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1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市春季PM_(2.5)污染状况及来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顾昊 张亚男 +1 位作者 刘欣 高继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94-98,共5页
为了解哈尔滨地区PM2.5污染程度以及分布情况,采用美国TSI公司生产的8533型气溶胶(粉尘)浓度监测仪对哈尔滨市5类典型区域的空气细微颗粒物浓度进行了现场监测,分别考察了机动车尾气、机械扬尘、煤烟尘等排放源对PM2.5的影响;重点监测... 为了解哈尔滨地区PM2.5污染程度以及分布情况,采用美国TSI公司生产的8533型气溶胶(粉尘)浓度监测仪对哈尔滨市5类典型区域的空气细微颗粒物浓度进行了现场监测,分别考察了机动车尾气、机械扬尘、煤烟尘等排放源对PM2.5的影响;重点监测了典型居民区内PM2.5时空分布特性;此外,还创新性研究了城市热岛效应、不同天气状况对PM2.5分布及浓度的影响,从而建立起对PM2.5分布的更全面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PM2.5主要是由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机械破碎等手段很难形成大量的细微颗粒物;PM2.5浓度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和河流使得PM2.5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呈现高-低-高-低的趋势。不同天气状况下PM2.5浓度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大风天、晴天、重度阴天、雨天、雨后晴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来源 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裂纹参数下的转子系统振动特性试验
2
作者 韩冰 刘占生 +1 位作者 何鹏 颜培刚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68,共8页
以具有相同结构尺寸的四根多盘转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精密线切割的加工方式分别在四根转子的不同位置预制不同深度的横向裂纹。对裂纹参数发生改变的转子系统展开振动特性测试,并分析裂纹转子的动力学响应特征与裂纹位置和裂纹深度之间... 以具有相同结构尺寸的四根多盘转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精密线切割的加工方式分别在四根转子的不同位置预制不同深度的横向裂纹。对裂纹参数发生改变的转子系统展开振动特性测试,并分析裂纹转子的动力学响应特征与裂纹位置和裂纹深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2临界转速区的2×共振现象以及1/3临界转速区的3×共振现象是转轴裂纹故障的典型特征,其中2×共振峰值会在裂纹深度达到一个临界点后迅速增加;而区别于已有研究结果,3×共振峰值会在裂纹深度达到临界点后突降;同时,引发2×和3×共振峰值发生突变的临界深度与裂纹位置是否处于轮盘根部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力学 振动特性试验 裂纹深度 裂纹位置 多盘转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增强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进展
3
作者 王维 刘家宇 +2 位作者 宋经远 罗康 帅永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8,共6页
随着对航空动力经济性和环保的要求逐渐提升,一种水增强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项技术通过将发动机尾气中的水分进行冷凝、回收、再热,然后将再热后的水蒸气重新注入燃烧室参与燃烧。在水增强型涡轮风扇发动... 随着对航空动力经济性和环保的要求逐渐提升,一种水增强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项技术通过将发动机尾气中的水分进行冷凝、回收、再热,然后将再热后的水蒸气重新注入燃烧室参与燃烧。在水增强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工作参数对热循环性能的影响、氢燃料与煤油燃料的对比、蒸汽发生器与换热器相关设计等方面对该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基于该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该技术对热效率和推力的增加都有明显的效益,但目前只考虑了单一过程或进行了过度简化,且由于该系统中冷凝器内换热过程涉及多相、多组分的复杂相变传热过程,必然使得冷凝器结构复杂,故而在未来更深入的研究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循环过程且冷凝器结构的高紧凑、轻量化设计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该项技术走向成熟应用的重要指标:水增强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内多过程如何进行一体化耦合及如何综合考评该技术带来的经济性与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增强型涡扇发动机 燃烧控制 污染物排放 水蒸气回收利用 热力循环 蒸汽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热值合成气微混组合火焰燃烧特性实验及数值研究
4
作者 刘栗 陈嘉铖 +6 位作者 刘伟 刘健 苏鑫 邱朋华 谷宏斌 张林瑶 邢畅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微混燃烧技术是一种具有低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先进贫预混燃烧技术。本文针对一种自主设计的以合成气为燃料的微混组合燃烧器,在不同工况下开展了燃烧特性研究。利用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在不同的当量比(0.388~0.518)和进口空气流速(36.18~... 微混燃烧技术是一种具有低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先进贫预混燃烧技术。本文针对一种自主设计的以合成气为燃料的微混组合燃烧器,在不同工况下开展了燃烧特性研究。利用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在不同的当量比(0.388~0.518)和进口空气流速(36.18~108.56 m/s)的工况条件下,获得了微混组合火焰的燃烧特性,分析了流场、温度场随当量比和进口空气流速的变化趋势。此外,将数值模拟得到的特性变化趋势与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了出口污染物排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提高,燃烧室核心反应高温区(T>1 700 K)面积不断变大,但整体高温区(T>1 420 K)面积几乎不变,同时出口NO排放显著增加。随着进口空气流速的提高,喷嘴间的低速区发展成为回流区,并且回流区轴向长度不断增大,核心反应高温区面积不断减小,但整体高温区面积不断增大,火焰高温区随着进口空气流速的增大而被“拉长”,因此出口NO排放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微混燃烧 微混组合火焰 中热值合成气 燃烧特性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对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的影响
5
作者 赵旭东 韩之雄 +1 位作者 贾贞健 周伟星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冷却通道壁面上的金属对航空煤油热氧化沉积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针对航空煤油在金属表面的氧化结焦情况,设计了金属基底氧化沉积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金属对航空煤油氧化沉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基底表面沉积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基底... 冷却通道壁面上的金属对航空煤油热氧化沉积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针对航空煤油在金属表面的氧化结焦情况,设计了金属基底氧化沉积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金属对航空煤油氧化沉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基底表面沉积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基底,沉积量为5.2 mg,而Cu和Ti表面沉积仅为0.8 mg和0.4 mg,Fe、Cr和Ni促进了脱氧和脱氢过程,并显著消耗含氧物质,而铜对喷气燃料的氧化作用最强,生成大量含氧组分,烯烃等物质被氧化后生成更多的醇和烷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3航空煤油 热氧化沉积 金属元素 含氧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氙混合工质离心压气机气动设计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辉 刘海旭 +1 位作者 张春梅 姜玉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3-1339,共7页
空间闭式布雷顿循环采用的氦氙工质与传统空气工质物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循环中关键部件离心压气机的气动性能。本文首先对氦氙物性的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离心压气机数值模型,并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其气动性能进行分析。结... 空间闭式布雷顿循环采用的氦氙工质与传统空气工质物性上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循环中关键部件离心压气机的气动性能。本文首先对氦氙物性的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离心压气机数值模型,并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其气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氦氙分子量为40 g/mol时最适合作为循环工质,氦氙离心压气机喘振裕度较高达到29.8%,叶尖泄漏涡经历“生成-发展-扩散”的一系列过程,内部漩涡结构占通道比例随流向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氙混合工质 离心压气机 工质分析 气动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冲击动力学仿真与试验研究
7
作者 王晓伟 田泽辉 +3 位作者 邓旺群 聂卫健 刘文魁 张广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冲击载荷作用下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并进行了冲击仿真和冲击试验研究。该方法基于短轴承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考虑冲击载荷,构建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冲击动力学模型。分别考虑阻尼器供油、不供油以及... 提出了一种冲击载荷作用下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并进行了冲击仿真和冲击试验研究。该方法基于短轴承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考虑冲击载荷,构建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冲击动力学模型。分别考虑阻尼器供油、不供油以及冲击载荷脉宽影响,采用时域方法进行冲击动力学仿真计算。进一步设计了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冲击试验台,采用电动激振器模拟三角波进行冲击试验,分别在阻尼器供油、不供油以及不同冲击载荷脉宽条件下开展了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冲击仿真与冲击试验的最大响应变化规律一致、误差小于15%,验证了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冲击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发现阻尼器在冲击过程能起到降低最大冲击响应约30%的效果,为冲击载荷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旋转机械的鼠笼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抗冲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笼 挤压油膜阻尼器 冲击动力学 冲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表面非极性辐射器近场热光伏系统性能
8
作者 李松 赵军明 刘林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301,共9页
研究粗糙表面效应对由非极性辐射器石墨以及砷化铟(In As)电池构成的近场热光伏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其中的系统性能与辐射换热过程、光电转换过程的量化关系。针对辐射换热过程,利用等效多层近似法以及涨落电动力学求得不同粗糙度下的... 研究粗糙表面效应对由非极性辐射器石墨以及砷化铟(In As)电池构成的近场热光伏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其中的系统性能与辐射换热过程、光电转换过程的量化关系。针对辐射换热过程,利用等效多层近似法以及涨落电动力学求得不同粗糙度下的辐射换热量。对于光电转换过程,使用解析近似法获得系统的功率密度及效率。分析表明,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可提升系统的性能,在50~200 nm的平均距离下,5 nm以内的粗糙度最多能提升10.7%的功率密度以及1.5%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辐射换热 粗糙表面 近场热光伏 有效介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可倾瓦推力轴承承载性能试验
9
作者 王利伟 母博伟 +2 位作者 韩佳真 徐科繁 张广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设计并搭建了某型燃气轮机可倾瓦推力轴承试验台,在对试验设备检查及调试后,开展了对外径为255mm、转速为3200r/min、比压为0.9MPa推力轴承的变轴向推力试验及轴向推力加载20min稳定运行试验,研究给出了轴向推力加载及进油温度对该型可... 设计并搭建了某型燃气轮机可倾瓦推力轴承试验台,在对试验设备检查及调试后,开展了对外径为255mm、转速为3200r/min、比压为0.9MPa推力轴承的变轴向推力试验及轴向推力加载20min稳定运行试验,研究给出了轴向推力加载及进油温度对该型可倾瓦推力轴承轴瓦温度的影响。试验表明,轴向推力每增大16kN,轴瓦温度提高5℃左右;进油温度40℃相对于进油温度30℃,轴承温度高3℃左右。试验为推力滑动轴承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倾瓦推力滑动轴承 承载性能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制造误差对静压气体静平衡装置的涡流力矩影响
10
作者 刘占生 杨宜顺 +1 位作者 于树博 孙原理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以气浮式转子静平衡装置为研究对象,开展多种制造误差对静平衡装置静态特性以及涡流力矩的影响规律的研究。研究发现:静平衡装置的涡流力矩随节流孔偏转角度误差增大呈线性增大,但承载力变化较小;节流孔直径误差增大时,涡流力矩值与承... 以气浮式转子静平衡装置为研究对象,开展多种制造误差对静平衡装置静态特性以及涡流力矩的影响规律的研究。研究发现:静平衡装置的涡流力矩随节流孔偏转角度误差增大呈线性增大,但承载力变化较小;节流孔直径误差增大时,涡流力矩值与承载力值均同比线性增大;随着表面圆度偏差值的增大,涡流力矩的增大速率逐渐变大,当表面圆度为正偏差时能增大承载效果,负偏差时则相反;当静平衡装置采用环面节流形式时,考虑表面圆度误差、节流孔偏转角度误差、节流孔直径误差,最大涡流力矩值分别可至5.99×10^(-3)、1.65×10^(-4)、6.42×10^(-5) N·m,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依次保证静平衡装置的表面圆度误差、节流孔偏转角度误差、节流孔直径误差均满足加工要求;相同误差下锥腔节流结构下的力矩值和变化速率均大于环面节流,因此静平衡装置应避免使用锥腔结构。针对存在表面圆度误差的静平衡装置,采用节流孔独立供气方式,进行力矩补偿,补偿比例可达52.33%,力矩补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气体静平衡装置 静态特性 涡流力矩 制造误差 表面圆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特性及氢微混火焰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海清 张林瑶 +2 位作者 邢畅 刘栗 邱朋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1-1800,I0014,共11页
氢气是未来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清洁燃料之一,在燃气轮机发电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针对氢气的抗熄火特性以及微混氢气燃烧的内在流动与化学反应的尺度关系还有待补充。该文基于Cantera平台采用对冲火焰模型,研究不同当量比和预热温度下氢... 氢气是未来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清洁燃料之一,在燃气轮机发电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针对氢气的抗熄火特性以及微混氢气燃烧的内在流动与化学反应的尺度关系还有待补充。该文基于Cantera平台采用对冲火焰模型,研究不同当量比和预热温度下氢气的抗熄火特性,利用无量纲Da数(Damköhler数)和Ka数(Karlovitz数)结合火焰模式图评估微混氢火焰流动和化学反应尺度的相对关系。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氢气的抗熄火特性约为甲烷的10倍,且随预热温度增加,抗熄火特性逐渐增强;微混氢气燃烧受湍流和优势扩散双重影响,增强燃料和氧化剂输运过程。研究氢燃料特性和氢微混火焰的火焰模式可为湍流微混燃烧技术的发展以及湍流-化学反应燃烧模型的建立提供关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微混燃烧 熄火拉伸率 火焰模式图 敏感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压下二维PEMWE模型的制氢特性仿真研究
12
作者 陈佳祥 周伟 +10 位作者 张学伟 王丽杰 黄玉明 于洋 孙苗婷 李宛静 袁骏舒 张宏博 孟晓晓 高继慧 赵广播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21-3530,共10页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未来获取氢能的重要途径。为理解脉冲供电条件下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体系的瞬态响应特性,结合电化学、气液两相流、固体和流体传热模块建立了二维PEMWE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施加脉冲方波电压可产生比恒电...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未来获取氢能的重要途径。为理解脉冲供电条件下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体系的瞬态响应特性,结合电化学、气液两相流、固体和流体传热模块建立了二维PEMWE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施加脉冲方波电压可产生比恒电位更大的电流密度,在1.75 V、0.2 Hz、50%占空比条件下产氢速率为0.628 ml/(min·cm^(2));增大电压到2 V、频率降低为0.025 Hz时出现最大产氢速率1.59 ml/(min·cm^(2));不同电压匹配的最佳产氢频率不同。20%~90%占空比范围的仿真结果表明,50%和60%占空比的产氢速率比恒电位高,最佳占空比为50%。改变输入的脉冲电压波形,发现三角波的产氢速率最低,这可能与三角波的有效电解时间较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瞬态响应 数值模拟 产氢速率 频率 占空比 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0t/h四角切圆锅炉反切消旋的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 被引量:13
13
作者 姜秀民 崔志刚 +2 位作者 马玉峰 王辉 张超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9-115,共7页
利用燃烧数值模拟程序对一台670t/h四角切圆锅炉进行了三次风与OFA反切工况数值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次风反切使反切层以上炉内流场旋转减弱,相对切圆直径和充满系数在反切层降低,炉内气流混合强度变化不大,对炉内主气流的空气动... 利用燃烧数值模拟程序对一台670t/h四角切圆锅炉进行了三次风与OFA反切工况数值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次风反切使反切层以上炉内流场旋转减弱,相对切圆直径和充满系数在反切层降低,炉内气流混合强度变化不大,对炉内主气流的空气动力结构影响不大;炉膛温度场和氧气浓度场显示,反切后改善了炉内温度分布,对主燃烧区的影响较小;壁面高温区减少,降低了结焦可能性;反切降低水平烟道入口左右侧温差,削弱了水平烟道入口的扭转残余,减小了水平烟道中的气流速度不均匀性,截面平均烟温略有下降,对受热面换热影响不大。工程实践表明,数值试验结果与实际运行吻合良好,采用三次风与OFA反切消旋方法,减少了残余扭转,改善水平烟道温度分布,较好地解决了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存在的出口烟温偏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四角切圆锅炉 反切 燃尽风 数值模拟 烟温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能源动力类本、研一体化实验教学与管理实践 被引量:16
14
作者 翟明 姜宝成 +3 位作者 宋彦萍 帅永 温风波 曾令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7-192,共6页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十三五"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以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验室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为依据,阐述如何以能源动力相关课程群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基地为基础,建立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能源动力类本、研...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十三五"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以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验室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为依据,阐述如何以能源动力相关课程群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基地为基础,建立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能源动力类本、研一体化实验教学与管理系统,实现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探索了能源动力大类专业本、研一体化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开发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教学过程虚实结合、优势互补,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动力类专业 虚拟仿真平台 本、研一体化 实验教学 管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灵活性对不同入口条件下微混组合喷嘴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陈登科 刘伟 +6 位作者 邱朋华 孙锐 陈孟石 赵义军 张林瑶 刘栗 邢畅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4,共10页
针对中/低热值合成气,基于环形射流微混组合喷嘴,在不同的绝热火焰温度和喷嘴出口空气流速下,开展了热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用中热值合成气时,射流火焰相互独立,随着绝热火焰温度增加,火焰结构由V型转变为M型,火焰释热率逐渐增加.燃... 针对中/低热值合成气,基于环形射流微混组合喷嘴,在不同的绝热火焰温度和喷嘴出口空气流速下,开展了热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用中热值合成气时,射流火焰相互独立,随着绝热火焰温度增加,火焰结构由V型转变为M型,火焰释热率逐渐增加.燃用低热值合成气时,射流火焰之间出现明显的叠加合并现象.CO生成量会随着绝热火焰温度及流速的增加而增大,但在试验工况下,均不高于15×10^(-6)(φ_(O_(2))=15%).NO排放随绝热火焰温度增加快速增多,但均不高于13×10^(-6)(φ_(O_(2))=15%),流速增加有利于降低NO排放,同时低热值合成气相较于中热值合成气有更低的NO排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微混组合喷嘴 合成气 燃烧特性 N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热电联产锅炉结焦机理分析与工程调整措施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林 王红雨 +3 位作者 韩瑞 张亚夫 高景辉 孟颖琪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4,共8页
为解决350 MW超临界锅炉严重结焦问题,现场采集典型焦块样品,发现其断面有明显分层现象;利用SEM-EDS(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高温侧与低温侧进行了微观形貌与元素组成测试,确认两层焦块成分存在差异;结合煤灰成分分析与结渣性判别指标计... 为解决350 MW超临界锅炉严重结焦问题,现场采集典型焦块样品,发现其断面有明显分层现象;利用SEM-EDS(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高温侧与低温侧进行了微观形貌与元素组成测试,确认两层焦块成分存在差异;结合煤灰成分分析与结渣性判别指标计算,得出实际燃用煤种灰熔点较低、结焦性强烈.综合分析认为,煤质恶劣、炉温过高是锅炉燃烧器区域水冷壁严重结焦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增加吹灰频率、优化二次风配风、降低一次风量、调整煤粉细度及控制氧量等措施,大幅削弱炉内燃烧强度,降低炉膛温度,调整燃烧气氛,抑制焦块生成,使得冷灰斗处掉焦量显著减少,熔融状大焦基本消除,锅炉运行安全平稳.燃烧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关经验可供同类机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焦 燃烧调整 SEM-EDS 结渣指数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镓固定点的空间红外辐射基准黑体研究
17
作者 司马瑞衡 宋健 +3 位作者 徐春媛 许鑫 郝小鹏 齐宏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长期准确的气候监测是气候研究的前提,弱自然气候年际变化趋势监测需要在全球覆盖的统一观测平台上进行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序列辐射测量。然而,在复杂空间环境中保证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困难的,在轨测量传感器和计量校准器的漂移... 长期准确的气候监测是气候研究的前提,弱自然气候年际变化趋势监测需要在全球覆盖的统一观测平台上进行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序列辐射测量。然而,在复杂空间环境中保证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困难的,在轨测量传感器和计量校准器的漂移将导致卫星观测发生变化。展示了新一代的镓固定点空间红外辐射基准黑体,将国际温标定义温度基准原器“相变固定点”引入空间应用,通过复现包裹辐射界面的镓基材料在相变过程中稳定熔融温度曲线实现对温度的空间溯源,并将其传递到红外载荷,建立由国际温标(ITS-90)到空间红外辐射参考源辐亮度温度的量值传递链。黑体腔采用60 mm的光阑口径、230 mm的腔深以及32°的腔内锥角结构,相变过程中的辐射面温度均匀性优于15 mK。通过基于比对法和控制环境辐射的反射比法进行的光学试验,获得了在5~16μm波段内均值为302.907 K的辐亮度温度及0.9993发射率测试结果。此外,长达四年的重复相变试验证实了其长期复现性可达到0.003 K以内。根据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合成标准不确定度(k=1)优于0.024 K。该工作可有效应用于空间红外辐射温度溯源,并有望成为未来空间红外观测的基准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遥感 辐射定标 黑体 镓固定点 亮度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叶顶部弯曲对末级长叶片气动性能影响研究
18
作者 刘云锋 周逊 +2 位作者 张宏涛 温风波 盛显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192,235,共5页
针对径高比为2.45的某汽轮机末级静叶顶部开展切向弯曲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弯高和弯角对单级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弯高下,随弯角增加效率呈现抛物线型变化,最佳弯曲方案下,级效率提高0.81%;正弯角下,弯高越大,级... 针对径高比为2.45的某汽轮机末级静叶顶部开展切向弯曲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弯高和弯角对单级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弯高下,随弯角增加效率呈现抛物线型变化,最佳弯曲方案下,级效率提高0.81%;正弯角下,弯高越大,级效率越低,负弯角时则相反。顶部反弯会引起自身的二次流和叶型损失增加,但会显著降低动叶的激波损失,最终提高单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长叶片 静叶弯曲 气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着火温度与煤的元素分析及工业分析间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群益 赵广播 +3 位作者 阮根健 吴少华 李炳熙 秦裕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5-28,共4页
煤粉着火特性对煤粉炉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煤粉的着火温度是其着火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热天平研究了煤样升温速度对煤粉着火温度的影响;同时给出了煤粉着火温度与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间的关系式.
关键词 煤粉 着火温度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动力大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被引量:8
20
作者 翟明 何玉荣 +2 位作者 姜宝成 黄怡珉 张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2-205,共4页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共性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同时,应注重个性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增强人才的工程实践和集成创新能力培养。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了能源动力大类专业实验教...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共性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同时,应注重个性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增强人才的工程实践和集成创新能力培养。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了能源动力大类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体系、专业课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实验教学体系3个子体系。具体实验项目划分为:基础、综合设计、工程应用、科研创新与创业4个层次。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经过理论到实践、单一到综合、基础到应用,最后进行科研创新实验训练,保证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满足工程领军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动力 大类专业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