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瘟疫社会学分析——以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的瘟疫事件为例 |
唐魁玉
郑毅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8 |
0 |
|
2
|
瘟疫环境下个体生活条件模式与行为的理性化——以20世纪初哈尔滨的瘟疫事件为例 |
唐魁玉
郑毅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3
|
大数据及其“社会学后果” |
张旭
唐魁玉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4
|
重新思考量化社会研究的模式 读莱茵·塔格培拉《让社会科学更加科学化》 |
吴肃然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5
|
关于因特网对社会生活影响的限度问题 |
唐魁玉
|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6
|
网络消费与社会结构转型 |
何明升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
2003 |
2
|
|
7
|
中国梦的实现形式:“生活型社会”的建构 |
刘冬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8
|
作为社会问题研究的反腐败分析框架──兼论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学术指导意义 |
唐魁玉
杨丽杰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9
|
贫困测量中恩格尔系数的失效及分析 |
尹海洁
唐雨
|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8
|
|
10
|
网络时代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唐魁玉
白淑英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11
|
虚拟化社区与虚拟社区:超越虚拟-现实的二元论视角 |
高云红
郑中玉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2
|
师生互动对研究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影响 |
唐魁玉
白淑英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3
|
网络消费的测度及其管理意义 |
何明升
|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4
|
旅游真实性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
郑中玉
李鹏超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5
|
社区性质与发展趋势的争议:从本质主义转向实践视角 |
郑中玉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6
|
社区生产的行动与认知机制:一个自组织的视角 |
郑中玉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7
|
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研究与进展 |
唐魁玉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8
|
“特色”建构的多元主体与多元阐释——基于旭日村满族特色小镇的案例研究 |
郑中玉
于文洁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9
|
虚拟企业和谐互动的伦理规制 |
唐魁玉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0
|
网络消费的时尚化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唐魁玉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
200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