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形弹丸超高速正撞击薄板破碎状态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迟润强 庞宝君 +3 位作者 何茂坚 管公顺 杨震琦 朱耀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1-236,共6页
利用闪光x射线照相系统拍摄了直径6.35mm的铝球以2.23~5.26km/s的速度正撞击薄铝板的过程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弹丸从塑性变形到完全破碎的发展过程。给出了球形弹丸内部应力波传播的定性描述,提出弹丸形态变化包括3个阶... 利用闪光x射线照相系统拍摄了直径6.35mm的铝球以2.23~5.26km/s的速度正撞击薄铝板的过程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弹丸从塑性变形到完全破碎的发展过程。给出了球形弹丸内部应力波传播的定性描述,提出弹丸形态变化包括3个阶段。在塑性变形阶段,弹丸变形随撞击速度和板厚的增大而增大;弹丸主体部分发生临界破碎时的撞击速度随薄板厚度增大而减小,当板厚超过一定值时,该速度基本相同,不受板厚影响;在完全破碎阶段,随撞击速度的增加,弹丸主体部分材料的径向速度增大,碎片尺寸减小,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超高速撞击 闪光x射线照相 弹丸 空间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撞击弹丸形状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文来 张伟 +1 位作者 庞宝君 陈海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4-1177,1232,共5页
为保证在轨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微流星体和空间碎片的防护成为现有航天器,特别是长寿命、大尺寸航天器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采用AUTODYN软件进行了不同形状弹丸超高速撞击whipple防护结构的数值模拟,对不同形状弹丸撞击Whipple防护... 为保证在轨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微流星体和空间碎片的防护成为现有航天器,特别是长寿命、大尺寸航天器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采用AUTODYN软件进行了不同形状弹丸超高速撞击whipple防护结构的数值模拟,对不同形状弹丸撞击Whipple防护结构的撞击极限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形状弹丸撞击防护屏后形成的碎片云状态,以及分析了各撞击极限曲线之间差异的原因。不同形状弹丸对Whipple防护结构的损伤能力有很大差异,弹丸破碎和碎片云分散程度随弹丸速度、长径比和撞击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pple防护 超高速撞击 形状效应 撞击极限曲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撞击丝网防护屏弹丸形状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敏 庞宝君 张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73-77,共5页
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不同形状弹丸撞击连续型防护屏和丝网防护屏后形成的碎片云特性。研究表明:相同面密度的多层丝网防护屏防护效果优于连续型防护屏;对于连续型防护屏,锥体撞击部位对后板毁伤的影响大于锥体长径比对后板毁伤的影响,... 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不同形状弹丸撞击连续型防护屏和丝网防护屏后形成的碎片云特性。研究表明:相同面密度的多层丝网防护屏防护效果优于连续型防护屏;对于连续型防护屏,锥体撞击部位对后板毁伤的影响大于锥体长径比对后板毁伤的影响,而对于丝网防护屏影响规律则相反;研究长固锥锥尖撞击2种防护屏后碎片云动量密度,撞击连续型防护屏后,弹丸碎片云动量密度分布具有对称性,较之丝网防护屏分布更为集中,且动量密度峰值大于撞击丝网防护屏后弹丸碎片云动量密度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形状 超高速撞击 数值仿真 丝网防护屏 碎片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火山岩超高速撞击蜂窝夹层板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廖高健 陈勇 +1 位作者 刘西 贾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6,共6页
为研究航天器蜂窝夹层结构的超高速撞击防护性能,采用轻质多孔火山岩弹丸模拟微流星体,进行超高速撞击试验,研究蜂窝夹层板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硅橡胶垫片,结合弹托使用,可实现轻质、脆性火山岩弹丸的超高速完整发射;在火山岩弹... 为研究航天器蜂窝夹层结构的超高速撞击防护性能,采用轻质多孔火山岩弹丸模拟微流星体,进行超高速撞击试验,研究蜂窝夹层板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硅橡胶垫片,结合弹托使用,可实现轻质、脆性火山岩弹丸的超高速完整发射;在火山岩弹丸超高速撞击条件下,蜂窝夹层板主要发生正面蒙皮穿孔、蜂窝芯层坍塌、背面蒙皮花瓣开裂、脱胶等损伤模式;正面蒙皮穿孔直径随弹丸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蜂窝芯层坍塌面积和背面蒙皮损伤面积不仅与冲击能量、弹丸直径相关,还与冲击位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板 火山岩 超高速撞击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的空间密度算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灿安 庞宝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2-530,共9页
由于空间碎片的影响,空间环境日益恶劣,有必要建立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对空间碎片撞击航天器进行风险评估.本文研究了空间碎片环境模型中的重要环节,即碎片的空间密度问题,在统计理论与椭圆轨道理论基础上,分析及推导了空间碎片在空间... 由于空间碎片的影响,空间环境日益恶劣,有必要建立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对空间碎片撞击航天器进行风险评估.本文研究了空间碎片环境模型中的重要环节,即碎片的空间密度问题,在统计理论与椭圆轨道理论基础上,分析及推导了空间碎片在空间中的分布状况及空间密度,并得出了碎片空间密度的空间坐标函数解析表达式.同时对引入假设条件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并利用双行元数据对结论进行了验证,利用本文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双行元数据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环境模型 空间密度 概率分布 双行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6铝合金单层板超高速撞击弹道极限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贾斌 盖芳芳 +1 位作者 马志涛 庞宝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639,共4页
日益增长的空间碎片对在轨航天器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毫米级空间碎片的防护已成为航天器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航天器的蒙皮是抵御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的最基本防护结构.采用数值仿真并结合试验验证的方法,对5mm厚5A06铝合... 日益增长的空间碎片对在轨航天器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毫米级空间碎片的防护已成为航天器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航天器的蒙皮是抵御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的最基本防护结构.采用数值仿真并结合试验验证的方法,对5mm厚5A06铝合金单层板承受2A12铝合金球形弹丸正撞击下的弹道极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验证实验速度范围内,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使用数值仿真对实验速度以上的区间进行拓展研究,获得了其弹道极限曲线和弹道极限方程;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与已有经验方程对比表明,经验方程与具体材料的弹道极限有较大偏差,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5A06 单层板 超高速撞击 弹道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弹丸超高速正撞击Whipple防护结构损伤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林木森 庞宝君 +1 位作者 龚海鹏 张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86-1692,共7页
为了掌握航天器防护结构受空间碎片高速撞击的防护性能及其损伤破坏模式,采用二级轻气炮结合高速X光照相系统,对球形弹丸超高速正撞击5A06铝合金Whipple防护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铝合金Whipple防护结构的防护屏和舱... 为了掌握航天器防护结构受空间碎片高速撞击的防护性能及其损伤破坏模式,采用二级轻气炮结合高速X光照相系统,对球形弹丸超高速正撞击5A06铝合金Whipple防护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铝合金Whipple防护结构的防护屏和舱壁在弹丸撞击速度为2.0~5.2km/s、弹丸直径为4mm和6.35mm及防护屏厚度为0.5mm、1.5mm、2mm和3mm区间的损伤模式,总结了防护屏穿孔和舱壁损伤随弹丸撞击速度、弹丸直径以及防护屏厚度变化的规律。根据高速X光照片分析了碎片云速度和形态的变化趋势,进而从碎片云角度对舱壁损伤模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超高速撞击 损伤模式 WHIPPLE防护结构 5A06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撞击充气压力容器前壁损伤数值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庞宝君 盖芳芳 管公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82,共7页
针对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充气压力容器前壁损伤问题,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对球形弹丸撞击球形压力容器前壁穿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建模过程中通过对容器壁内侧施加压力边界条件来模拟由于内充气体的作用... 针对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充气压力容器前壁损伤问题,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对球形弹丸撞击球形压力容器前壁穿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建模过程中通过对容器壁内侧施加压力边界条件来模拟由于内充气体的作用在容器壁内产生的应力场,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容器的内充气体压力、球形弹丸直径及撞击速度对充气压力容器前壁穿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气体压力下,气体压力对压力容器前壁穿孔直径与穿孔形态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撞击速度及弹丸直径对穿孔直径及穿孔形态有着较大的影响,当撞击速度大于3km/s时,撞击穿孔边缘开始有裂纹产生,并且穿孔直径与裂纹直径随着弹丸直径及撞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利用压力容器前壁穿孔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当容器受到撞击速度大于3km/s的弹丸撞击后比撞击速度不大于3km/s时更易发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超高速撞击 穿孔 压力容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片云撞击声发射信号能量特征小波包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凯 庞宝君 林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利用小波包分析技术对碎片云撞击载荷作用下铝合金板声发射信号的能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碎片云撞击信号的获取方案及撞击引起的损伤情况;对获取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得到了信号在频率带上能量分布特征图。讨论了碎片云... 利用小波包分析技术对碎片云撞击载荷作用下铝合金板声发射信号的能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碎片云撞击信号的获取方案及撞击引起的损伤情况;对获取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得到了信号在频率带上能量分布特征图。讨论了碎片云撞击损伤特征与声发射信号能量分布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相同质量的弹丸,随着其破碎程度的提高,形成的碎片云对后板的损伤程度减少;弹丸具有的初始速度越大,弹丸破碎越完全,碎片云撞击声发射信号中的能量越小;当弹丸破碎程度低时,碎片云撞击引起的声发射信号能量集中在约488 kHz以下;弹丸破碎程度越高,信号中488 kHz以上的能量所占总能量的比例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片云撞击 声发射信号 小波包分析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的蜂窝板面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损伤特征提取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源 庞宝君 +2 位作者 迟润强 曹武雄 张志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5-792,共8页
为了通过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识别蜂窝结构受空间碎片撞击后的损伤状态,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的损伤特征提取方法。采用超高速撞击声发射技术,以铝合金蜂窝板为研究对象,通过超高速撞击实验获取实验信号。分析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的时频... 为了通过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识别蜂窝结构受空间碎片撞击后的损伤状态,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的损伤特征提取方法。采用超高速撞击声发射技术,以铝合金蜂窝板为研究对象,通过超高速撞击实验获取实验信号。分析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的时频特征及板波模态等特征,采用Daubechies小波变换将信号中模态分离,根据小波系数计算各尺度小波能量分数及小波能量熵特征,分析各特征参数与损伤间的关系,并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验证各特征值对损伤识别的贡献。结果表明:小波能量分数和小波能量熵具有一定的损伤模式分类能力;250kHz以上的小波能量分数具有良好的损伤模式分类能力;非超声部分的低频信号对损伤识别存在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撞击 声发射 小波变换 蜂窝板 损伤模式 Kruskal-Wallis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撞击网状防护结构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11
作者 庞宝君 林敏 牛瑞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4-28,共5页
为了系统研究网状防护结构的超高速撞击特性,在现有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数值仿真手段对网状防护结构在超高速冲击载荷下的防护性能进行定量研究.应用SPH法离散2种网状几何模型,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弹丸超高速撞击单层、多层... 为了系统研究网状防护结构的超高速撞击特性,在现有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数值仿真手段对网状防护结构在超高速冲击载荷下的防护性能进行定量研究.应用SPH法离散2种网状几何模型,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弹丸超高速撞击单层、多层网状防护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相应实验数据比对.结果验证了网状防护结构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研究表明2种几何模型的仿真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别;同时随着撞击点的不同,碎片云的形态及能量分布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防护结构 SPH法 仿真模型 超高速撞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对压力容器前壁超高速撞击损伤的影响
12
作者 迟润强 段永攀 +1 位作者 庞宝君 才源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67,共12页
充气压力容器在超高速撞击下的典型损伤包括穿孔及其边缘的裂纹失稳破坏,会导致气体泄漏或爆炸,内压对容器前壁损伤的影响仍不明确。以不同内压的球形铝合金充气压力容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球形铝合金弹丸超高速撞击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 充气压力容器在超高速撞击下的典型损伤包括穿孔及其边缘的裂纹失稳破坏,会导致气体泄漏或爆炸,内压对容器前壁损伤的影响仍不明确。以不同内压的球形铝合金充气压力容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球形铝合金弹丸超高速撞击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内充气体压强对前壁穿孔形貌特征、穿孔直径、孔边环向应力等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讨论了气体冲击波的传播行为及影响前壁穿孔边缘裂纹失稳破坏的机制。结果表明:前壁穿孔边缘内翻边形貌与内压相关,内压越高,弯折程度越轻;穿孔直径与内充气体压强正相关,但气体对孔径的影响远小于容器壁厚及撞击速度的影响;穿孔边缘使裂纹失稳破坏的环向拉应力不仅受到后壁反射冲击波的影响,也与容器壁内应力波的传播有关,与内压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撞击 压力容器 穿孔 气体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石堆结构超高速撞击溅射物特性
13
作者 张鸿宇 迟润强 +3 位作者 孙淼 王涵 庞宝君 张熇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8-435,共8页
动能撞击偏转是小行星防御可实施性与成熟度较高的方案,且已在相关深空探测任务得到了应用。面向不同类型的小行星,如何在撞击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动量传递并利用溅射物观测数据评估撞击效果是该技术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了不同粒径与质... 动能撞击偏转是小行星防御可实施性与成熟度较高的方案,且已在相关深空探测任务得到了应用。面向不同类型的小行星,如何在撞击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动量传递并利用溅射物观测数据评估撞击效果是该技术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了不同粒径与质量占比的砾石堆靶体模型,开展了铝制撞击体超高速撞击砾石堆靶体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砾石粒径与质量占比对撞击溅射物特性的影响规律与机制。结果显示:砾石堆结构在超高速撞击作用下,形成非对称形貌溅射物,且在砾石缝隙区域可形成射线形溅射物;射线部分溅射物具有更大的溅射角,射线长度、射线数量与砾石直径及其质量占比相关,针对建立的砾石堆靶体模型,大粒径砾石靶体产生的沿撞击速度反方向的溅射物动量最大,可为未来动能撞击任务的区域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防御 砾石堆结构 超高速撞击 溅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后冲击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立闻 庞宝君 +3 位作者 林敏 张凯 陈勇 王少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7-32,共6页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系统,采用铅片作为整形器,分别对常温下、400℃、600℃及800℃高温过火后的RPC试样进行单轴冲击压缩实验。研究高温后钢纤维对RPC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及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过火前后钢纤维对RPC均有...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系统,采用铅片作为整形器,分别对常温下、400℃、600℃及800℃高温过火后的RPC试样进行单轴冲击压缩实验。研究高温后钢纤维对RPC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及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过火前后钢纤维对RPC均有增强和增韧的作用。高温后因RPC塑性流动性能的增强,导致钢纤维的增韧作用减弱。RPC动态抗压强度高温后损失的速率高于韧性指标。分析RPC材料冲击压缩过程的能量机制,发现钢纤维提高了RPC的能量吸收率,因此能量吸收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利用SEM扫描电镜,从RPC材料微观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其高温后宏观力学性能降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高温过火后 动态力学性能 吸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水下爆炸冲击加载装置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项大林 荣吉利 +4 位作者 何轩 胡长华 李健 张伟 任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7-863,共7页
为了获取等效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基于一维弹性波理论与水介质的线性状态方程,对飞片撞击充水锥形靶舱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AUTODYN有限元软件,对撞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活塞厚度对应的冲击波衰减时间。根据理论与数值... 为了获取等效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基于一维弹性波理论与水介质的线性状态方程,对飞片撞击充水锥形靶舱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AUTODYN有限元软件,对撞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活塞厚度对应的冲击波衰减时间。根据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设计组装了等效水下爆炸冲击加载实验装置,测得了水靶舱侧壁中心处的冲击波压力时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范围内通过飞片撞击锥形水靶舱,获取等效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是可行的,而且飞片速度与活塞厚度决定了水靶舱内冲击波的压力峰值与衰减时间;研制的加载装置可用于典型结构与材料的水下爆炸冲击响应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水下爆炸 水靶舱 撞击 冲击波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低速冲击力学特性及低温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勇 庞宝君 +1 位作者 郑伟 刘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03-208,共6页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FMLs)抗低速冲击力学特性以及受低温处理的影响,采用2A12铝合金板和单向S2-glass/epoxy预浸料制成FMLs,通过落锤低速冲击试验设备对其抗低速冲击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较高冲击能量对经过-25℃和0℃低...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板(FMLs)抗低速冲击力学特性以及受低温处理的影响,采用2A12铝合金板和单向S2-glass/epoxy预浸料制成FMLs,通过落锤低速冲击试验设备对其抗低速冲击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较高冲击能量对经过-25℃和0℃低温处理1 h后的FMLs进行冲击试验,与未低温处理结果对比研究低温处理对FMLs冲击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低温处理的FMLs在低速冲击条件下,正面铝合金铺层主要发生成坑、环向裂纹以及穿孔等损伤,背面铝合金层则发生鼓包、单向裂纹和花瓣开裂等损伤。峰值冲击载荷随着冲击能量的提高而增大,但当冲击能量达到FMLs临界穿透能后峰值冲击载荷基本保持稳定。随着冲击能量的提高,峰值位移逐渐增大,能量回弹系数逐渐减小。另一方面,低温处理可提高FMLs抗冲击性能,但会降低FMLs中铝合金/复合材料铺层界面黏结效果。处理温度越低,FMLs峰值冲击载荷越高,峰值位移越小,FMLs中复合材料和铝合金铺层发生脱胶损伤的面积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金属层板 冲击 温度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对A3钢薄板抗卵形头弹侵彻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邓云飞 张伟 曹宗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99,共5页
为了分析板间间隙大小对双层板失效模式以及抗侵彻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轻气炮进行了卵形杆弹正撞击单层板和等厚双层板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各种结构靶体的初始-剩余速度曲线和弹道极限速度。实验表明,对于卵形弹,单层板的弹道极限高于双... 为了分析板间间隙大小对双层板失效模式以及抗侵彻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轻气炮进行了卵形杆弹正撞击单层板和等厚双层板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各种结构靶体的初始-剩余速度曲线和弹道极限速度。实验表明,对于卵形弹,单层板的弹道极限高于双层板的弹道极限,包括接触式和间隙式。当总厚度一定时,多层板的弹道极限随分层数目的增加而减小。此外,间隙大小对间隙式双层板的抗侵彻性能影响小,并且随着弹体初始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弹体 双层靶 弹道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后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立闻 庞宝君 +1 位作者 杨震琦 迟润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0-625,共6页
利用霍普金森压杆系统(split Hopkinson pressurebar,SHPB),采用铅片作为整形器,分别对未经高温处理及经600,800℃高温作用后的素活性粉末混凝土(normal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NRPC)和钢纤维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steel fib... 利用霍普金森压杆系统(split Hopkinson pressurebar,SHPB),采用铅片作为整形器,分别对未经高温处理及经600,800℃高温作用后的素活性粉末混凝土(normal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NRPC)和钢纤维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SFRPC)进行冲击压缩试验,以研究高温后NRPC和SFRPC的动态力学性能及钢纤维掺量对SFRPC抗;中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温作用后,NRPC和SFRPC在应变率(75~85S叫)下的动态抗压强度均明显降低,600,800℃作用后动态抗压强度损失率分别约为25%,65%,但峰值应变均提高.高温作用后,SFRPC的抗冲击能力明显优于NRPC,600℃及800℃时SFRPC(1.0%)动态抗压强度同NRPC相比分别提高了28.1%和35.1%,峰值韧度则分别提高了83.4%和74.9%.破坏程度上SFRPC也明显轻于NRPC,试样呈现裂而不散的形态.最后,分析了高温后钢纤维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增强增韧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霍普金森压杆系统(SHPB) 钢纤维 高温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后的扫描电镜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庞宝君 王立闻 +1 位作者 何丹薇 杨震琦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30,共4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了高温作用后RPC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重点研究水化产物C-S-H凝胶形貌和骨料界面区。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C-S-H凝胶变化明显,由致密石状体形态变为...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了高温作用后RPC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重点研究水化产物C-S-H凝胶形貌和骨料界面区。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C-S-H凝胶变化明显,由致密石状体形态变为大块分散相,且出现分层;而骨料界面区由于浆体收缩和骨料膨胀形成裂缝,这些微观结构的变化是RPC宏观力学性能恶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C SEM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235钢单层板对平头刚性弹抗穿甲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云飞 张伟 +2 位作者 孟凡柱 曹宗盛 郝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8,共5页
采用撞击实验和理论模型对单层金属板的抗侵彻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靶体厚度对抗侵彻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撞击实验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和参数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理论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靶板在弹体撞击下的... 采用撞击实验和理论模型对单层金属板的抗侵彻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靶体厚度对抗侵彻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撞击实验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和参数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理论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靶板在弹体撞击下的弹道极限。此外,分析了靶体在弹体撞击下的塑性变形总耗能,包括靶板局部变形和整体变形的耗能,同时考虑了靶体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在平头弹撞击厚靶的工况中,引入了一个修正函数对靶体厚度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 靶体 撞击 侵彻 弹道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