟踪... 针对通信受限条件下的航天器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预设时间控制算法。为了满足不同任务场景下对航天器快速性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预设时间轨迹跟踪控制算法。结合反步控制理论及预设时间动态增益,最终实现轨迹跟踪系统的预设时间收敛。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化控制系统,航天器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自身通信能力的限制,造成通信阻塞、时延和丢包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参数的事件触发算法,在保证系统控制精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控制中心与航天器本体间不必要的通信资源消耗。相比于传统的静态事件触发算法,文中基于动态参数的事件触发算法在减少通信频率方面更具优势。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受限 轨迹跟踪 事件触发 预设时间 反步控制 动态增益 网络化控制系统 动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在轨操控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与设计优化
7
作者 岳程斐 马经翰 +2 位作者 曾令斌 王天舒 曹喜滨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52-1765,共14页
针对在轨操控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与构型设计优化问题,提出了一套兼顾刚度、灵巧性、工作空间指标及能耗指标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评价体系,并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完成了多分支航天器构型的优化。首先,介绍了可操作度、速度全域性能、灵... 针对在轨操控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与构型设计优化问题,提出了一套兼顾刚度、灵巧性、工作空间指标及能耗指标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评价体系,并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完成了多分支航天器构型的优化。首先,介绍了可操作度、速度全域性能、灵巧工作空间等传统单臂构型优化指标,并提出由多分支系统刚度、多分支运动学灵巧性、多分支动力学灵巧性等性能指标构建的多分支航天器性能量化评价体系。其次,考虑通用操控场景,以单臂优化指标为目标函数,并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完成了单臂构型优化。在此基础上,面向双臂支撑、双臂操控的场景,完成了多分支航天器构型优化这类超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指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操控 多分支航天器 性能量化 构型设计与优化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参数自适应航天器交会变轨策略优化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孙雷翔 郭延宁 +2 位作者 邓武东 吕跃勇 马广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利用强化学习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参数自适应的燃料最优地球同步轨道(GEO)航天器交会变轨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GEO航天器交会Lambert变轨模型。以变轨时刻为决策变量、燃料消耗为适应度函数,使用改进式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ICLPSO... 利用强化学习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参数自适应的燃料最优地球同步轨道(GEO)航天器交会变轨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GEO航天器交会Lambert变轨模型。以变轨时刻为决策变量、燃料消耗为适应度函数,使用改进式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ICLPSO)作为变轨策略优化的基础方法。其次,考虑到求解的最优性和快速性,重新设计了以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结果为参考基线的奖励函数。使用一族典型GEO航天器交会工况训练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神经网络(DDPG)。将DDPG与ICLPSO组合为强化学习粒子群算法(RLPSO),从而实现算法超参数根据实时迭代收敛情况的自适应动态调整。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与PSO、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CLPSO)相比,RLPSO在较少迭代后即可给出适应度较高的规划结果,减轻了迭代过程中的计算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Lambert变轨 强化学习 粒子群算法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信息Epsilon纳什均衡的航天器末端追逃博弈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汤旭 叶东 +1 位作者 肖岩 孙兆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3,共11页
针对不完全信息下的航天器末端追逃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Epsilon纳什均衡的微分博弈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完全信息下的有限时间追逃纳什均衡策略对,并将其作为目标航天器实际采取的控制策略,使目标航天器掌握博弈进程的完全信息,进而获... 针对不完全信息下的航天器末端追逃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Epsilon纳什均衡的微分博弈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完全信息下的有限时间追逃纳什均衡策略对,并将其作为目标航天器实际采取的控制策略,使目标航天器掌握博弈进程的完全信息,进而获得更好的逃逸性能。在此基础上,考虑拦截航天器不能获取目标控制矩阵信息的态势,设计了基于广义卡尔曼滤波的行为学习信息估计算法,使拦截器能够对目标的不完全信息进行估计,并提出了不完全信息下的末端追逃博弈控制策略。经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所设计的不完全信息下微分博弈策略对满足Epsilon纳什均衡。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估计目标的不完全信息,确保拦截器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拦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追逃 追逃博弈策略 Epsilon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驱动航天器姿态控制强化学习算法及实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德嵩 刘延芳 +2 位作者 袁秋帆 赵福友 齐乃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3-913,共11页
针对喷气驱动航天器在推力幅值受限条件下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姿态控制强化学习算法。该算法包含两个神经网络,即控制策略网络和李雅普诺夫神经网络。其中,控制策略网络直接以喷气推力器的推力作为输出,训练数据中推力满足幅值约束... 针对喷气驱动航天器在推力幅值受限条件下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姿态控制强化学习算法。该算法包含两个神经网络,即控制策略网络和李雅普诺夫神经网络。其中,控制策略网络直接以喷气推力器的推力作为输出,训练数据中推力满足幅值约束条件,隐式地解决推力分配优化和控制量饱和问题;设计姿态控制强化学习算法,并引入基于样本数据的航天器姿态稳定性定理,保证学习得到的控制策略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主流的强化学习算法和传统姿态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姿态控制算法在敏捷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此外,将控制策略移植到半物理仿真平台,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完成航天器的大角度机动任务,从而证明了通过所提出的姿态控制算法训练得到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泛化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姿态控制 李雅普诺夫函数 半物理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推力航天器逃离太阳系的引力辅助轨迹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子琛 成飞 +2 位作者 李文龙 霍明英 齐乃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2-1039,共8页
针对太阳系边界探测,利用形函数轨迹优化算法快速生成连续小推力航天器引力辅助逃离太阳系的三维轨迹,实现在有限燃料条件下的超远距离探测。通过对比有无引力辅助设计的仿真结果,证明了引力辅助技术在逃离太阳系过程中的有效性。仿真... 针对太阳系边界探测,利用形函数轨迹优化算法快速生成连续小推力航天器引力辅助逃离太阳系的三维轨迹,实现在有限燃料条件下的超远距离探测。通过对比有无引力辅助设计的仿真结果,证明了引力辅助技术在逃离太阳系过程中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贝塞尔形函数方法的连续小推力轨迹优化算法可以高效地设计出引力辅助逃离太阳系的合理三维初始轨迹,对于初始探测任务的快速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辅助 小推力轨迹设计 逃离太阳系 贝塞尔形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姿态受限的协同势函数族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程斐 霍涛 +2 位作者 陈雪芹 沈强 曹喜滨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5,共12页
提出一种考虑航天器姿态约束的协同势函数设计方法,在姿态全局收敛的同时,保证姿态在机动过程中始终满足姿态约束.首先,建立航天器姿态指向约束模型,并针对每一个指向约束设计软约束区域;然后,基于“角度扰动”方法设计协同势函数族;接... 提出一种考虑航天器姿态约束的协同势函数设计方法,在姿态全局收敛的同时,保证姿态在机动过程中始终满足姿态约束.首先,建立航天器姿态指向约束模型,并针对每一个指向约束设计软约束区域;然后,基于“角度扰动”方法设计协同势函数族;接着,通过设计协同势函数族内函数切换规律,在软约束区域内构建满足姿态约束的势函数,并给出区域内势函数临界点分布的调整方法;最后,将所得的势函数用于航天器的避障控制,以比例-微分控制为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控制 协同势函数 姿态约束 姿态控制 三维特殊正交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大功率固态配电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伟 李化义 +4 位作者 张明 范建锋 董浩轩 黄雷 刘俊尧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大功率固态配电需要解决在开关过程中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较高的问题,抑制在短路保护过程中功率管漏极和源极存在的振荡和高电压应力。采用“慢开通,慢关断”的控制方式,降低了开通和关断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率。通过降低关断过... 大功率固态配电需要解决在开关过程中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较高的问题,抑制在短路保护过程中功率管漏极和源极存在的振荡和高电压应力。采用“慢开通,慢关断”的控制方式,降低了开通和关断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率。通过降低关断过程中电流变化率和增大振荡回路阻尼的方法,抑制了短路保护关断过程中功率管漏源电压应力和振荡。在此基础上,研制了160 V/200 A固态配电样机,实验验证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是有效的。该方法提高了大功率负载的配电可靠性,可为大功率固态配电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电源系统 大功率固态配电 高可靠性 短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航天器的H_(∞)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新华 汪康 高长生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6,共8页
当柔性航天器工作时,由于液体燃料的晃动与重力梯度等外界环境干扰,导致航天器系统出现强非线性以及强耦合性等特点,因此如何控制其姿态偏转一直是极具难点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了一种H_(∞)状态反馈控制器,重新定义了柔性航天... 当柔性航天器工作时,由于液体燃料的晃动与重力梯度等外界环境干扰,导致航天器系统出现强非线性以及强耦合性等特点,因此如何控制其姿态偏转一直是极具难点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了一种H_(∞)状态反馈控制器,重新定义了柔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中的综合扰动项,结合运动学模型描绘了柔性航天器的数学模型表达式。将柔性航天器的数学模型改写成了H_(∞)状态反馈控制数学模型。使用数学理论验证了控制器理论可用性,通过仿真软件对处于H_(∞)状态反馈控制律下的柔性航天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H_(∞)状态反馈控制器可以有效地实现柔性航天器的姿态稳定,振动抑制,具有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航天器 H_(∞)控制 数学模型 状态反馈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自适应控制
15
作者 林子杰 陆国平 +2 位作者 吕旺 吴宝林 李化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提高敏捷挠性航天器在轨连续机动的快速性和高稳定性,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ariable speed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s,VSCMGs)作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提出了一种将观测器与自适应控制结合的姿态控制律与VSCMGs复合操纵律。考虑到机... 为提高敏捷挠性航天器在轨连续机动的快速性和高稳定性,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ariable speed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s,VSCMGs)作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提出了一种将观测器与自适应控制结合的姿态控制律与VSCMGs复合操纵律。考虑到机动过程中挠性模态及精确惯量不可知,采用模态观测器和转动惯量估计器对不可测的状态或参数进行辨识,辨识结果用于精确估计前馈补偿力矩,利用Lyapunov分析方法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鉴于VSCMGs实际使用的力矩分配能力、避奇异能力、轮速平衡能力与末态框架角定位能力,分别设计了加权伪逆操纵律与3种对应的零运动。基于雅可比矩阵条件数提出了末态框架角的优选方法,给出了VSCMGs零运动在机动过程不同阶段的部署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连续姿态机动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VSCMGs在连续机动过程中平滑切换模式,在不同的机动阶段实现了相应功能。模态观测值和惯量估计值在多次机动后收敛至真值附近,经过参数辨识后的控制器使航天器在机动末端更快更稳地达到指向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姿态机动 挠性航天器 自适应控制 模态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姿态控制群体博弈分布式分配方法
16
作者 刘浩然 叶东 +1 位作者 肖楠 孙兆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针对由多个细胞星构成的组合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包含控制力矩计算层与冗余力矩分配层的双层姿态控制方法。将细胞星间的冗余力矩分配问题转化为群体博弈的策略选择问题,综合考虑能量消耗、飞轮输出力矩裕度和飞轮角动量裕度... 针对由多个细胞星构成的组合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包含控制力矩计算层与冗余力矩分配层的双层姿态控制方法。将细胞星间的冗余力矩分配问题转化为群体博弈的策略选择问题,综合考虑能量消耗、飞轮输出力矩裕度和飞轮角动量裕度设计收益函数,以力矩分配系数作为群体质量,以细胞星作为策略建立群体博弈模型。考虑群体演化中模仿和比较形成的不同演化策略,分别采用Smith动力学以及复制器动力学修订协议求解博弈的Nash均衡解,并利用有限制策略的群体博弈理论形成分布式冗余力矩分配方式,得到各个细胞星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此分配方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星 力矩分配 群体博弈 NASH均衡 分布式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质心推进航天器近距离接近姿轨一体化控制
17
作者 李婧涵 周荻 +2 位作者 李思远 杜润乐 刘佳琪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9-1973,共15页
针对航天器推力器布局限制以及姿轨一体化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航天器推进器配置和姿轨一体化控制方案。为描述航天器平移和旋转运动的耦合效应,基于对偶四元数建立了一体化相对运动模型。随后,针对航天器近距离接近问题,设计了一种... 针对航天器推力器布局限制以及姿轨一体化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航天器推进器配置和姿轨一体化控制方案。为描述航天器平移和旋转运动的耦合效应,基于对偶四元数建立了一体化相对运动模型。随后,针对航天器近距离接近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对偶四元数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而,针对所研究的非质心推力布局航天器,提出了一种指令规划与执行方案。最后,对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并与其它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案中基于对偶四元数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收敛速度更快,姿态和轨道控制精度更高;并且控制指令规划与执行方法能够很好地将一般化的控制指令应用于非质心推进航天器,从而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四元数 模型预测控制 推力器布局 姿轨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约束下航天器高效机动路径规划和时域调节方法
18
作者 岳程斐 鲁明 +2 位作者 吴凡 霍涛 陈雪芹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3,共11页
针对复杂约束下航天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特殊正交群的姿态高效机动路径规划和时域调节方法。针对航天器大角度机动过程中的姿态约束问题,设计了基于梯度的避障策略,得到了虚拟时域中的姿态路径和期望角速度。为了满... 针对复杂约束下航天器大角度姿态机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特殊正交群的姿态高效机动路径规划和时域调节方法。针对航天器大角度机动过程中的姿态约束问题,设计了基于梯度的避障策略,得到了虚拟时域中的姿态路径和期望角速度。为了满足执行机构最大输出力矩约束,提出了迭代非线性时域调节方法,通过时间缩放得到了满足控制力矩约束的高效机动角速度/控制力矩。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航天器姿态机动过程中姿态约束和控制力矩约束的同时,相较现有同类方法,显著缩短了机动时间,为受约束的航天器高效机动规划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规划 时域调节 姿态约束 控制力矩约束 三维特殊正交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线隧系统的环境振动预测评估方法及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磊 胡逸宁 +4 位作者 朱光楠 刘向明 刘虎兵 龙辉 黄厚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7-1187,共11页
针对与日益稠密的城市地铁网相伴而生的地铁车致环境振动问题,基于车辆-轨道-隧道空间耦合时变动力学模型,引入环评经验预测公式,发展了高效的车致环境振动预测和评估方法,研究行车速度、扣件和减振垫刚度阻尼参数组合策略对隧道壁分频... 针对与日益稠密的城市地铁网相伴而生的地铁车致环境振动问题,基于车辆-轨道-隧道空间耦合时变动力学模型,引入环评经验预测公式,发展了高效的车致环境振动预测和评估方法,研究行车速度、扣件和减振垫刚度阻尼参数组合策略对隧道壁分频振级和地表Z振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加,频谱幅值增大,隧道壁Z振级先增大,而后Z振级因峰值频率向高频偏移出计权范围而减小。选用扣件参数时需兼顾行车性能和环境振动的影响,扣件刚度超过60 kN/mm后减振效果不明显;轮重减载率会随扣件刚度的增大而增大,扣件阻尼宜选择26(kN·s)/m以下可满足限值要求。减振垫对隧道壁振动影响幅度较扣件显著,阻尼小于600(kN·s)/m^(3)时隧道壁Z振级随着减振垫刚度阻尼的增大而增大,隧道壁Z振级在隔振频率20Hz、阻尼600(kN·s)/m^(3)达到最大值。此外,基于规范给出了不同类型建筑距线路中心的达标范围,设计车速80 km/h及以下时,居民、文教建筑应距地铁线路中心20 m以上,商业、工业建筑应距地铁线路中心10m以上;20~1000(kN·s)/m^(3)减振垫阻尼以及5~24Hz隔振频率对应室内振级都能满足商业、工业建筑的要求,采用600(kN·s)/m^(3)以上的阻尼需要居民、文教建筑距线路中心10m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地铁线路结构减振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隧道动力相互作用 实测验证 地表振级分布 参数组合分析 环境振动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系统动作聚类一体化设计方法
20
作者 刘哲 韦常柱 +1 位作者 魏承 浦甲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58-2569,共12页
针对飞行器系统设计过程中功能需求繁多且存在交叉导致设计结果存在大量功能冗余、设计空间难以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飞行器系统动作聚类一体化设计方法。基于公理设计框架,通过模型化表征分系统、物理域部件的设计过程,深入分析功... 针对飞行器系统设计过程中功能需求繁多且存在交叉导致设计结果存在大量功能冗余、设计空间难以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飞行器系统动作聚类一体化设计方法。基于公理设计框架,通过模型化表征分系统、物理域部件的设计过程,深入分析功能需求、系统行为、动作间的交互关系,对相似动作进行聚类得到若干动作子集,并通过分枝定界法得到动作集合对应的一体化物理域部件,以实现一体化设计,从而提升设计空间利用率。以入轨航天器顶层分系统架构一体化设计以及其中的动力分系统一体化设计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设计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减少分系统及物理域部件数量,从而降低飞行器系统设计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飞行器 公理设计 动作聚类 分枝定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