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市近期轨道交通建设条件及规模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云 徐慧智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4期65-68,73,共5页
针对较难把握近期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问题,选用国内14个典型代表城市,通过比较其GDP、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分析哈尔滨市近期轨道交通的建设条件。分别给出动态和静态的计算方法,根据历年经济指标的增长率,计... 针对较难把握近期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问题,选用国内14个典型代表城市,通过比较其GDP、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分析哈尔滨市近期轨道交通的建设条件。分别给出动态和静态的计算方法,根据历年经济指标的增长率,计算轨道交通建设年均投资对市政府的压力,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合理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条件 建设规模 动态 静态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对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得安 张剑韬 +2 位作者 朱春波 别致 崔淑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75,共23页
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其能够以非电气接触的形式在海域中实现能源供给,为解决水下无人设备的传统拔插式充电方式所存在的安全性差、寿命低、维护困难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然而,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因复杂的海洋环境使其相比于... 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其能够以非电气接触的形式在海域中实现能源供给,为解决水下无人设备的传统拔插式充电方式所存在的安全性差、寿命低、维护困难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然而,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因复杂的海洋环境使其相比于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陆基无线电能传输面临更多的挑战。该文首先围绕海水介质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影响机理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其次,针对海洋环境和海水介质存在的附加涡流损耗、极间分布电容、深海压磁效应、海底洋流扰动等典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水下无人装备应用存在的潜在问题和挑战进行说明;最后,对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电能传输 海洋环境 涡流损耗 无人潜航器 磁耦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配电与直流微网的电气节能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张永明 丁宝 +1 位作者 傅卫东 刘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89-397,共9页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推广应用,以及用户终端负荷特性的变化(特别是电动车充电),为传统大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能源互联网作为未来可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鉴于直流配电以及...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推广应用,以及用户终端负荷特性的变化(特别是电动车充电),为传统大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能源互联网作为未来可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鉴于直流配电以及直流微电网的自身优势,必将是微电网、未来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电气节能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本文从工程应用驱动角度,基于能源互联网思维,探讨计及电动车充电的智能建筑、能耗高发展快的数据中心等典型应用的直流微电网方案;此外,还给出了在农业汲水灌溉、海岛/海上油气平台海水淡化等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光伏/风光互补泵站直流微电网方案。为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技术支撑,为电气节能提供技术支持与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节能 直流配电 直流微网 能源互联网 智能建筑 电动车 数据中心 光伏水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混合开关时间延迟及其信号调制方法
4
作者 丁四宝 王盼宝 +1 位作者 王卫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9-1144,共16页
SiC MOSFET和Si IGBT并联构成的混合开关(SiC/Si HyS)结构是一种优化效率和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依靠SiC MOSFET的低导通时间构建Si IGBT的零电压开通和关断,并继承Si IGBT在高负载电流下的低导通损耗特性,从而提升系统整体效率。为了... SiC MOSFET和Si IGBT并联构成的混合开关(SiC/Si HyS)结构是一种优化效率和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依靠SiC MOSFET的低导通时间构建Si IGBT的零电压开通和关断,并继承Si IGBT在高负载电流下的低导通损耗特性,从而提升系统整体效率。为了更简单高效地生成SiC/Si HyS的SiC MOSFET和Si IGBT驱动信号,该文提出一种针对最小SiC导通模式的信号调制电路,通过配置对应的RC缓冲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值即可调节控制模式中的四个时间尺度,该方法具有灵活简单等优点。首先,理论分析最小SiC导通模式下的SiC/Si HyS结构损耗分布特性;其次,给出信号调制电路原理并介绍信号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RC缓冲电路参数和时间尺度之间的函数方程;最后,基于搭建的SiC/Si HyS硬件平台,在双脉冲测试电路中验证最小SiC导通模式下的SiC/Si HyS损耗特性和所提信号调制电路的有效性,并在1.5 kW两电平逆变器中检验所提信号调制电路的动态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Si IGBT 混合开关 开关损耗 信号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控制模型的非参数CUSUM入侵检测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云贵 赵华 王丽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55-59,共5页
为解决日趋严重的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ICS)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工业控制网络的非参数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入侵检测方法.利用ICS输入决定输出的特性,建立ICS的数学模型预测系统的输出,一旦控制系统... 为解决日趋严重的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ICS)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工业控制网络的非参数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入侵检测方法.利用ICS输入决定输出的特性,建立ICS的数学模型预测系统的输出,一旦控制系统的传感器遭受攻击,实际输出信号将发生改变.在每个时刻,计算工业控制模型的预测输出与传感器测量信号的差值,形成基于时间的统计序列,采用非参数CUSUM算法,实现在线检测入侵并报警.仿真检测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低误报率.选择适当的非参数CUSUM算法参数τ和β,该入侵检测方法不但能在攻击对控制系统造成实质伤害前检测出攻击,还对监测ICS中的误操作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网络安全 异常检测 非参数CUSU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件复用的单相无桥倍压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6
作者 丁明远 李浩昱 +2 位作者 赵雷 贲洪奇 王志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0-1852,共13页
该文提出一类元件复用型单相无桥倍压式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拓扑,在Sepic、Cuk、Zeta型双变换单元无桥PFC拓扑的基础上,通过重构电流路径以实现双变换单元的合并,使元件利用率得以提高,同时交流侧的高功率因数特性以及相同输出电压下... 该文提出一类元件复用型单相无桥倍压式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拓扑,在Sepic、Cuk、Zeta型双变换单元无桥PFC拓扑的基础上,通过重构电流路径以实现双变换单元的合并,使元件利用率得以提高,同时交流侧的高功率因数特性以及相同输出电压下开关管的低电压应力优势被完全保留。该文详尽分析中间储能单元的换流过程以及电路结构的推衍过程,并进行拓扑的性能比较。考虑到电路工作原理分析过程的类似性,以Sepic型单相无桥倍压式PFC变换器为例,对其进行开关周期的模态分析,推导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特性、稳态电压增益以及器件应力,并对相关电路参数进行设计。最后,搭建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拓扑推衍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理论分析与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 拓扑推衍 元件复用 倍压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汽车电气变速器 被引量:9
7
作者 崔淑梅 程远 陈清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介绍一种基于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实现变速传动的装置。该装置将一台感应电动机和一台感应发电机融于一体,同心布置,能够替代汽车中的无级变速器、起动机和发电机。本文着重介绍其这种电气变变器(EVT)的工作原理,综述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不... 介绍一种基于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实现变速传动的装置。该装置将一台感应电动机和一台感应发电机融于一体,同心布置,能够替代汽车中的无级变速器、起动机和发电机。本文着重介绍其这种电气变变器(EVT)的工作原理,综述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不同设计之间的异同。通过结合串联混合动力以及无级变速器的控制策略,初步探讨装配EVT的整车控制策略和试验台架布置情况。通过对样机进行的实验和仿真研究表明,该装置不仅效率高,而且质量轻、体积小,既提高了车辆性能,又降低了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变速器 无级变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位置误差解耦阻抗建模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在线辨识方法
8
作者 王奇维 李斌兴 +2 位作者 潘冠丞 王高林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51,共13页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在线辨识算法大多基于电机交直轴模型实现,其依赖准确的电机转子位置信息。当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或位置传感器存在偏置误差时,传统电感辨识方法精度难以保证。为降低转子位置误差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转子位置误差...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在线辨识算法大多基于电机交直轴模型实现,其依赖准确的电机转子位置信息。当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或位置传感器存在偏置误差时,传统电感辨识方法精度难以保证。为降低转子位置误差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转子位置误差解耦阻抗建模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在线辨识方法。根据电机电感在不同转子位置下的数值变化关系特性,构建转子位置误差解耦的虚拟轴系阻抗模型。进而,通过基于高频正弦信号注入的电感辨识方法,实现不受电机转子位置误差影响的电感辨识。为确保所提出方法在不同运行工况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对虚拟轴系的构建方法及注入信号参数选取进行分析。所提出的方法在2.2 kW永磁同步电机平台进行验证,证明了电感参数在线辨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感在线辨识 高频信号注入 等效阻抗模型 转子位置误差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气剖分方法的阻塞分析与调控 被引量:4
9
作者 汤奕 万秋兰 于继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6-152,157,共8页
提出利用电气剖分信息定量分析输电线路阻塞成因的方法,回答了阻塞功率到底是由哪些网络源和哪些网络流引起的以及通过何种电气路径形成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源流承担阻塞责任的份额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物理层面进一步提出了输电线路阻塞... 提出利用电气剖分信息定量分析输电线路阻塞成因的方法,回答了阻塞功率到底是由哪些网络源和哪些网络流引起的以及通过何种电气路径形成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源流承担阻塞责任的份额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物理层面进一步提出了输电线路阻塞调控的具体策略和方法,该方法不仅回答了调控哪些对象才能最有效地消除输电线路阻塞的问题,而且给出了使阻塞线路潮流直接返回到允许范围内的具体调控量的信息。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电气剖分信息的输电线路阻塞分析与调控方法具有正确评估阻塞责任、快速调控并消除输电线路阻塞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剖分 阻塞分析 阻塞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策略的微网逆变器负载侧电压-功率自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10
作者 张伟琦 王艳敏 +1 位作者 张涵清 王家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76,共13页
微网负载侧并/离网状态的变化影响着逆变器的输出状态配置。为进一步增强微网逆变器输出状态的自协调能力,简化多模式控制系统并用的复杂性,基于滑模策略(SMC)设计一种电压-功率自协调控制系统。首先,建立微网逆变器功率传输模型,基于... 微网负载侧并/离网状态的变化影响着逆变器的输出状态配置。为进一步增强微网逆变器输出状态的自协调能力,简化多模式控制系统并用的复杂性,基于滑模策略(SMC)设计一种电压-功率自协调控制系统。首先,建立微网逆变器功率传输模型,基于其有功/无功约束下输出电压特性分析,引入虚拟补偿电压构建电压-功率自协调控制关系;接着,利用SMC策略实现控制系统各模块功能,并结合SMC控制律特性分析其稳定性;最后,设计不同工况下的仿真与实验,分析并验证了所提控制系统能够在逆变器最大输出功率限制下,依据负载侧运行状态自协调转换逆变器输出电压-功率状态,在满足负载侧用电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的响应时间与输出稳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三相逆变器 滑模策略 自协调控制 功率约束 电压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学习预补偿策略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推力波动抑制方法
11
作者 梁万佳 黄旭珍 王安鹏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247-5258,共12页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位置伺服系统运行时受到推力波动的影响容易导致位置跟踪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预补偿策略的PMLSM推力波动抑制方法以提升系统控制性能。首先,对PMLSM的推力波动进行建模与分析,在PMLS...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位置伺服系统运行时受到推力波动的影响容易导致位置跟踪精度不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预补偿策略的PMLSM推力波动抑制方法以提升系统控制性能。首先,对PMLSM的推力波动进行建模与分析,在PMLSM位置-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构中,利用加速度前馈控制器和扰动观测器构造二自由度位置控制器,初步抑制加减速阶段误差和推力波动。然后,利用预期迭代学习控制器进一步减小位置跟踪误差,并在此基础上拟合PMLSM的定位力扰动等效电流观测误差加以预补偿,从而改善迭代学习控制对运动模态的依赖,实现多工况下的推力波动抑制目的,提高位置跟踪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扰动观测器 迭代学习控制 推力波动抑制 预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位置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12
作者 高鑫 司哲伦 朱春波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460-4482,共23页
动态无线供电技术为电动汽车的能量供给方式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为了提升系统的效率及安全性,采用多段导轨阵列排布、根据车辆位置灵活选通成为必要手段。该文首先概述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车辆定位方式;进一步综... 动态无线供电技术为电动汽车的能量供给方式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为了提升系统的效率及安全性,采用多段导轨阵列排布、根据车辆位置灵活选通成为必要手段。该文首先概述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车辆定位方式;进一步综述了位置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详细讨论了有辅助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技术以及无辅助检测装置的纵向位置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实现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位置检测技术在检测精度、响应速度、成本和环境适应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位置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态无线供电 分段发射导轨 位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水箱温度自动测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春阳 任玲 王广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8-250,256,共4页
采用新型单片机STC12C5412AD以及高灵敏度的热敏电阻对水箱温度进行实时测量,由单片机内集成的10bitA/D进行模数转换,从而实现实时监测、实时控制、实时显示及越限报警等功能。系统硬件由主机、电源、按键及显示、控温执行和串行口通信... 采用新型单片机STC12C5412AD以及高灵敏度的热敏电阻对水箱温度进行实时测量,由单片机内集成的10bitA/D进行模数转换,从而实现实时监测、实时控制、实时显示及越限报警等功能。系统硬件由主机、电源、按键及显示、控温执行和串行口通信等部分组成,软件由主程序、温度检测转换、温度控制等模块组成。系统通过按键切换实现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在数码管中的显示和更改。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精度高、反应快,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自动控制 热敏电阻 A/D转换 SPI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车用电气无级变速器的电磁解耦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奇伟 孙静 +2 位作者 赵蒙 蒋小彪 崔淑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05-2014,共10页
针对混合动力车用电气无级变速器中的电磁耦合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电气无级变速器的功率分流模式可知,电磁场间的耦合作用虽然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废气排放,但也会造成电气无级变速器中存在严重的电磁耦合问题。然后,为解决... 针对混合动力车用电气无级变速器中的电磁耦合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电气无级变速器的功率分流模式可知,电磁场间的耦合作用虽然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废气排放,但也会造成电气无级变速器中存在严重的电磁耦合问题。然后,为解决电气无级变速器内部电磁耦合问题,分别提出安装及未安装隔磁环的电气无级变速器的内部等值磁路模型以研究在两种混合励磁源下影响耦合程度的因素。接着,建立两种结构电气无级变速器的有限元模型,并依据影响耦合程度的因素分别研究二者的内部磁场分布规律;通过对所得规律的对比和分析提出最优电磁解耦方案以实现电气无级变速器优良的电磁性能和控制性能。最后,利用有限元电磁仿真分析,从磁力线、磁场分布以及转矩特性方面验证解耦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车 电气无级变速器 电磁耦合 隔磁环 电磁解耦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谐振内模扩张状态观测器的PMLSM推力波动抑制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国强 赵新茹 +2 位作者 张恒 王高林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49-2458,共10页
定位力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LSM)产生推力波动的主要原因,导致振动和噪声,恶化驱动系统运行性能。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比例谐振内模扩张状态观测器(PR-IMESO)的PMLSM推力波动抑制策略以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和运行性能。首先,对P... 定位力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LSM)产生推力波动的主要原因,导致振动和噪声,恶化驱动系统运行性能。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比例谐振内模扩张状态观测器(PR-IMESO)的PMLSM推力波动抑制策略以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和运行性能。首先,对PMLSM推力波动进行建模与分析,针对推力波动中占比较大的定位力分量,根据内模原理研究考虑定位力模型的内模扩张状态观测器(IMESO),并在观测器中引入谐振项以加强对二次脉动定位力的抑制。所提出抑制策略对PMLSM定位力具有良好的观测及补偿能力,还可对其余未建模的复杂动子推力波动进行抑制,具有较好的推力波动整体抑制效果。最后,在一台750 W的PMLSM实验平台上验证所提出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定位力 比例谐振内模扩张状态观测器 推力波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故障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燕芳 闫磊 +3 位作者 常康 赵文娜 李远 徐利美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9-185,共7页
通过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入研究,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故障预测方法,保障系统安全运行。采用广域测量系统测量每个支路与节点,将获得的功率与关键特征值分别作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入、输出,训练这2个数据,并使用... 通过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入研究,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故障预测方法,保障系统安全运行。采用广域测量系统测量每个支路与节点,将获得的功率与关键特征值分别作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入、输出,训练这2个数据,并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分析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映射关系,建立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故障预测模型,通过特征值分组、振荡模式筛选、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和模型评估,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评估,完成电力系统故障预测。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的关键特征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可靠性高;使用正则化可提升模型泛化效果,防止模型过拟合;与其余方法的准确率和误报率指标相比,所提方法的准确率高达99.52%,误报率为1.16%,综合评价指标较高,评估效果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卷积 神经网络 电力系统 故障预测 Alex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电磁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玫 赵君 +2 位作者 左思承 禹国栋 张华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电负荷与磁负荷相互解耦,且各相之间相互解耦,易于实现模块化和多相化,因此在石油开采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首先,该文基于磁场调制原理,对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径向电磁力波进行了推导计算,得出对径向电磁... 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电负荷与磁负荷相互解耦,且各相之间相互解耦,易于实现模块化和多相化,因此在石油开采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首先,该文基于磁场调制原理,对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径向电磁力波进行了推导计算,得出对径向电磁力波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轴向气隙磁通密度分量与径向气隙磁通密度分量,在此基础上对径向电磁力波的时空特性与频谱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得出电枢磁通密度对电机径向电磁力波的频谱特性的影响;然后,考虑到电机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次级偏心问题,揭示偏心度的大小对径向电磁力波幅值的影响,并对比不同偏心度下的电机径向磁拉力与轴向磁拉力,定量分析偏心度对不平衡磁拉力的影响;最后,为避免共振,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电机的初级进行了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低速状态下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的额定运行频率较低,不会引起初级的共振,适合用作往复式潜油电泵的驱动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磁通永磁直线电机 径向电磁力波 电磁振动 偏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散热中毛细芯热管等效导热系数演变规律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李雪强 赵萧涵 +3 位作者 张钟垚 刘圣春 张成明 李佳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7-853,共7页
为推动毛细芯热管在电机中的应用并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加热功率、运行角度以及风速对毛细芯热管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管正常运行过程中,加热功率对热管等效导热系数影响不大。不同运行角度下的热管... 为推动毛细芯热管在电机中的应用并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加热功率、运行角度以及风速对毛细芯热管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管正常运行过程中,加热功率对热管等效导热系数影响不大。不同运行角度下的热管等效导热系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10 W加热功率下,等效导热系数的差异最高可达25%。当风速增大时,热管的等效导热系数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这种现象对高加热功率下的热管运行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冷却 毛细芯热管 等效导热系数 温差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接收端位置大范围唯一性辨识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天 宋贝贝 +2 位作者 崔淑梅 朱春波 董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626-6635,6792,共11页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接收端定位技术能够辅助进行停车路径引导,解决停车偏移造成的充电功率和效率跌落等问题。但由于电磁定位法所用到的磁场幅值有限且空间分布形式复杂,现有的电磁定位技术难以实现大偏移范围内接收端的精准定位...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接收端定位技术能够辅助进行停车路径引导,解决停车偏移造成的充电功率和效率跌落等问题。但由于电磁定位法所用到的磁场幅值有限且空间分布形式复杂,现有的电磁定位技术难以实现大偏移范围内接收端的精准定位。该文设计了一种采用非中心对称线圈结构的接收端位置检测装置,并提出接收端在离散二维空间内位置坐标的行迹递推算法,能够实时获取大偏移范围内接收端的高精度二维位置信息。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大定位范围为±800 mm,在±600 mm范围内定位精度小于20 mm,±600~±800 mm范围内定位精度小于50 mm,定位准确率不小于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 位置检测 电磁感应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工况下的永磁同步电机典型绕组故障在线诊断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蔚 李万铨 +2 位作者 王明峤 郑萍 赵志衡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4-1776,共13页
绕组故障作为永磁同步电机常见的故障之一,严重影响电机正常运行。但由于电机运行工况复杂,故障特征波动严重,基于故障特征的诊断精度较低。为提高复杂工况下绕组故障的诊断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复杂工况下基于控制器信号的在线诊断方法。... 绕组故障作为永磁同步电机常见的故障之一,严重影响电机正常运行。但由于电机运行工况复杂,故障特征波动严重,基于故障特征的诊断精度较低。为提高复杂工况下绕组故障的诊断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复杂工况下基于控制器信号的在线诊断方法。首先,对典型绕组故障进行故障机理分析,并通过基于自适应随机窗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提取控制器信号的相应故障特征;其次,通过研究单一工况和复杂工况下的各故障特征分布,揭示部分故障特征会在低转速工况下失效;再次,定义了复杂工况下故障特征性能指标,用于筛选故障特征;最后,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度优化人工神经网络,引入批量归一化(BN)算法,并对深度网络结构残差化,提高网络泛化能力和诊断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故障特征性能指标,能够在诊断前对故障特征进行有效筛选,且深度优化人工神经网络的诊断准确性高、泛化能力强,在复杂工况下能够实现电机典型绕组故障的精确在线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绕组故障 在线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深度优化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