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节点加速度反应谱研究
1
作者 王多智 金友明 +1 位作者 李奉泽 张荣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40,共15页
大量震害调查表明非结构构件所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同时随着反应谱方法的日渐成熟,其已成为非结构构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反应谱的生成方法多针对于多高层结构,对于大跨空间结构的反应谱生成方法仍尚未明确。因此,... 大量震害调查表明非结构构件所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同时随着反应谱方法的日渐成熟,其已成为非结构构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反应谱的生成方法多针对于多高层结构,对于大跨空间结构的反应谱生成方法仍尚未明确。因此,该文基于ABAQUS与Python建立了九类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比选确定了柱壳的代表性节点,研究分析了其三向加速度反应谱的谱形特征,确立了节点反应谱的拟合形式,并提出了单层柱面网壳节点三向加速度反应谱的拟合公式。此外,该文通过拟合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各特征参数的计算公式,并基于代表性节点研究探讨了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谱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与节点有效距离、结构矢跨比及屋面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可用于单层柱面网壳结构非结构构件的地震响应近似计算,同时可为其他大跨空间结构反应谱生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柱面网壳结构 节点加速度反应谱 地震作用 数值模拟 拟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结构风效应流固耦合机器学习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泽宇 周旭曦 +7 位作者 许楠 王浩炜 杨子鉴 庄简 黎善武 赖马树金 陈文礼 李惠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77,共25页
随着计算技术与数据科学的迅速发展,机器学习为解决大型结构风效应中复杂流固耦合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本文系统综述了机器学习在大型结构风效应领域的研究进展,涵盖了结构表面风压预测、结构风致响应分析与建模、气动力方程智能... 随着计算技术与数据科学的迅速发展,机器学习为解决大型结构风效应中复杂流固耦合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本文系统综述了机器学习在大型结构风效应领域的研究进展,涵盖了结构表面风压预测、结构风致响应分析与建模、气动力方程智能识别以及基于强化学习的结构振动控制4个主要研究方向。具体而言,结构表面风压预测方面,机器学习能够精准地挖掘结构表面复杂非线性风压场特征;结构风致响应分析与建模中,机器学习有效实现了大型结构异常大幅振动识别与精细化建模;对于气动力方程智能识别领域,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大幅提高了非线性方程识别的自动化程度与准确性;在结构振动控制方面,强化学习实现了实时、高效的主动控制策略优化。然而,当前研究在数据融合、模型泛化性与物理可解释性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融合物理机制与数据驱动模型,构建具备高泛化性、鲁棒性和物理解释能力的机器学习模型,推动结构风工程进一步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风工程 大型结构 风效应 流固耦合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风致振动的被动吸吹气流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卢姗姗 张志富 +2 位作者 刘金博 陈文礼 王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16,共10页
为抑制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响应,提出一种基于被动吸吹气的流动控制方法,将方形截面高层建筑结构与被动吸吹气套环进行结合,在结构立面预设吸吹气通道,通过结构尾流吹气破坏非定常旋涡脱落,从而减小作用于结构表面的平均风荷载和脉... 为抑制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响应,提出一种基于被动吸吹气的流动控制方法,将方形截面高层建筑结构与被动吸吹气套环进行结合,在结构立面预设吸吹气通道,通过结构尾流吹气破坏非定常旋涡脱落,从而减小作用于结构表面的平均风荷载和脉动风荷载,达到抑制风致振动的目的。在风洞试验中研究当被动吸吹气套环安装在模型的3个不同高度时,试验模型整体风荷载、风致振动响应以及尾部流场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被动吸吹气套环控制装置能有效抑制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风荷载及风致振动响应,且被动吸吹气套环安装位置越接近结构顶部,对结构风致振动的控制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致振动 风荷载 风洞试验 绕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形气膜结构风致气弹响应及风振系数研究
4
作者 陈昭庆 宋鹏飞 +3 位作者 闫科晔 武岳 苏宁 曾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针对1/3矢跨比胶囊形气膜结构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研究发现:结构平均变形呈迎风面凹陷,顶部隆起,横风向向外凸出的趋势,且这种变形趋势随着内压减小和风速增大... 针对1/3矢跨比胶囊形气膜结构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研究发现:结构平均变形呈迎风面凹陷,顶部隆起,横风向向外凸出的趋势,且这种变形趋势随着内压减小和风速增大越来越明显。0°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大于45°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大于90°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结构合位移均值的极值出现在迎风面与顶面中心点;0°和45°风向角下,顶点竖向振幅>顺风向振幅>横风向振幅,结构以1阶模态振动为主;90°风向角下,顶点横风向振幅大于其他两个方向,结构以1阶和2阶模态叠加振动为主。各工况下结构的内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最后给出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响应风振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气弹响应 胶囊形气膜 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响应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平面投影气膜结构风振响应特性及风振系数研究
5
作者 陈昭庆 魏超 +3 位作者 王爽 赵军宾 武岳 苏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5-1125,共11页
近年来,矩形平面投影气膜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气膜煤仓等设施中,但是规范中尚无该类结构的风振系数。本文通过风洞测压试验,测量了典型矢跨比矩形平面投影气膜结构的风荷载;运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结构的风振响应。研究了风... 近年来,矩形平面投影气膜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气膜煤仓等设施中,但是规范中尚无该类结构的风振系数。本文通过风洞测压试验,测量了典型矢跨比矩形平面投影气膜结构的风荷载;运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结构的风振响应。研究了风速、风向、跨度、矢跨比和内压等参数对结构变形和响应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呈现迎风面及背风面凹陷、顶部和两侧向外凸的平均变形特征;极值响应的分布受结构参数和风向角的影响;响应的大小与跨度和矢跨比呈正相关;增大内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风性,内压调控区间建议为400~500Pa;给出了可供抗风设计参考的位移风振系数及应力风振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膜结构 风洞试验 风振响应 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辐式斜交型索结构的几何构型与预应力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佳奇 武岳 +2 位作者 周光毅 辛光耀 李东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42,共13页
轮辐式斜交型索结构体系的弦索采用斜向布置形式,能有效改善结构的整体抗扭性能,并有利于提升施工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同时也增加索结构体系的美感,丰富结构形式。通过几何形态分析发现轮辐式斜交型索结构的关键形态参数包括索结构桁架... 轮辐式斜交型索结构体系的弦索采用斜向布置形式,能有效改善结构的整体抗扭性能,并有利于提升施工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同时也增加索结构体系的美感,丰富结构形式。通过几何形态分析发现轮辐式斜交型索结构的关键形态参数包括索结构桁架单元数量、斜交角度、内外环半径、起拱高度和下垂深度,并基于此建立参数化建模方法。根据节点平衡方程,推导轮辐式斜交型索结构在预应力态下的索杆内力快速估算公式,并探究斜交角度、内外环厚度和内外环几何中心高差对预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斜交角度对结构受力效率的影响较大;内外环厚度对拉索索力的影响很小,而对内环撑杆轴压力的影响较大;内外环几何中心高差对索杆内力的影响较大。该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轮辐式斜交型索结构的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辐式索结构 结构构型 几何形态分析 参数化建模 预应力态分析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矿化改性高钙粉煤灰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煌煌 陈铁锋 高小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9-1896,共8页
为改善高钙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体积安定性和水化活性,本文对高钙粉煤灰进行了CO_(2)矿化改性,研究了不同CO_(2)矿化反应时长下高钙粉煤灰的固碳量和游离氧化钙含量,及CO_(2)矿化改性高钙粉煤灰对水泥砂浆水化热、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的... 为改善高钙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体积安定性和水化活性,本文对高钙粉煤灰进行了CO_(2)矿化改性,研究了不同CO_(2)矿化反应时长下高钙粉煤灰的固碳量和游离氧化钙含量,及CO_(2)矿化改性高钙粉煤灰对水泥砂浆水化热、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2 h CO_(2)矿化改性处理,高钙粉煤灰固碳量可超过10%(质量分数),高钙粉煤灰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明显降低。随着矿化反应时间的延长,掺高钙粉煤灰的水泥浆体水化诱导期缩短,早期水化放热量明显降低。CO_(2)矿化改性处理还能减轻高钙粉煤灰对水泥砂浆强度的负面影响,改善水泥砂浆孔隙结构,降低孔隙率和大孔含量,促进水泥的早期水化和水化硅酸钙的成核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粉煤灰 CO_(2)矿化 力学性能 孔结构 游离氧化钙 水泥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复位U形连接件的装配式钢框架-复合墙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龚超 贾明明 刘信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9,共8页
对于内填RC墙的框架结构,为有效减小结构的损伤,改善结构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在框架与墙之间设置开缝并安装耗能连接件,能够耗散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主体结构。采用ABAQUS分析了不同类型耗能连接件的内力特性以及节点的受力破坏模式... 对于内填RC墙的框架结构,为有效减小结构的损伤,改善结构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在框架与墙之间设置开缝并安装耗能连接件,能够耗散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主体结构。采用ABAQUS分析了不同类型耗能连接件的内力特性以及节点的受力破坏模式。通过在两侧开缝的密肋复合墙-钢框架结构中设置可滑移连接,实现了节点的耗能作用。研究结构表明:U形连接件水平段长度对连接件极限位移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双折线理想弹塑性荷载-位移曲线描述U形连接件在竖向压力与水平剪切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关系。采用耗能连接件的结构在加载前期残余变形小,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并且能满足结构的大变形要求。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基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提出了耗能连接件的设计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连接件 自复位性能 受力模式 塑性损伤 滞回曲线 装配式结构 框架-复合墙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易损性的RC框架填充墙结构概率地震安全评估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晓辉 李雁军 +2 位作者 吕大刚 贾明明 范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60-265,共6页
选择多条真实地震动作为输入,采用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经验限值作为极限状态定义值,分别针对3层、5层和10层的RC框架填充墙结构和RC裸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并计算结构在小震、中震和大震条件下的极限状态失效概率和破坏状态失... 选择多条真实地震动作为输入,采用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经验限值作为极限状态定义值,分别针对3层、5层和10层的RC框架填充墙结构和RC裸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并计算结构在小震、中震和大震条件下的极限状态失效概率和破坏状态失效概率。通过对比RC框架填充墙结构和RC裸框架结构的结果可以发现:填充墙可以有效降低RC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失效概率,从而提高框架结构的地震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 砌体填充墙 失效概率 极限状态 破坏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抗震可靠度理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大刚 宋鹏彦 +1 位作者 于晓辉 乔雨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5-1038,共14页
从状态变量模型、基本变量模型和实用简化模型3个方面,对结构动力抗震可靠度理论的研究进展系统地进行了总结与评述.针对状态变量模型,结合随机振动理论,将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分为两类:第1类是面向数字特征的方法,主要解决结构的随机反应... 从状态变量模型、基本变量模型和实用简化模型3个方面,对结构动力抗震可靠度理论的研究进展系统地进行了总结与评述.针对状态变量模型,结合随机振动理论,将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分为两类:第1类是面向数字特征的方法,主要解决结构的随机反应从基本随机变量空间到状态变量空间的统计矩演化问题;第2类是面向概率密度的方法,主要解决结构的随机反应从基本随机变量空间到状态变量空间的概率密度演化问题.分别评述了两类方法中的代表性方法:等价线性化方法和概率密度演化方法.针对基本变量模型,分别总结了考虑系统参数随机性的结构动力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以及将动力可靠度问题转化为静力可靠度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对近年来提出的尾部等效线性化方法、子集模拟法、等价极值法等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实用简化模型,总结评述了3种方法:基于随机地震动模拟-确定性时程分析的直接方法、基于一致危险性反应谱和等效非线性体系的简化方法、基于可靠度简化解析表达式与数值模拟的半解析方法.最后,对新近提出的结构整体抗震可靠度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从地震作用的输入模型、主要失效模式的搜索、结构的破坏准则、结构失效模式的多重性、结构的整体极限状态方程等方面给出了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可靠度 抗震可靠度 随机振动 概率密度演化 状态变量模型 基本变量模型 实用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在大型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拟静力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聪 许国山 +3 位作者 张树伟 王涛 耿悦 吴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1-166,共6页
为了满足结构试验试件尺寸越来越大、边界条件越来越复杂的需求,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开发了大型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对试验系统的精确加载控制是保证试验顺利进行和取得准确试验结果的关键。通过介绍国内外现有的一些大型多功能... 为了满足结构试验试件尺寸越来越大、边界条件越来越复杂的需求,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开发了大型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对试验系统的精确加载控制是保证试验顺利进行和取得准确试验结果的关键。通过介绍国内外现有的一些大型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与抗震试验中心的大型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压剪拟静力试验的竖向加载控制方法展开研究;提出应用力-位移混合控制法实现竖向力加载控制,基于MTS控制系统给出具体实施方案,并通过试验对比传统力控制方法与基于力-位移混合控制法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力控制方法虽然能很好实现稳定的竖向力,但很难保证试件的压剪受力状态;而力-位移混合控制法不但可以精确实现轴向力的加载控制,还能确保试件的压剪受力状态;基于力-位移的混合控制法对于该类加载试验系统的竖向力加载控制具有通用性,在大比例尺柱、墙等试件的压剪试验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试验加载系统 力-位移混合控制 拟静力试验 压剪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洋 吕大刚 于晓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6-60,77,共6页
考虑近场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特征,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以一座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为例,从PEER数据库挑选60条近场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对桥梁结构整体性能和局部性能两个层次的易损性进行分析,给出了桥梁... 考虑近场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特征,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以一座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为例,从PEER数据库挑选60条近场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对桥梁结构整体性能和局部性能两个层次的易损性进行分析,给出了桥梁结构的整体和局部地震易损性曲线。通过与远场地震作用下的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发现:近场速度脉冲型地震引起的桥梁结构整体和局部地震需求均显著大于远场地震;在近场地震作用下,桥墩是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最易损构件,混凝土横梁与栓钉的易损性水平低于桥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 概率需求模型 地震易损性 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下部柱支承四角锥网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梦涵 范峰 +1 位作者 支旭东 孔德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5,共7页
近些年来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很多大空间网架结构中的支承杆件的屈曲、支座处支承杆的断裂等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均有此类情况发生,使得国内外的学者对其破坏机理的研究给予更高的重视。同时,对以往仅考虑上部网架结构本... 近些年来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很多大空间网架结构中的支承杆件的屈曲、支座处支承杆的断裂等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均有此类情况发生,使得国内外的学者对其破坏机理的研究给予更高的重视。同时,对以往仅考虑上部网架结构本身结构特点而忽略下部支承结构在振动中的偶联影响的分析方法做了重新的审视。对地震作用下考虑下部结构的整体网架结构进行分析,以带有柱支承的正放四角锥和斜放四角锥的两种典型网架形式为例,在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下,对不同刚度下部支承构件的网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了场地类型条件对于考虑下部柱支承网架结构的影响,分析给出不同刚度支撑在水平地震动反应谱和竖向地震动反应谱作用下对整体网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的具体范围,并提出对于两类常用四角锥网架结构的水平刚度作用系数和修正了原有的竖向地震作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放四角锥网架 斜放四角锥网架 水平向地震加速度反应谱 竖向地震加速度反应谱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能密度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失效判定准则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明 张瑀 +1 位作者 周广春 支旭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3,共8页
进行基于应变能密度的单层球面网壳地震作用下工作行为分析,意在给出一个合理且较为精确的判断结构动力失效准则。首先,对理想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对数应变能密度(LSED)、以及有初始缺陷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指数应变能密度(ESED)与加速... 进行基于应变能密度的单层球面网壳地震作用下工作行为分析,意在给出一个合理且较为精确的判断结构动力失效准则。首先,对理想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对数应变能密度(LSED)、以及有初始缺陷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指数应变能密度(ESED)与加速度幅值(A)关系进行理论推导,给出单层球面网壳应变能密度的表达式,奠定判定其失效的理论基础。然后,应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对典型单层球面网壳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全过程响应分析,并时时提取出各级动荷载幅值下的所有单元的应变能密度。进而,进行结构应变能密度走向特征分析,揭示单层网壳结构的整体塑性应变能密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结构应变能密度-地震加速度幅值曲线产生转折点。最后,据此特征提出基于结构能量密度的失效荷载判定准则,并与现有判定准则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球面网壳 地震荷载 应变能密度 有限元分析 失效荷载 判定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空间结构防火设防体系基础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尹亮 倪照鹏 +1 位作者 范峰 叶继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2-745,共4页
针对民用公共建筑中大跨空间结构屋面防火设防体系中的有关问题,借鉴"处方式"规范中基于构件的防火设防体系和消防安全工程方法的基本理念,利用规范摘录对比和工程实践归纳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对建立大跨空间结构屋面防火设防... 针对民用公共建筑中大跨空间结构屋面防火设防体系中的有关问题,借鉴"处方式"规范中基于构件的防火设防体系和消防安全工程方法的基本理念,利用规范摘录对比和工程实践归纳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对建立大跨空间结构屋面防火设防体系需要明确的应用场所及对象分类、设防目标及功能要求、设定火灾及设计耐火时间、荷载效应组合、失效判定准则及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效应组合及失效判据的公式化建议,可作为工程防火设计及相关标准制修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空间结构 防火设计 荷载效应组合 失效判定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条件下气承式膜结构内压FDS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洋 曹正罡 +1 位作者 孙瑛 武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76-1182,共7页
以气承式膜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在考虑亚格子网格中的气体渗漏的条件下,对气承式膜结构无火情况下内压的影响因素以及有火情况下内压的模拟方法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气承式膜结构的内压模拟应考虑进风量和渗漏面积影响... 以气承式膜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在考虑亚格子网格中的气体渗漏的条件下,对气承式膜结构无火情况下内压的影响因素以及有火情况下内压的模拟方法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气承式膜结构的内压模拟应考虑进风量和渗漏面积影响,且进风量越大,渗漏面积越小,对应的内压稳定值越大.基于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考虑进风量和渗漏面积影响的气承式膜结构内压预测公式,且公式预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对气承式膜结构有火情况下内压的模拟研究发现,点火时的内压、火源的热释放速率仅影响内压的变化过程,对内压的稳定值没有影响.因此,在内压为0 Pa时引燃火源,可以得到火灾内压的极大值,并节约模拟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承式膜结构 火灾 内压模拟 气体渗漏 简化的内压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余震影响的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温卫平 籍多发 +1 位作者 虞亦琦 翟长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49,共7页
历史地震表明强余震会进一步增大结构的破坏程度甚至使其倒塌,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所有抗震设计规范均只考虑主震作用而没有直接考虑余震影响。为提出能有效考虑余震影响的抗震设计方法,文章基于主余震设计谱和主震设计谱共设计了12个... 历史地震表明强余震会进一步增大结构的破坏程度甚至使其倒塌,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所有抗震设计规范均只考虑主震作用而没有直接考虑余震影响。为提出能有效考虑余震影响的抗震设计方法,文章基于主余震设计谱和主震设计谱共设计了12个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选取50条实际主余震地震动对所有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进而得到结构倒塌易损性,对比分析了主余震、主震影响区域结构的倒塌储备系数CMR,发现仅采用设计谱进行弹性设计会使得主余震影响区域结构的CMR会小于主震影响区域结构。为实现主余震、主震影响区域结构的倒塌储备等效,首先给出了以基本周期T_(1)为变量的S_(a, 50%collapse)预测公式,然后推导了结构倒塌储备等效方程,并结合设计谱进行数值求解,最后给出了倒塌储备等效条件下以主震影响区域结构基本周期T_(1,M)为变量的主余震影响区域结构基本周期T_(1,A)预测公式,综合使用该预测公式和主余震设计谱可以实现主余震、主震影响区域结构的倒塌储备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 倒塌储备 抗震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65m射电望远镜天线结构日照非均匀温度场 被引量:8
18
作者 钱宏亮 钟杰 范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6,共8页
研究分析太阳辐射作用下上海65m射电望远镜天线结构的非均匀温度场。首先解析光线投影算法计算天线结构日照阴影的具体步骤,基于该算法编写天线结构日照阴影分析程序,然后采用该程序对不同工作旋转角的天线结构进行日照阴影数值模拟,获... 研究分析太阳辐射作用下上海65m射电望远镜天线结构的非均匀温度场。首先解析光线投影算法计算天线结构日照阴影的具体步骤,基于该算法编写天线结构日照阴影分析程序,然后采用该程序对不同工作旋转角的天线结构进行日照阴影数值模拟,获得各构件不同时刻的日照系数;在此基础上,修正天线结构各构件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以此作为主要热荷载模拟不同工作旋转角下天线结构的非均匀温度场,统计天线结构温度场分布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光线投影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射电望远镜天线结构的日照阴影问题,日照阴影对天线结构的温度分布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望远镜 非均匀温度场 日照阴影 光线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空间结构防火设计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亮 倪照鹏 +1 位作者 范峰 叶继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78-1180,共3页
针对民用公共建筑中大跨空间结构屋面防火设计问题,总结分析当前普遍采用的防火设计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践效果,及仍存在的科学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不能满足新的工程实践的状况,指出了完善防火设防体系的需求,并从建筑防火整体视角... 针对民用公共建筑中大跨空间结构屋面防火设计问题,总结分析当前普遍采用的防火设计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践效果,及仍存在的科学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不能满足新的工程实践的状况,指出了完善防火设防体系的需求,并从建筑防火整体视角对大跨空间结构屋面的防火设计给出了部分设计理念、方法的建议,可供工程防火设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防火 大跨空间结构 防火设计 等效保护方法 抗倒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掘进中围岩分类预测的堆叠集成学习方法
20
作者 祝贺超 姚昌瑞 +4 位作者 邵永平 唐亮 孔祥勋 李博宇 张天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016-6022,共7页
机器学习的数据驱动方法为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施工智能化赋能,对于优化掘进工艺、提高掘进安全性和降低人工成本至关重要。针对TBM运行数据噪声多、参数冗余及有效特征提取困难的难题,运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 机器学习的数据驱动方法为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施工智能化赋能,对于优化掘进工艺、提高掘进安全性和降低人工成本至关重要。针对TBM运行数据噪声多、参数冗余及有效特征提取困难的难题,运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挖掘数据蕴含的机-土复杂相互作用,实现TBM围岩岩体分类预测。首先,对于TBM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运行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对典型掘进参数曲线提取特征,获取稳定掘进阶段TBM关键运行参数的最大概率。然后,面向实际场景TBM运行数据,提出围岩分类堆叠集成学习算法,通过k-fold交叉验证进一步优化算法,利用基分类器和元分类器两层学习框架挖掘数据中的复杂关系。最后,采用5868个TBM掘进段的数据集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四分类问题预测的平均F1达到0.705,二分类问题预测的平均F1达到0.797,其预测效果均优于所选的四种基分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隧道 围岩分类 数据驱动 堆叠集成学习 TBM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