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密测量中激光成像系统散斑的抑制因素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淑艳 张琢 +2 位作者 刘国栋 庄志涛 浦昭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6,共6页
对采用激光照明的测量系统中散斑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即入射光束的相干性、相位差和偏振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给出了这些因素与散斑对比度的变化关系。计算表明,相干长度降到低于1 mm时,散斑对比度减小到0.5左右,得到的图像细节... 对采用激光照明的测量系统中散斑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即入射光束的相干性、相位差和偏振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给出了这些因素与散斑对比度的变化关系。计算表明,相干长度降到低于1 mm时,散斑对比度减小到0.5左右,得到的图像细节相对比较清楚,易于检测。基于计算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及优化方法,为抑制散斑、提高激光照明质量和测量准确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 激光成像 散斑 相干 偏振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图像测量机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建民 浦昭邦 +1 位作者 晏磊 杨学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9-353,共5页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二维坐标测量系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CCD图像技术的二维坐标测量系统—二维图像测量机。该系统的读数部分、调焦与瞄准部分均采用 CCD图像技术。文中给出了新系统的结构、原理 ,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二维坐标测量系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CCD图像技术的二维坐标测量系统—二维图像测量机。该系统的读数部分、调焦与瞄准部分均采用 CCD图像技术。文中给出了新系统的结构、原理 ,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并对新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比对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图像测量机 绝对码 亚像素细分 自动调焦 瞄准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光全息系统测量的误差因素分析及提高测量分辨力的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任淑艳 刘国栋 +1 位作者 庄志涛 浦昭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00-1104,共5页
用锥光全息非接触式测量系统进行距离测量的精度会受到系统自身的原理结构和光学元件布局的影响,重点分析光路中的核心元件偏光晶体等器件自身的固有属性和相对位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偿措施。在理论和实验结合下... 用锥光全息非接触式测量系统进行距离测量的精度会受到系统自身的原理结构和光学元件布局的影响,重点分析光路中的核心元件偏光晶体等器件自身的固有属性和相对位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偿措施。在理论和实验结合下,确定各个仿真参数,通过仿真的变化曲线深入分析了引起相位误差和设定的绝对相位零点偏移的原因,并讨论了提高测量系统精度的相位差放大方法,对优化设计和调试锥光全息测试系统及提高测量系统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光全息 非接触测量 相位差 偏光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检测系统中照明光源的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浦昭邦 屈玉福 王亚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438-439,共2页
在视觉检测系统中,照明光源的好坏对系统最终的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推导了视觉检测系统的光强传递函数,然后对照明光源的光强、光照稳定性和均匀性等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最后设计了能自适应调整光强的环形冷光源。为视觉检... 在视觉检测系统中,照明光源的好坏对系统最终的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推导了视觉检测系统的光强传递函数,然后对照明光源的光强、光照稳定性和均匀性等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最后设计了能自适应调整光强的环形冷光源。为视觉检测系统的推广和使用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光源 视觉检测 自适应调整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光全息非接触式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任淑艳 杨永刚 +2 位作者 李静 赵丽 张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0-82,共3页
针对激光三角法易受测量斜面的影响和一般全息法测量范围小且光源依赖性强等问题,提出基于锥光全息原理的非接触式测量法,该方法采用共路测量,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在分析锥光全息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机械结构、电气控制部分及... 针对激光三角法易受测量斜面的影响和一般全息法测量范围小且光源依赖性强等问题,提出基于锥光全息原理的非接触式测量法,该方法采用共路测量,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在分析锥光全息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机械结构、电气控制部分及软件进行设计,完成图像采集与处理、温度自适应控制以及人机交互等功能。通过与双频激光的比对实验表明:锥光全息系统具有较高测量精度,能够满足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光全息 非接触测量 激光三角法 共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测量仪中三轴驱动系统的设计
6
作者 浦昭邦 陈世哲 庄志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577-578,共2页
大尺寸测量仪中三轴驱动系统是实现测量自动化和扩大量程的基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驱动系统,能够实现三轴相互独立的运动,而且结构简单,成本很低,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三轴驱动 单片机 步进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grange乘子法的非线性规划神经网络 被引量:7
7
作者 黄远灿 孙圣和 韩京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8,共5页
本文针对文献[1]中非线性规划神经网络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规划神经网络.在文中,我们分析了网络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并给出其电路实现.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神经网络能有效地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
关键词 非线性规划 LAGRANGE乘子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分析的汽车密封条轮廓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强 唐文彦 +1 位作者 张军 王军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13,共5页
分析了汽车密封条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 ,提出了独特的汽车密封条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新的测量系统方案。该系统采用了分步曝光的测量步骤 ,结合牛顿插值法实现亚像素细分 ,将轮廓尺寸测量问题转化为求取最大相关函数的问题 ;基于仿射变换的... 分析了汽车密封条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 ,提出了独特的汽车密封条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新的测量系统方案。该系统采用了分步曝光的测量步骤 ,结合牛顿插值法实现亚像素细分 ,将轮廓尺寸测量问题转化为求取最大相关函数的问题 ;基于仿射变换的最大相关搜索策略 ,根据实际需求和边界直径对搜索的初始参数加以约束 ,大大减少了搜索时间。通过试验给出了最大相关度量和仿射参数的函数关系并证明了该方法的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策略 初始参数 搜索时间 亚像素 仿射变换 细分 轮廓测量 证明 实际 问题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复费率网络化智能电能表的研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大鹏 王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1811-1812,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三相复费率网络化多功能电能表的研制,该电能表以专用电能计量芯片ADE7758和PIC16F877A单片机为核心,可以测量多个参数,并具有分时段复费率计量、网络通信等功能。本文介绍电能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网络化通信及全数... 本文介绍了一种三相复费率网络化多功能电能表的研制,该电能表以专用电能计量芯片ADE7758和PIC16F877A单片机为核心,可以测量多个参数,并具有分时段复费率计量、网络通信等功能。本文介绍电能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网络化通信及全数字化校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表 三相复费率 数字化校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图像滤波算法(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淑艳 浦昭邦 庄志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801-804,共4页
针对传统的线性和非线性图像滤波算法对含有丰富细节的图像滤波处理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图像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训练标准样本以确定模糊贴近度阈值,在基本不改变原有图像的灰度信息的前提下,找出... 针对传统的线性和非线性图像滤波算法对含有丰富细节的图像滤波处理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图像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训练标准样本以确定模糊贴近度阈值,在基本不改变原有图像的灰度信息的前提下,找出图像受到噪声污染的像素点,采用迭代中值滤波算法得到的中值替换噪声点。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滤波效果,优于传统的图像滤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中值滤波 模糊贴近度 形态学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温湿度、照度多功能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金玮 翟彬 李德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79-80,90,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多层感知技术。针对复合信息测量问题 ,该技术采用了分层式结构 ,使测量算法得以简化并有效解决了三参数信号的重构问题。为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 ,研制了一种新型多功能传感器 ,系由 Cd S和 Fe3O4等化合物在同一基底上烧结而... 本文提出一种多层感知技术。针对复合信息测量问题 ,该技术采用了分层式结构 ,使测量算法得以简化并有效解决了三参数信号的重构问题。为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 ,研制了一种新型多功能传感器 ,系由 Cd S和 Fe3O4等化合物在同一基底上烧结而成 ,它可以同时测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传感 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
12
作者 谢凯 刘国栋 +1 位作者 浦昭邦 胡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6期66-67,100,共3页
文章根据可见光多聚焦图像的成像机理,提出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融合算法。该方法先利用DCT将图像分解为不同空间频率的分量,然后利用方向对比度的融合规则得到融合图像的DCT域矩阵,最后通过D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 文章根据可见光多聚焦图像的成像机理,提出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融合算法。该方法先利用DCT将图像分解为不同空间频率的分量,然后利用方向对比度的融合规则得到融合图像的DCT域矩阵,最后通过D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综合多聚焦图像,从而得到同一场景中所有物体都清晰的图像。与小波融合算法相比,融合后的图像质量都很好,但计算时间缩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离散余弦变换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优化的一种新型阈值分割方法
13
作者 浦昭邦 杨照华 祁振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448-449,共2页
图像分割中传统阈值法采用穷尽搜索运算,其速度慢且分割效果受目标均匀性的限制,为此提出一种利用偏态指标作为适应度函数的遗传优化阈值选取方法,提高了运算速度,改善了图像分割的质量。通过该方法与最大发方差(Otsu)法的分割结果进行... 图像分割中传统阈值法采用穷尽搜索运算,其速度慢且分割效果受目标均匀性的限制,为此提出一种利用偏态指标作为适应度函数的遗传优化阈值选取方法,提高了运算速度,改善了图像分割的质量。通过该方法与最大发方差(Otsu)法的分割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遗传算法 偏态指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权群签名的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邹昕光 郭世泽 孙圣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09-1012,共4页
分析变形E lGam al的安全性,发现其存在的漏洞,在分析一个授权群签名方案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出强匿名群签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造了3种针对该授权群签名方案的匿名攻击,证明了被分析的授权群签名方案不是强匿名的.另外,发现该授权群签名... 分析变形E lGam al的安全性,发现其存在的漏洞,在分析一个授权群签名方案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出强匿名群签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造了3种针对该授权群签名方案的匿名攻击,证明了被分析的授权群签名方案不是强匿名的.另外,发现该授权群签名中,权限管理员和签名者之间存在的S immons I和II型阈下信道,分析了该阈下信道可能造成的危害.发现该授权群签名方案存在授权转让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签名 授权群签名 阈下信道 强匿名 变形ElGamal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