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算法在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忠义 汪子君 戴景民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1-394,共4页
对以大理石为代表的材料进行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实验,得出了样品的半球反射率,并研究了其随入射、反射天顶角等参数变化的规律。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了金刚砂和大理石材料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参数模型,对模型进行参数反演时,通过遗传... 对以大理石为代表的材料进行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实验,得出了样品的半球反射率,并研究了其随入射、反射天顶角等参数变化的规律。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了金刚砂和大理石材料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参数模型,对模型进行参数反演时,通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拟合后的实验数据曲线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粗糙表面 遗传算法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温条件下材料表面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 被引量:5
2
作者 戴景民 赵忠义 李颖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基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单一参考测量法的测量原理,研制了一套测量温度最高可达500℃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系统。系统利用转角装置来实现不同角度位置的变换,用加热炉对试样进行加热,采用模糊PID控制器进行温度的控制。在25℃~500... 基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单一参考测量法的测量原理,研制了一套测量温度最高可达500℃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系统。系统利用转角装置来实现不同角度位置的变换,用加热炉对试样进行加热,采用模糊PID控制器进行温度的控制。在25℃~500℃的温度范围内,对铜表面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进行了测量实验,光源采用可见光波长0.6328μm,功率约8mW的HeNe激光器,选用Si1336-5BK光电探测器。实验表明:随着试样表面温度的升高,铜表面的BRDF测量值发生了改变;在温度上升或下降到同一温度时,铜表面的BRDF测量值不同。最后,对实验现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上述实验结论对材料表面空间反射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材料表面温度 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与标定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忠义 戴景民 李颖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79-583,共5页
阐述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定义及其测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对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误差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使用均方根误差计算方法,提供了一个BRDF的误差分析方法。最后,利用实验标定的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阐述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定义及其测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对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误差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使用均方根误差计算方法,提供了一个BRDF的误差分析方法。最后,利用实验标定的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标定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为解决对BRDF测量系统进行有效评估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误差分析 实验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温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忠义 戴景民 李颖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0,共3页
基于单一参考测量法的测量原理,研制了一套测量温度最高可达500℃的多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系统。光源采用从可见光的0.6328μm到中远红外的10.6μm波长的激光器,针对不同波长的激光器选择相应的光电探测器,利用转角装置来实现光源... 基于单一参考测量法的测量原理,研制了一套测量温度最高可达500℃的多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系统。光源采用从可见光的0.6328μm到中远红外的10.6μm波长的激光器,针对不同波长的激光器选择相应的光电探测器,利用转角装置来实现光源、探测器和试样相对位置的变化,通过加热炉对试样进行加热,采用模糊PID控制器进行温度的控制,控制精度为±1℃。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下,利用标准白板对测量系统进行实验误差标定,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测量误差小于15%。该装置可应用于不同温度下材料表面空间反射特性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测量系统 转角装置 加热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