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交通条件下单点公交优先信号配时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岩 裴玉龙 曹成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6-298,共3页
根据我国混合交通特点,对定时式公交优先信号、定周期感应式公交优先信号配时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交叉口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基于单一相位定周期公交优先感应信号配时方法,建立了多相位定周期公交优先感应信号配时算法和建立了定时式单点... 根据我国混合交通特点,对定时式公交优先信号、定周期感应式公交优先信号配时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交叉口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基于单一相位定周期公交优先感应信号配时方法,建立了多相位定周期公交优先感应信号配时算法和建立了定时式单点公交优先交叉口信号配时模型.以某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调查数据为输入样本,采用Newton迭代算法优化求解公交优先信号配时,运用仿真软件Vissim,仿真不同配时方案下的交叉口延误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时方案能有效减少人车延误,提高信号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混合交通 公交优先 延误 通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CAD/CAPP并行的工作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彦海 刘文海 金天国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71-76,共6页
为了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并行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规划、协调、控制,借鉴工作流管理思想,建立了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并行的工作流模型。采用广义随机Petri网建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 为了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并行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规划、协调、控制,借鉴工作流管理思想,建立了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并行的工作流模型。采用广义随机Petri网建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并行设计的工作流过程模型,并给出其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抽象模型,以它为核心,连同并行设计过程任务/活动模型、组织模型、数据模型组成完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并行过程工作流模型,给出了其运行控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 并行工程 PETRI网 工作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交通状态下的绿信比优化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裴玉龙 蒋贤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99-1502,共4页
在饱和交通状态下,W ebster绿信比优化模型要同时消散各个方向上的拥挤车流,忽略饱和与非饱和交通状态下的车流特征差异,导致信号交叉口各个方向上的排队车辆越来越长,为此,提出采用通行优先权的方式,对交通需求大的方向给予更多的绿灯... 在饱和交通状态下,W ebster绿信比优化模型要同时消散各个方向上的拥挤车流,忽略饱和与非饱和交通状态下的车流特征差异,导致信号交叉口各个方向上的排队车辆越来越长,为此,提出采用通行优先权的方式,对交通需求大的方向给予更多的绿灯时间,以期实现尽快消散该方向上的拥挤车流.各个方向(相位)通过轮流获得相位通行优先权进而逐步消散各自方向上的拥挤车流,最终达到预防交通拥挤和快速消散交通拥挤的优化目标.仿真实验证实,本优化方法在处理饱和交通流上较W ebster绿信比优化模型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绿信比 饱和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绳系辅助离轨系统展开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喜滨 郑鹏飞 张世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以绳系辅助离轨系统为背景,考虑系绳质量和柔性因素,利用微元法建立柔性绳系辅助离轨系统的展开动力学模型;针对动力学方程的复杂的非线性和强耦合问题,采用伽辽金法进行离散化处理、求解及分析;并通过数学仿真来验证和分析柔性绳系辅... 以绳系辅助离轨系统为背景,考虑系绳质量和柔性因素,利用微元法建立柔性绳系辅助离轨系统的展开动力学模型;针对动力学方程的复杂的非线性和强耦合问题,采用伽辽金法进行离散化处理、求解及分析;并通过数学仿真来验证和分析柔性绳系辅助离轨系统的展开动力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绳系辅助离轨系统的展开过程中,系统的横向和纵向运动的位移量不断增加,而横向和纵向运动的振动频率和幅值不断衰减;且系统的展开状态参数—展开摆角和系绳张力的振动幅值也逐渐衰减,从而表明随着展开长度的增加,由于系绳柔性而产生的振动运动逐渐衰减,并趋于稳定的空间驻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系辅助离轨 绳系系统展开 柔性系绳 微元法 伽辽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分图的装配体检索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旭堂 刘文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06-2111,共6页
基于事例推理是解决DFA和装配工艺规划问题的有效方法,装配体检索是应用此方法的关键步骤.对装配体中的联结关系进行表达和分类,提出联结关系定量的比较方法,基于二分图理论建立了装配体之间的相似计算模型,给出了装配体检索过程和计算... 基于事例推理是解决DFA和装配工艺规划问题的有效方法,装配体检索是应用此方法的关键步骤.对装配体中的联结关系进行表达和分类,提出联结关系定量的比较方法,基于二分图理论建立了装配体之间的相似计算模型,给出了装配体检索过程和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体检索 联结关系 二分图 相似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轴CNC机床空间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良骥 王永章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7期23-25,共3页
在5轴加工中,为使机床CNC系统能根据刀位点数据实时生成机床运动坐标,必须在CNC系统软件中加入机床运动空间坐标变换算法。文章通过建立各中间坐标系,用齐次矩阵方法详细论述了两种典型5轴数控机床空间运动算法。
关键词 5轴加工 CNC系统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突发交换网络混合组装算法研究
7
作者 杨九如 王钢 贾世楼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21,共3页
提出一种新颖的混合组装算法来实现对到达网络边缘节点的IP数据进行突发组装。低流量时,采用FAP算法改善数据延迟特性;高流量时,采用AAS算法防止由于阻塞而产生的突发丢弃。仿真结果表明,混合组装算法在保证网络较低的阻塞率的同时,有... 提出一种新颖的混合组装算法来实现对到达网络边缘节点的IP数据进行突发组装。低流量时,采用FAP算法改善数据延迟特性;高流量时,采用AAS算法防止由于阻塞而产生的突发丢弃。仿真结果表明,混合组装算法在保证网络较低的阻塞率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数据突发在边缘节点的排队延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交换 组装算法 FAP A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网关负载平衡及其能源有效性研究
8
作者 赵金华 刘宏伟 +2 位作者 高振国 杨孝宗 张乃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5-360,共6页
为了提高节点能源使用效率,延长无线移动自组网系统寿命,改进了移动自组网多网关优选算法以平衡各网关负载.研究了负载均衡对网络系统能源消耗的影响,对能源消耗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多网关负载平衡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和理论证明.仿真实验结... 为了提高节点能源使用效率,延长无线移动自组网系统寿命,改进了移动自组网多网关优选算法以平衡各网关负载.研究了负载均衡对网络系统能源消耗的影响,对能源消耗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多网关负载平衡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和理论证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负载均衡技术的多网关优选算法可以使网络寿命明显延长,系统寿命可达原来的1.45倍.同时,在网络的开销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多网关负载均衡的网关优选算法可使网络延迟大幅下降,吞吐量和可达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网 多网关负载平衡 能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相位抖动的补偿方法及条件研究
9
作者 井庆丰 郭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2-1414,共3页
针对Cupo-Giltin对正弦相位抖动自适应补偿系统结构,提出一种对其改进算法。该算法改变了Cupo-Gitlin补偿方法中的LMS算法输入信号,使得补偿算法的相关性更强,并给出了改进方法的补偿步骤,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大大提高了原算法的... 针对Cupo-Giltin对正弦相位抖动自适应补偿系统结构,提出一种对其改进算法。该算法改变了Cupo-Gitlin补偿方法中的LMS算法输入信号,使得补偿算法的相关性更强,并给出了改进方法的补偿步骤,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大大提高了原算法的补偿能力。通过对相位抖动条件的理论分析,得到了相位抖动条件对算法补偿能力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的补偿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滤波器抽头数L和参考码元数R值分别为30和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S算法 相位抖动 8PSK 参考码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执法环境下驾驶行为与事故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贤才 赵紫琴 黄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2期187-192,共6页
针对我国电子执法环境下驾驶行为特性、交通流运行特性等研究缺乏,无法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的问题,借助交通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有无电子执法时交通违法行为特征、变速行为特征和交通事故特征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执... 针对我国电子执法环境下驾驶行为特性、交通流运行特性等研究缺乏,无法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的问题,借助交通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有无电子执法时交通违法行为特征、变速行为特征和交通事故特征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执法有助于减少交通违法行为,但会增加刮撞行人的交通事故并加剧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电子执法环境下,营运车辆交通违法的比重明显上升、低龄驾驶员构成了道路交通违法的主体,信号交叉口绿灯末期存在严重的交通事故隐患;公路电子执法存在无法根治超速行驶的问题,同样存在交通事故隐患.鉴于此,从执法前的宣传、教育到执法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设施建设提出了较完善的解决方案,以确保电子执法环境下的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电子执法 统计分析 驾驶行为 交通事故 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SIM在公交优先信号配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岩 裴玉龙 曹成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41,共5页
应用VISSIM微观仿真软件对混合交通条件下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进行仿真分析.设计了信号控制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配时Newton迭代算法和数据筛选模型.以哈尔滨市学府路某一信号控制交叉口调查数据为输入样本,编制了仿真程序,仿真不同配时方... 应用VISSIM微观仿真软件对混合交通条件下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进行仿真分析.设计了信号控制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配时Newton迭代算法和数据筛选模型.以哈尔滨市学府路某一信号控制交叉口调查数据为输入样本,编制了仿真程序,仿真不同配时方案下的交叉口延误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时方案能有效减少人车延误,提高信号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验证了VISSIM微观软件用于公交优先信号配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仿真 混合交通 公交优先 延误 优先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通信协议(SCPS)及其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展 李陆 +1 位作者 弥宪梅 顾学迈 《电讯技术》 2007年第6期7-11,共5页
分析了空间通信协议(SCPS),并对主要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提出空间通信协议在天地一体化网络应用中暴露出的一些适用性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空间通信协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空间探索 空间通信 一体化通信网络 协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交通条件下的信号交叉口配时设计系统 被引量:8
13
作者 裴玉龙 蒋贤才 刘博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5-588,共4页
根据交叉口信号配时的有关理论,在充分考虑中国城市道路交叉口混合交通流运行特性的基础上,采用V 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适合中国交通实际状况的信号交叉口配时软件系统.经过仿真分析及实际验证表明,利用本系统对信号交叉口进... 根据交叉口信号配时的有关理论,在充分考虑中国城市道路交叉口混合交通流运行特性的基础上,采用V 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适合中国交通实际状况的信号交叉口配时软件系统.经过仿真分析及实际验证表明,利用本系统对信号交叉口进行配时设计,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的优点,并且明显改善了信号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交叉口 通行能力 延误 配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交通大站快车调度模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大伟 裴玉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0-584,共5页
为满足公交企业调度管理需求,建立公交管理中实施快车调度的数学模型,应用公交随车调查数据,进行客运量O-D矩阵反推,筛选出公交客流量O-D矩阵中较大的站点,作为大站快车站点,并将原线路客流量分为快车站点和调度后线路客流O-D矩阵,分别... 为满足公交企业调度管理需求,建立公交管理中实施快车调度的数学模型,应用公交随车调查数据,进行客运量O-D矩阵反推,筛选出公交客流量O-D矩阵中较大的站点,作为大站快车站点,并将原线路客流量分为快车站点和调度后线路客流O-D矩阵,分别用断面客流量和车厢满载率进行发车时间表设计,最后采用速度、等车延误、行驶延误、停车次数等指标对调度前后模型进行评价.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对客运量O-D反推、断面流量和公交车时间表程序化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减少乘客延误和车辆停车次数,满足了不同乘客乘距的出行需求,提高了车辆旅行速度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大站快车 动态调度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牙法形成的全口义齿对无牙颌支持组织的受力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晓容 于德珍 +2 位作者 刘晓秋 王景云 李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排牙法形成的全口义齿对无牙颌支持组织的受力影响。方法:利用3种排牙法为同一患者制作3副全口义齿,依据其3副全口义齿及下颌支持组织的CT片,分别建立3个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其应力分布。结果:3种排牙法... 目的:探讨不同排牙法形成的全口义齿对无牙颌支持组织的受力影响。方法:利用3种排牙法为同一患者制作3副全口义齿,依据其3副全口义齿及下颌支持组织的CT片,分别建立3个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其应力分布。结果:3种排牙法形成的全口义齿无牙下颌的应力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应力值存在差别,上颌排牙法最大、下颌排牙法次之、综合排牙法最小。最大主应力的分部趋势3种排牙法无明显差别,并集中在后牙牙槽嵴的舌侧,向颊侧、近中呈逐渐减少。结论:综合排牙法、下颌排牙法指导全口义齿的排列有利于无牙下颌支持组织的保健;磨牙后垫作为牙合平面后部定位的标志是比较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排牙法 应力 三维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公路纵坡的坡度、坡长限制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裴玉龙 邢恩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9-632,716,共5页
以我国高等级公路上行驶的典型车型(EQ140)为研究对象,分析高等级公路纵坡的坡度、坡长限制问题.利用汽车行驶理论,依据车辆在公路上的理想行车车速、最低容许车速,得出高等级公路理想的纵坡、不限坡长的最大纵坡和车辆在各种坡度坡道... 以我国高等级公路上行驶的典型车型(EQ140)为研究对象,分析高等级公路纵坡的坡度、坡长限制问题.利用汽车行驶理论,依据车辆在公路上的理想行车车速、最低容许车速,得出高等级公路理想的纵坡、不限坡长的最大纵坡和车辆在各种坡度坡道上行驶的减速距离.以这些分析结果为基础,与我国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并参考美国、日本的公路路线设计标准,提出了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坡长限制值、公路的最大坡度值,同时给出了陡坡上设置爬坡车道的坡度值参考指标,以供设计人员在公路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坡度 坡长限制 汽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特征及其管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蒋贤才 裴玉龙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4期82-89,共8页
针对目前我国寒冷地区冬季冰雪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被动、消极,部门间协调性差,紧急救援效率低的局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寒冷地区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特征,通过总结国内外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处理策略,得出了... 针对目前我国寒冷地区冬季冰雪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被动、消极,部门间协调性差,紧急救援效率低的局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寒冷地区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特征,通过总结国内外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处理策略,得出了三类有效降低冰雪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的管理措施——信息提供、交通控制、冰雪处理,并从道路维护管理者、紧急事件管理者、道路交通管理者和道路交通参与者四个方面就三种管理措施所能取得的安全效果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对我国寒冷地区的冰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特征 冰雪交通 管理措施 寒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执法对信号交叉口交通违法与交通事故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贤才 赵紫琴 裴玉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87,共4页
为改进我国现有电子执法成效评估的对比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在考虑均值回归与交通管理水平提升等影响因素后,借助概率论中的误差分析法,提出电子执法对交通事故影响的综合分析法.研究表明,我国道路电子执法对交通事故的影响要大于国外... 为改进我国现有电子执法成效评估的对比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在考虑均值回归与交通管理水平提升等影响因素后,借助概率论中的误差分析法,提出电子执法对交通事故影响的综合分析法.研究表明,我国道路电子执法对交通事故的影响要大于国外发达国家,电子执法在降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方面效果更显著,但我国电子执法在运行过程中会明显增加刮撞行人的交通事故并加剧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导致死伤人数的比例大幅上升,与国外发达国家电子执法实施后仅增加了追尾事故的数量有较明显区别.综合分析法克服了对比分析法高估或低估电子执法对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影响的缺陷,评价结果客观,有利于推进电子执法设施应用的范围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执法 成效评价 交通事故 交通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件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佳 王丽宏 孙克宁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7-118,148,共3页
对一种构件复用技术的总线、接口和插件的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采用该插件技术实现了控制系统中对多种不同设备的支持,方便了设备的管理,延长了软件的生命周期。
关键词 插件 构件复用 控制系统 动态链接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数理论的自适应信号控制延误模型 被引量:9
20
作者 蒋贤才 裴玉龙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3期66-70,共5页
针对以稳态理论为基础推导的自适应信号控制延误计算模型不能反映交叉口各进口道车流动态变化的情况,提出以定数理论为基础,考虑交叉口各进口道车流的动态变化过程,仿效延误三角形的推导模式,通过简化交叉口进口道的车流到达形式,并基于... 针对以稳态理论为基础推导的自适应信号控制延误计算模型不能反映交叉口各进口道车流动态变化的情况,提出以定数理论为基础,考虑交叉口各进口道车流的动态变化过程,仿效延误三角形的推导模式,通过简化交叉口进口道的车流到达形式,并基于Markov特性建立了一段时间内自适应信号控制条件下的平均车辆延误计算模型.借助自适应信号控制软件系统(OPAC)作为仿真平台,以实际调查数据为例,延误模型计算结果与交通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建立的延误计算模型较稳态理论下的延误计算模型更能客观反映交叉口的车流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误 自适应信号控制 交通仿真 定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