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继电器中多余物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董加勤 洪文学 赵新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41-46,共6页
微粒碰撞噪声检测(PIND:ParticleImpactNoiceDetection)是一种被用来识别密封元器件中可移动多余物(微粒)的无损检测手段。这些多余物会引起元器件短路或随机短路失效。由于PIND测试局限于人工判别,所以其结论具有主观性,判别的... 微粒碰撞噪声检测(PIND:ParticleImpactNoiceDetection)是一种被用来识别密封元器件中可移动多余物(微粒)的无损检测手段。这些多余物会引起元器件短路或随机短路失效。由于PIND测试局限于人工判别,所以其结论具有主观性,判别的精度亦低于50%。本文研究了航天继电器中多余物的自动检测系统,提出自动检测系统的构成框图,并就框图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现进行了探讨,着重研究了继电器信号的特征提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仪表 继电器 自动检测 特征提取 PI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信号的自动测试系统资源分配方法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文 杨京礼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9期116-119,共4页
针对ATS中TPS的可移植性差的问题,在ATML框架下研究了面向信号的自动测试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面向信号的自动测试系统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使用信号作为测试系统内信息传输的接口,通过信号匹配为UUT端口分配仪器资源,解决了传统的面向... 针对ATS中TPS的可移植性差的问题,在ATML框架下研究了面向信号的自动测试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面向信号的自动测试系统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使用信号作为测试系统内信息传输的接口,通过信号匹配为UUT端口分配仪器资源,解决了传统的面向仪器的自动测试系统资源分配依赖硬件资源的问题,提高了TPS的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测试系统 ATML 面向信号 资源分配 U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窄带主动噪声控制系统 被引量:18
3
作者 孙金玮 孙琳 +1 位作者 刘剑 于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257,共6页
分析了噪声危害设备产生的谐波噪声,特别是以500 Hz或600 Hz以下的低频成分为对象,介绍了主动噪声控制(ANC)技术的原理、意义及发展现状。在实际声学场所,由于控制系统易受初级噪声功率、残余噪声幅值等因素影响而不稳定。在分析控制系... 分析了噪声危害设备产生的谐波噪声,特别是以500 Hz或600 Hz以下的低频成分为对象,介绍了主动噪声控制(ANC)技术的原理、意义及发展现状。在实际声学场所,由于控制系统易受初级噪声功率、残余噪声幅值等因素影响而不稳定。在分析控制系统收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误差引入一个比例因子从而改进系统模型,并以一维管道为实验平台,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设计了含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主动噪声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在250 Hz左右的频段上能够达到16 dB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主动噪声控制 次级通道在线辨识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半导体激光器LIV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范贤光 孙和义 +2 位作者 唐文彦 张春富 李慧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针对通用的连续半导体激光器(LD)特性参数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USB总线的连续半导体激光器LIV(light-current-voltage)特性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单元、测试单元、基于FPG... 针对通用的连续半导体激光器(LD)特性参数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USB总线的连续半导体激光器LIV(light-current-voltage)特性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单元、测试单元、基于FPGA的接口电路、单片机控制单元等,并对一DFB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测试,给出了LIV曲线图。同时,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已经应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特性参数的自动测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测试 FPGA USB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窄带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性能优化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姜守达 薄中 孙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13-2517,共5页
针对窄带主动噪声控制(NANC)系统的收敛问题,提出一种变遗忘因子变步长的滤波-X加权累加最小均方算法.本文在滤波-X加权累加最小均方算法基础上,利用互相关的误差信号构建变遗忘因子策略,并通过遗忘因子构造了变步长策略使系统获得更优... 针对窄带主动噪声控制(NANC)系统的收敛问题,提出一种变遗忘因子变步长的滤波-X加权累加最小均方算法.本文在滤波-X加权累加最小均方算法基础上,利用互相关的误差信号构建变遗忘因子策略,并通过遗忘因子构造了变步长策略使系统获得更优的参数值,更好的平衡算法的收敛速度、跟踪能力及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同时增强了抗干扰能力,有效提升算法的整体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在平稳和非平稳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XLMS FXRLS 窄带主动噪声控制 变步长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离心机动态失准角测试系统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袁峰 丁振良 +1 位作者 陈中 房振勇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31,共4页
分析了惯性导航用精密离心机动态失准角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双轴光电自准直仪为核心测量仪器的失准角测量系统,在测量系统中采用真空光路进行光路气流屏蔽,减少了由于空气扰动带来的误差。对构成测量系统的各环节进行了误差分析与设... 分析了惯性导航用精密离心机动态失准角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双轴光电自准直仪为核心测量仪器的失准角测量系统,在测量系统中采用真空光路进行光路气流屏蔽,减少了由于空气扰动带来的误差。对构成测量系统的各环节进行了误差分析与设计,理论分析与台面实验表明系统测量精度可达到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离心机 失准角测量 光电自准直仪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通信ATP系统粗跟踪平台的混合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5
7
作者 韩立强 王祁 +1 位作者 信太克归 李志全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377-381,404,共6页
ATP系统的粗跟踪平台外框架对内框架的耦合作用以及内框架自身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加速度干扰是影响空间光通信系统光信号跟踪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方位跟踪通道中的内框架系统结构,提出了应用一种混合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在设计自适应... ATP系统的粗跟踪平台外框架对内框架的耦合作用以及内框架自身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加速度干扰是影响空间光通信系统光信号跟踪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方位跟踪通道中的内框架系统结构,提出了应用一种混合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在设计自适应控制器时采用离散与连续相结合的方法,并将耦合作用和加速度干扰转换为对象的未建模动态进行处理。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被控对象在具有未建模动态和干扰的情况下,采用混合自适应控制算法能够获得较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系统 空间光通信 粗跟踪平台 混合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线程的精密离心机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杰春 丁振良 袁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1,共3页
根据精密离心机工作原理,设计了精密离心机测试系统。系统采用主从式体系结构,上位机安装在离心机大臂内,同时测量动态半径、动态失准角和主轴转速等参数,并且通过串口将测得的数据传送给下位机。为了提高测试系统的实时性,测试软件采... 根据精密离心机工作原理,设计了精密离心机测试系统。系统采用主从式体系结构,上位机安装在离心机大臂内,同时测量动态半径、动态失准角和主轴转速等参数,并且通过串口将测得的数据传送给下位机。为了提高测试系统的实时性,测试软件采用了多线程技术。文中给出了各线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讨论了C++Builder 6多线程编程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离心机 测试系统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控制边界单元的IP核测试封装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俞洋 向刚 乔立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3期99-103,共5页
为了解决测试信息传递的问题,IEEE组织推出了IEEE1500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测试封装标准以标准化IP核测试接口.然而该标准给出的典型测试封装存在由测试数据扫描移入造成的不安全隐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控制边界单元的IP... 为了解决测试信息传递的问题,IEEE组织推出了IEEE1500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测试封装标准以标准化IP核测试接口.然而该标准给出的典型测试封装存在由测试数据扫描移入造成的不安全隐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控制边界单元的IP核测试封装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典型的测试封装边界单元的基础上添加一个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传输门,有效消除了测试过程中扫描移位对被测IP核电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安全控制边界单元的测试封装能够在完成测试任务的同时,有效降低IP核输入端口的测试数据数据跳变次数,使IP核处于安全状态,还可以降低扫描移位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测试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芯片 IEEE1500标准 测试封装 传输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控制系统幅频特性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杰 姚郁 +1 位作者 董锡君 章国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66,共5页
频率特性是描述控制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在采样控制系统中 ,离散信号与连续信号并存 ,由于采样开关的存在 ,使得采样控制系统具有周期时变性 ,因而无法直接用传递函数来描述系统的频率特性 .基于采样控制系统直接设计理论 ,给出了... 频率特性是描述控制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在采样控制系统中 ,离散信号与连续信号并存 ,由于采样开关的存在 ,使得采样控制系统具有周期时变性 ,因而无法直接用传递函数来描述系统的频率特性 .基于采样控制系统直接设计理论 ,给出了采样控制系统幅频特性的计算方法 .首先应用提升技术 ,将周期时变系统转化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从而解决了采样控制系统周期时变、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共存的问题 ,并通过求解提升系统的幅频等效离散系统来求得采样控制系统的幅频特性 .最后用具体的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控制系统 频率响应 提升技术 幅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导引头测试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兆庆 杜威达 张毅刚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2期97-101,共5页
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详细阐述了一种用于导引头地面测试的嵌入式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测试需求的抽象,完成了测试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参数显示等测试适配接口的设计。硬件电路采用ARM9和FPGA的双核心控制器结构,软件采用嵌入式... 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详细阐述了一种用于导引头地面测试的嵌入式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测试需求的抽象,完成了测试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参数显示等测试适配接口的设计。硬件电路采用ARM9和FPGA的双核心控制器结构,软件采用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并在应用程序中采用多线程的设计方法。实践表明,本测试平台具有接口丰富、功能多样、可扩展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导引头全部测试指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 嵌入式系统 测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源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中柘 康为民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111-113,共3页
研制出一种景象模拟器光源需要的照度精密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测试主机发出光强指令给灯泡,PLC 定时采集灯泡的照度值与预设的照度电压值比较,计算后发出驱动信号给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控制光源产生与测试主机光强指令相应的光,形成对光... 研制出一种景象模拟器光源需要的照度精密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测试主机发出光强指令给灯泡,PLC 定时采集灯泡的照度值与预设的照度电压值比较,计算后发出驱动信号给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控制光源产生与测试主机光强指令相应的光,形成对光源的闭环控制,使灯的照度值满足景象模拟器的使用要求。该系统控制精度高,在需要严格控制光强的成像领域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源控制 闭环控制 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XI+LVDS的弹载计算机测试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阳 张红波 王春雷 《航空兵器》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对基于DSP中央处理器的弹载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分析,提出了采用PXI+LVDS总线技术进行弹载计算机系统测试的方法,并对整个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对弹载计算机进行系统工程测试的新途径。
关键词 弹载计算机 DSP PXI LV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oor GPS工业测量系统自标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景亮 张春富 +1 位作者 唐文彦 郝欣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5,共4页
Indoor GPS工业测量系统在进行测量前必须标定各发射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其空间姿态,针对此自标定问题,采用单个圆柱型传感器配合标准尺进行测量,获得空间点相对于各发射头中心的水平方位角和垂直方位角,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角... Indoor GPS工业测量系统在进行测量前必须标定各发射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其空间姿态,针对此自标定问题,采用单个圆柱型传感器配合标准尺进行测量,获得空间点相对于各发射头中心的水平方位角和垂直方位角,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角度值的坐标参数转换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以完成Indoor GPS的自标定。实验证明该方法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iGPS 自标定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控制系统混合灵敏度设计及应用
15
作者 马杰 姚郁 +1 位作者 李书训 赵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7,共6页
采样控制系统中离散信号与连续信号共存 ,如何在不丢失系统在采样时刻之间信息的前提下 ,并同时考虑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 ,实现采样控制系统的设计成为采样控制系统设计的难点 .针对这一问题 ,基于时域提升技术 ,研究采样控制系统混合灵... 采样控制系统中离散信号与连续信号共存 ,如何在不丢失系统在采样时刻之间信息的前提下 ,并同时考虑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 ,实现采样控制系统的设计成为采样控制系统设计的难点 .针对这一问题 ,基于时域提升技术 ,研究采样控制系统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 .首先对采样控制系统混合灵敏度问题进行描述 ,然后分析了采样周期 ,低通滤波器及加权函数的选择原则 ,并给出了采样控制系统混合灵敏度问题的计算方法 .最后 ,结合某电动仿真转台位置伺服回路的设计问题 ,与传统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控制系统 混合灵敏度 时域提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卫星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周建宝 王少军 +3 位作者 马丽萍 杨思远 彭宇 彭喜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34-2044,共11页
针对卫星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可重构卫星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具备不确定性表达能力的相关向量机实现锂离子电池的RUL预测,进而采用FPGA动态重构技术,实现了基于相关向量机的预测算... 针对卫星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可重构卫星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具备不确定性表达能力的相关向量机实现锂离子电池的RUL预测,进而采用FPGA动态重构技术,实现了基于相关向量机的预测算法的嵌入式计算,解决了核函数矩阵和矩阵求逆的计算方法和结构设计等关键问题,为解决硬件计算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机器学习算法计算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思路。实验结果表明,在与PC平台保持相近计算精度的条件下,利用FPGA实现的剩余寿命预测计算效率提升了4倍,同时证明了机器学习的可重构计算方法在嵌入式计算体系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锂离子电池 剩余寿命预测 可重构计算 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确控制点的立体像机校准技术(英文)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华 叶东 +1 位作者 车仁生 陈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3-909,共7页
给出了将改进的两步法与精确控制点相结合来精确校准立体像机的新技术,像机镜头畸变模型考虑了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随三坐标测量机测头移动以确定间距来形成立体校准模板上的精确控制点。校准程序包括先使用位于图... 给出了将改进的两步法与精确控制点相结合来精确校准立体像机的新技术,像机镜头畸变模型考虑了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随三坐标测量机测头移动以确定间距来形成立体校准模板上的精确控制点。校准程序包括先使用位于图像中心的控制点来线性求取部分校准参数,然后再使用所有控制点来迭代优化所有参数。实验中使用非线性优化参数来反推控制点的空间位置,发现精度比线性求解参数提高了0.11 mm,结果表明,此技术可以满足像机精确校准和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机校准 像机模型 镜头畸变 优化 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自适应水印嵌入算法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陆哲明 姜守达 董寒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为了保证水印算法的良好性能 ,在许多文献中提出自适应水印技术 .但是 ,大多数算法根据单一参数对图像块进行分类 ,无法实现最优嵌入 .为此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DCT变换域的自适应数字水印嵌入算法 .该算法首先将原始图像块按照图像... 为了保证水印算法的良好性能 ,在许多文献中提出自适应水印技术 .但是 ,大多数算法根据单一参数对图像块进行分类 ,无法实现最优嵌入 .为此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DCT变换域的自适应数字水印嵌入算法 .该算法首先将原始图像块按照图像块的多个特性参数分成不同的类 ,在嵌入过程中考虑到人类视觉系统 (HVS)的特点 ,在不同类的块中嵌入不同的水印能量 ,从而使算法具有自适应能力 .仿真实验表明 ,该算法对常见的一些数字图像处理操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自适应水印 人类视觉系统 离散余弦变换 数字水印 最优嵌入 信息安全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法激光测距接收系统 被引量:30
19
作者 贾方秀 丁振良 袁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77-2384,共8页
为了提高相位法激光测距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差放大测量方法,在不增加测量时间的同时将测相精度提高1/N倍,并结合欠采样技术避免了混频器和其他多余器件的使用,减小了串扰对系统的影响。考虑高频弱光信号入射到雪崩光电二... 为了提高相位法激光测距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差放大测量方法,在不增加测量时间的同时将测相精度提高1/N倍,并结合欠采样技术避免了混频器和其他多余器件的使用,减小了串扰对系统的影响。考虑高频弱光信号入射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会在输出信号上产生相位延迟,提出灵活控制加在雪崩光电二极管上的反向偏压来减小相位延迟的方法,对于调制频率为18.5 MHz,波长为650 nm的激光,当入射光强度为0.5μW时,可将相位延迟从1.4°压缩到0.03°之内。建立了信号串扰产生测相误差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给出了采取不同屏蔽措施时串扰对测相误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当调制频率为18.5 MHz时,测相精度为0.014°,相应的测距精度可达0.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接收系统 串扰 欠采样 相位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检测系统中亚像素边缘检测技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屈玉福 浦昭邦 王亚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60-462,共3页
在视觉检测系统中 ,亚像素边缘检测的定位精度是其最终测量精度的关键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提出了各种边缘检测的方法 ,但是各种方法的定位精度及抗噪声能力的优劣都自圆其说 ,难以验证。也有很多学者对各种算法... 在视觉检测系统中 ,亚像素边缘检测的定位精度是其最终测量精度的关键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提出了各种边缘检测的方法 ,但是各种方法的定位精度及抗噪声能力的优劣都自圆其说 ,难以验证。也有很多学者对各种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但使用的评价图像与实际系统采集的图像相差甚远。本文根据视觉系统采集图像的原理生成理想图像 ,使用各种边缘检测算法对该图像进行亚像素边缘定位 ,以理想点坐标和实际采集的点坐标的均方差作为标准来比较各个算法的定位精度 ,并定量地加入噪声 ,分析各处算法的抗噪声能力以及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像素边缘检测 视觉检测系统 定位精度 抗噪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